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大宋权相 作者:吴老狼 >

第96部分

大宋权相 作者:吴老狼-第96部分

小说: 大宋权相 作者:吴老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妃,你当我也是白痴啊?”贾似道再也忍受不住全玖的霸道与横蛮,顺口顶撞了全玖一句。全玖大怒,索性也撕下脸皮,冷笑道:“既然你认为自己不是白痴,那你就继续聪明去吧。我知道你是想独吞功劳,在军队中建立说一不二的绝对威信,为你回朝后打下基础!可你不要忘了,军队的指挥权目前还在我和王爷手里,没有我点头,你休想调动一兵一卒。”
  “总之一句话,这次功劳本妃抢定了!”谈判无果,全玖也坦白心迹道:“本妃要让赵禥在军队里说一不二,不会让你独霸军队,你要是有点脑子地话,就乖乖做王爷与本妃的臣子,要是你不听话甚至想学史弥远那样能够废立皇帝,那你就是本妃的敌人!”说罢,全玖抬腿就往走,最后扔下一句话道:“做本妃的敌人有什么后果,我想你很清楚,放聪明些。”
  “滚吧,臭婆娘。”贾似道在心底冷哼一声,又放声大叫道:“李妴,来扶本相趴下,一会本相要见客。”李妴应声而进,小心翼翼将贾似道扶了趴在床上,并狐疑问道:“丞相,王妃这些天怎么老是和你单独谈话?虽然这是为了军国大事,可她一个有夫之妇,不怕别人说闲话吗?”贾似道站到沙盘前,哼唧道:“那个婆娘心狠手辣,她手下的人那个敢多嘴?不过你们也别乱说,免得惹火烧身。”
  “我是那种喜欢嚼舌根的人吗?”李妴白了贾似道一眼,又用手帕擦去贾似道脸上那淡淡的口红印,心情复杂之至。这时候,廖莹中已经将贾似道地三大走狗高达、韩震和吕文德领到了寝帐,本来满腹疑问地李妴只得又退出帐去,贾似道则挥手免过众人行礼。微笑道:“各位将军,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忽必烈已经在今天凌晨离开了蒙古军营,提前返回了北方。”
  “好啊。”高达和韩震等人一起大喜。低声欢呼。贾似道又笑道:“还有一个更好的消息,忽必烈走后,蒙古鞑子主力地指挥权落到了解诚手里…给解诚当军师地人,竟然是我们的内线黄药师。呵呵呵本相也想不到派一个神棍骗子过去,居然会有这么大的收获。”
  “呵呵呵。”高达等人随着贾似道一起奸笑起来。笑了片刻后。吕文德的脸哭丧下来,“丞相,事情好是好。可赵禥那个白痴已经在逼着我撤军回襄阳,他手里有圣旨,我不敢不听啊。”
  “没关系,让你撤军回襄阳,还有赵禥当面呵斥高达,其实都是本相地主意。目的是迷惑蒙古鞑子,让忽必烈彻底轻视我军而提前撤离,这个目标已经达到了。”贾似道总算对心腹走狗吐露实情,又遥指着沙盘说道:“除此之外,本相还要把你的荆襄军当着奇兵使用。看到没有,在你撤往襄阳的路上。必须要经过安陆府,安陆府的东面有一条小路经过紫石村,可以直接通往蒙古鞑子撤军地必经之路九谡山!你在撤到安陆府的时候,就可以转走小路到九谡山设下埋伏,然后。”
  “明白。”吕文德大喜答应。不过吕文德还有一个疑问,向贾似道问道:“丞相,现在军队指挥权在赵禥夫妇手里。就算赵禥夫妇其实是站在我们一边。可是军令经过他们的手发出,到时候就算成功全歼了鞑子。功劳也全部是算赵禥地,丞相你仍然是白辛苦一场啊。”
