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越沧海 >

第264部分

越沧海-第264部分

小说: 越沧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级。如今调去越州当一个重要州府的军事主官顺便养老,这样也算是把内牙军中最高级别的军职轮换掉了——
    本来,最高军职应该是左统军使,只不过那人已经是一个年过六旬的老将,而且不是当初钱惟昱的父王钱弘佐当吴越王时就信重的旧部,而是王叔扳倒胡进思的过程中爬上去的。这样的角色和钱惟昱来说算是没有半点香火之情,在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洗牌过程中洗下去、给他一笔钱财田产,退休致仕也就是了。
    把技战术水平已经下降、年纪较老体力下降、只能摆摆老资历的老兵油子和不安定将领调为越州守备部队后。杭州本地的防御就该由逐次替补上来的人解决了。内宫兵马都监杜叔詹好歹从血缘上来说算是钱惟昱的表哥、钱惟昱的生母是杜叔詹的小姑姑。
    加上杜叔詹也是吴越两大将门之一杜家的第四代代表人物,还在政权更替过程中纳了投名状,此番洗牌后,他就被顶到了内牙军右统军使的位置上,统领原本剩下的五千内牙兵。而左统军使由铁骑都的顾长风空降调过来。内牙军的两名都监分别任命给源赖光和渡边纲。
    改制之后,一万内牙亲军同时担任了整个杭州内外城的日常防御任务,而把亲从都从城卫军的身份上解脱了出来,可以作为将来钱惟昱南征北战的班底。
    处置之后的亲从都,沙汰了兵油子和伤残年老人士,但是把无当飞军整个打散编入了进来,形成一支三万人规模的大部队,依然命名为亲从都,而无当飞军当中也额外提拔起了至少近千名各级军官。
    这么做虽然看上去暂时会让钱惟昱暂时失去走精兵路线的优势,却也是深思熟虑的处断:无当飞军的拿手好戏,是山地战、丛林战、鸳鸯阵、多兵器战阵配合。这种玩意儿在南方丘陵密布的地方征战很有用处,到了北方的大平原地区,其战法阵法本身就没有优势了。相反他们的一般军事素养、军纪素养和识字率的优势,可以让他们扮演好“一万士官计划”的骨干。
    一开始亲从都那些平均训练一年多的士兵对于空降军官过来还颇为不服,但是一番武艺和技战术水平的比拼之后,军中这个尊重强者的地方也就服了。那么多基层军官的提拔,也让那些亲从都官兵看到了辉煌的上升通道——当年殿下组建他们这支军队的时候,可是说过“二十年内,让你们每个人至少都升到什将“的豪言壮语的,现在看来已经至少走了五分之一的扩军路程了。
    陆军进行了彻底地扩充整改,水军却没有什么变化。原本王叔直属的和镇东军孙承佑的水军,总计也有一万人。这部分人马水性战技都还过得去,与钱惟昱的嫡系水军相比,差就差在航海能力以及海战抗风浪能力、原本只适合江河与沿海水战,不能跑远洋罢了。稍微刮练两年,并且换上好船,也就可以发挥出全部战力了。
    如此一来,刨除团练兵和其他非正规、临时性武装。钱惟昱亲自掌握的常备军兵力,达到了陆军六万人、水军三万人;其中两万陆军用于防御性用途,常备进攻性陆军部队占四万。
    ……
    十一月,很快已经是隆冬时节了。一个多月改制政区规划、重建骚乱中被破坏的王宫与杭州城、赈济灾民伤兵,有选择地派出和替换一些地方官员安民,统一军制编制。一个多月,钱惟昱基本上是忙得脚不点地。
    许多两年来进行了不少偷偷摸摸技术储备技术积累的项目,许多政治和教育科举改革措施,已经在钱惟昱的心中酝酿了许久。原本的设想中,那十几份连计划书都已经写了改、改了写,然后搁置在那里吃灰一两年的草案,就等自己坐上大王的位置之后,就要马上实施。如今也被多拖了一个多月。
    不过,所幸一两年都等下来了,也不在乎抢这点儿时间。路要一步一步走,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
    这一天,钱惟昱亲自从杭州出发,赶到苏州给准备停当、即将北上泰州、楚州捡皮夹、协助后周军渡淮河的水军名将陈诲送行。此战陈诲带着水军两万人、陆军白袍军一万,前去完成这一任务。在周军已经快攻破滁州清流关的当口,面对已经精疲力竭的南唐军,吴越人不出意外的话实在是可以做到手到擒来——
    当然,在吴越人自己动手之前,那些“被走私”到南唐资敌的军械,当然是早就提前半年断供了。和后周人打的时候可以猛火油毒烟弹常用的南唐人,在和吴越军作战的时候,又会恢复原始的冷兵器形态。
    敬陈诲痛饮了三杯,说了一些鼓励的话,钱惟昱便立刻赶回杭州,开始着手他那一堆落这两年来落了灰尘的种田草案,准备来个新王三把火,新朝新气象。
    
