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许仙的日子 作者:徐州小吃-第1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仙撕文稿,他们这些大人没看到吗?就是没看到,这不断送上新纸,他们也知道了。
但是没有人管。对许仙,哪怕他是一个字不写,他们都没有意见,只要是不出什么妖娥子。
可是偏偏,偏偏就有这不长眼的他们的脸色灰暗下来。—时注意着台上的大人,看到大人们脸色变化,许功名立即得意了,心说:许汉文啊!许汉文,这下你可是惹恼了大人们,仕途无光喽。
心中这样想着,嘴上自然是忍不住得意。“汉文啊!虽说你书读的不多,但是总归是读过两年书。诗写的好与不好,总比什么都不交的要强吧!”
似乎是在为许仙着想。
只见他捡起许仙撕破,丢掉的纸稿,打开,有几句读几句:“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依旧笑chūn风。”
“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
读了几个,放下。许功名说:“咦?汉文哪!你这诗写的不错呀!”
众人一静,然后有人小声说:“什么不错,都是先人的唐诗。”
“什么?这是唐诗?”
许功名大吃一惊状,以度不敢思议说道,“这怎么可能呢?汉文以童生身份保举送考,怎么可能抄唐诗?这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没有真才实学,哪个敢来科考?”
听着,是在为许仙辩解,实际上却是兜了许仙的老底。既点明许仙童生的身份,更是指出这是地方官不合规矩保举的。
他这点儿小伎俩可瞒不过李善长。只见李善长当场便对府学教授说:“李大人,你去把许士子的稿子收上来!”
怕出事,怕出事,这还是出事了。许功名把老底—掀,这打击可大了去了。—旦追究起来,老朱都有可能浮出水面,这真是捅破天了。
收稿子自有差人去办,府学教授一时间没明白,再说许仙把稿子撕破了,哪儿来的稿子收?
但是当他看到李善长漆黑—片的脸色,倒吸了口凉气,心中知道闹大了,立即应下,亲自去收“稿”“什么?这人只是童生,是地方保举来的?”
“为什么保举他?如有真才实学,为什么才是童生?”
“真才实学?怕是颇费了不少银子吧?”
议论声响起,嗡嗡一片,全是不好的猜测。
第174章、头名
“胡言乱语什么?公子的文才哪儿是你们猜度的?”
夏侯剑正吃喝的开心,这时候非常不爽地出来辩解。
“你是何人?”
有士子问道。
更有士子看到夏侯剑从头吃喝到尾,一字未写。“呀!这儿还有—个什么都没写的。”
还下更是轰动了。
许仙怎么说,也是写了的。这—字未写的更是轰动。
“没写怎么了?在下又不是士子。”
夏侯剑说。
这—下却是激起了共愤。“不是士子?那你来做什么?还不离去?”
斗剑,夏侯剑是个中好手。斗嘴,他哪儿是士子的对手,还是全国各地最出类拔萃的士子们。
夏侯剑差点儿忍不住拔剑砍他们,还是许仙一拉他,淡然离去。
对于众人的嘲讽,许仙却不放在心上。
这是封建社会,有没有才学真就那么重要?多少人,大字不识一筐,不是照样当官?反倒是这大明的士子们,才学过人,做官吗,却是一蟹不如一蟹了。
如果许仙不是为了印证道,这科举什么的,他根本都不会参与。比起字道毫无反应,还需要死记硬背的八股文科举,还不如做—个殴打纨绔,收集气运的修道者。
当然,除此之外,他还有不得不离开的理由:自从开始写诗,他脑中便响起了木鱼声,敲个不停,敲得他思绪混乱。
“方才,夏侯剑客应是没有吃喝好。我这边重备了酒席。”
出了正堂,沈万三便邀请他们。
“你们先去,我逛一逛就去。”
许仙正不知怎么打发夏侯剑,这一下正好。
“那好,咱们就在那屋。”
沈万三指了下身后。
许仙点点头,然后循着脑中的声音,寻找这敲木鱼的混蛋。
这个庄园很大,以走路的速度,找过去还需不少功夫。这时正堂里,府学教授却已收回许仙撕破丢弃的文稿。
“大人,这真的是唐诗。”
许功名提醒他道,唯恐他错认了唐诗。
“本大人知道,本大人还没有到不识得唐诗宋词的地步。”
府学教授冷寞无比。
“是是是。”
面对府学教授的冷言讥讽,许功名自然是不敢多言。这不来京城,不知道官大,不知道“村干部”只是个豆包“村干部”的儿子自然更不是道菜了。
府学教授冷漠收着一张张撕破,揉成团的文稿,—张张摊开他只希望这其中有—首是许仙做的,而不是都抄的唐诗宋词就好。
至于许功名这说话不经大脑,—开口便攀连这么多人的“2B”青年,都不稀得用眼皮子夹他。
咦?这儿有—份未撕破的。
在桌案上,分明有—张许仙没有撕破,刚刚写就的桃花诗,《桃花庵歌》嘶-这诗自己竟然不识得?
府学教授心中—惊。如果许仙没有抄写唐诗宋词,那么他便可以当场认定许仙是自己创作的,但是前面有了抄的前例
府学教授沉吟着,搜肠刮肚自己的记忆。实在是记不起哪位先人写过,却还是谨慎的没有出声,匆匆收起,交到上面。
他这反应虽然很快,但是他方才看到诗作的沉吟,不由吸引了众多士子的注意。更是有不少人通读了那诗作,就是许功名也读了。
不知是嫉妒,还是怎么的,他当场便嚷嚷开:“什么花啊,桃的,俗,太俗!”
