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卧龙逆天 >

第143部分

三国之卧龙逆天-第143部分

小说: 三国之卧龙逆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算不愿意走,也没法留下来生存了。

对于百姓的嚎哭,魏延肃穆的脸庞上,也只是微微颤动了一下,就恢复了平静,这么做虽然有些残忍,但这就是战争,如今的荆州和曹操之间,就好比两个国家的战争,只有利益,没有道义。

而且掠夺这些百姓和财物出城,也并不是为了奴役和杀戮,回到章陵依旧会妥善安置,虽然背井离乡凄苦,但总比死了要强的。

出城之后,魏延留下两千士兵,押解这批百姓继续上路,他则率领其余的六千士兵,分成三股,劫掠其余各县而出。

仅仅十余天工夫,魏延所部的兵马,就像蝗虫过境一般,把汝南境内的二十余个县城,一扫而空,掠夺了无数粮食财物,以及五万三千余人口,汝南三十七县,几乎空了大半。

要不是靠近颍川和许昌周边的各县,已经接到消息,做好了防御,加上魏延担心曹军援军赶来,自己来不及撤退的话,汝南全郡肯定会鸡犬不留。

但仅仅半月余功夫,就劫掠了近十万百姓,以及各种物资钱财,魏延也是颇为满意了,相对来说,也是一次大功了。

二月中旬,魏延押解着劫掠的人口物资,在返回武阳关的路途中,同时给诸葛亮送去了捷报而这个时候,也正是诸葛亮打败李典援军,斩杀李通大部的时间。

此刻不但是复阳的天空下起了细雨,整个荆州大地,乃至中原大部,都下起了春雨,春耕时节的到来,绵绵的春雨,正是滋润万物的甘露,但对于行军作战的大军来说,却是增添了无数的苦难。

但即使是这样,此刻的荆州大地以及扬州地面,却仍旧处于战火纷飞之中。

二月十八日,曹操率领的西征大军,从武关进入了南阳地界,开始参入南阳的战事。

也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天意,同样是这一天,江东孙权,集结五万大军,命周瑜为统军大都督,率领三万大军,对外号称两万大军,假装佯攻的样子,攻击寿春的合肥,孙权率领两万大军,对外号称五万大军,对徐州的广陵郡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从而使得曹军长江北岸的据点和淮河流域的据点全面告急,江淮烽烟四起。

面对孙权在广陵一线的猛攻,徐州各部兵马,纷纷调动,驰援广陵,寿春驻扎的曹操大将乐进,手中有一万五千兵马,虽未调动,但为了守卫合肥这个北岸据点,乐进亲自移师合肥,坐镇指挥。

相较于江东的战事,此刻身在复阳城外的诸葛亮就悠闲得多,如今复阳上空,虽然阴雨绵绵,但诸葛亮的心情却格外舒畅,因为留守城中的五千曹军,在面对大军围城,李通战死的情况下,守将陈恭,在徐庶的劝说下,表示愿意率军投降,同时魏延送来的捷报,也是诸葛亮欣喜的一个因素。

陈恭的投降,无疑预示着李通所部两万兵马,彻底被歼灭,这一战对于诸葛亮来说,才是真正的胜利。

全军牺牲了不到两千人马,但却获得了消灭两万三千人的战绩,其中有三千赶来的骑兵援军,俘虏的一万五千曹军,在陈恭的说服下,以及获知汝南的家人,现在已经迁移到了章陵的消息时,大部分选择了投降。

因为汝南的兵马,基本是汝南本地兵马,家人也都在汝南,如今得知家人被迁移到了章陵,成了荆州人,他们也只得选择归顺。

当然其中还有两千多老弱伤残士兵,诸葛亮允许他们回家务农,没有家小的,编入军户,负责屯田,以便落户后,将来可以娶妻生子。

归降的一万三千人马,诸葛亮全部编入了各军之中,以便充实这些时日来,各军折损的的编制,尤其是缴获的两千余匹战马,和抓获的骑兵俘虏,让赵云的骁骑军,再次恢复到八千骑的建制。

