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春花灿烂 >

第86部分

春花灿烂-第86部分

小说: 春花灿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这样一个小城里,饭店生意最主要靠的还是口味、品质、价格等,循序渐进地把饭店做起来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以前在这间铺子开酒店失败的原因就是起点太高了,普通的兵士和居民根本不敢进来吃饭,而卫城内有钱人数目较少,开业后很快就门可罗雀,硬撑了两年,还是惨淡收场了。

所以现在,春花的饭店还够不上称为饭店,而是叫小吃铺子更合适。以馄饨为主打产品,另外还有馒头、豆沙包、花卷等主食,菜则是以浑锅做为主打食品,配有卤蛋、酱肉、小炒、凉拌小菜等,还有两样免费食品,那就是馄饨汤和咸菜。

在卫城这样小的地方,一家新的饭店开业,不论规模大小,也足以使大家都注意到,至少开业头几天的客人就不少。

以军户为主的卫城人们的各项时间安排不可避免地受军士们日程的影响,他们大都数早餐时间都在晨正左右,这是因为寅正到晨正时分卫城内的兵士们操练,结束操练后,正好开始了早餐。

春花的小吃铺子每天在寅正准时开业,迎来第一批客人。行商的、出门的、客居于此的人,可以赶在天刚刚亮,城门打开之前来一碗热呼呼的馄饨,根据自己的情况再要上一碟酱肉、一碟小菜,浑身上下充满了力气,走之前还可以带上几个馒头、两个卤蛋做为午饭。

就是卫城本地的人家,早上不愿意烧火做饭,在没有煤气、没有电的时候,这确实是一件很麻烦很麻烦的事情,就可以从家里带着一个大盆,买上两三碗馄饨,多加点免费的汤,再配上几个孩子最爱吃的豆沙包,回到家里,不费一点力气就吃上了早饭,价格也不贵。

兵士们操练结束后,真正的高峰时间就到了,这样大量的男性人口,总有家眷不在卫城的,或者家里没有老婆的,还有不想回家吃饭的,到了这里来一碗馄饨,饭量大的再加上一个馒头,就把早餐解决了,一天两顿饭就解决了一半。

要知道这里大多数人家每天是吃两顿饭的,如果早餐吃得好,下午就不至于饿得太早,所以对这些人来说,稍贵一些的馄饨很受欢迎。

卫城内的人员整体经济情况要比下面的千户所好多了,毕竟这里集中了整个定辽前卫的几乎所有的商人、手工业者和大部分的军官,对卫城中的很多人,每天早餐的馄饨还是在消费范围的。

当然也有不少人只是买几个馒头,再挟点免费的咸菜,喝几碗免费的馄饨汤。不管在店里消费多少,春花都一样的热情,只花一两个铜钱的客人,也许她挣不到钱,但起码积累了人气,他们也是潜在的客户。

下一波的高峰就是外面来卫城的人为主了,卫城本就是这一片的政治商业中心,每一天都有从外面过来的人:从广宁府来的,从周围卫所过来的,最多的就是定辽前卫隶属的千户所、百户所、民屯、商屯的人,他们过来办事、采购、看病等等。

春花的小店开业正赶上年前,来采购年货、走亲访友的人已经多了起来,南大街靠钟鼓楼的第一间铺子占尽了地利,外面来的人最容易看到,而且,只挂了两只表明是一般饭店的幌子,不至于让人望而生畏。

这些人到了卫城,只要是进了饭店,就是最舍不得花钱的人也要吃上一碗馄饨,要上几个小菜的就更多了。更有钱的人,就会要上一个浑锅,配上几道小菜,高高兴兴地吃了,还会特别将吃的东西记在心里,回去对没来过卫城的人说上一番,也是一种谈资,卫城在他们眼里就是一个大地方了。

申时开始,就是来吃晚餐的了,还有一些军官、兵士们来吃酒,这时浑锅是必备的,酱肉、小菜,加上小炒,还得要上几坛酒,他们在一起谈论军中的事情,评论着谁的武艺好,甚至有时候还要到外面练上几下子,这些人往往到了近亥时三刻宵禁时分才离开。

