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宫记·晏然传 >

第171部分

宫记·晏然传-第171部分

小说: 宫记·晏然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气。”

    我凝神沉思。程氏、韵宜宫……

    良贵嫔。

    大抵还是冲着皇长子去的,她这个孩子生不下来,就还是要靠夺嫡长去拼后位。目下有了夫人的位子,去争皇长子本就比从前要容易些。

    难不成……她是想待小产后凭着“失子之痛”让帝太后心软把皇长子给她么?

    心中忍不住地猜测,一时难有定论。不过无论她要如何去争到这个孩子,头一步要做的,都是让他先失去现在的养母才好。

    不然就算她再有“失子之痛”,帝太后也不能把皇长子从良贵嫔那儿夺来给她。

    借着程氏自缢的事,韵宜宫果真掀起了闹鬼传闻,有宫人说,瞧见身形似程氏的白影半夜在皇长子屋外游荡。帝太后倒是并未因此将皇长子交予旁人,只是请了高僧入宫,亲自为皇长子求了个佛。

    我在去找良贵嫔叙旧时见皇长子精神尚好,便宽慰良贵嫔道:“瞧着没什么事,妹妹别理会宫里头瞎说。”

    良贵嫔未言,元汲抬头望一望我,不屑道:“本就没什么闹鬼的事,亏得他们传得那么厉害,儿臣半夜出去看了,什么事也没有。和皇祖母说了此事,皇祖母也道神鬼之说虽不能全信,但多半时候也不值得一信。”

    ……到底是小孩子胆大,大人们多有些怕的事情,他倒好奇着要一探究竟。我却不好为此明言赞他,只嗔怪道:“皇长子还是小心着些好,就算是假,又何必为此耽误了休息。”

    他笑了一笑,看向坐在梨娘身边的阿眉:“若是见着了,就给阿眉说鬼故事听。”

    心里不禁有些滋味难言,俗话说“少年不知愁滋味”,宫里这一步步的明争暗斗,每桩事都有渊源,在他们眼里倒都成了趣事。

    。

    程氏冤魂一事逐渐平息下去,按着正八品宝林的仪制下了葬。时隔几日,帝太后却又忽然下旨,降同样随居韵宜宫的美人尹氏为瑶章。我听得吃惊不已,追问是怎么一回事,林晋与云溪却都是摇头,回道:“细由不知,突然听了这旨意。”

    尹美人,我对她没什么大印象。只知她是去年选进宫的宫嫔,说不上得宠,每个月大概也就能见一回圣面吧。长得眉清目秀,据说很有些才情。我记得她的声音很好听……其他就再不知什么了,突然被帝太后下旨降位,也不知是犯了什么大错。

    这些个原因总是压不住的。中午听到的旨意,傍晚便打听到了原因。原是静媛夫人的胎又不稳了,太医检查之下说是麝香侵体。宫中熏香、器物、吃食一一查过,又挨个查了所有的宫人,最后查到了尹美人身边的一个典侍身上。

    “说是她早上替尹瑶章给静媛夫人送了份礼去,身上的香囊里有麝香。”云溪这样说,我听得禁不住地冷笑涔涔:“就凭着这么一胎、凭着动胎气一事,几日里就闹了两出事,她还真是‘物尽其所’。”

    两件事正好都是出在了韵宜宫,想也知道不能是为了这么两个无关痛痒的低位宫嫔。

    尹瑶章降位的第二日,歇在荷莳宫中养胎这么多时日几乎没出过门的静媛夫人亲自去求见了帝太后。恰好那天帝太后正好召了怡然入宫,见她去了,怡然只好告退出来,转来簌渊宫见我。

    “也没什么旁的事情,不过是我在宫里服侍了这么多年,有了身孕,太后问问呗。”怡然轻松地说着,有着盈盈娇态。她比从前略丰腴了些,面色红润,“瞧着静媛夫人去,我在门外听了两句,说什么……”她微蹙着眉头思索了一下,“两个人都是良贵嫔宫里头的,怕再这样下去防不胜防……出了什么事了?”

