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越沧海 >

第422部分

越沧海-第422部分

小说: 越沧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护地区。沙州归义军等五代时汉人内附的势力残部也纷纷响应大明反正,驱逐回鹘。北至天山、南至祁连山的回鹘占领区纷纷被吐出来,成为了大明疆土。
    杨继业的骑兵一直追杀过沙州后,占领了后世的新疆哈密地区,直到面对柴达木盆地和塔克拉玛干,才因为更远方的地方全是沙漠,实在不适宜这个时代的人类征服而暂且收兵回返。
    归途中,杨继业按照钱惟昱在出兵前所授机宜,从敦煌折往南方,越过祁连山,进击青唐羌,奔袭两千余里,歼灭青唐羌数个政权,名义上跑马圈地占了青海地区,随后再次转进,又奔袭两千余里,杀入藏地,与吐蕃国血战数场,歼灭吐蕃国常备军三万余人,民军无算,消灭了吐蕃作为一个政权形式的存在,宣示了喜马拉雅山以北地区属于大明的主权。当然,这些地区的彻底融合,还需要漫长的时间和建设。
    杨继业这一路远征,从出兵到回到杭州,整整走了一年半还多,虽然新占领区的人口加起来还不如汉地随便一个省,但是从面积上来说,却是相当于汉地的一大半了,只有钱惟昱知道这些领土将来也是有丰富的资源和战略意义的。两三万勇士为了新疆西藏青海三省的征服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得到了把名字刻在太庙的筑墙转上的待遇,并且子女抚恤优厚。
    ……
    洪武八年,公元976年,西域问题彻底解决之后,大明把彻底灭亡北辽的问题提上了议程。在此之前的战争中,大明已经占据了辽国五京中的东京辽阳府(辽东州)、西京大同府(云州)、南京燕京府(幽州),所以辽国本就只剩下中京和上京两个政治核心了。经过洪武二年时的大规模歼灭战,如今辽国也没有了汉人子民,渤海、室韦等契丹以外的民族也因为东北地区的经略纷纷倒向汉人。辽国只剩下200万左右契丹人口,而且因为前些年的四十万辽军被明军歼灭,导致如今这200万契丹人男女比例极为失衡,比一战后的法国人还夸张,耶律休哥估计大辽十五岁以上男人,只剩下了30万,而同样年龄段的女人却有90多万,男女足足有一比三,根本没啥继续打仗的国力了。
    恢复人口需要一代人的时间,大明显然不会给辽国这个时间,所以辽人在那次重创之后仅仅六年,就有一次等到了大明的怒火,而且经过多年休养生息,大明的回血速度明显比辽国快得多。
    再一次,三十万大军雄赳赳气昂昂远征关外,沿途诸般部落全部被烧杀击溃,中京、上京等等没有一座城池能够支撑超过一个月的战役。明军占据了相当于后世内蒙古赤峰一带的辽国中京之后,顾长风的人马乃至专干脏活累活的日军仆从军被钱惟昱要求转向东边,往后世通辽一带进发,转进长春——当然,这些地名如今都还不存在,这些地方只是一片片莽莽原始森林之间的肥沃草原而已——攻打那个地区的女真人。
    征服草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游牧民族可以居无定所,没有攻敌之所必救的地方,明军只能是占据中京、上京,杀尽辽军主力之后,再以约摸十几万人的骑兵部队常年驻扎关外,见部落就屠杀,见契丹女真就剥头皮,才能确保汉人北疆的长治久安。
    此后数年之间,汉人文武并用,一边清除游牧,一边在大致相当于后世东北通辽、长春、哈尔滨、兴安、锡林郭勒,以及偏西的乌兰察布、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建设了总计超过十座塞外屯垦州城,并且鼓励国内部分人多地少地区的百姓移民屯垦。汉人自古安土重迁,这项工作自然不好做,不过所幸是国朝初年,战乱之后总归有在关内得到田地少,活不下去的人,而且钱惟昱在这个问题上少不得专制一把,便当是学习后世朱元璋解决云南问题时让退役部队强制移民的法子。结果,屯垦的工作进展还算顺利,至少也有二十万人以上类似于“撩浅军”的工程兵部队被钱惟昱放到了这些关外地区定居,给了他们极为丰厚的钱财与土地赏赐作为回报。
