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朱门风流 >

第184部分

朱门风流-第184部分

小说: 朱门风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山屯的张里正连忙赔笑躬身答道:“回禀大人。这条引水的沟渠直通巨洋水,专为村里取水灌溉方便,是咱们村里二十年前修地。”
    旁边小河庄一个里甲当即脸红脖子粗地反驳道:“胡说八道,这分明是咱们村里修的,和你们什么相干!当初不过是可怜你们村里的青苗都要枯死了。这才让你们分了一星半点,谁知道你们竟然那么不要脸!”
    “是谁不要脸!要是这条渠真是你们村修地。那就让天上打雷把咱们村地都劈死!”
    “别吵了!本官不管这条渠是哪个村修地。本官只看到这条渠年久失修!既然现在为了水不够争执不下。当初怎么就不知道报官府带人好好休整!”
    眼见这两边争执不下。竟是捋起袖子在自己面前就要下手。张越当下发起了火。两边顿时都不吭声。就在这时候。他身后地连生眼尖。远远就看到有两拨手拿锄头地人气咻咻地往这里赶来。忙上前提醒了一声。
    那几个里正保甲张望着瞧了一眼。那张里正面色大变。忙上前赔笑道:“大人。两个村子地里老又带人一块来评理了。您且离着远些。免得到时候他们有所冲撞。小地得过去盯着。否则非出了人命不可!”
    他这话一说完就带着几个人一溜烟跑了。剩下另一个村子里地里甲也都撂下同样地话。忙不迭地回归了本村地队伍。不多时。那两拨人就在离着张越几十步远地地方对峙了起来。先是扯起嗓门大声对骂。到最后便是示威地挥舞着锄头和其他农具。眼看又是一场恶斗。
    “上去看看!”
    胡七四人万事都听吩咐,自然没有二话,连生连虎当初却是破落庄户人家出身,他们兄弟俩之所以跟着舅舅投靠张家当了奴仆,就是因为类似地情景闹出好几条人命,村子上好些人被抓了坐牢,地也被发卖充公。这会儿又看到这一幕,儿时的恐怖记忆立刻冒了出来。
    “少爷,不能上去,那些泥腿子一发起狠来什么理都不讲!”
    “少爷,由得他们去打,若是出了事情总该寿光县衙担着,到时候抓了人打一顿板子坐牢,这些刁民就都消停了!”
    “放屁!”一向温文和煦很少发火地张越这会儿却破天荒吐了脏话,冲着这一对苦苦阻拦的兄弟厉声骂道,“眼看就要到农忙地时候,那些壮丁全都打了板子坐牢,谁来收麦子谁来修水利?事后人都死了事情也闹大了,打板子坐牢有什么用!不晓事的家伙,滚开!”
    拨开连生连虎,张越就带着胡七等人大步往那边争执地人群走去。虽说越走越近,但那边人多嘴杂都是嚷嚷着山东本地话,他听着颇有些吃力,然而即便如此,两边一触即发的态势他却能看出来,这时候只要一杆锄头落下去,到时候死几个人都是没准的事!
    “全都住手!”
    两个村子的里老都是六十出头白发苍苍的老者,然而这时候满面通红最最激动的也恰恰是他们。听到这一声,眼睛里仿佛正在喷火的两人同时转过头来,打量着这一拨不速之客。此时,刚刚那几个里正保甲大惊失色,忙挤上来向两位长辈嘀咕了几句。
    得知是府衙中来的人,其中一个里老便勉强挤出了一丝笑容:“大人,这是咱们两个村子的家务事,不用大人操心。这水渠不是姓张就是姓李,今天一定要有个结果!咱们小河庄都给他们欺负到头上了,若是不讨个公道,人家以后都以为咱们村是孬种!”
    “说得好!咱们两村是得有个结果,这条渠要是没个归属,大家都得饿死!今儿个大伙拼了这条命命,也好让咱们的子子孙孙都有条活路!”
