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卧龙逆天 >

第188部分

三国之卧龙逆天-第188部分

小说: 三国之卧龙逆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获也是靠着这支六千军士,返回了云南(云南非指现在的云南省,而是指当时南蛮居住的怒江上下游一线。)蛮族腹地,进而统一族中各个部落夷人,从此自称南蛮王,称霸云南多年。

朝阳初升,经过一夜厮杀的战场,尸横遍野,血流如河,整个大地一片赤红。

张合和黄忠各部人马,迎着朝阳,清理战场,掩埋尸体,庞统在后营,审问过俘虏后,得知叛军动乱的原因,他几乎可以断定,必然是诸葛亮率领的偏师,在敌军后方得手了。

得出这个结论,庞统立即道:“来人,快请张将军,黄将军,李都督前来议事。”

接到庞统召集军令时,张合、黄忠、李恢匆匆而来,刚一进帐,张合就苦笑道:“庞军师,这激战了一个晚上,某正准备睡一觉,何事这般焦急召集我等前来,莫非又有敌情不成?”

庞统挥手示意三人坐下,随即把自己推测到了出来,得知这个消息,黄忠立即起身道:“根据斥候探报,现今叛军也就高定所部人马,还有一战之力,若是让他知道后路被断,必然会立即逃窜,若被他溜了,要想追击,只怕又要大费周折不说,万一半道与主公的兵马撞上,那局势就更加危险。”

“汉升将军说的是,统召集诸位来此,就是担心此事,所以现在还得劳烦几位将军,调集兵马,前往追击高定所部人马,无需强攻,只需围住即可,待敌军粮草用尽,也只能束手待擒这条路。”庞统点了点头,把自己的意见说了出来。

“军师所言有理,我等敢不效令。”张合、李恢、黄忠三人立即作揖应道。

“那就劳烦三位将军,各领一万人马,前往围堵高定所部,带清理完战场,吾立即统军而来。”庞统郑重的吩咐道。

青羊山高定所部大营。

站在半山腰的营寨箭塔上,望着山脚下四面合围的益州兵马,高定不由有些惊恐的道:“敌军来得这般快,如今咱们退无可退,为之奈何?”

“大王,咱们营中尚有两万兵马,仍有一战之力,莫如统兵拼死一战,杀出重围,返回益州。重整旗鼓,为时未晚。”许育心下也是一阵后怕,如今军中粮食。勉强能支撑三五日,若再困守此地,等待他们的,无疑只有败亡一途。

“容本王考虑一下。”高定思虑再三。一时有些拿不定主意,眼下他手中虽然还有近两万兵马,可山下联营十余里,看情况不下三四万兵马,而且如今新败。士气不高,他着实没有把握,能够突围成功。

“大王,坐以待毙,还请三思,某有一计,今晚初更时分,大王先派鄂焕将军率一军。从东面突围。吸引敌军主力,然后大王率领一军悄悄从南面下山,必然大有胜算。”许育看了眼箭塔下站在的鄂焕,附耳在高定低声说道。

“这,鄂焕追随本王多年,鞍前马后。这般做法,是不是有些不妥?”高定犹豫了下。低声自语道。

“大王,大难当前。切勿优柔寡断啊。”许育不愧是谋士出身,此刻谋断起来,神情却是异常坚定。

“也罢,那就一切有劳许从事决断。”高定思来想去,觉得与活命相比,牺牲鄂焕显然是值得的,如此一想,他自是点头应了下来。

鄂焕乃是蛮人出身,从小天生神力,面有气相,从小得蒙异人教导,学得一身好武艺,善使方天画戟,有万夫莫当之勇。

下山之后,就被高定收留,一直从亲卫做到军中大将,成为高定左膀右臂,为了报答高定知遇之恩,鄂焕对于高定,自是忠贞不二,没有半点二心。

当得知高定派他领兵突围时,鄂焕二话没说,立即拍着胸脯,道:“大王放心,末将必然领军开路,为大王杀出一条血路,护卫大王杀出重围。”

“鄂焕将军忠义,待本王突围出去,定当厚赏。”高定脸色有些不自然的一笑,举盅掩面一饮而进道。

“谢大王,末将这就告退,调遣兵马,时辰一到,立即杀下山去。”鄂焕大喜的放下了手中的酒盅,作揖而退。

山下张合所部营地,郎将马忠夜里巡视营地时,发现今晚夜黑风高,各营军士又都因为连续的作战,显得疲惫不堪,若是这是这个时候,敌军发动袭击,那岂不是情况危急?

想到此事,马忠立即来到张合营帐,道:“将军,今晚月黑风高,军士连日作战疲惫,若是夜里敌军前来偷袭,我军必然陷入被动,还请将军做好防备。”

张合这会正要入睡,听到马忠的进言,起身走出营帐,仰头观望了一会漆黑的苍穹,以及半山之中敌军营寨闪烁的火光,思虑了下,道:“德信此言,不无道理,这样吧,由汝和庞义各率三千兵马,前往营地外围埋伏,若敌军不来,黎明就返营休息。”

“诺!”马忠欣然领命道。

“夜里外面天寒,让军士们都传说棉衣,披上蓑衣斗笠,相互取暖,另外每名军士赐大碗酒暖暖身子。”张合向来爱兵,眼下正是隆冬时节,夜里气温本来就寒冷,要是军士在外面露宿,可想而知需要承受多大的痛苦。

马忠领兵走后,张合又派亲兵,给黄忠和李恢提了醒,让他们做好防备,以防夜里有失。

深夜时分,披挂上马的鄂焕,手持方天画戟,亲率八千精兵,人衔枚,马裹蹄,率军悄然的杀奔山下的张合营地而来。

悄悄摸到东侧山下张合营地一箭之地外,鄂焕眼见敌军防备不严,心中不由暗喜,当即朝左右挥手道:“弓箭手准备,先把箭塔上的军士射杀,然后各部全力掩杀,直取敌军中军,斩杀敌将。”

