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亦筝笙 >

第18部分

亦筝笙-第18部分

小说: 亦筝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瞧着她的衣裳举止很是时髦,当下也不敢大意,一路让听差将亦笙引进外客室,一面叫了个老妈子去上房回禀。
那老妈子到了纪太太屋子里,堆起笑容,“太太,外客室有位小姐等着,说是姓盛,来找少爷的,少爷不是正在书房办公吗,我们也不敢擅自去打扰,这才来请您的话,您是下去看呢,还是去请少爷?”
纪太太笑道:“李妈,你是老糊涂了,盛小姐不是好好在这儿坐着,哪里还来的盛小姐。”
那老妈子也笑,“是招贵让我来跟您回禀一声,我也没瞧见,这可不,盛二小姐好端端在这儿坐着,三小姐出洋去了,哪里还来的盛小姐,我倒瞧瞧去。”
纪太太笑笑也不在意,说道,“去罢,也不必去请少爷,少爷办起公来那可是不许人打搅的,料着没什么事留个话打发她走就是了。”
那老妈子应着下去了,纪太太混不在意,亦筝也只是默默坐着,倒是盛太太心内一动,眉头微微蹙了起来。
却正巧被纪太太瞅见,会错了意,连忙笑着说道:“你不要是误会了吧,以为是慕桓哪里来的女朋友,没这回事,这孩子和他爸爸一样,成天就忙着生意上的事情,除了亦筝,可再没有过其他女朋友。”
盛太太笑道:“话可不能说得太早,来的这一位,或者还正跟我们跟慕桓都有关系呢,等着看吧,只怕到时候你见了她,倒不满意起我们亦筝来,这也是有可能的。”
纪太太正兀自疑惑,待听到这最后一句,连忙说道,“瞧你说的这是什么话,亦筝这样的儿媳妇我打着灯笼也找不到,还有什么可挑剔的?凭她是谁,就是皇帝的女儿来了我也是不肯换的。”
盛太太听了,只是但笑不语。
两家太太在上房闲谈这会工夫,那老妈子已经一路出来到了外客室,远远就看到一个时髦的少女在沙发上坐着,那模样似是有些眼熟。
待到走近了,不由得“哎呦”一声叫了出来,一面笑道:“这不是盛三小姐吗?刚才太太还在说,不知道是哪里冒出来的盛小姐,可没想到是您回来了?我这就引您过去!这几年没见,出落得这样漂亮,我可都快不敢认啦!”
亦笙连忙站起来说道:“不必麻烦了,我找纪桓哥哥的,他在不在?”
那老妈子笑道,“少爷在书房办公,我们可不敢去打搅他,三小姐,我先带您到太太屋里,您府上的太太和小姐正巧也在呢,准能让她们大吃一惊!”
一面说着,一面便殷勤地往前面带路去了。
亦笙跟在她身后,本来纪家她自小便常来,早就是走熟了的,如今整个宅子如同自己家一样,也是修葺装扮一新,自有一派喜庆气息。
而她过去每次来,又何须人引领通报,他的书房对于旁人来说或许是不许擅闯的,但那旁人却从来都不包括她,每次她进去,他连头都不抬便叫出她的名字,她问,你怎么知道是我的,他便笑笑,说,除了你,就没人敢闯我的书房。
想着想着,便不由得心酸,一切都不同了,物是人非。
她想要自己去找,却到底是在旁人家里,又是经年骤归,又是这样不明朗的局势,自己实在是没有立场再在这里横冲直闯。
待要回去,又不甘心,况且那老妈子已经热情地朝前带路了,她想着可以见到姐姐,又能等他出来,当下便不再做声,只管跟在她身后走着。
“太太,您瞧是谁来了。”那老妈子兴高采烈地说着。
纪太太一看,心里立时“咯噔”一声,再去看盛太太,只见她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于是心里音乐明白了她方才为什么会说那样的话。