卢总旗经常是最后一种客人,当然,为了给于娘子捧场,他有时一天两顿饭都在饭店里吃的时候也有。

这天一早,卢总旗操练后又直接进了于娘子的饭店,他来了很多次,但还是很吃惊于娘子这里的各种布置,又温暖又舒服,很多地方与别的饭店不一样。

一进饭店,右手边是一排半人高的柜子,于娘子早晨人多时通常就站在柜子后面,笑着问每一位进来的客人要什么,收了制钱后,扔到身旁的钱柜里,这时旁边的人已将客人要的东西摆到了托盘上,交给了客人。

厨房那边送过来的馄饨、馒头、小菜、卤蛋、酱肉什么的,有几种固定的配套方法,于娘子叫套餐,这种套餐,配在一起,一般要比单价相加便宜一个制钱,都是大家常选的,因此人进了饭店,几乎立刻就能用上餐。

再靠里面的柜子上面,总摆着一大盆的馄饨汤,有时没有了,只要外面的人喊上一声,就会有厨房里的人重新添上。汤是煮馄饨的面汤做的,乳白色的面汤上面漂着细碎的香葱、蒜苗和紫菜,泛着油花,盆里放着一只大木勺,旁边是一摞大碗,大家可以随便盛了喝。

一个装着咸菜的盆子在不远处放着,里面放着切得细细的咸菜,拌了香油和芝麻,边上放一摞小碟子,口重的人可以挟上一碟子。当初在舅母家里,于娘子做了菜请大家时,大家都说她做的菜有些淡,想是她记在了心里。

整间铺子里面因为有火墙而非常温暖,再飘着香甜的味道,于娘子又那样和气,把卫城里不少的人都吸引进来了。

卢总旗看到于娘子正站在柜后面收钱,见了他一笑,“卢总旗,吃些什么?”

“给我来大份的套餐。”卢总旗只要是早上来,基本就是点这样的套餐,春花伸出一个方盘,接了他递过来的制钱,数也不数地倒进了身边的箱子。

卢总旗注意到于娘子改成用方盘来接钱,马上明白这其中的原因。

于娘子人长得很漂亮,皮肤白白的,眼睛又大又亮,笑起来脸上两个深深的梨涡。很多人来吃饭,不只是因为于娘子这里的饭菜好,还有人就是想来看看她。

昨天就有一个人在递钱的时候摸了她的手,她倒没说什么,今天就加了方盘,这个小娘子特别的聪明,多为难的事到了她这里都能轻松地处理好,还不伤和气。

卢总旗总是想,于娘子的夫君是什么样的人,这样好的媳妇怎么会不喜欢。于娘子不仅人长得好,性格脾气都没说的,还认字会背诗。

这样的媳妇要是自己娶到了,肯定会捧在手心里当成宝,可是于娘子的夫君竟然一年内纳了六个妾,硬把一个娇滴滴的小娘子逼得逃了出来,宁可到这偏远的卫城来,这样的人真是不可理喻。

于娘子也真很可怜,当时在河边,她还说自己有娘家,娘家人会来看她,自己当初就知道她在说假话。自己虽然见识不广,但也知道,南边的人比边城这里讲究规矩,女人轻易不能和离,死了丈夫还要守节。她就是真有娘家人,也不会认她,更不会来看她的。

看在路上的交情,而且自己还是唯一一个知道她的秘密的人,怎么也会多照顾她一些的。卢总旗这样想着,也是这样做的,他人缘好,投契的兄弟也多,每有喝酒吃饭的时候,他就把人带到于娘子这里。

