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 >

第21部分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第21部分

小说: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越知道吕布现在是太后跟前的红人,又掌握了数万军队,只要吕布发话让自己做虎贲中郎将,那么这个职位自己绝对是十拿九稳。
  吕布坚持扶起来,王越坚持拜下去,两人都是神力,顿时僵持在那里。
  严牧见状,大笑道:“王越贤弟,这里只是并州军营帐,并非你们职守之地,在我的面前,你是他的父辈,在武道上,你又是他的前辈,按理他要先给你行大礼,你无须向他行礼。”
  吕布听严牧这么一说,不再坚持一定要扶起王越,转而拜服在地,向这个武艺界的偶像人物行了一个大礼。
  王越受宠若惊,忙抢前一步将吕布搀扶起来:“王越不敢当此大礼。不如这样,以后我们在私下里以武道同辈互称表字,大庭广众之下你我再续上下级。”
  吕布闻言大喜,他才不愿意因为王越是岳父的好友就称呼他为叔父,自然以表字相称,平辈相交才好。
  三人陆续在交椅上落座,吕布便问起王越:“是不是董卓让你来刺杀丁原的?”
  王越是第一次做刺客,根本毫无刺客的职业道德,被吕布一问,就竹篮子打水全倒出来:“这几个月里,京师里人心惶惶,没人来我武馆学剑,我平时积蓄多用于给老妻治病,数月没有收到学费,更加上粮价飞涨,已无米下锅,正在这窘困之时,董卓弟弟奉车校尉董旻找到我,给我一百金,让我前来刺杀丁原。我迫于无奈,只得前来。没想到是你在丁原帐内,那丁原现在何处?”
  吕布摆出一副愤恨不已的表情:“董卓匹夫,我必杀之。他昨晚派人送来宝马宝甲收买丁大人麾下心腹部将郝萌,郝萌不忠不义,收了董卓的财物,就领了二十个心腹前来刺杀丁大人,丁大人措不及防,被郝萌斩了首级。那时恰逢我与丁大人一起议事,郝萌还想把我杀掉,还好我武艺不差,更有忠勇卫队伴随,才幸免于难,反而除掉郝萌,替丁大人报了仇。董卓这匹夫,嫌丁大人死的不透吗,还派人过来!”
  王越闻听此言,顿时愣住了,过了一会儿,他就豁然开朗,还好丁原被郝萌所害,若是死在我的剑下,这个虎贲中郎将不就泡汤了吗,这样的话自然是不会说出口,只是在他心里回转一下。
  严牧看到王越的奇怪表情,就笑着说:“王越贤弟,你是不知丁原匹夫之前对奉先是多么地压制,奉先之前立了无数大功,尽皆被丁原按下没有报给朝廷,不然奉先早就不是一个区区的主簿。丁原这么一死,奉先再无限制,就可青云直上,飞黄腾达。而你追随于他,也必定前程无量。”
  王越见吕布和严牧的表情,又看并州军上下人等脸上都无戚容,就知道丁原不是一个得人心的统帅,便笑道:“如此看来,丁原死得其所。”
  吕布虽然不知道董卓为啥非要除掉丁原不可,但王越这么一来,更加坐实了董卓派人刺杀丁原的嫌疑,而他吕布则就可以置身事外,保存名声。
  吕布想起自己那个情报组织的组建计划,便对王越说:“退之,切莫小看刺客之道,若无专诸、要离刺杀吴王僚、庆忌,阖闾难登吴王之位;若无朱亥,晋鄙不死,信陵君救不了赵国;若荆轲、高渐离刺杀得遂,暴秦可能就统一不了六国;司马迁在《史记》中撰写《刺客列传》,便为此等人张目。以我来看,若能建立一个组织,辖有许多刺客,专攻侦查情报、刺杀敌将之责,配合着正面战场,也是事半功倍之举。”
  王越想了一下,点头称是,但他疑惑道:“不知这跟在下有何关系?”
  吕布笑道:“我准备招募数百精锐士卒,由你教授他们剑术,我来教授他们刺客之道,则此刺客组织必能横行于天下,令天下诸侯闻风丧胆。”
  王越见吕布对自己如此器重,欣然领命。
  (召唤推荐票!各位兄弟,请投飞将军一票。)