尚未开口,便见身旁的亦筝一下子站起来扑了过去,紧紧拽着妹妹的手,“小笙?真的是你?竟然是你!真的是你!”
她激动得连话也说不全了,拉着妹妹上上下下打量,又是抱又是亲,又是哭又是笑,那一种激动和欢喜的神态,简直没法用语言来形容。
而亦笙亦是仅仅搂着姐姐,姐妹俩的眼泪全掉到了一块。
盛太太冷眼看着,却并不出言阻止,半晌,方才笑道:“亦筝,好了好了,这还当着纪伯母的面呢,你看看你又笑又泪的,成什么样子?我知道你成天挂念亦笙,如今她回来了,你们两姐妹见面叙旧也不个在这一刻,快别让人笑话了。”
亦筝有些难为情,拉了妹妹的手走进来,却是紧紧拽着不愿意放,而亦笙亦是不舍得放开姐姐的手,只是擦了擦眼泪,上前唤道,“龄姨,纪伯母。”
落座以后,下人将茶水端了上来,亦笙刚道过谢,便听盛太太淡淡开口问道:“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也不往家里来个信?”
亦笙轻道:“今天刚到的。”
盛太太又问:“来找你纪桓哥哥?
亦笙轻轻“嗯”了一声,不再多说。
于是盛太太笑了起来,对太太开口道:“才刚一回来就赶着过来了,这情谊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你就快让人去请慕桓出来罢。”
纪太太本来就不喜亦笙,又听到盛太太这样含义不明的话,当即只是不疼不痒地道:“那孩子办公的时候不许人打搅,就连亦筝来了我都没去叫他,现在又何必,等一会儿罢。”
于是盛太太一笑,又将话题引到亦笙出洋的事情上来,一连问了亦笙几个问题,亦笙虽隐约猜到她的意图,然而此情此景,在纪太太跟前,一只手又被姐姐疼爱的握住,于是只能努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顺从作答。
盛太似是感到满意,问了一会儿,便对亦筝笑道:“你看看你妹妹,学了那么些东西回来,可不像你,什么也不懂,这可比下去了。”
亦筝心实,听见母亲夸赞妹妹,一点儿也不生气,握了妹妹的手,只管微笑。
盛太太心内叹了口气,面上却还只是微笑,“也还好你算是许了人家了,不然我还不得愁死,只不过往后呀,你婆婆可就得操心了,什么都得教你。”
一面说这,一面转向纪太太笑道,“原来还不觉得,这一比较,才发觉我们亦筝正的是什么都不都不懂,又没见过世面,你可得费心啦!”
纪太太听了这话,如何还能不出声,当即走道亦筝身边坐下,亲亲热热地握了她的手,“我老早就说过了,我能有亦筝这个儿媳妇,是前世修来的福气!其实女孩子,学那么多东西做什么,最重要的是能管家,相夫教子,服侍公婆,管制下人,这就够啦!我看这些呀,谁也不能比亦筝做得更好!”
亦筝脸一红,直把头垂下,不肯再说话。
而纪太太笑一笑,又继续说道:“现在风气变了,都想上学,不管男女,都把出洋当做时髦。男孩子还好,见见世面也是应该的,可是姑娘家的,念书回来还不是一样找个人嫁了,学的东西还不是一样没有用处,依我看哪,倒是钱废了,心也野了,得不偿失。。。。。”
“说什么呢,老远就听得你在这里高谈阔论。”
纪太太的话没说完,便被一道男子的声音打断,她连忙站起来,笑着迎了出去,“慕桓来了,你也真是的,亦筝都等你好久了。”
纪桓淡淡看了她一眼,虽是笑着,可是眼底,却是一丝温度也没有。


