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布沉吟道:“甭管他要什么都所谓,若真能如他所说,攻破铜山倒也不难。赶在元帅到来之前,兵临臣下,自是最好不过。只是这沛公刘邦可信吗?若是秦嘉的诡计,我们可就吃亏了。”
尹旭的谨慎是对的,不得不防!若真是对方计策,引自己进入铜山,围而歼之,那就不妙了。只是前来报讯的是萧何,想要合作的是刘邦,他们会骗人吗?
旋即,英布有问道:“你似乎对那个沛公刘邦很熟悉,很了解?”他与萧何有着同样的疑问。
糟糕!尹旭心知不妙,又得谎话连篇,真假参半解释一番:“这刘邦原名刘季,是沛县泗水亭亭长,是个经常骗吃骗喝的无赖。曾斩杀白蛇一条,起兵反秦。这些东西,都是我在会稽的酒肆中听到的。”
“无赖?”
尹旭郑重道:“英大哥切勿小看此人,虽说是个**无奈,确实胸有大志,为人聪明圆滑。但看这位萧何,便是才能不凡之人,却愿意追随一个无奈,那个这个无奈能简单吗?”
英布点点头:低声道:“英雄不问出处,这倒也是。这些事真是酒肆听说的?”
“对啊!”尹旭笑道:“英大哥你是知道的,在会稽时我经常去酒肆集市的。那处人来人往,天下各地的事情都能有所耳闻。所以你以后不要整天想着嫂子,也该出去转悠转悠,哈哈!”
“臭小子,那依你之见,这刘邦可信吗?”英布笑骂着询问。
尹旭迟疑了,刘邦此人善变,骗人更是出了名的,敢相信吗?他来回在营帐中踱着步子,思索那段历史。记得陈胜死后,项梁拥立了楚怀王,之后楚怀王与诸侯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那时候刘邦是在的。找这么看的话,至少这段时间内刘邦和项梁处在蜜月期,所以这次刘邦应该是随非真心实意,但事情应该不会有假。
“我觉得可信,不妨试上一把,刘邦是聪明人,项元大军随后就到,他应该懂得选择。何况萧何还在军营之中。”尹旭想到,刘邦心怀大志,应该不屑与景驹、秦嘉这种人同流合污,姑且先信他一次吧!
英布迟疑片刻道:“那好,小心些便是了!”
一锤定音,事情就此决定。尹旭并不知道,这是他和刘邦之间的第一合作,以后的路还很漫长……
第四十八章 来者不凡
夜,沛县。
城外的营地里燃着篝火,干柴燃烧劈啪作响,一群人围坐在火堆旁,沉默了许多。
有人往不远处的路口张望着,说道:“都一整天了,萧何怎么还没回来?”
“是啊!项梁是不是不相信我们?”
“三哥……啊,沛公,萧何现在都没回来,会不会有什么危险?”说话的赫然是威猛的樊哙。
“再等等!”那个带着几分**气息的中年男子,坐在火堆旁冷着一张脸,沉默了许多。心情或许也有些紧张,但脸色一直波澜不惊,异常的冷静和沉稳。此人正是原来的沛县泗水亭长刘季,如今刚刚自称沛公,并改名的刘邦。
自那日在彭城“王宫”议军情时,刘邦便笃定景驹、秦嘉外强中干,不过一群乌合之众,难成大事。大敌当前,是战是和两方人争论不休,完全没有众志成城的决心。作为主心骨的秦嘉坚持一战,却莫名其妙地询问众人的意见,决心与手腕都软弱不堪,此战必败无疑,这是刘三哥的结论。
所以他毫不犹豫地玩了秦嘉一回,临阵脱逃?刘三哥却坚持这招叫金蝉脱壳。跟着景驹、秦嘉迟早是个死,所以刘邦果断带人回沛县,抢先一步脱离关系。
哥不陪你死,那就整死你,或许这也是刘三哥的风格吧!
