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路军战记-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职不但使他大开眼界,而且他的出色表现为他后来再度进入参谋本部埋下了伏笔。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战败。此时已经升为上尉,担任过营长的古德里安却被降为连长,因为《凡尔赛和约》对德国军事力量进行了极为苛刻的限制,规定德国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德军走上了一条建设基干型军队的路子,只保留了最优秀的人才,便于日后随时扩充。能留下,对古德里安来说已经很幸运了。 1922年4月1日,古德里安被选调到陆军参谋本部运输兵总监部担任参谋。早年的骑兵生涯促使他在此时开始思考古老骑兵的未来发展问题,并将注意力集中于在一战中诞生,兼具火力、机动与防护的新式武器——坦克,开始攻读装甲兵理论先驱——英国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和富勒等人的著作。此时的德国百废待兴,资源极为有限。德军开始趋向于速战速决,这与古德里安随后关于新的机动兵力的探索不谋而合,正如古德里安本人所言:“我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主要的活动就是与德国装甲兵建立密切的关系。虽然我是轻骑兵出身,而且也无任何的技术训练,但是命中注定了我一定要和‘机械化’发生密切的关系。”这一时期,古德里安虽然还只是个上尉,但却为了得到德军高层的认可,他不断地在《军事周刊》等杂志上撰文宣扬他的装甲兵作战理论,逐渐小有名气。1923年冬,古德里安兼任战术及战史教官。他四处宣讲自己的观点:“我希望由于我们的努力,在将来可以把我们的机械化部队由勤务兵种发展成为战斗兵种。”但是德军高层因循守旧,并没有几个人赞同他的观点。他的上司运输兵总监纳兹美尔上校就对古德里安粗鲁地说:“见鬼,什么战斗部队!他们只配装运面粉!”古德里安这个到这时还没有见过一辆真正的坦克的小上尉,却不为所动,以惊人的执着继续努力着。 1927年2月1日,古德里安晋升少校。10月,重返陆军参谋本部运输处,负责研究部队运输摩托化问题。1930年2月,任第3摩托化运输营营长。古德里安将其改编成了一支拥有模型坦克的装甲搜索营,充当第一支试验用“装甲兵部队”,全力投入战术演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31年10月,已是中校的古德里安升任机械化兵总监部参谋长。他的新上司鲁兹将军思想开明,一直是古德里安的支持者。他们不仅致力于组建一支真正的装甲部队,而且要争取得到统帅部的认可,为此他们做了大量而艰难的工作。后来,古德里安幽默地谈到自己的成果:“最终,新观念的建立者还是战胜了马匹,大炮还是战胜了长矛。”1933年1月31日,阿道夫。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开始积极扩军备战。希特勒构想组建装甲兵团,使机动进入一种全新的境界以具有攻无不克的功效,而此时古德里安已为组建德国装甲兵部队打下了基础。他得到了希特勒的赏识和支持,成为德国陆军中一颗急速升起的新星。1934年,德国组建第一个装甲师,古德里安晋升上校,出任新组建的装甲兵司令部参谋长。到1935年,德国已组建了3个装甲师,古德里安上校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师长——驻维尔茨堡的第2装甲师师长。 1936年8月1日,古德里安晋升少将。一年后,他出版了《注意!