    第309章 各有应得
    
    甘露院,作为反贼孙承佑同谋安倍晴明、安倍素子曾经居住的所在;在吴越宫变结束之后,已然成为了不详之地。虽然在宫变那几日内,这里和仙居堂、天宠堂、玉华楼等另外三处宫室一起付之一炬了,但是在重建问题的待遇上,却是天壤之别。
    曾经看护这处所在的宫女太监大多已经在宫变过程中被杀害了,少数活下来的,也有选择性地暴毙了一批——最后活下来的,只有当年钱惟昱的母妃仰元妃搬出去之前、曾经伺候过仰元妃,而且颇为得用、对仰元妃忠心的宫女。其他钱弘俶当国王那几年安插进来的人,基本上死得七七八八。
    宫廷高墙之内,历来是千古秘辛血泪的所在。宫廷内的宫女太监死活,比宫外之人更加波澜不惊,当权者一句话就可以把几十上百号人的生死大事遮掩过去。这也不是钱惟昱心狠手辣,实在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任何有可能留下端倪的小角色,何必活在这个世界上呢。
    根据钱惟昱的令旨,甘露院这块子城中约摸不到十亩的所在,未来会从佛堂改为园林,只留下少数轩敞的屋舍,类似于钱惟昱在苏州起的沧浪园一般格局,尽量多草木园林、假山池塘,也算是对往昔的一些怀念罢了。
    此时此刻,甘露院遗址中,只有一桩中式的小木屋是刚刚起好的,隐在新疏浚堆砌得池塘假山之间,显得那样幽静,宫女太监都不好靠近这里。屋内一个浑身还多处缠着绷带,面色蜡黄的虚弱少女,大约十八九岁年纪,斜靠在一堆丝棉的软褥子上养伤。
    在她对面,居然是如今已经升级为王妃了的周娥皇。娥皇缭绫鲛绡遍体,满头珠光宝气,摇曳生辉,比数月前的姿态多了两三分母仪天下的雍容气度,果真是养移体居移气,当了王妃之后,气场着实多了一些让普通男女觉得凌然可傲的威压。
    不过,如此雍容的娥皇,此刻眼中却满是温柔怜惜,并且亲手拿着一碗汤药,用银挑子一小勺一小勺地喂给那个少女服下。
    “素子,这些日子你受苦了。让你用苦肉计故意被擒、遭人酷刑拷打攀咬孙承佑,着实是……要不是大王屡次安慰本宫说,你父女多有阴阳幻术,障眼脱身的秘法,断然不至于伤了性命,本宫定然也不会准的。大王如此用你,你可不要对大王怀恨在心。”
    “娘娘折煞奴奴了。奴奴的性命也是大王昔年从酒吞童子一党手中救来的,就算要奴奴换他一命报恩,也是该的。”
    安倍素子心虚地回答着周娥皇的言语试探。她父女二人故作献药献功法投靠钱弘俶的这两年,她可是小心谨慎,除了密道出入通传一些消息,再无和钱惟昱的人见面过,“雨露蒙恩”更是一次都别想。所以至今到了十九岁,依然看上去保持着少女体态,没有半分破绽。
    “娘娘莫非是看奴奴如此忠心,便要赏赐奴奴一个身份了么。”素子心中胡思乱想着,脸上泛出一阵潮红,不过幸好她身子虚弱,看在周娥皇眼里倒不觉得她是羞涩,而是感恩戴德激动了。
    娥皇抓起素子一只柔荑,款款温言地劝慰道:“你对大王果然忠心,那份心思本宫也看在心里。我吴越国广施恩泽,不会亏待。只是你这原本的身份已经被打上了逆贼同党的烙印,自然是不能再出现的。日后,便该换一个门庭出身入宫,身子大好了之后便先让大王蒙恩招幸了。过个半年,边给你一个正式的名分封号。”
