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第4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用不是已经起到了吗?韩信的心态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只是他自己不觉的罢了。蒯彻不好知直接点明,只是说道:“齐王可闻假道伐虢之典故?”
chūn秋时期,晋国想吞并邻近的两个小国:虞和虢,两国关系不错。唇齿相依。晋如袭虞,虢会出兵救援;晋若攻虢,虞也会出兵相助。大臣荀息向晋献公献上一计。
荀息道:要想攻占这两个国家,必须要离间他们。使他们互不支持。虞国的国君贪得无厌,我们正可以投其所好。他建议晋献公拿出心爱的两件宝物,屈产良马和垂棘之壁,送给虞公。献公哪里舍得?荀息说:大王放心,只不过让他暂时保管罢了,等灭了虞国,一切不都又回到你的手中了吗?
蒯彻大概你讲出了典故之后,说道:“齐王,现在传国玉玺不久等同于良马和玉璧吗?昔年晋献公灭掉两国之后,宝马美玉回到手中。待越国汉梁之后。兵临城下,我国可否抵挡?玉玺不是又回到他尹旭手里了吗?”
蒯彻说的是实情,并不危言耸听。也是出自于一个谋主对君王的责任和劝谏。
可是蒯彻有些忽略了韩信的心态,蒯彻这样的潜台词是建立在齐越之战,齐国必败的基础上。
结果一定会是这样吗?韩信并不这样悲观,或者说他骨子里的傲气不接受这样的推测。他内心之中隐隐有个念头,想要和尹旭一较高下。韩信本就是个高傲之人,现在有事身份特别的齐王,表现可想而知。
因此蒯彻这样说,韩信并不是很开心。也不是很接受。
只听齐王说道:“丞相怕是多虑了,寡人已经派人查过王路的底细,并无不妥。传国玉玺没有这么多问题,寡人可以得到此物,或许是天命所归!”
蒯彻很是无奈。自从玉玺送到临淄的那一刻开始,齐国国内这样的阿谀奉承之言就不断。总而言之。就刘邦目前的口吻和态势,韩信并不愿意“奉诏出兵”。韩信则提出一个条件,要齐国出兵可以,那么此战就要以齐国为主导,三国大军听从他齐王韩信调动。
梁国弱小,彭越随多有怨言,却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反对。唯有将这个难题交给刘邦,让他去决断。
刘邦是脸sè铁青,本身他就大不愿意和韩信联合,也是出于众臣的劝谏和无可奈何才这么办的。现在韩信提出了这么过分的要求,在刘邦看来,韩信丝毫没有联合的意思,如此行为完全就是一种刁难和奚落。
如此三国联合的可能xìng便被扼杀在摇篮里,唯有汉梁两国商议着如何排兵布阵,如何联合出击。
声势自然也就差了很多,刘邦和彭越不由地由地忧心忡忡。却始终不愿意放低姿态与韩信沟通,只能自己苦苦面对了。
张良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心中相当的失落和担忧。
三国联合的设想破灭了,三国之中最为重要的齐国不愿参与其中。
虽然汉梁两国已经强强联合,但是在张良看来,还是那么的不堪一击。韩信不参与进来,他们根本不是尹旭的对手。说不定韩信还会从背后捅刀子,造成的危害将会更为严重。
在张良看来,韩信有些意气用事,有些固执,这些他们都改变不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刘邦做出一点点让步,忍一时之气,为大局着想。
可汉王根本没有这个意思,联合自然无从谈起。越国虎视眈眈,单单是依靠汉国和梁国如何抵挡?中原之地全都是平原,无险可守,越军居高临下进攻,汉军如何是对手?齐国大军不动,此战已然输了。
若是越国从那处出兵的话,此战将会败了的更快……张良突然间想起些什么,顿时满眼惊骇……齐国虽然拒绝了和汉梁两国的联合,但是这场大战事关重大,齐国方面没有丝毫应对自然是不行的。
不论是自保还是进一步发展,都是需要好好筹划一番的。
蒯彻已经无可奈何地接受了韩信的固执,既然三国联合没有可能,那么齐国就需要另外寻求道路。
蒯彻给出的建议:“齐王,既然您打算单独对阵越国,也该做些准备才是,臣有几个建议。”
“先生请讲!”韩信也觉得自己之前有些辜负了蒯彻先生的好意,心中多少有些歉意,此时自然不好拒绝蒯彻的好意。
蒯彻说道:“如果越国真的灭汉梁两国,到时候越国就占据了天下七成的土地,力量对比上我们会吃亏一些。为保完全,臣建议趁着现在的好时机,适当扩大我们的势力范围。积蓄更多势力,再和越国一较高下。”
“先生的意思是?”韩信有些被说动了,与越国的实力对比倒是一方面,扩大地盘,提升国力他倒是很乐意。
蒯彻说道:“河北之地,最好是趁着汉越两国的主要兵力都在中原的时候,占领河北之地。”
“河北,赵国?”韩信略微有些诧异,之前他并未想到直接对刘邦的属地动手。
蒯彻说道:“燕齐之地已经掌控在我们手中,若是可以趁势拿下赵地,自然是最好不过。如此我们便拥有了和越国不相上下的领地,与之一较高下。”
“先生所言似乎是个不错的主意,要是河北之地完全掌控在手中,倒是完全不惧尹旭了。”韩信对于这种折中的办法很是满意。相比之下,这与三国联合对抗越国更为靠谱。
蒯彻继续说道:“赵地是志在必得的,至于河东,根据情况!若是抢在越国之前占领河东,我们便于他们隔大河对峙。若是被他们抢先,我国大军就严守井陉口,与越军对峙。”
蒯彻有种感觉,尹旭、李斯和尉缭等人不会简简单单地只对关中进攻,临晋关在越国手中,他们很可能会对河北有所图谋。这也会蒯彻为何建议韩信尽快拿下河北之地的缘故,可以想象要是越国占领了河北,燕地必然不保,到时候齐国就会被越国大军压缩在大河、济水和淮水之间狭小的空间里,动弹不得,到那个时候可就是任人宰割了。如今必须要抢先一步,不仅仅是增强越国的实力,更重要的还是出于战略上的考虑。
韩信点头道:“先生说的是,那就尽快点兵出征!”