第三十二回


亦笙站了起来,看一年多未见的纪桓,一身白色西服穿在身上,说不出的熨贴妥当,依旧是她记忆中的样子,丰神俊朗,气宇轩昂,只是,却仿佛瘦了许多。
她突然觉得鼻头有些酸,连忙低下头,眨了眨眼,将那一阵委屈强自压下,然后看着他走了进来,先唤了一声“盛伯母”,又对姐姐微微一笑,说,“我不知道你来了,等很久了吗?”
他一眼,也没有看她。
亦筝脸色绯红,轻轻摇摇头,又如同突然想到什么似的,开心笑起,“慕桓你看,小笙回来了。”
亦笙深吸了一口气,声音里却仍是控制不住地带上了微笑的颤抖,她唤他,“纪桓哥哥。”
纪桓唇边的微笑一滞,过了片刻,方低下头去握亦筝的手,他仍是不看她,只管注视着他与亦筝交握的双手,笑了笑,“你应该要改口叫我姐夫了。
盛太太眉心一松,自含笑低头喝了口茶。
亦筝却是满面通红,下意识地想要抽回自己的手,这个即便是在私下里她与他之间也从未有过的亲密动作,让她一颗心,止不住的“怦怦”直跳。
可是,他却并不放,他握得那样紧,手心当中甚至都覆上了一层薄汗,她微微挣了一下,挣不开,也便柔顺的任他握着了。
“我有些话想和你谈谈,现在可以吗?”亦笙默默看着这一幕,只觉得周身发冷,过了好一会,她才又找回了自己的声音,长长的指甲深嵌进掌心,仿佛只有这疼痛,才能提醒她要站住了,不能倒下去。
他缓缓摇头,“恐怕不行,我和你姐姐正要出门。”
亦筝眼底闪过小小惊诧,正想问“要上哪儿”,却突然听到门外响起一阵脚步声,然后纪柏侨带着愉悦的声音紧跟着响了起来,我听说亦笙回来了,是真的吗?”
当年那个活泼乖巧的小女孩,他一直是喜欢的,他也知道老友与她母亲的旧事,所以不免对这个孩子总是心疼了些。
亦笙连忙强压下自己的心伤,对着这个慈爱的长者迎了上去,“纪伯伯好。”
“好好,”纪柏侨看着亭亭玉立的亦笙,也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只觉得美丽极了,心中很是欢喜,于是不住赞道,“你看看你,几年不见,都出落成大姑娘了,这样漂亮的小姐,要在街上遇到,纪伯伯都不敢认了。”
而亦笙看着他步履矫健,声音中气十足,虽知不该,却到底还是忍不住问了出来,“纪伯伯您身体还好吧?”
纪柏侨却只当她这话是晚辈很平常的问候,并不在意,只是笑道:“再好也还是老了,往后可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了。”
   亦笙垂下眼睛,月来越沉的悲哀缠绕着她,几乎就要站立不住。
纪柏侨却没有发现她的一样,事实上,除了显得沉默和面色苍白,她并没有流露出任何的异常。
于是纪柏侨只管兴致高昂地去对夫人开口道:“告诉厨房加几道菜,咱们好好为小笙接风。”
纪太太虽不情愿,然而丈夫已经发话,情面上又下不去,只得笑着应了。
亦笙却深吸了一口气,对纪柏侨微笑道:“纪伯伯的好意,我原不该推辞的,只是我刚刚回来,今天的晚饭得先陪爸爸才行。我是恰好有点儿要紧的事所以过来找纪桓哥哥,说完便要回去了,等一下次带上礼物了再来看您。”
“你人来纪伯伯就很开心了,还带什么礼物?”纪柏侨笑呵呵的开口,“咱们两家是什么关系,你姐姐都快嫁到我们家来了,你这孩子还讲什么客套。”
亦笙低下头,淡淡笑了笑,没有做声。
纪柏侨又道:“虽然纪伯伯不愿意放你走,可你说得也对,刚回来是该好好陪陪你爸爸的,你不知道他有多挂念你对了,你要找慕桓的事情谈完没有?”
亦笙仰其脸来看纪柏侨,半是玩笑半带委屈地摇头,“他不肯理我,纪伯伯你帮我的忙好不好?”
委屈是真的,却是可以不再隐藏,又不敢尽情宣泄,只是微笑着,如同玩笑,可那眼泪,全流到了心底。
纪柏侨呵呵笑了起来,想起了他们小时候,每当儿子要用心念书不去理会这个小人儿的时候,她便会跑过来找自己,抱着自己的腿,将炼丹靠在他膝盖上,委委屈屈地说,纪桓哥哥不肯理我,纪伯伯你帮我的忙好不好?
她方才那一句,仿若又回到了从前,一瞬间拉回了纪柏侨对于过往美好的怀念,于是也像从前一样,慈爱地摸了摸她的头,“小笙等着,纪伯伯去替你教训他。”
然而还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