    我轻轻一笑:“拖了两个低位的嫔妃下水,这抛砖引玉做得也够了,可算点到正题上了。”

    在怡然出宫之前,帝太后的又一道旨意就传遍了六宫:韵宜宫阖宫禁足,皇长子元汲暂交长宁宫。

    阖宫禁足,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静媛夫人破了个例,还真是凭着这一胎风光得可以。

    “姐姐就这么看着她风光,什么也不做么?”怡然问我。

    我喟然一笑:“让她风光去,现在若不能忍下,指不准就让她寻了什么错处。”

    

 192

    七夕将至;宫娥们开始准备着乞巧、拜织女。簌渊宫里属璃蕊最是上心,日日数算着日子盼着女儿节快些来;弄得云溪直笑她:“多大的人了贪玩成这样,等再过两年帝姬大了你们兴许都能玩到一起去。”

    红药近来又总是一副恹恹的样子;我觉得有异又无从问起;目下到了过节的时候她仍是提不起劲来,就悄悄让璃蕊去问一问。第二日;璃蕊回给我的话却让我愣住。

    “奴婢问红药姐姐近来是不是有心事;结果她反问奴婢……这世上是不是当真有冤魂索命的事。”璃蕊说着打了个寒噤;“您说这都什么事?奴婢就不敢再往下问了;大晚上的,实在害怕。”

    冤魂索命?程氏么?我心里一沉,这么些日子;我都是信得过红药的,哪怕她在荷莳宫待了两年,我也从不认为她会与静媛夫人狼狈为奸。难不成,程氏的事当真与她有什么瓜葛?

    “你去告诉红药,本宫看她这两天气色不好,让她歇一歇,过几日再来做事吧。”说着从果盘里拿了颗葡萄,在手里缓缓剥干净了,又续道,“程氏去了也快一个月了,让她代本宫去程氏从前的住处奉个香去。好歹相识一场,寄个哀思。”

    她既然对神鬼之说将信将疑,就试试她虚心与否便是。

    。

    当晚,璃蕊又悄悄告诉我:“红药姐姐刚才按娘娘的吩咐,给程氏敬香去了。”

    我淡一笑,问她:“哦,如何?”

    “没什么。”璃蕊耸肩,神情很是轻松,“过了半个时辰回来。然后用了膳、做女红,睡前奴婢问她瞧见什么没有,她说什么也没有。 ”

    我微微放了心,想是自己多疑,让璃蕊回去。云溪却道:“奴婢觉得,红药必定有事。许是和程氏无关,但她也不是随意疑神疑鬼。”

    我点点头:“小心着吧。现下什么都不清楚,也不好冤枉了她。”

    。

    翌日一早,尹瑶章自尽韵宜宫。

    来禀此事的诗染神色颇有些慌张,我听得一凛,叫她慢慢说。她惊得嘴唇都有些白,颤抖道:“是……是割腕死的。听说夜里就断了气,早上宫人推门进去的时候血淌得一地都是……”

    自尽?这是大多嫔妃不敢做的事情,因为宫规不容,是大罪一条。所以就算被废入冷宫的嫔妃也得活着,熬到死。

    “她死前可说了什么?”我忍着心惊蹙眉问道。

    她回说:“听说是和家中带来的侍婢点翠简单吩咐了几句,没说别的,故而无人觉出有异……只最后说了句让点翠今日一早去告诉陛下,她是清白的,就没别的话了。”

    以死证清白,她倒是个有骨气的。

    诗染说:“点翠一早就往成舒殿去了,陛下把良贵嫔也召了去。”

    。

    太巧了,昨晚红药去给程氏敬香,夜里尹氏就自尽了。我不得不多个心,可仔细想想又觉得不能和红药有关——她是割腕,不是服毒,总不能是红药半夜又折回去割了她的腕。

    云溪的神色也很有些不自然,悄声问我道:“娘娘……您说这事……”