    当然了,因为有了后世的知识和经验,钱惟昱在屯垦开发时自然也不会一味走掠夺的模式,而是考虑到了可持续发展。尤其是通过后世史书,钱惟昱知道河套陕北的黄土高原正是五代十国时的过度开发和战乱破坏导致的,也正是从唐宋交替的时候开始,关中北部在此后千年再也没有能够恢复到青山绿水的宜居地区。如今钱惟昱有了这个能力改变,自然是在解决党项族留下的地区问题时,由朝廷撩浅军主导,进一步“严禁贩售秦陇大木”并且在即将成为黄土高原的地区植树造林、清淤修建水利渠道。
    这一举措后来泽及百代,并且防止了原本历史上有宋一朝黄河下游因为冲刷黄土高原导致淤积悬河、最终在金国…南宋对峙时期改道,夺淮入海的悲剧。如果没有这一举措的话,后世的淮河下游地区会因为淮河失去了入海口,而泛滥成为千年泽国,安徽人和苏北人会为此多穷一千年——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如今钱惟昱做了这些,世人也无非照例歌功颂德而已,没有人会知道如果不这么做,原本会有多大的灾难。
    ……
    灭辽之后,大明终于进入了数十年的长期承平,因为大明的重商国策,以及朝廷的富厚资本、加上领先于时代的政府投资工程大搞基建刺激整体国民经济发展等等手段。在钱惟昱在位的数十年里,大明的发展远远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封建王朝,达到了近代大航海时代后期、工业革命以前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的速度。
    因为专利法的刺激,开拓海疆,发现新的航海航路成为了大明沿海各省人民热衷的事情,海贸的发达,包括大陆与各个台海岛屿、日本、吕宋省、渤泥省的互通有无,也是极为繁荣。980年,钱惟昱一个没名分的女人——也就是曾经的小道姑、清凉散人张湛然首次优化了近代化大规模硫酸工业生产工艺,比原来明军使用的土法吸收法先进了不少,算是战后大明第一个重要的科技进步。
    有了近代硫酸工业后,橡胶的处理、硝化棉的量产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陆路交通中硫化胶皮轮胎被逐步普及到了民用车辆领域,增加了国家内部的交通速度,强化了对西部和北方的控制、凝聚力。
    同样,因为橡胶和硫酸工业的起步,以及其他近代化工的发展、化学作为一门独立系统学科的逐渐搭建,以及皇帝钱惟昱亲自抄答案在合适的时候公布的元素周期表部分主要内容和学说,极大刺激了社会的进步。自硫化橡胶后又过了二十年发展期,到1000年时,大明科学院终于开始讨论蒸汽机的理论应用雏形。
    洪武36年,公元1004年时,第一台蒸汽机诞生了。洪武38年,大明皇家海军成了蒸汽机正式应用的先行者——建造了一艘以四桅飞剪船为蓝本,但是加入了早期单缸蒸汽机动力作为辅助动力的铁甲战列舰,动力输出模式没有使用明轮,而是直接使用了螺旋桨,并对主轴进行油封、胶封防漏处理。虽然这时候的螺旋桨精度低得和风车叶片没两样,但是螺旋桨船毕竟可以克服高海况航行的问题。
    船造出来之后,大明水师中一名仅有29岁的年轻女性军官林默有幸成为了该舰的舰长。这林默姿容生得花容月貌,却绝不是花瓶,而是一名精熟海事的果敢军官。她的母亲,乃是原本担任过宫内卫指挥使的林允——也就是说,林默是大明开国元勋林仁肇的外孙女。
    林默的母亲林允终生都是选子皇后的侍卫长,一辈子没嫁人,却生了这么一个私生女,只能跟着自己姓,不能跟着孩子的父亲姓,明眼人多是猜想林默定然是陛下钱惟昱和林允的种了。
    但是对于陛下坚持不给那些和陛下有染、但是身份是内卫军官的女性如顾少妍、林允名分的原因,百姓自然不敢揣测。或许是为了整肃宫闱名誉,明确女官和妃嫔的界线,才这么做的吧。其实只有钱惟昱自己知道,他只不过是不想给那些有特殊才能的女子太多束缚——正如小道姑喜欢炼丹和化学,顾少妍和林允擅长兵法武艺,她们并不喜欢苦闷而礼法太多的后宫生活,给她们发挥所长的机会,不是比给一个名分更加尊重她们么?