蒯彻的一番言论正和韩信之意,想想河北之地都是自己一手打下来的,如今拿回来也是天经地义。
至于赵王张耳,那就对不起了,想当初彼此之间也是有交情的,这个赵王之位也是自己送给他的。现在要他换回来也是应当的,希望张耳能明智一些,最好不要让我为难。
随后,齐国大军整军备战,向河北之地出征,目标正是赵地和河东。
正如蒯彻所预料的那样,河北之地关系多国战略,看清楚利害关系的可不止他一个人。
此时此刻,荥阳、关中、洪都都有人将目光对准备了河东,继而扩展到整个河北……RS
第六一三章 退而求其次
张良突然想到的就是河东与河北!
越国对汉国发起进攻的可能的方向很多,崤山三关,襄阳、淮南也有可能。
但是仔细一想,最为主要的还是出关中。襄阳城池坚守,越军想要突破还是颇费时rì的。
至于淮南那边,不管齐国参与与否,张良认为尹旭是不会轻易在淮水那边有所动作的。
淮南对越国相当之重要,尹旭还是有所忌惮韩信的,所以淮南采取守势是最好不过的。
那么尹旭除了关中之外,还会选择在哪里动手呢?
张良首先想到了河东,没错,就是河东。
取河东,南可以威胁关洛荥阳一带,动可以眺望河北,战略意义极大。
虽然对汉国作用一般,但是尹旭的目标又岂会只是一个汉国呢?
南方已经统一,河北之地再要握在手中,那么夹在其中的黄淮各国诸侯哪里还有生路?
昔年韩信是从临晋关渡河进攻河东,灭掉西魏国,而今天临晋关掌握在越军手中。
张良觉得有必要提醒刘邦……
可是事情的发展往往出乎意料,猜到了开始,却猜不中过程和结果……
…………………………………………………………………………
尹旭在一年之后的chūn天在此回到关中,一进入关中他便发现八百里秦川与一年之前已经有所改变。
一年的休养生息之后,关中百姓的生产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有所恢复。至少家有余粮是可以做到的。
chūn季来临的时候,关中百姓们都忙活着在耕地播种。
与此同时,关中各军营也已经开始整军备战。
差不多的一年的时间,越国已经在关中集结了十万兵力。几乎是越国全部兵力的四分之一。
其中最为厉害的要算是其中的三万骑兵,一年的时间三万匹战马,范紫为此付出了不懈努力,成绩已经非常不错了。
训练骑兵的事情是由英布和苏岸两人联手来做的,建作坊早早地派来了工匠在关中打造马镫、马鞍和环首刀。
一年时间,各方面协调运作,将效率提到了最高。终于在越王七年chūn天,将三万骑兵全部装备完毕。
单单是这一身装备。就可以在野战之中发挥出巨大的效果,优势也显露无疑。何况英布和苏岸费心费力的训练战术和机动作战。
总而言之,虽然时间有些仓促,但是英布和苏岸确确实实没有辜负越王的重托。训练出一支实力不凡的骑兵部队。当然了他们的具体战力还需要战斗来检验,一切都拭目以待。
尹旭在检阅了十万大军之后,赞不绝口,这正是他所希望看到的效果。
“英布,伯洲。你们辛苦了!”对此尹旭非常满意,对两位付出辛劳的爱将也是多有勉励。
英布笑道:“不辛苦,不过是训练而已,都是臣等的本分。()”
如今他已经完全适应了现在的身份。无yù无求,只想做好本分。安定生活。
这让尹旭很欣慰,这样的将领拥着趁手也放心。君臣之间关系随何亲密,恰到好处。
尹旭叹道:“有这十万雄兵在手,寡人就放心了,此战定然可以大获全胜。”
此番尹旭赶到关中来,为的就是亲自指挥对汉国的中原之战,此战事关重大,必须要亲自指挥才放心。
尹旭说道:“好了,都回去准备准备,寡人好给你们分派任务。”
长安城尚在修建之中,尹旭等人先行居住在咸阳城里,一回到行宫,尉缭便奉上了来自东方的最新消息。
“大王,好消息啊!”尉缭笑呵呵和,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尹旭见状问道:“有何好消息?”
“王路成功了,韩信果然没有参与联合……”
王路是楚国将领不假,可实际上早已经被越国收买,这一年多一直潜伏在淮北,等候差遣。现在有这样一件好事,他前往最为合适。
如预料的那样,王路成功了。与其说是王路任务完成出sè,还不如说是送过去的那玩意吸引力太强。
传国玉玺,受命于天的象征,有谁会拒绝呢?有谁能抵御那个诱惑呢?
当然了,送到临淄去的那块玉玺自然是仿制品。
自打胡亥时代开始就被替换了,外人并不知晓,因此给了王路明目张胆,瞒天过海的机会。
一块假玉玺让韩信信以为真,自命不凡,放弃了三国联合。得知计划奏效,尹旭还是相当欣慰的。
尉缭解释道:“有王路那边的功劳,似乎也和刘邦有些关联。刘邦发出信函请韩信出兵,可是言辞与其过于倨傲,惹得韩信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