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越沧海 >

第349部分

越沧海-第349部分

小说: 越沧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米国通过《白银法案》以美元作为美洲白银的结算货币,并且在结算时以较高的价格吸纳白银(比如当时国际市场上原本白银作为一种工业品的售价是每盎司50~60美分,米国政府的强制白银结算就提高到80美分收购一盎司白银),这样一来,中国那边马上因为国际白银的流动陷入了银荒,原本通过出口初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可以换到白银,可以用来任意买欧美工业化列强的货物;现在只能换到美元,也就只能买米国货。
    从此以后,元首的德国货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就渐渐被罗瘸子挤占了,这也是中国的军队先德械后美械的一个缩影。而罗瘸子的那“白银只能用美元结算”带来的“白银美元”,和罗瘸子死后米国人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起来后、70年代慢慢悟出来的“石油只能用美元结算”的“石油美元”,在原理上实在是一脉相承。只不过白银美元的毒计只能影响银本位国家的外贸,而石油美元可以影响全世界的外贸、两者适用范围有大小罢了。
    宋辽与美中之间那两场或无意、或有意的货币战争,如今被照模照样搬到了吴越和北宋之间,在这个毫无经济学体系可言的时代,这样的计谋古人根本不可能看得穿。周宋两朝,吴越人持续十几年的岁币进贡,包括当初支持周世宗柴荣铸造“周元通宝”那一次货币改革时用铜钱银两大量赎买北朝的佛像等等行动,让每年从吴越流入周宋的外汇足有两百万贯上下的银两或者铜钱,或者别的绢匹等硬通货。这些物资促成了周宋数次对外用兵军费的短板,但是也加深了北朝朝廷“赚快钱、用快钱”的习惯。
    北宋官营盐场的大规模废弃,便是其中一个例子:吴越人的盐是热带干燥低纬度海域直接太阳晒出来的,而且有珊瑚砂的环礁盐池,还有潮汐能从环礁缺口处的换水。而北朝在山东和苏北沿海的盐田,传统工艺是人工引水、人工耙泥、人工熬卤、人工烧柴烧泥炭煮盐的。每个环节的人力和燃料耗费成本都比吴越人的盐高得多,因此在出场价上就有好几倍的差距。在“吴越通宝”大规模涌入北地的情况下,花费每石七八百文钱的煮盐成本去自己煮,还不如直接以两三百钱一石从吴越人那儿直接买呢——反正进入流通领域之后,朝廷该收的盐税可是只多不少啊。
    与盐情况类似的还有铁和酒,因为盐铁自古都是官营,老百姓没有资格自行生产,平民需要用菜刀或者农具,也都是不得不掏钱买的。这种官营经济的畸形发展,在受到政府开支严重依赖进贡的经济体系影响下,一旦进贡国有便宜货可以买,本国的冶金锻造业当然会受到严重冲击。
    只不过因为吴越人在铁器出口上非常节制,所以北国的钢铁业还没有遭受毁灭性的打击——钢铁和盐有个最大的不同,那就是钢铁是可以无限期囤积的(虽然保养不好会表层生锈),而且钢铁的存量可以几乎瞬间反映在一国的军事实力上。如果吴越和北宋的对峙会继续长达数十年,而且以和平姿态对峙,就好像“檀渊之盟”后宋辽那般,那么输出钢铁摧垮北地的冶金还有可能。若是不到五年十年就要打仗的话,用来冲量打垮敌国冶金的那些钢铁马上就会被拿来用于“暴兵快攻”,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最后,受到吴越国廉价工业品冲击的还有丝织、棉布、麻葛织物等行业,但是这些行业受到的冲击是最小的,原因也很简单——棉麻丝绸不是政府专卖的官营物资,老百姓家里有生产效率低下的土织机情况下,鉴于封建自然经济下“人力成本几乎等于免费”的大环境,老百姓自己多费几倍乃至十几倍的生产时间自己织布自己穿还是可以保证的。吴越货虽然又好又便宜,也只有那些能够在吴越进贡中捞到好处的官僚和军队阶层人士有钱买;那些自给自足没有钱的人,就别想了。