    这要是换成往常,只要沾上了一个官字,百姓立刻都会畏缩退却,但今天这光景乃是为了争明日的活路,因此两村里老一发话,其他人也顾不上那个上前阻拦的少年究竟是官府的什么人,一个个都狠狠攥紧了手中的锄头农具。
    要是再没有水灌溉,好容易长了一冬一春的麦子就要在地里枯了,到时候大家都得饿死!
    “你们有力气在这儿拼死拼活,难道就没力气好好修修水利!就算今年这水渠有了主,瞧瞧这破败的样子也用不了两三年,两三年之后怎么办,就别提子子孙孙了!”
    张越见那两个领头的里老高举的手渐渐放了下来,他陡然又提高了嗓门:“这条渠当初既然是够你们两个村子公用,足可见当初足够浇两村的地,可你们看看现在成了什么样子?没人清淤没人整修没人管,如今非要两村分个死活,不把力气放在该用的地方!”
    “你这狗官说什么废话,咱们的事情用不着你管!”
    张越这话音刚落,人群中忽然飞出了一把镰刀,当头朝他飞了下来。千钧一发之际,他只觉自己一下子被人揽住跃到了旁边,待落地转头去看时,却见那把明晃晃的镰刀深深扎在了他刚刚站着的地方,那刀柄还在微微颤动。那一瞬间,别说他背后的随从没了声音,正在剑拔弩张的两村人竟也是悄无声息。
    这把镰刀谁扔出来的!
    望着那磨得雪亮的刀锋,惊魂未定的张越第一时间想到,若不是彭十三一走,他天天带着老爹送自己的那四个人寸步不离,刚刚那会儿他未必能反应过来!仓促之间,他刚刚只瞧见有人扔出了镰刀,其他的什么都没瞧见。
    胡七刚刚下意识地挟着张越躲开,这会儿仍在后怕,一扬手吩咐其他三人上来护住了张越,他就沉声喝道:“光天化日之下居然敢袭击朝廷命官,你们好大的胆子!这是青州府同知小张大人!”
    本来还面红脖子粗的两村里老此时不禁呆了一呆,旋即面如土色。这打伤了邻村的农人不要紧,这位官员若蹭破了一点皮,那可是抄家灭族的罪过!从来就是冤家对头的两个里老对视了一眼,同时吞了一口唾沫,正要开口解释时,人群中却传出了一声嚷嚷。
    “乡亲们,围住他们,不能让他们跑了!官府的人从来不讲理,要是让他们回去带了兵来报复,到时候咱们两个村子都保不住!这老天爷不给咱们活路,官府也不给咱们活路,和他们拼了,咱们自己建一个干干净净的佛国!”
    此话一出,不但张越勃然色变,就连那两个里老亦是面色惨变。刚刚鸦雀无声给吓住了的农人们这会儿全都反应了过来,有的畏惧,有的激愤,有的骚动,有的惊骇……在几个挑头的人大叫大嚷之后,渐渐有人蠢蠢欲动了起来。
第二百三十一章 九天雷霆为我臂助
    民怕官。这是中华大地上自古到今流传的大道理。当官的对这一点无不是沾沾自喜。然而。那些官员却少有记得***。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而山东虽说是孔子之乡。但也素来多悍民。于是盛传一句俗话…………不怕天。不怕地。就怕光脚汉子要造逆。
    等闲来说。造反乃是一件技术活。振臂一呼的领头羊无非是有野心的聪明人。左右追随的心腹则大多是想出头没能出头的。多半也有些小聪明。至于冲杀在前享福在后的则大多是乱哄哄没脑子的真正赤脚汉。然而。要聚集一群赤脚汉做大事。那却是不太容易。
    就好比眼下人群中虽说一下子闹腾了起来。但却只是松松散散地围了一个大圈。毕竟。官府的威权根深蒂固。而且那位青州府同知小张大人。在民间的名声也是相当不错。
    “各位口口声声狗官。本官是侵吞过你们一田一粟。还是滥用官府威权错断过人命?”