坦克!》一书。在该书中,他详细地阐明了他的理论:在炮火和空袭支援下,集中使用坦克集群突破敌军防线,尔后成扇形展开,插入敌人后方地域。一旦实现突破,装甲部队将利用其机动能力进一步扩张突破口。同时,跟进的摩托化步兵将清理突破口,使之保持畅通,让后续部队通过。他强调装甲部队机动能力的重要性:“和主炮一样,坦克的发动机也是重要的武器。”装甲部队只要不停地运动,就能使敌溃不成军,使之没有集结的机会。 1938年2月,在希特勒一手炮制的排除异己的陆军人事大变动中,古德里安晋升陆军中将,出任第16装甲军军长,变故之突然使他本人事先对此事竟一无所知,还是从报纸上看到了自己的升职命令。 二、前进!前进!——古德里安的战斗生涯 古德里安步步高升的同时,希特勒也加快了扩军备战的步伐。1936年3月7日,2。2万德军突然开进莱茵非军事区。英法等国奉行“绥靖”政策,成就了希特勒这次军事冒险。21日,希特勒彻底撕毁《凡尔赛和约》,开始大张旗鼓地为军事扩张做准备。战争的阴霾逐渐罩向整个欧洲大陆。此时的古德里安将军明白:作为一名军人,他真正的战斗生涯即将开始! 1.锋芒初露 1938年3月10日下午4点,陆军参谋总长贝克上将紧急召见古德里安,命令他准备率领第2装甲师参加兼并奥地利的行动。 部队立即开始行动,第2装甲师在24小时内从驻地维尔茨堡长驱400公里赶到了德奥边境的巴索集结完毕。这在当时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急行军,装甲部队充分显示了它超强的机动性。12日上午9时,第2装甲师越过边界,于当天中午驶抵希特勒的故乡林兹。晚上9时,古德里安命令部队继续前进。在弥漫着强烈暴风雪的黑夜中,他始终在最前面指挥着他的部队。13日凌晨1时,第2装甲师冲到维也纳,奥地利正式成为德国的一个省。 9月29日,《慕尼黑协定》签订,捷克苏台德地区被强行划给德国。古德里安中将指挥第16装甲军的第1装甲师、第13和第20摩托化步兵师从10月2日至5日仅用3天时间全部抵达德国与捷克斯洛伐克的新国界。在三天的入侵行动中,希特勒在古德里安的部队里呆了两天,对古德里安和他的装甲部队产生了极佳的印象。回到柏林后不久,古德里安出任新设立的机动兵总监,晋升陆军二级上将,全面负责德国装甲兵部队的建设。1939年3月15日德国出兵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全境。 2.入侵波兰 1939年9月1日凌晨4时45分,德军出动总兵力54个师,坦克3600辆,飞机1929架向波兰发动全面进攻,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重新出任军长的古德里安将军指挥其第19装甲军(辖第3装甲师,第2和第20摩托化步兵师)担负着整个作战计划的关键任务,即拦腰切断“波兰走廊”内的波军并予以歼灭。在第一攻击波中,古德里安与第3坦克旅一直冲到曾贝堡以北地区的最前线。由于冲得太快,古德里安进入了己方炮击区,险些死于非命。作为军一级的指挥官,古德里安的这一勇举在整个德军中首开先河。后来在回忆录中写到此处,古德里安颇为自豪:“在战场中使用装甲指挥车,以便与战车一同行动的军长,恐怕我还是第一人咧!”9月5日,古德里安以仅阵亡150人,伤700人的微小代价围歼了波军4个师,干净利索的地结束了“波兰走廊”之役。随后,德军势如破竹直逼华沙。28日,华沙无条件投降。10月6日,在登布林以东的科茨克附近,波军最后的2个师向德军投降,德波战争结束。波兰军队阵亡7万人,伤13。3万人,被俘70万人,全军覆没,而德军仅阵亡1。1万人,伤3万人,失踪2300人。 波兰战役使德军装甲部队与空军联合作战的理论第一次受到了实战的检验。古德里安在回忆录中总结道:“波兰战役对于我的装甲兵部队而言,还是第一次火的洗礼。