在复阳休整了数日,正在诸葛亮准备撤回樊城之际,隐藏在南阳的暗卫送来密报,让诸葛亮获知曹操西征的十万大军,已经抵达南阳治所宛城的消息。

获知这个消息,诸葛亮随即做出部署,任命新降的陈恭为建武将军,在徐盛帐下担任副将之职,同时让徐盛率本部兵马撤回章陵驻防,并且把复阳的百姓全部迁移回章陵,交由章陵郡太守诸葛瑾安置,。

诸葛亮则率领大军,返回樊城驻扎,如今曹操大军抵达南阳,诸葛亮自是明白,南阳自己是无法攻下了,而自己如今新得襄阳,有汉水作为屏障,曹操纵使前来攻伐,也只会无功而回,所以诸葛亮断定,曹操这么一来,这次的战争基本也就打不下去了。

除非曹操昏了头,准备跟自己死磕,但诸葛亮却几乎肯定,曹操不会这么冲动,就算要攻打荆州,曹操也会修养一番再来的,如今他的大军西征数月,早已经是人困马乏,焉能再与自己消耗战下去?再说寿春方面,曹军目前兵力空虚,曹操不可能不担忧孙权会背后捅刀子。

然后出乎诸葛亮预料的是,他率领大军前脚刚回到樊城,曹操的十万大军,后脚却追到了樊城城下,扎下了一座纵横十余里的大营,一副即将要攻城的态势。

(第二更,新的一周,求收藏,推荐票,点击。。谢谢!!!)

第二百十六章 曹操的感慨

第二百十六章曹操的感慨

天空一片阴暗,城头细雨蒙蒙,头戴斗笠,身穿蓑衣的诸葛亮,在庞统,徐庶、赵云、张飞、黄忠等将领的陪同下,来到了樊城城头,察看城外曹军营寨情况。

站在城门楼上,远眺了一会城外的曹营,徐庶率先开口笑道:“曹军大营沿东南一线一字摆开,看似气势宏伟,但却采取的是守势,看来正如主公所料,曹操并不是真想与我军开战,如今前来,不过是试探一下我军虚实罢了,既然如此,庶建议来日可派大将前去搦战,也好让曹军见识一下我军的实力。”

“元直兄所言有理,既然曹操想来一争长短,咱们自是不能服软,如今曹军虽然有十万大军,但眼下我军也有近五万兵力,而且占据城池,以逸待劳,就算要酣战一场,亦有五成胜算。”庞统点头附和道。

赵云等将领闻言,纷纷注目望向诸葛亮,道:“主公,末将愿为先锋,领兵搦战。”

诸葛亮淡淡一笑,道:“既然诸位请战心切,咱们明日就去会会曹孟德,彼此之间打交道也多年了,吾对曹孟德也是心仪已久,明日正好见识一下……”

“主公,只怕你要失望了,这曹孟德身形矮小,细眼黑脸,跟您英武堂堂的相貌相比,那可是龙蛇相比,相形见拙了。”早就跟曹操认识的张飞,笑着接了一句。

“哈哈……”众将听到张飞的这般形容,不由都朗声大笑了起来,这一刻大军压境的紧张气氛,当让无存,城头上驻守的各部兵马,眼看着诸葛亮等人谈笑风生的热情情况,原本紧张的心情,也是松缓了不少。

“士载,派人去给曹操送封战书,就说明日正午,城下一战。”诸葛亮接着吩咐了邓艾一声道。

“诺!”邓艾沉声接令而去。

城外曹军营地。

身披红色锦袍,头戴紫金冠的曹操,端坐在大帐主位上,举目看完手中的战书,随手丢在案头上,环视了一眼帐中端坐的几位谋士,冷笑道:“诸葛亮约我明日交战,尔等以为如何?”