于娘子也分外地给他面子,每次来了,都要加上两个好菜。而且她这里的饭菜也真的好吃,大家也就更愿意过来。

卢总旗把目光放在了于娘子的手上,他每次来时都会看上一眼,当然他可不是那些登徒子,因为于娘的手长得漂亮才看的。而是他想看看于娘子手上的伤痕是否好了。

她的皮肤好象格外的娇嫩,手腕上他弄出来的於青还有些隐约的痕迹,还有弓箭留下来的伤,也没有全好,让他看了心里总有些不是滋味,恨不得把那些伤转到自己身上。

这边于娘子伸手在鲁大姐送过来的托盘里放了一个煎蛋,递给了卢总旗。

卢总旗笑着接过,每次于娘子都要给他要的早餐中多加上一点东西,有时是一碟酱肉,有时是一个卤蛋,或者是一个豆沙包之类的,总之是知道自己的饭量大,吃最大的套餐还是差这么一点。

卢总旗很是享受这种感觉,于娘子这样注意到自己,让他心里无比的舒服。但于娘子对跟着他一起进来的勇子更好,问都不问地给他拿了一碗馄饨,加了一个煎蛋,还对他说:“不许再吃咸菜了,吃太咸对身体不好。”

作者有话要说:  下午加更!

☆、第一百零二章

卢总旗见于娘子对勇子一副亲密的样子,不知怎么心里就觉得不是滋味,自己也觉得于娘子做的馄饨虽然好吃,但是偏淡了些,可是自己若是挟咸菜,于娘子从来不说什么,有一次她在一旁,还笑眯眯地帮忙。

于是他不知为什么就走过去挟咸菜,就是希望于娘子也能笑着说一声,让他少吃些咸菜,可是他挟了满满一碟的咸菜,也没听到于娘子说什么。

卢总旗斜着眼看向于娘子,原来她已经转向刚进来的一个客人。而勇子此时在一旁大声地说:“卢大哥,小婶说咸菜吃多了不好,你怎么还挟这样多?”

勇子这样大的声音倒真把于娘子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可此时卢总旗又不想让于娘子看到自己了,他真想踢勇子一脚,可于娘子已经笑着转过来说:“是啊,卢总旗,勇子说的对,咸菜吃多了不好。”

卢总旗脸上火辣辣的,他赶紧说:“我不吃了放回去行吗?”

“哎,”于娘子应了声说:“挟出来了,就不能放回去了,先放在一边吧。”

于娘子特别的讲究,店里的一切都非常干净,不只是店里打扫得纤尘不染,而且还有很多的规矩,用过的碗筷一定要拿回去洗净,还要用热水烫后再晾干,后厨里的人进厨房时都要换上专门的衣服……

其中有一点就是,这些公用的东西,拿出来后是决不许放回去的,卢总旗更加窘了,“我还是吃了吧。”

于娘子走了过来,卢总旗和勇子几乎是操练的人里最后进饭店的,他们不想同别人一起来,于娘子那时忙得很。而现在,来的人少了,于娘子也轻松了,就会有时间同他们说说话。

于娘子笑着接过了那碟在卢总旗手中不知如何是好的咸菜,说:“就放在这里好了,卢总旗也没吃过,如果有人想吃,就可以拿走了,也不浪费。”

于娘子就是这样,总是这样的善解人意,从不让人为难,她一定看出自己的窘迫了,卢总旗又有了那天在河边时看于娘子时的感觉的,他不敢再抬头。

一口气地吃下了碗里的馄饨,卢总旗终于觉得自己的脖子不那么僵硬了,他抬起头来,金花现在站在了于娘子刚刚站的位置,于是他四下寻找于娘子的身影,见她不在店里,估计是去了后厨,不知为什么卢总旗有些失落。

不过,他又想,晚上,自己约了几个兄弟来这里喝酒,到时候又能看到于娘子了。想到这里,他马上否定了自己的想法,他请兄弟们来这里,是因为这里的浑锅好吃,后面那个院子又可以演练一下功夫,跟于娘子没什么关系。

以前他们这些兄弟们常常聚会的地方是演武场,然后就去附近的一个小酒馆喝酒,那里比起于娘子这里差多了,什么都又脏又乱,菜做得也比于娘子差多了。

本来于娘子开的饭店只是想先卖些馄饨之类的小吃,用于娘子的话说是简餐部,酒店的部分按于娘子的说法是要等过年后请了厨师再开业的,可是这些与于娘子在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