    闲言休絮,且说林默继承了林仁肇一脉的姓氏,隐瞒了公主的身份,又被重赏委以任用,成了大明第一艘蒸汽铁甲箭的舰长。当年,钱惟昱便命令林默以此舰沿西风漂流启航,并且从美洲最南端绕到“大西洋”,并勘探美洲东岸和欧洲、非洲西岸,进行环球航行。
    大明航海数十年,至今还没有提出过环球航行的概念,钱惟昱此前也没多事去点出“地球是圆的”这个论断。密令下达后,继承了父母坚强和冒险血液的林默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航程,她坚信无所不能的父皇是不会骗她的。经过18个月的艰苦航行,林默带着蒸汽铁甲箭从西到东,从南到北饶了地球一圈还勘测了完整的大西洋沿岸,最后从南非…印度航线回返到杭州。
    洪武三十八年,公元1006年,当林默用人类第一艘蒸汽铁甲舰完成人类首次环球航行回到杭州时,举国举行了巨大的欢庆议事,热烈程度不亚于朝廷用兵征服一个敌国。后来,林默也被配享各种神庙,经过朝廷神话册封,成为了后世华夏文明掌管航海的神灵——天后(妈祖娘娘)。后来,在林仁肇一脉祖居的福州地区,乃至泉州、莆田,天后宫之类祭祀妈祖娘娘的殿宇,实在是汗牛充栋,连台湾、琉球、日本各省也到处遍布,成为了华夏文明航海的象征。
    (注:史实上的妈祖娘娘林默确是泉州莆田人或福州人,大约生于宋初漳泉军阀陈洪进未纳土归宋时,不过妈祖娘娘首次被册封,应该是北宋末年徽宗时了。)
    ……
    洪武四十一年,公元1009年,年届73岁的大明洪武皇帝遭遇了一件肝肠寸断的悲痛之事:时年64岁的皇后、日本天皇选子崩御;钱惟昱也伤心病了一场,为了确保国家的持久统一,并且给皇权赋予永久的神性,钱惟昱下诏禅位于太子钱曙,自称太上皇。与此同时,日本天皇那一系的皇权也因为选子女天皇的崩御,天然传承给了钱曙。
    经过数十年汉化的日本地区已经彻底失去了抵抗力,连日语应该怎么说,都只存在于一些老年人和专门研究古文的学者才知道了。因此大和民族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民族,至此被大明汉人彻底融合征服——反正当时日本男人大量在开拓东北中死亡,日本的男女比例也有好几倍之夸张,大量日本女人没有男人,都已经嫁给汉人做妻做妾,一度因为日本女人的逆来顺受天性成为了人口流动中的抢手货。
    选子病故时,周娥皇周嘉敏姐妹也已经先后病亡了,钱惟昱的后宫中,那些他早期登基之前就相濡以沫的后妃纷纷凋零,只剩下年纪明显小一辈的还在。此时已然执掌后宫事务的最高女官,乃是得了贵妃封号的紫式部,紫式部在她年届五旬之后,写了一部《紫式部日记》与《钱氏物语》,算是记载钱惟昱一生中后宫诸位后妃生平事迹,然而千年之后,世人却只从此书中看出大明世祖皇帝那令人神往的绝代风采与令天下美人飞蛾扑火的女人缘罢了,实在是明珠暗投啊。
    钱曙继位之时不过47岁,年号建文,共在位29年。至建文29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