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班子-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件事上,他掌握的机密远没周一粲市长多。周一粲市长不但知道经贸委主任出事了,还知道他的出事跟瑞特公司有关,瑞特公司由于没能顺利拿到该省的合作项目,一封匿名信将该主任检举。靠着这封检举信,省纪委才查出他一系列问题。
欧阳默黔说来就来,出乎强伟意料,陪同鲍尔先生和欧阳一行一同来到河阳的,竟是齐默然。齐默然身后,跟着一脸灿然的周一粲。
周一粲真是春风得意,她是一天前得到办公厅通知,要她赶到省城,跟齐默然一道迎接欧阳一行的。这是份荣誉,也不仅仅是荣誉。至少,在周一粲心里,她认为这次露了脸。齐默然没叫强伟,只叫了她,一切似乎不言而喻。况且,她到银州的这晚,齐默然单独约见了她。就瑞特公司跟河阳合作一事,齐默然忽然改变主意,要她以积极的姿态促成瑞特对河化的收购。
“以前我把问题看简单了,重视不够。瑞特是国际知名公司,能让它参与到我省的国企改革中,是件大好事。至少,它能为我们的国企改革提供经验,提供一条思路,这点上,强伟比你我都想得远啊。”齐默然说。
齐默然出其不意地改变主意,等于是救了周一粲,来省城的路上,周一粲还害怕齐默然问起这事,害怕再让她阻止瑞特跟河化的合作。现在倒好,他主动为她解围,化解了她的危机。
周一粲心里,再次对齐默然涌上一层感激。
在省城度过一个不眠之夜,周一粲随同齐默然,兴高采烈来到了河阳。
欢迎仪式由强伟主持,强伟脸上,略略有些惊讶,不过他还是很好地掩饰了。简短的欢迎仪式后,齐默然让欧阳他们先休息。随后,他亲自主持召开了一次恳谈会,到会的除了河阳四大班子的领导外,还包括了不少部门领导,包括宋老爷子等退下去的领导,也一一被请到了会场。齐默然声音洪亮,激情饱满。他说:“长期以来,我们对国企的改革,始终冲不破瓶颈,冲不破观念的束缚,认为自己的金娃娃,应该自己抱。河阳这次主动邀请国外大企业,整体收购河化集团,为我省国企改革探索了一条新路子。几天前省委召开专项会议,专门讨论了这件事,认为河阳以积极的姿态寻求国企改革的新方向,将我们的资源优势跟国外先进的管理与技术结合起来,为国企寻找新的增长点。这做法值得肯定,值得推广。省委要求河阳上下要本着一盘棋的思想,在强伟同志的带领下,勇于创新,敢于创新。让我们的传统老工业尽快摆脱困境,再添活力,为构建和谐型经济社会再作贡献。在此,我强调一点,这次跟瑞特公司的战略合作,省委很重视,省人大也很重视,要求河阳各方全力以赴,只能支持,不能添乱,更不能从中作梗。要把这次合作当成一场国企改革的攻坚战去打。省委相信,有河阳市委的坚强领导,有政府的苦干加实干,有人大政协的支持与帮助,加上在座各位的共同努力,河阳的国企改革一定会闯出一条新路子,河阳工业强市的战略地位一定会再次凸现!”
会场上响起了掌声,坐在主席台上的强伟发现,除了宋老爷子等几个老领导冷着脸外,其余人的热情,都让齐默然这番话鼓舞了起来。接下来,齐默然让他表态。
这态他不能不表。合作是他提出的,收购也是他提出的,瑞特公司更是他请来的,齐默然刚才那番话,又给会议定了调子。但表态的过程中,他发现自己的声音在抖,说话远不及齐默然那么有底气,声音的洪亮程度更是不能与齐默然相提并论。
怎么会是这样呢?