    这时候。张越心中那股邪火终于盖过了那种险些丢了性命的后怕。以及面对不可测情形下的惊讶。他冷笑着缓缓踱步上前。目光在最前头那几个人脸上扫了一扫:“本官来这里是为着给你们劝个调停。你们不领好心却还丢出来一把镰刀。这究竟是谁没理?”
    两个里老都是头发花白五十出头的老汉。此时急得直跳脚。这好好的争水渠。忽然把官府的官员给围了起来。这不是要命的勾当么?听到张越这样一番话。他们更是老脸通红。其中一个就怒喝了起来。
    “都干什么。散开散开。什么干干净净地佛国。你们想给自己家里惹祸事么?刚刚丢镰刀的是谁。赶紧站出来出首。否则休怪我不客气!”
    虽说那老头儿暴跳如雷高声嚷嚷。但人群中却没一个人站出来。只是彼此东张西望议论纷纷。不多时那喧哗声就渐渐提高了。一旁的张越细细一听。眉头顿时拧成了一个大疙瘩………众目睽睽之下。那帮人竟是相互指责。一时间难以分辨是谁挑的头。
    情知此事有异。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决定先把这勾当撇在一边。环视了四周一眼又开口说道:“如今老天不开眼十几天不曾下雨。你们为着一条水渠大打出手。原本也是为了活路。可以体谅。男子汉大丈夫。为了妻儿老小能够活命。抡起拳头家伙干架没什么大不了的。可你们要想想。今年有了水保住了你们辛辛苦苦种的庄稼。明年呢。后年呢?你们眼下把性命撂在这儿。家里人怎么办。嗯?”
    “民间有一句老话。叫做平日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既然这是二十年前修的水渠。那这二十年都过来了。眼下算不得头等大旱。就要这样你死我活?本官刚刚沿着水渠一路过来。中间看到无数淤塞不通的地方。你们有力气在这儿争强斗狠血流满地。把这条渠好好疏通一下。这进水量少说也得多上一半。岂不是勉强能熬过这一关?看看你们这条渠。旱灾的时候不顶用。水灾地时候必定是倒灌。我可有说错?”
    两位里老没想到张越只字不提刚刚遇袭的事。反而是就事论事说起了这条水渠。渐渐面上就有些赧颜。更多的却是沉痛。两村为了这条水渠已经不是第一年争斗了。前几年那场大旱比眼下更胜十倍。为了这条水渠。小河庄和高山屯打杀的抵命地硬是搭进去七条人命。如今还有几个种地乃是一把好手的汉子下在监里。可是。之前几场械斗已经让两边厮打得红了眼睛。谁还顾得上水渠本身的利害以及能用几年?
    这时候。倒是周围的人群中传来了一声嘟囔。却不是刚刚那些个煽风点火的声音:“官府徭役太多。去年还征了劳役去修会通河。哪有空顾得上这渠?”
    张越深知不能在徭役这个问题上缠夹不清。又重重哼了一声:“去年征了劳役。那前年呢。大前年呢?这条渠可是用了二十年!既然有力气械斗。怎么就没力气修水渠!清淤沟渠不但能保水源。而且这淤泥比寻常粪肥更有效用。岂不是一举两得?过几年这条渠要是真地完全淤塞堵住了。你们又该怎么办。难道就丢下这些地荒了?”
    一席话终于说得四周一片寂静。小河庄和高山屯都是从山西迁过来的。如今这些地耗费了二十几年地心血方才垦成了熟地。谁肯任由这些都荒了?因为穷。两村之中别说读书人。就连识字的也没几个。就是里老也不懂得什么大道理。怎经得起张越这番话?就连几个死死攥着锄头农具等站在最前头的年轻人也有些迷茫。情不自禁地松开了手中的东西。
    “全文字版小说阅读,更新,更快,尽在⑴бk文学网,电脑站:ωωω.ㄧ⑹k.cn手机站:wàp.ㄧ⑥k.cn支持文学,支持①⑥k!按照大明律。你们差点伤了朝廷命官。往大里说便是抄家灭族。往小处说坐牢和板子都少不了。念在你们都是为了田里的庄稼一时犯糊涂。眼下马上就是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