    “奴奴叩谢娘娘大恩,日后定然衔环结草,谨守本分,不敢邀宠。”素子挣扎着要撑起身体,结果一个月前被逼供拷打时打断的几根肋骨还没彻底长好,身子一用力就一阵彻骨奇痛,重新趴了回去。
    “你这妹子,好生拘礼,下次休要如此了。大王能够得你这般忠心护主的,姐姐还为大王高兴呢,这事儿便这么说定了——你便先想一个出身化名吧,日后也好遮掩身份。当日甘露院中见过你的,大多也都不在了;先王身边贴身侍候的人,也是死的死,散的散,不得再入禁宫。”
    钱惟昱当年偷吃造下的冤孽,如今总算是全部抹平了。凭心而论,周娥皇此举也算中规中矩,为自己的夫君多纳侧室固然不是每一个女人都愿意去做的事情。可是钱惟昱如今既然即位做了国王,只有一个正妻、一个台面上的侧妃蒋洁茹、以及一个目前还没有暴露、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公布的杨云娥。
    这样的后宫配置,着实会给周娥皇的名声带来压力——若非正妃善妒,怎么会是如此这般呢?哪怕为了正自己的贤惠大度之名,弄几个威胁不到自己的摆摆样子,也是必须的。
    ……
    一个时辰后,咸宁殿偏殿。安排好了安倍素子的身份和入宫事宜后,周娥皇便准备向钱惟昱禀报一番她的计划。
    宫女们都是换过一遍的,当初钱弘俶时代就在钱弘俶身边服侍过的宫女,除了那些知道些不该知道以致暴毙的之外,其余已经全部放了出去。如今在钱惟昱身边伺候的,大多是年纪很小、此前选入宫不久,没有被钱弘俶接触过的,将来说不定也要再选一批秀女充作宫中粗使之用。这些谨小慎微的宫女见了王妃悄然而来,自然是要跪下见礼、顺便打帘子通报的了。
    周娥皇微微抬手制止了那些小宫女,示意她们不要惊动大王,然后便轻摇缓步无声无息地走到钱惟昱身边。略略扫视了一眼,看到那里堆着三四份半摊着、有着新近擦拭湿痕的卷轴,抬头分别写着《进士科诹议》、《兵事科诹议》、《户赋数术科诹议》、《工部科诹议》、《刑名律令科诹议》。娥皇一看,便知道大王这是在反复修饰锤炼他那已经谋划了两年的吴越国科举改革了。
    两年前,灭亡南汉之后,吴越国在向北朝大举朝贡钱粮时,便从大周皇帝柴荣那里讨到了“开设乡试、录用举人”的福利。从此以后,吴越国理论上每年都可以以省或者说道为单位,举行科举考试,一改此前官员缺额时才临时局部考试的不正规状态。
    经过两次秋闱,各个节镇也着实为吴越国选拔出了一些文人学士,大约每个省每年可以录用举人五六十人。并且有大约三成多的被实授了官员缺额、填补到最小正九品的每县司房主事为止的官位上。剩下六七成属于储备人才,虽然没有授官,也由官府每月支付俸禄二十贯作为补贴,并准许这些储备人才依然从事此前的本业,直到出缺。
    当然,其中具体的做法,因为是打着各省的旗号,所以都不尽相同——比如钱惟昱的中吴军节镇,每年的秋闱乡试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