周一粲后来的讲话就比他激情多了,不单是激情,甚至有点豪情万丈了。这一天的周一粲真是使足了劲,自从来到河阳,大会小会她还从没这么痛快淋漓地讲过话。
会后,齐默然单独会见了宋老爷子,两人在宾馆贵宾室谈了一个小时。宋老爷子出来时,脸色比原来好看多了。
紧跟着,强伟被叫了进去。齐默然一改往日的冷面孔,笑容可掬地站起来,请他落座。坐下后,齐默然先是简单强调了一下谈判的事,话题一转,道:“这次合作能否成功,省委是作为一项硬指标来考核你的。我个人的意见,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另外,顺便也跟你透露一下,省委对你的下一步安排,也初步有了意见,先让你到商务厅过渡一下,时机成熟后,可以考虑进入省级班子。你年富力强,又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省委对你是寄予厚望的,能否把握好,就看你自己了。”
强伟刚要说话,齐默然拿手势止住他:“你啥也别讲,有话以后再讲,现在就一个目标,把合作的事谈好,尽快将方案敲定下来,到时签约,我还要来,要给你记上一大功。今天就到这儿吧,我很忙,还要急着赶回去。”
强伟只好把话收起来,人家不让讲,他不能硬讲。起身告辞时,齐默然忽然交给他一样东西:“这是件礼物,你拿回去看看。”
送走齐默然,强伟回到住处,打开文件袋一看,震住了!
里面装的,竟然是一封举报信!
第十章 激烈交锋(1)
秦西岳终于跟代表团闹翻了。
本来,秦西岳就不想参加这次调研,时间不允许,马上要过冬了,实验点上那些还未成材的树苗要看护,沙漠所每年都要拿出一笔资金,雇人看管树苗,以防它们在冬季冻死或被羊只践踏掉。还有,他跟车树声私下联系了不少专家、学者、代表、委员,联名给省委省人大还有全国人大建言,要求尽快筹划成立胡杨河流域综合管理局,将原来听起来很玄、实际却不干事也没办法干事的流域管理委员会撤销,将胡杨河流域的管理纳入政府管理序列,从根本上解决谁也想管谁也管不了的问题。这事只做了一半,他想抢在下次人大会召开之前,将准备工作做好。但省人大点名让他参加,他又不能不来。毕竟,监督和评议地方工作也是人大代表应该履行的职责,犹豫了一番,他还是来了。一开始,秦西岳兴致勃勃,跟着代表团,不停地走,不停地看,不停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三农问题的代表,秦西岳对此热情很高。可是看着看着,他的不满就上来了。一则,人大这次组团下基层,名义上是评议和督促地方政府的工作,看地方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做了什么,有哪些地方做的还不到位。实则,却演变成一次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所到之处,不仅前呼后拥,迎来送往,想看的看不到,不想看的,硬往你眼里送。而且,就算你看到问题,也不会让你说。人大李副主任多次强调,这次下来,总的原则是多肯定少批评,多给地方政府鼓劲,少给地方政府泄气。这个原则下,大部分代表便闭起嘴巴来,有的甚至眼睛也闭上了。见了问题装看不见,看见了也只是不痛不痒说上两句,敷衍了事。
秦西岳就不行,他这双眼睛挑刺挑惯了,嘴巴更是无遮无拦说惯了,想闭也闭不住。不让他看的,硬看;不让他说的,偏说。结果,就惹得李副主任不高兴,几次座谈会上,李副主任都打断他的话:“老秦你怎么回事,老是跟大家唱反调?”