 第34章 第一次朝会

  八月二十七的凌晨时分,吕布在高顺、王越等将领的簇拥下,在赤卫队的保护下,快马加鞭,进入洛阳城。
  朝会已经推迟两天,很多大事都悬而不决。
  这一天的朝会就不能再拖延,便如期在崇德殿举行。
  趁着皇权衰落,京师尽在世家掌握,袁绍等人还想跨刀入殿,却被黄忠带着羽林军把他们缴械:“宫门解刀,若跨刀入宫,视同谋反,就地格杀。”
  看着上千龙精虎猛像是脱胎换骨的羽林将士,袁绍等人一不想把命丢在这群武夫手里,二来也不敢再冒天下大不韪像数日前一样强进宫门,只好解下佩刀。
  袁术眼尖,看到吕布挎着七星宝刀,王越背着青冥宝剑,麾下诸将也都持刀拿剑跟随身后,悠然步入宫门。
  袁术气急败坏,冲着黄忠大喊:“匹夫,你没看到吕布他们都跨刀拿剑?你怎么不拦着他们那帮武夫,却来阻拦我们世家大臣?”
  黄忠轻蔑一笑:“吕大人已被皇太后赐封为光禄勋,负责宫殿警卫,本就应该手持兵器职守宫禁,再则吕大人有救太后、天子、陈留王大功,被太后封赐可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余等何人,敢跟吕大人相提并论?!”
  袁绍早前招募的颜良、文丑并未带在身边,而袁术招纳的张勋、纪灵也都留在府中,而以袁绍等人的孱弱武功根本不敢跟黄忠呲牙咧嘴,只好忍气吞声。
  他们心里却在想,等下我们掌握了朝政,要吕布、黄忠你们这些匹夫好看。
  皇宫里的血迹、火烧印迹还没有处理干净,每个角落都隐隐可见,空气中还残留着血腥味和烟灰味道,但许多世家大臣眼神里掩饰不住那股得瑟,在外戚何进、十常侍垮台后,他们不再被党锢,天下该是他们士大夫的了。
  这是吕布第一次参加朝会,很多人他都不认识,便冷眼看着这群意图瓜分朝政的衣冠禽兽,心里一个个地给他们判了死刑。
  朝堂左边为首的便是太傅录尚书事袁隗,依次便是司空刘弘、司徒杨彪、光禄大夫马日磾、河南尹王允等大臣,右边为首的便是司隶校尉袁绍、虎贲中郎将袁术、典军校尉曹操等人,吕布敬陪末座。太尉刘虞兼着幽州牧,身在幽州。
  汉灵帝末年,大将军何进录尚书事,太傅袁隗录尚书事(注1),两人同理朝政,现如今大将军何进被袁绍阴死,袁隗独揽朝政,意气风发,得意的很。与此同时,袁隗的大侄子袁绍身为司隶校尉,执掌司隶地区还负责监管京师和地方上的百官,权柄甚重(注2)。这袁氏叔侄立于朝堂之上,雄赳赳气昂昂,看起来这朝廷似乎不是刘家的,而是袁家的。
  袁家的跋扈气势早已落在一旁的司空刘弘、光禄大夫马日磾、尚书侍郎郑泰、原大将军主簿陈琳等人眼里,他们不禁想起新近流传在洛阳的一个八字谣言“田氏代齐,袁氏代汉”,再看看袁家自党锢以来的举动以及袁家叔侄在十常侍作乱时的所作所为,越发显现出袁家存有狼子野心。
  杨家跟袁家素有姻亲,杨家也算四世三公,跟袁家是一丘之貉,杨彪自然不把谣言当成一回事,王允暂时依附于袁隗,自然也不敢拿那个谣言说事。
  汉室宗亲刘弘、东汉大儒马融侄儿马日磾、由何进征召的尚书侍郎郑泰等人原本也以为那谣言是荒诞的,但他们都见过了袁绍假冒何进发给原并州刺史丁原的书信,确认了袁绍的阴谋,再加上尚书令卢植、大将军主簿陈琳等人的说服,这些原本的中立派开始对袁家有了不满,一旦有了不满,就在现实里寻找袁家不轨的证据,证据越搜越,越发证明了袁家是包藏祸心。
  袁隗袁绍等人自以为一切尽在掌握,根本料不到朝中已有相当一部分忠于刘汉朝廷的重臣开始准备反对他们对朝政的垄断。