刘邦自知势单力薄,不是秦嘉的对手,商议过后派了萧何南下去见项梁。希望与之南北夹击,或是消灭雍齿所部,或者……嘿嘿,若是能趁乱拿下彭城……在义军诸侯间的声望会大大提高。
至于有人建议投靠项梁,刘邦却不想这么干,这会投奔景驹、秦嘉已经是个错误。前车之鉴,不得不吸取教训啊!再有一点,他内心的隐隐的野心,促使着他自立门户。所以这次与项梁只能是合作关系,不是归附。
多年以后,在这一点上刘邦一直引以为傲,还不止一次地挖苦尹旭。尹旭总是一笑了之,淡淡一句:那又如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嘛,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
隐隐有震动声远远传来,樊哙一阵激动,喊道:“曹参,你听!马蹄声,是不是萧何回来了?”
身边精明的汉子竖起耳朵,凝神静听,说道:“不错,是马蹄声!”
樊哙激动道:“一定是萧何回来了,周勃,你去接应一下吧!”
呼!刘邦也暗自松了口气,希望萧何能带回好消息。这一次派人去商议联军一事,请缨的武将不在少数,但都被刘邦一一否决了。萧何为人精明稳重,懂的事情轻重,善于言辞,尽管出身文职,确实最合适不过。
周勃返回,众人大为失望,回来的并不是萧何,而是他身边的两名亲兵。
樊哙是个急性子,忙问道:“怎么回事?萧功曹呢?”萧何曾一直担任沛县县衙功曹,这个称呼已经习惯了。
亲兵跪地恭敬道:“沛公不必着急,萧功曹一切安好!”
众人稍微安心一些,刘邦问道:“起来回话吧,萧功曹现在何处?是何情形?”
亲兵回答道:“萧功曹现在会稽军军营之中,沛公不必挂心,联合作战得事情已经谈妥了。”
“哦?”
“如今项梁大军押后,是前锋尹旭、英布两位将军,已率八千军赶到铜山。他们已经答应,全力攻击铜山,引雍齿去救援,之后我们双方前后夹击。”
“尹旭,英布?”
亲兵郑重道:“禀沛公,萧功曹特意叮嘱过,这两位前锋将军,尤其是尹旭很不简单,让沛公一定要小心应对,不可轻举妄动。”
“两个籍籍无名之徒,怎么个不简单?莫非有三头六臂?”樊哙虽是在开玩笑,却也存了几分不服气。
亲兵道:“萧功曹向会稽兵打听过,这个尹旭不过弱冠之年,出自豫章的番邑,曾在彭蠡泽为盗匪,官府曾派出数千人围剿,却奈何不得他手下百多人,最后还落得全军覆没。据说项梁能这么快平定江东,就是因他掉开了驻防山阴的右校尉周康三万军,项梁才有机可乘的。”
“百多盗匪对付数千官军?可能吗?莫不是他军中有士卒自吹自擂吧?”樊哙有些不相信,故而首先表示质疑。
一直不曾说话的七大夫夏侯婴发话了:“此人不过弱冠之年,项梁便委之以先锋众人,足可见此人不凡之处。”
周勃也道:“英雄出少年,或许此人真有非凡之处,去岁确实听说过江东一带官军剿匪,或许确有其事吧!”
樊哙被不以为然,萧何亲兵接下来的一番话,让他应该说是让所有人彻底无语了。
亲兵道:“不错,萧功曹和小的本也将信将疑,却不得不信。那尹旭对沛公可谓了若指掌,神乎其神!”
“对沛公了若指掌?”曹参讶然发问,刘邦也是一惊,深邃的目光向亲兵瞧了过去。
亲兵道:“是,尹旭似乎早知沛公自立,见到萧功曹也似乎很熟悉,没有一点惊讶。更神奇的是,他竟随口叫出了沛公昨日刚改的新名字!”
樊哙尚未反应过来,众却发现众人的脸色已经变了。刘邦改名不过一日时间,尚未传扬出去,远在百里之外的尹旭怎么可能知道?
刘邦愕然道:“此话当真?”