“不,不,这诗不仅不俗,反而别具—格。”
立即便有人反对他。
士子们虽说看不上许仙童生的身份,但是也远还未到明末形成党派,非本党便是不好的时期。当场便有人背诵出来:“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huán'来花下眠;半醒半醉rì复rì,花落花开年复年
呃,这下一句,须再看看才好。”
这只看—遍,前面的记住了,便忘了下面。
然而这天下英才尽皆在此,自然是有过目不忘之辈,立即有人接上:“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这一下,所有人都知道许仙写的这诗了。
台上高坐的二位大人也立即起身,迎上这首新诗。
先是摇头晃脑诵读—番,李善长高兴地当场便道:“全诗画面艳丽清雅,风格秀逸清俊,音律回风舞雪,意蕴醇厚深远。虽然满眼都是花、桃、酒、醉等香艳字眼,却毫无低俗之气,反而笔力直透纸背,让人猛然一醒。好,好诗!当为今rì头名。”
这才刚刚开始,便定了头名,下面还怎么进行?郭考当场便反对道:“大人,这诗真有这么好?不至于吧?”
“不至于?”
李善长说,“你这么看?”
“是的,大人。这诗描述己身,过于荒废了。”
全诗描绘了两幅画面,一幅是汉朝大官和富人的生活场景,一幅是明朝诗人自己的生活场景。只用了“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碌碌”等十几个字,就把汉朝大官和富人的生活场景传神地勾勒了出来。诗人自己的生活场景描写得比较详细,“种桃树”、“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rì复rì”、“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酒盏花枝隐士缘”两幅画面孰优孰劣由读者自己体会和评定。
荒不荒废,只在各人看法不同。
李善长说:“这‘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一句,你怎么理解?”
“这句不过嘶,明白了。下官受教。”
郭考当场便明白了。
这一句虽然解法多样,却是贬抑汉朝,推崇今朝意思非常明显。
这句一出,哪个敢说不好?如果这都不好,这是不是就是说这大明朝也不好?
陛下一直不喜弱宋,推崇强汉。这一句一出,可是直接搔到了陛下的痒处。
这下郭考是明白了,为什么还没有看完所有的诗作,李善长便点了他的头名。
李善长不是不懂诗,而是真的懂“诗”啊!
第175章、法海
唐寅本就是状元之才,其《桃花庵歌》更是其经典诗作。
即便没有李善长点出最后—句,以唐寅的文采,获得名次绝对不—难。最后—句,那神句—出,无花无酒锄作田,再加上朱元璋常常说自己宁愿做一耕种的老农,岂不是真真的“应景之作”虽然朱元璋的感慨只有那极少数人知道,不过想想许仙姐弟zì yóu出入宫廷的权力,便明悟了这“应景”的由来。
大人们是多考虑政治。士子们则是更懂诗词,只短短几遍的吟读,这诗便深入人心。
唐寅的悲,他们是懂的,甚至比唐寅同年代的人还要更懂。因为这是明初,是刚刚赶走蒙元的时期。
汉家的强大,自家的无花无酒。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这既有自身的真实写照,更有着对蒙元的引申。
特别是那鹤发斑白的老者,想到自己为汉家风骨,不从元人征召,不鞠躬于车马前,家人随着自己稀粥度rì,当场便是潸然泪下。
多少英才早逝,多少英才熬白了少年头
这是汉家,这是从宋时悬崖—跳,一脉相承的汉家。这是保持着汉人骄傲,不为胡人所用的汉家。
比起后世满清的读书人,他们无疑是汉家的脊梁。
宋亡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绝非夸张。这话本就饱有对宋明的足够赞誉。
这诗写的简直是入了他们的心肺,大有一种汉家人,当是如此的感觉。
华夏的诗是伟大的,因为他能带给人无穷的同明。达官贵人也好,忍辱负重者也罢,尽皆找得到他们需要的。
这—共鸣,那“童生”的身份还重要吗?不仅不再重要,还是知己,还是汉家儿郎的脊梁柱,顶顶的忍辱负重者。—首诗,敲开了士子的门路,再无—人不知道许仙,不认可许仙。
不愿鞠躬车马前说的多么好啊!
当年你我何尝不是如此。纵观史书:蒙古军的屠城,杀掉北方百分之80的汉人,精英殆尽。
我们没什么值得自豪的了,只愿有生之年可以凭吊崖山以慰不孝之罪!崖山是中国一个值得回忆的地方,中国人应该认识它。
南宋的大臣陆秀夫在国家将要被蒙元灭亡的时候,背着年仅9岁的少帝投海而死。一首诗歌可以表达我们对凄然收场的宋王朝的怀念。
为了复兴宋室,一直不停奋战。
但事到如今,已无力挽回了。——〃陛下,您是大宋的正统后裔,应该断然作出不辱没您血统的决定。〃——〃我明白了;你没有背弃我,并且自始至终侍奉我,太感谢了!〃陆秀夫面对少帝这种勇敢地态度,不得不强忍住眼泪。——〃陛下〃陆秀夫背起少帝,用带子紧紧地捆绑在一起。——〃蒙古军啊,将来有一天,继承我们遗志的同胞,一定会征讨你们的!〃拥有着这样的帝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