  十四岁的少帝刘辩,因在他之前灵帝的几个儿子纷纷夭折,灵帝就把刘辩养在一个道士家里,妄想用道士的道术护佑刘辩。刘辩自幼长在道士家里,没见过什么世面,根本无力抵御那些世家大臣跋扈的气场,坐在龙椅上呆若木鸡,何太后在他一旁一个劲地使眼色,见他毫无反应,何太后才轻轻咳嗽一声:“先帝驾崩不久,大将军与车骑将军又先后追随先帝而去,多赖众位贤良大臣,齐心戮力,共除奸宦,才保得社稷安稳。众位大功,本太后都记在心上,等下便逐一封赏。”
  吕布不住地偷笑,这政治太好玩了,何太后明明恨死了这些阴谋害死两位兄长又除掉她的臂膀十常侍的世家大臣,却在脸上装出一副感恩戴德的样子。
  那些峨冠博带的大臣像是经过演习排练过一样,不约而同跪倒在地,异口同声道:“此乃臣下应尽职责,臣下愧不敢当。”
  这些大臣嘴上说愧不敢当,脸上却流露出你若不给我封官加爵我就给你没完的神情,让吕布看得很生腻味。
  何太后又说:“现今天子年幼,不能亲政,便由本太后摄政。”
  那些大臣又纷纷跪倒:“全凭太后圣裁。”
  何太后便取出一大叠任命诏书,因为宣读诏书的小黄门宦官全被诛杀干净,何太后便属意声若洪钟的尚书令卢植来宣读诏书。
  颁布诏书要通过尚书台,而袁隗录尚书事,执掌尚书台,尚书台势力便多为袁氏一党,不肯为吕布、黄忠、高顺等人的升迁签发诏书。
  还好,吕布一早就暗示了何太后,何太后就任命中间派卢植为尚书令,总领尚书台,通过卢植来控制尚书台,来签发各种调任文书。
  卢植又用他无以伦比的威望,以“尽忠皇室,不从权臣乱命”为口号,携带太后旨意,联络了尚书台里以尚书侍郎郑泰为首的多个尚书侍郎、尚书郎(注3),抵制袁氏一党对尚书台的控制,渐渐使得袁隗的录尚书事名存实亡。
  ————————————————————————————————
  注1:太傅位在三公上,直接参与军国大事的拟定和决策,在皇帝幼小或皇室暗弱时时常成为真正的统治者。东汉规定,辅政官员或重要官员必须加上“领尚书事”或“录尚书事”的名号,方可参与枢要。综合看来袁隗在何进死掉后算是第一权臣,可惜董卓进京了,他袁家美梦破灭。
  注2:东汉的司隶校尉,其权势之大不亚于后世明朝的东西厂锦衣卫。在历史上,董卓入京后自己兼任司隶校尉,称之为雄职,李傕掌权后也自兼司隶校尉,曹操也是,而蜀汉的司隶校尉先后由张飞、诸葛亮兼任,可见司隶校尉权柄之重。
  注3:东汉始置,选拔孝廉中有才能者入尚书台,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初从尚书台令史中选拨,后从孝廉中选取。初入台称“守尚书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再上面就是六曹尚书、尚书仆射、尚书令。
  (常欢乐不想完全按照三国演义去写,便参考了许多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所载,尽量贴合史实,这样一来,很多地方跟演义不符,为了让读者不至于有非议,便做了一些注解,如果正文部分各位兄弟完全看得明白,就可以无视注解了。)


 第35章 互相阴对方

  卢植高声宣读道:“袁绍、袁术、王允、曹操等绞杀宦官,有功于社稷,特封司隶校尉袁绍为郿侯领前将军,河南尹王允迁为凉州刺史,虎贲中郎将袁术迁为京兆尹,典军校尉曹操迁为右扶风太守。”
  现在的董卓领前将军,是名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