  “是啊,我们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出生入死,恩相你耗尽心血内外奔走布置,甚至连苦肉计都用上了,再把这场大功让给赵禥夫妇,那就太不值得了。”高达和韩震也对赵禥夫妇十分不满,不肯让他们捡这个天大的便宜。贾似道却微笑道:“没关系,你们只要照本相的安排去部署就行,到时候,本相只有办法把兵权从赵禥夫妇手里收回来…要本相做冤大头,赵禥和全玖未免想得太美了一些!”文德率领他的两万荆襄军拔营起程,自鄂州渡口渡江,走汉阳路经云梦、安陆、随州返回襄阳,不明真相的绝大部分宋军将士对赵禥这个自断臂膀的决定无不唾骂,隶属于荆襄军地宋军统制范天胜和牛富等将更是流下热泪,当着前来送别的邛应、伍隆起和凌震等诸将的面对赵禥夫妇破口大骂,郁恨难平。同样不知道真相的邛应等猛将虽然也是恨怒难消,却也无可奈何,仅能与昔日并肩做战的战友洒泪而别。
  吕文德被迫撤军的消息很快就被斥候送到蒙古军大营中,接替忽必烈掌管军队解诚和其他蒙古将领欢呼雀跃,要立即派人快马禀报正在路上地忽必烈,让忽必烈放心。黄药师却提出反对意见,“不要慌,为了谨慎起见,先探明撤退的吕文德部队详细情况再说,尤其是探明吕文德军有没有虚打旗帜,以少充多,小心别让宋人给耍了。”解诚和张柔一起称是,就连一向眼高于顶的张弘范都暗暗佩服黄药师的谨慎态度,忙又派出大量经验丰富的斥候再去打探。
  两个多时辰后,经验丰富的老斥候们纷纷带来准确消息,从吕文德军的旗帜、队伍长度、经过路面地破坏程度、夜晚行军必须地火把数量、辎重车数量乃至军队行军途中遗留的人体排泄物数量综合判断,吕文德军绝对是千真万确地两万荆襄军,并没有半点虚假。解诚等人终于松了一口气之余,忙将这个消息派专人送给忽必烈,并一起坐下来讨论主力军队撤退的步骤。
  “王爷给我们的时间是腊月三十以前撤回信阳,让汉军士兵和蒙古士兵在信阳城里过汉人年。”解诚向众将介绍道:“明天我们要与赵禥交换部分战俘,还要在青石矶耽搁一天时间,后天腊月十八拔营起程。本将的意思是,步兵、骑兵和辎重车队混杂撤退,这样速度虽然慢一些,但胜在稳妥。如果出现意外,各兵种之间可以迅速互救。不知各位将军有什么建议,尽管说来。”
  “我赞成。”经验老到的张柔点头道:“各兵种混杂撤退,速度虽慢。但十二天内从青石矶回到信阳,时间倒是勉强还够。如果过于分兵的话,只会造成各部队之间严重脱节,这可是兵家大忌。”在场的蒙古众将除黄药师外一起点头,都认为不应违反兵法常理。分兵撤离。惟有黄药师眉头紧皱,似乎在担心什么。
  “义父,你对这个计划有什么意见吗?”解诚见老谋深算地黄药师脸色不对。赶紧向黄药师问道。黄药师抱胸沉吟,盘算半天才问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诸位将军,汉人的一年之中什么节日最重要?”
  “当然是春节。”解诚等将纷纷微笑答道:“其实现在不光是汉人,蒙古入主中原以来,蒙古人和色目人也逐渐把春节当成了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所以王爷才要求我们必须在春节之前赶回信阳。让各族士兵在既安全又粮草充足地信阳城里过除夕,这也是王爷爱兵如子的表现,对鼓舞我军士气十分重要。”
  “不错,是这个道理。也正因为如此,贫道才万分担心。”黄药师点头道:“张柔将军刚才已经说了,各兵种混杂一起撤退的话。路程就算十分顺利,也只能是勉强在腊月三十前撤回信阳,可路程要是不顺利呢?如果在路上稍有耽搁,大军还能按时返回信阳吗?十五万大军一同撤退啊,道路和桥梁损毁、用水和取暖木材的供给,各方面的情况只要随便出一点意外,就会对我们地撤退造成重大影响。何况现在大雪封山。这些情况出现可能性更大。如果不能按时撤回信阳。违反王爷军令不说,对军队士气也是沉重打击。”
  “义父言之有理。这些情况我们不能不考虑。”解诚点头现在指挥军队的人可是他,出了意外铁定招致忽必烈不满不说,蒙古军各级将领和士兵也会怀疑他的指挥能了,对他光辉前程可大大不妙。而张柔行军经验丰富,也很清楚黄药师说这些话并非夸张,便也点头问道:“那依黄道长所看,我军该如何调整呢?”