我觉得他们已经充分地表现出它们的价值,并且证明自己对它们的建立所做的工作没有白费。”面对古老的波兰骑兵,德军装甲部队占尽优势,他们出色的表现,为古德里安和他竭力倡行的装甲兵作战理论赢得了很大的声誉。10月27日,希特勒亲自授予51岁的陆军二级上将古德里安“骑士铁十字勋章”。很快,在西方报刊上出现了一个令人恐怖的新名词——“闪击战”和一个叫人谈虎色变的名字——古德里安。 3.扑向敦刻尔克 1940年2月24日,德军发布了酝酿已久的入侵法国的作战计划——“曼斯坦因计划”。该计划由A集团军群参谋长曼斯坦因亲手拟定,并得到了古德里安的全力支持。其主要作战思想是:A集团军群辖第4、12、16集团军,共44个师,由第3航空队支援,担任左翼主攻,以庞大的装甲集群突破比利时南部防御力量最为薄弱的阿登山区,进而强渡马斯河,迅速向西推进,直指英吉利海峡,截断盟军退路;B集团军群辖第6、18集团军,共28个师,由第2航空队支援,担任右翼助攻,诱使盟军从法国境内大量调往该区,尔后和A集团军群对盟军完成合围;C集团军群辖第1、7集团军,共17个师,配置在“马其诺防线”对面牵制法军主力。A集团军群的任务是整个计划的核心,而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则是A集团军群的尖刀,他们将率先发起攻击!为了加强装甲突击力量,第19装甲军改为下辖第1、第2、第10三个装甲师和“大德意志”步兵团。此时的德军已是一支被先进军事理论武装、拥有丰富作战经验且数量庞大的“虎狼之师”,只等一声令下就扑向窥视已久的猎物。 1940年5月10日凌晨5时30分,德军第3航空队倾巢出动,战斗打响。紧接着,B集团军群发动了猛烈的攻势,迫使盟军从法国境内抽调本就薄弱的兵力进入比利时增援。这正好中了“曼斯坦因计划”的圈套。希特勒高兴得手舞足蹈:“我简直高兴得要哭了!他们正好掉进了我的陷阱。”于此同时,古德里安率第19装甲军开始向卢森堡和比利时的阿登山区实施突击,仅用2天时间便穿越阿登山脉110公里长的峡谷深入法国境内。5月12日下午,古德里安的3个装甲师全部进抵马斯河北岸,并攻克法国军事重镇色当。夜里德军开始了紧张的渡河准备。由于时间紧迫,参谋人员来不及制定作战计划,古德里安便取出战前举行的一次渡河演习计划,只把上面的攻击发起时间一改,变成了强渡马斯河的作战计划。 5月13日上午11时,德军出动近400架轰炸机分批次对马斯河南岸的法军阵地和炮兵群进行了长达5个小时的狂轰滥炸,法军的精神濒于崩溃。下午4时,德军分乘数百艘橡皮艇,开始强渡马斯河。5时30分,德军终于在马斯河南岸上获得了一个立足点,工兵立即开始架设浮桥。到了下午8时,古德里安下属的第1装甲师已经突破法军阵地,向纵深突入。第2装甲师和第10装甲师也于午夜全部渡过马斯河。 马斯河一役,德军打开了通向英吉利海峡和法国腹地的通路。之后,德军装甲狂潮在古德里安的率领下以每昼夜30——40公里的速度向西推进。他的高速推进不但令盟军措手不及,也令德军统帅部不安,担心侧翼得不到掩护。他的上司克莱斯特将军曾两度下令让他暂停前进,古德里安不惜以辞职相抗争,对此他无可奈何:“有时,同我的上司作战比同法国人更艰苦”。禁令解除后,他的速度比以前还快,以至于他的坦克兵对拥堵在路上的大批溃散盟军士兵喊道:“快走开!我们没有时间俘虏你们!”20日,古德里安扫过亚眠,在阿贝维尔附近抵达英吉利海峡。24日,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先后占领了布洛涅和加莱。下午,抵达格拉夫林,离盟军最后一个逃生港口敦刻尔克仅有10英里,而在其右翼的莱因哈特的第41装甲军,也已到达艾尔—圣奥梅尔—格拉夫林运河一线。40多万英法盟军被压缩在敦刻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