    ……
    武平军悍将张文表叛乱的消息传到汴京的时候,说实话,北宋确实没有做好南征的准备工作。慕容延钊已经死了好几年了,北宋的禁军老兵军力比之历史同期也至少缺额了五万人以上的战力;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张永德还在淮北攻打徐州,带走了殿前司的主力。
    因此,如今在湖北北部地区、汉江北岸屯驻的,仅有历史上作为慕容延钊南征副手的李处耘,带着侍卫司的部分后备留守兵力在襄樊之间驻扎。就这,还是赵匡胤听说周行逢死讯后临时七拼八凑移过去的。
    以李处耘的实力,如果不考虑汉水和长江的险阻,仅仅与高保勖或者周保全中的一家死拼,当然可以轻松拿下。但是如果把这两家逼急了抱团、而且利用水网层层阻截,问题就麻烦了——毕竟赵匡胤和李处耘都没有历史的先知先觉,不可能预料到荆南节度使高保勖也会在两个月内病死,至少如今这个时间点,他们心中是完全没有底的。
    于是,当天夜里,在宦官头目王继恩匆匆赶到赵普府中给赵匡胤报信之后,赵匡胤也是陷入了持久的沉默,丝毫没有回宫的意思——很显然,今夜他私行找赵普聊天又要多一个议题了。
    “则平,以卿意度之,若是让李处耘集结侍卫司精锐,并且督造搜集汉北各处战船,以助周氏戡乱为名,行假道伐虢之计过荆南,高保勖可会从命?”
    “高氏虽然地小民寡、兵少财穷;然自朱梁末年据有荆南四州之地以来,至今四十余年不曾更易。四方之中,论立基之久,仅次于吴越。我大军若是强行图之,固然可以成功,然江陵城池险固,若一心死守,坚持半年也是轻易。只怕到时候高氏窥伺李逆在黄州,向李逆借兵联保,则反为心腹之患了。一旦高氏倒向李逆,则楚地便非朝廷可图,纵然不归李逆,也会归于吴越。”
    “唉,只恨此前数年被两路李逆绊住手脚,未能先以钱粮投注精炼水军,痛失此良机!为今之计,当以何为先?”
    “陛下,臣以为,可命李处耘即日起投注钱粮工料,于汉水北岸大肆修造战船,然决不可轻动。为今之计,首先要确保的是武平军与荆南军不落入李逆或吴越之手;若是三方维持均势,则时机在我大宋一侧。李逆与吴越建设水军已有多年,便是再给他们多几年时间,又能有什么建树?而我大宋的长江水师却是从无到有,同样迁延数年,定然是我大宋水军军力突飞猛涨,而吴越则进无可进。
    不过李处耘在襄樊练兵时,也要着力注意李逆与吴越在荆湖之间的动向。若是这两家并无吞并之意,则我军不可轻动,若是有人先动手,那么哪怕是打着帮助这两家攘除外地的口号,也不得不行此假途伐虢之计了。另外,若是荆湖之间再有别的变故,到时候也好随机应变。
    而且荆湖之地哪怕无法尽数落入我大宋之手,但凡可以攫取其中相当一部分,至少保证江北之地尽数为我大宋所有,使我大宋与吴越接壤,也是一桩好事——我大宋如今因为登莱海贸断绝,盐铁短缺严重。如前所述要恢复盐业,也得两年时间。纵然明知吴越日渐尾大不掉,不再如此前那般与我大宋一心,如今这个当口也不可与吴越人正式翻脸。只要两国接壤,以大势胁迫,令吴越无借口断绝边贸榷场,待到我大宋恢复盐铁自产,到时候图之不迟。”
    “哼,盐铁、转运诸有司皆该杀!陷朝廷于此被动之态。事到如今,也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第410章 李处耘南下
    