    “本宫不知道。”重重一叹。既巧合又蹊跷,若说是有人逼她也不像,她还留了遗言。

    韵宜宫里一连薨了两位宫嫔,余人皆不敢再住,请旨迁了出来,正好也方便宫正司去查。良贵嫔暂时住到了簌渊宫来,前来见我时眉头紧蹙,显得疲惫不堪:“入宫也有几年了,从没遇到过这样的事情。”

    我只得宽慰她想开些,尹氏以死证了自己的清白,旁人纵使不想信,也不好再疑了,她这一宫主位的嫌疑也就减轻了。

    她行礼告了退,又过一会儿,林晋进来说:“娘娘,郑大人来了。”

    郑褚?我微一怔:“请大人去正殿坐,本宫稍后便来。”

    林晋却道:“郑大人说,这话私底下跟娘娘说为好。”

    心中疑惑,便屏退了旁人,请他到寝殿来。

    。

    “充容娘娘安。”郑褚一揖,我忙笑道:“大人不必多礼,请坐便是。”

    他不加推辞地落座,沉默了半晌,似是斟酌着言辞,犹豫着问我:“恕臣冒昧……充容娘娘和尹氏……很熟么?”

    “刚薨的尹氏么?”我问道,他点头,我一奇,“怎会?这些个去年刚入宫的嫔妃,本宫实在没有几个相熟的。整个韵宜宫数算下来,本宫也就和良贵嫔的走动多些。”

    郑褚缓缓点了点头,长声一叹:“臣也是这么觉得,才多留了个心。”

    我疑惑更甚,看着他道:“大人何意?”

    他方从袖中掏出一物递给我,是一方不小的白绢,依稀透着些血色。见是沾了血的东西,我接过时便有些犹豫,他道:“这是尹氏留的血书,臣去韵宜宫时偶然在她枕头底下看见的,觉得先拿给娘娘看一眼为宜。”

    我疑惑着展开,扫了一眼便惊得窒了息。那已然干涸的字字殷红,皆说是我支使她去害的静媛夫人。

    心神平复后冷声一笑:“这是要重演两年前的事么?就是要栽赃,也该玩点新的花样出来。”

    郑褚沉然:“这东西如若递到帝太后眼前去,娘娘您就说不清了。臣想着,陛下大抵也不想让这东西呈上去,所以……娘娘您自己知道就好。”

    “多谢大人。”我微微一笑,复将绢帛叠好收入袖中,思了一思,又问他,“只是……这是尹氏的字迹么?本宫听说她特意差了贴身的侍女去禀陛下她的清白,又如何会留这么一件东西来诬陷本宫?”

    如此,她的清白也就成了无稽之谈了。

    郑褚摇一摇头,无奈道:“尹氏的字迹臣并不熟悉,何况这血书是用手写的,查起来也难。若要经宫正司,这事情就瞒不住了。”

    我哑一笑:“是,多谢大人。”

    让林晋代我重些了郑褚,自将那血书小心地收起。郑褚虽不好办这事,但我却不得不想法子查上一查,总要知道这人是谁。若是静妃的人反倒无事了,若是旁人……这在暗中盯着我的另一个敌手不能就这么漏了过去。

    。

    是以怡然再度进宫的时候,我将尹氏自尽始末告诉了她。因她以死证了清白、血书又未有旁人知晓,最终以从五品容华礼葬了,也不算亏。怡然听闻了血书一事大显惊讶,思忖片刻,断然道:“尹氏不可能做这样的事,我虽也与她不熟,但知她性子耿直,绝不是那种会背地里栽赃的人。”

    我缓然点头:“郑大人也是这样说。但我想着,是不是她,总得查了字迹才能知道。郑大人坐在那样的官位上,不便牵涉太多,你从前在宫正司那么些年,若是方便……”

    “姐姐。”怡然听及此,微微一凛,打断我的话,轻叹道,“这样的事,我确是帮得上忙,也该帮姐姐。但……坦白跟姐姐说,眼下我有着身孕,宫里的这些事我半点不想掺合,说什么也不能伤了这个孩子。”

    她说得干脆坚决。我只好点头,半句再劝的话也说不出来。当即思索起还有什么别的法子,如此默然片刻,她有些讪讪道:“姐姐,对不起,我只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