亲兵鸡琢米一般点头:“不敢欺瞒沛公,此事千真万确,这人还知道雍齿与沛公有过节,说杀了他给沛公作贺礼。”
这一回众人不由的不信,看来这尹旭当真甚至对刘邦十分了解,这也就罢了,只要稍加留意倒也能打听到。只是这名字一事到底作何解释呢?
尹旭万万不会想到,自己随口一句话,先是惊了萧何,后又使得大汉王朝的开国元勋们惊疑不定。更让人没想到的是,这种惊疑,在若干年后尹刘两家对敌之中,还潜移默化地起着作用。
刘邦愕然半晌,莫非自己身边有内鬼?迅速将消息传过去了?不可能啊!萧何带人出去了骑快马抄近道去的,其他不可能抢先更快的。他对此事深信不疑,以萧何的谨慎,这种事情绝对不会搞错。萧何特意让亲兵转告,是有意提醒自己,与项梁的合作要谨慎,不要随便动歪脑筋。
本来刘邦是有些打算了,甚至对彭城有些想法,但听了亲兵转速萧何之言,什么想法都没有了。尹旭能这么痛快的答应联合作战,除了萧何自愿留下做人质,强大的信心必然有所凭恃。
看来还是老老实实配合联合作战吧,一个不小心惹恼了项梁,日子可就不好过了。刘沛公倒也想得开,见好就收,何况好处已经不少了,知足者长乐嘛!
正在此时,卫兵来报有百多人出现在营地外,求见沛公。曹参前去查探后,带着一带不惑之年的男子回来,刘邦远远瞧了一眼,见来人步伐稳定有利,稳重而深沉。虽说黑夜之中看不清容貌,却也知道来者不凡,不觉动了动身子,正襟危坐。
PS:猜猜来者不凡之人会是谁呢?
第四十九章 狼烟起
晌午,铜山。
奎河的水静静地流淌着,波澜不惊,恬淡安静。不远处的铜山城堡的战火纷飞,箭矢漫天,一动一静形成了鲜明对比。城堡上陈辽面色惨白,看着夯土筑造城墙多处破损,一个个伤亡的士兵从城头抬下,他的心情格外沉重。
连续两日,会稽军乐此不疲地对铜山发起猛烈的进攻。整整两天,会稽军分批连续而来,昼夜不停,让彭城守军丝毫不敢松懈。连天的弩箭,以及尹旭吩咐连夜赶制的简易抛石机,对铜山本就薄弱的土城墙造成了严重破坏,已经多次发生坍塌,好在修补及时,城池并未攻破。
最让彭城军头疼的是尹旭的全线攻击法,大军连番从不同方向发起进攻。这使得彭城守军本无法确定,会稽军的主攻方向究竟在哪里?城头上守将陈辽备受压力苦不堪言。十二个时辰的连续进攻,让他的士兵时刻警惕,根本无法得到很好的休息,两天精神高度紧张之后,已经露出疲惫之相。
“会稽军似乎不止八千人啊?”城头上,一名校尉率先发出了质疑,不想引来了此起彼伏的附和声。
“对啊!一定是军报有误,会稽军明显人数众多。连番的四面作战,若只有八千人哪里能做到?”
“城墙损毁的十分严重,在这样下去,破城是迟早的事,若是被人包围了就大大的不妙了。”
“两日下来,我们已经伤亡千人之多,再这样下去怕是守不住了。”
质疑的人不在少数,会稽军强大的攻势已经给他们造成了很沉重的心理压力,他们目光不约而同落到主将陈辽身上。
“将军,向彭城求援吧?”
陈辽何尝不知眼下形势,无可奈何道:“彭城本来兵力有限,除了铜山,南部的好几处关隘都要坚持,何况彭城是王都,自然少不得多驻军。”
“将军,彭城就不指望了,最起码让雍齿来支援我们啊!”
“是啊!大司马不是说了吗,若是铜山吃紧,就让雍齿增援的吗?”
“最好是雍齿能从外围袭扰禁军,或者反包围,我们里外夹击。若是能一举歼灭会稽军自是最好不过,最不济也要杀杀他们威风。”
集思广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