    张文表在起兵反叛年幼的周保权之前,身为朗州防御使,其地盘也就相当于后世的湖南常德。常德这个地方,大致是在洞庭湖的西南角,是洞庭湖两大支流之一的沅江注入湖泊的河口地带——古代的洞庭湖水量丰沛,唐宋之交,大约是一个三角形的布局,湖泊面积四五千平方公里之大,远不是后来人们在水土流失后看到的那区区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可怜小水洼。
    洞庭湖的三个角,也分别是三大水系出入的所在。西南角的朗州是沅江注入的水口、东南角的潭州(长沙)是湘江注入的水口,而东北角的岳州(岳阳),便是潇湘沅诸水汇入长江的所在。这三个州的地盘,都算是湖南八州的腹心要害所在了。
    对于张文表起兵时这样的地理布局,其实钱惟昱也是很无奈的——因为朗州和吴越国不接壤,而且是湖南境内和吴越国距离最远的一个州;已经和荆南高氏的江陵、荆门隔着长江相望了。这种情况下,吴越人如果想走支持张文表的路线,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只能是把押注压到周家人身上了,但是周家人肯不肯觉得吴越是正朔,愿不愿意向吴越借兵,就很难讲了;若是不愿意借吴越兵平叛,钱惟昱还非要倒贴送上去,说不定就会引发和同样前来“救援”的宋军擦枪走火的危险。
    所幸,赵匡胤也因为如今北宋在江汉一带的水军力量实在太孱弱而不敢妄动,反而勒紧裤腰带挤出钱粮来让李处耘在襄樊可了劲儿地疯狂下饺子。不过,钱惟昱知道这个均势很快就会打破,只要到了年底的时候,荆南的高保勖也如约而死,赵匡胤就憋不住了。
    吴越国内部,趁着秋冬之交的两个月时间,在秋粮收获纳税完毕后的空闲期内加速深化改革、充实地方人事、刮练休整当年从撩浅军等工程兵部队里面新转募到作战部队的新军人马、改良火器,忙得不亦乐乎。
    同时土法喹宁霜的硫酸处理工艺也在太医院和工部的协力下基本搞出来了,回到天目山休养时疫的钱仁俊此前果然有在云南时感染了疟疾的迹象,经过首批美洲药物的治疗后基本有了起色。其余数百名南征大理时染了疟疾被隔离开来的亲从都士兵和几十个军官也在土法喹宁霜的治疗下好转了,这也算是这个冬天吴越国内部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因为土法奎宁的成功,吴越国组织部分水军与承揽殖民业务的商人正式加大了对菲律宾本岛甲米地与马尼拉湾地区的殖民进度,在这个冬天派出了新的殖民船队于从云南交趾搜集的洞蛮部族奴隶、吴越本土汉人为护军、监工,开始了对南洋新一轮的拓殖。菲律宾那比日本储量更加巨大的大铜矿,相信在数年之内就会被吴越殖民者用奴工的血肉开发出来。
    大陆方向上,钱惟昱在奎宁试产成功后,正式册封了吴越国在南越地区的走狗丁部领,封其为“日南节度使”,承认其对占城国数年来的侵蚀,并许诺了一个复杂的领土置换计划。由吴越人出钱出枪、丁部领率领越南猴子出人、帮越南人杀越南人、顺带彻底消灭占城国。这个法子么,基本上也和毛某人在《别了司徒雷登》里面所说的差不多了——
    “好办法,吴越出钱出枪,丁部领出人,替吴越打仗杀越南人,‘毁灭占城国’。变越南全境为吴越的殖民地,完成吴越的‘国际责任’,实现‘对越友好的传统政策’。”
    在北方战线,赵匡胤在得到了武平军内乱的消息后,也是责令高怀德、石守信、王审琦等将领带着殿前司的兵马尽快加紧对李重进的攻打,不惜人员伤亡地要实现彻底扫平淮北的大业。两个月下海,徐州坚城终于在宋军付出了三五万伤亡的代价后被硬啃了下来,徐州城内的李重进军全军覆没,率军抵抗的主将乃是李重进长子与其从弟,也都在城破之时阵亡,李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