“丞相,战书既达,岂能不战,明日正好摆下阵势,与诸葛亮大战一场,以壮我声威。”荀攸率先开口赞同道。

程昱思虑了片刻,道:“丞相,我军与诸葛亮作战,几乎是屡战屡败,这里固然有自身原因,但也说明诸葛亮此人,善于阴谋诡计,明日主动约战,只怕其中有诈,不得不防,可安排一支奇兵,藏于暗处,以防不测。”

“嗯,仲德所言不无道理,就这么办,明日大军迎敌。”曹操点了点头,拍板决定了迎战事宜。

待众谋士退去之后,曹操一扫刚才威严之气,叹了口气,喃喃自语道:“诸葛亮,诸葛亮,竖子难道真是吾之克星不成?吾之股肱兄弟元让(夏侯惇),子孝(曹仁)、子廉(曹洪)、如今加上文达(李通)皆战死沙场,吾之十指,折断数指,真是痛煞吾也……通煞吾也……”

想到这些壮年牺牲的股肱良臣,以及知根知底多年的于禁,却临阵变节,投降了诸葛亮,曹操不由扼腕叹息道:“于禁与吾相交二十年,临危受难,却不如赵俨一介文人,难道杀身成仁,为国尽忠,就真有这么难?”

已经年过五十的曹操,正是知天命的年纪,对于自己一生的所作所为,曹操自负重头再来一次,他也会毫不犹豫的继续走下去,统一天下,一匡山河,这就是他今生最大的心愿,也是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父亲,听侍卫说,您午饭一口都没吃,孩儿特意命伙夫营给你熬了点肉羹,希望您喝几口。”正在曹操感慨着诸将的生死,命运的无常时,曹丕端着一个陶罐走了进来。

“子桓,我不饿,无需劳师动众的。”曹操看到儿子英武的身影,嘴角不由露出一丝慈祥的笑意。

“父亲,看在孩儿的份上,请您喝几口吧。”曹丕倔强的劝说道。

“哈哈……既然如此,我就喝几口。”曹操忍不住开怀笑了起来,对于自己的几个儿子,他向来是很满意的,无论是长子曹丕,还是次子曹植,都是聪慧才俊之士,尤其是曹植,出口成章,文采斐然,连自负才学的他,有时都觉得不如。

三子曹彰,更是勇武非凡,有大将之风,假以时日,完全可以成为镇守一方的大将,想到这三个出色的儿子,曹操不由又想到了早年在宛城战死的真正长子曹昂,以及聪慧过人,却年少病逝的曹冲,这两个儿子的死,无疑是曹操心中永远的痛。

前者长子曹昂的牺牲,是为了救自己,而且也让自己怜爱的卞夫人出走,至今不肯见谅,次者曹冲,年仅十三岁就病逝,对于这个聪慧伶俐的儿子病逝,他更是耿耿于怀,每每想起,都不觉落泪。

“父亲,您是不是又想起冲弟了?”多年在曹操身旁陪伴的曹丕,看到曹操那伤感的神情,就明白了他心中所想。

“冲儿早逝,是吾之不幸,尔等大幸也。”曹操深深看了眼曹丕,感伤的说道。

“父亲,如今大敌当前,还望您能振奋起来,眼下十万大军的生死,皆在您的一念之间,诸葛亮并不可怕,我们父子一定能够打败他的,一定能够的。”曹丕有些激动的说道,对于父亲今日的心思,曹丕心中却是一清二楚。

诸葛亮这个凭空而起的一介书生,用了短短十年时间,不但占领了荆州,还拥有了一支百战之师,大小数十战,几乎无一败绩,眼下更是成了他们曹家的克星,数十万大军损与诸葛亮之手,大小战将十数人被斩杀,这份败绩,不但让军中众将对诸葛亮心存畏惧,就连曹操心里也产生了阴影。

曹丕刚才在伙房营时,更是听到士兵私下议论,说诸葛亮乃是古时的楚襄王转世,能够呼风唤雨,与天上的神女襄助,凡人跟他作战,根本就是自寻死路。

从这些军士的议论声中,曹丕心里也清楚的明白,在军中的众军心目中,无疑都产生了对诸葛亮的畏惧之心,如今父亲心中也有了心病,这不由让曹丕更加的忧虑,若父亲曹操都如此,那十万大军岂不是不战而败?

想到这些,曹丕心中不由一阵后怕,这也是他对着曹操激动的大吼的真正原因。

“好,好,吾儿有这份必胜的决心,为父也就放心了,此次两军对垒,只怕难有胜负,为父这次率大军直逼樊城,目的不是打败诸葛亮,而是为了激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