  “分兵!”黄药师斩钉截铁地说道:“把军队分为三队,第一队全部安排骑兵,为前锋军先行前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整理道路供后续部队通行;第二队为辎重队,以擅长运输和防守的步兵为主,将我们所剩不多的粮草及各种军需物资保护在中间,防止军队的命根子粮草出现意外;第三队贫道建议由解诚将军亲自率领,骑步兵混杂,亲自为全军将士殿后,既可鼓舞士气,又可以预防万一宋人反悔追击我军的突发情况。”
  黄药师提出的这个撤退计划,其实就是贾似道、高达、吕文德和韩震等宋军高层替他精心研究出来地,既符合兵家常理又极具伪装性,即便是老于军事的张柔等人都看不出其中破绽。而急于建立功勋的解诚见这个计划对他在军队中树立威信有利,更是迫不及待的说道:“义父考虑周全,算无遗策,就这么办。”
  “解将军且慢,请容我再问黄道长一个问题。”张柔及时阻止住解诚,向黄药师问道:“黄道长,你的计划真的不错,但张柔有一个疑问把最精锐地骑兵放到最前方开路,中队和后队要是出现意外的话,骑兵要想折回头救援,那可就要花费很多时间,这可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张柔将军问得好,这点贫道也早想好了。”黄药师耐心解释道:“其实想要弥补这个漏洞也不难,只要严格规定三支队伍之间的距离在三十里到五十里之间,那一旦发生意外,以我蒙古铁骑的速度,即便是临时折回头救援也来得及了。”
  “黄道长果然算无遗策,张柔佩服之至,请解将军下达命令吧。”张柔再无疑问,点头承认黄药师的计划可行。张柔的儿子张弘范也站出来请令道:“解将军,张弘范请为前锋,为大军开道。”
  前锋开路十分辛苦,但同样地功劳也很大,解诚考虑到张柔家族地蒙古汉军中势力树大根深,立即便点头答应,把这个功劳让过张弘范。又与黄药师稍微商量后,解诚当即调兵遣将,“张弘范将军,本将分两万骑兵与你为前锋军,为大军开道;张柔将军,你为第二队统帅,领七万步兵与五千骑兵保护辎重队居中而行;剩下的军队由本将亲自率领,为全军殿后。切记,三队彼此之间地距离最远不得超过五十里!不得有误!”
  因为解诚有一个好干爹的缘故,蒙古军的军队部署与撤退计划,一个多时辰后便直接放到了老贼贾似道面前,见解诚果然听从黄药师的建议分兵撤退,贾似道不由乐得哈哈大笑,并将竹杆重重敲在沙盘上九谡山的位置上,狞笑道:“忽必烈,这里,就是你粮草辎重队的坟墓!”


第86章 反目(下)
  用来交换战俘的大型车船满载着蒙古军俘虏,即将驶离码头,这已经是最后一船愿意回到蒙古军队的战俘,因为贾似道对蒙古族战俘采取的屠杀政策,所以在除了被贾似道当做奴隶和苦役使用的色目人俘虏和部分彻底蒙古化从内心敌视南宋的汉兵外,大部分在战场上和俘虏营中幸存下来的汉军俘虏都担心回到蒙古军队中会遭遇不测,所以在赵禥夫妇挑选俘虏时,甚至找不出足够交换数量的三千名俘虏。最后缺少领导军队经验的赵禥夫妇迫于无奈,只得向宋军将领中对待他们夫妇态度比较温和的韩震求教,这才凑齐这三千俘虏…韩震告诉赵禥夫妇,只需要派人直接到俘虏营硬抓了六百多人,就可以凑齐这个数字了
  “多谢王爷、王妃盛情款待,小使告辞了。”蒙古军使者、张柔另一个儿子张弘时躬身行礼,感谢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