“我跟大家唱反调?是大家跟我唱反调吧?”秦西岳竖起脖子,颇为不满地望着李副主任。李副主任跟他争论过两次,后来,不争了,他想了一个办法,到一个地方,单独让人陪着秦西岳,想看啥看啥,想说啥只管说,反正说不到会上就行。
尽管如此,秦西岳还是把炮放到了会上。
他是为遮羞墙发火的。
秦西岳他们这次来的地方,是本省东部地区,他们从省城出发,一站一站往东走,跟市委组织部胡浩月他们走的方向正好相反。东部地区是本省欠发达地区,山大沟深,干旱缺水,是典型的黄土高坡地带。初冬时节,庄稼早已收割,本来就光秃秃的群山更显苍白,满目荒凉,一眼枯色。走在起伏不平的黄土地上,人的心没法不沉重。他们先是到全国著名的状元县岭西县,在那儿调研了一周。岭西是全国十八个干旱县之一,也是全国十二个特困县之一。这里人烟稠密,草木稀少,人畜饮水问题到现在还没彻底解决。当地农民全吃的是窑水,这些年持续干旱,天上降的雨雪水越来越少,吃水就越发成了问题。十年前,省上曾上马黄河提灌工程,想把滔滔黄河水引到岭西。但工程搞到一半时,因为绵延起伏的群山地质情况复杂,穿山渡糟施工难度相当大,加上黄土层的渗漏问题无法有效解决,工程被迫下马。几年前省上又搞过大地母亲水窖工程,想为当地农民建水窖,可惜这工程后来也因施工方偷工减料,加上工程负责部门大量侵吞工程款,引发了农民的强烈不满,工程不告而终,“大地母亲”成了老百姓心中一块痛。也许是太苦焦了,这儿的老百姓就一个心思,供娃们上学,宁肯住着窑洞,一辈子不盖房,也要供出个大学生来。岭西的高考升学率连续十五年位居全省第一,清华北大等名校每年都能收到来自西北最贫困地岭西的学子,岭西因此而出名,成了全国闻名的状元县。秦西岳刚当上人大代表那年,曾经到过岭西,是教育厅组织他们来岭西考察九年义务教育的,秦西岳当时的感受是,岭西的教育是让穷逼出来的,是苦树上结出的酸甜果子。但有一点,却深深打动了他。那就是岭西人提出的“再穷不能穷教育,再旱不能旱孩子”。当时他还撰文,将此称为“岭西精神”。一晃五六年过去了,岭西还是原来那样子,看不出有什么变化,唯一不同的,是街上曾经的人力车变成了“地老鼠”(一种简易的机动车辆,当地人用它做出租车)。坐在“地老鼠”上,秦西岳眼里,尽是灰蒙蒙的脸,土坷垃似的脑袋。那道曾经震撼过他眼球的风景再次出现,就是旧货一条街。
怕在全国,你也找不出这样一条街来。这儿卖的,都是从城里收回来的旧货,淘汰的沙发、家具、床。就连城里人淘汰下来的旧衣服、旧袜子、破裤头,这儿竟也花花绿绿地挂了半条街。几年前,秦西岳就是因看到了城里女人的旧胸罩,开了洞的长筒袜,才紧急呼吁有关部门,取缔这一旧货市场。但他的呼声却遭到岭西方面的强烈反对:“我们也想卖新货,可老百姓手里得有钱啊,钱都供娃们念书了,穿的用的,就只能省了又省。”
想想大都市的繁华,想想城里人的奢侈与浪费,再看看这儿的凄凉景致,秦西岳的心,就像灌满了黄沙般沉重。也就在这一天,他看到了更为刺眼的一幕。
那道遮羞墙就建在离县城十公里处,一个叫高岭墩的村子。这是秦西岳他们在岭西要看的第一站,市县乡三级领导陪同,介绍新农村建设经验的是县上一位副县长,他指着三百米的长墙说,这是我们用文化占领农村的一种新尝试,由于岭西经济条件差,电视还不是太普及,农民的信息量很少,建这堵文化墙,一是改变村子的落后面貌,让村民们以此为镜,改掉生活陋习,特别是随处堆粪土、随处倒垃圾等不文明现象。重要的,还在于利用这堵墙,开办宣传栏、黑板报,向广大农民及时宣传中央文件和精神,宣传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