鄂焕虽然个性粗鲁直爽,不通什么谋略,但杀敌先杀首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

“放箭!”鄂焕挑选的百名弓箭手,在鄂焕的命令下,纷纷发射出了手中的弓箭。

“嗖!嗖!”的箭矢射出,营地外围作为瞭望的箭塔上巡视的军士,无不中箭滚落了下来。

“杀!杀啊!”鄂焕眼看得手,随即翻身跨上马背,领军直扑张合营寨而去。

鄂焕一马当先,杀到营寨之中,方才发现竟然营寨空荡荡,似乎空无一人,就在这时,张合从大营后方披挂上马,杀奔而出,左右两翼的马忠,庞义二将,也一齐杀出。

把鄂焕的兵马,给团团围困在了其中,庞义一马当先,大喝道:“吾乃郎将庞义,汝已中我家将军之计也,还不下马投降,更待何时。”

“吾乃上将,岂能向汝投降,休要聒噪,杀!”鄂焕大喝一声,直取庞义而去,两骑相交,鄂焕手中方天画戟挥斩而出,庞义手持长柄大刀,横档而出,双双战在了一起。

“杀!”张合和马忠见状,立即挥军掩杀而上,一时之间,营寨之中,两军立即展开了厮杀。

此刻黄忠在营中,得知敌军袭击了张合营寨,立即点齐五千兵马,驰援向张合营寨而来,留下郎将张裔,率领五千人马留守。

此刻李恢的在山南的营寨,同样接到消息,得知敌军袭击张合营地,李恢先是一愣,随即喊道:“立即集合各营,准备出击。”

披挂上马的李恢,率领兵马,刚走到营门,豁然感觉有些不对,寻思了一会,他立即挥枪道:“传令各营,整装待命,暂不出发。”

“将军,救兵如救火,为何迟疑不前?”军司马张翼,疑惑的上前询问道。

“伯恭,如今山中敌军尚有两万兵马,若这一路只是佯攻,而我军各营齐出,岂不是中了敌人之计?相反就算是敌军倾巢而出,张合将军早就有了准备,而且黄忠将军也赶去驰援了,我军稍后出击,并不会有太大影响。”李恢思虑之下,淡然的回道。

(惭愧,书写的不好。但对于小虾来说,能够得到向‘快乐好运’‘飞翔的坦丁’还有每章一评论的‘狼武士’这样知心书友支持,真的很满足,貌似小虾现在像打了发条一样,充满码字的欲望,因为开心。

豁然想起一句俗话叫:千金难买我愿意,小虾现在就格外愿意埋头码字,就算下班后再辛苦,却一样热此不疲的开心码字。当然还有不少支持的读者,如‘风饭’‘非洲银行家’等等书友,小虾就不一一举名了,真心感谢你们!!!)。。

第二百六十五章 连下二郡

第二百六十五章连下二郡(汗,发错了,结果先发了第六十六章,抱歉,现在把六十五章也发出来,vip无法修改,只能如此,对不住大家了。)

攻下益州郡第二大城池俞元城,诸葛亮并没有做停歇,留下张嶷镇守城池,收编城中的三千军士外,他则率领兵马,连夜奔袭滇池而去。

让诸葛亮欣喜的是,他率部抵达滇池城下之时,却见成为两军正在厮杀,一支军队的旗号,赫然是交州大将廖化的旗号。

开阔的滇池平原之上,喊杀震天,两军正杀的难解难分,一时难以分辨究竟是哪一方获得优势。

面对这个情况,诸葛亮飞马越众而出拔剑在手,吼道:“竖起本侯大纛旗帜,各军分东南西三面出击,一举击溃敌军。”

“杀啊!”各军兵马蜂拥而出,倾巢而动。

城下正陷入苦战的廖化,骑在战马之上的他,回首看到四面杀来的兵马之时,先前着实大吃一惊,当看到诸葛亮军中的大纛旗时,欣喜之余的他,立即挥刀吼道:“将士们,主公援军到了,杀,杀啊!”

“援军来了。”

这个消息瞬间传遍了战场,战场上廖化和谷军所部人马,自是士气一震,纷纷呐喊着砍杀起面前的夷族兵马。

此刻城下身穿藤甲,手持利刃的城中守军,则是大吃一惊,高定手下的大将李良,原本还以为胜利在望的,但此刻面对诸葛亮所部的援军,他在惊诧之余,果断的吼道:“快,撤回城中固守!”

左右军士得到军令,立即吹起撤退的号角声,当撤退的号声响起时,战场上李良所部汉夷交杂的叛军,彻底慌了手脚。拔腿就跑。

尤其夷人和蛮人组成奴隶军,这些人杀敌勇猛,悍不畏死。但却也军纪败坏,一旦听到撤退声,他们为了保命,会奋不顾身。夺路而逃,这样一来,整个战场就呈现出兵败如山倒的局势。

战场前方的廖化,这么多年的历练下来,早已经是身经百战的悍将。此刻面对这个有利局势,他岂会错过,只听他一声大吼:“将士们,敌军败了,随我杀进去城,斩杀李良小儿。”

“杀啊!”又是一阵高呼声响起,在廖化的率领下,各部人马飞奔而起。尾随其后。一路掩杀进了滇池城。

守将李良,刚退回城中,却发现自己左右可用的兵马,竟然不过千人,而他的身后,廖化率领的交州兵马。已经杀到了背后。

“将军们,大王命我等守城。今日城破在即,吾等有何面目去面见大王。莫如随我血战到底,与城池共存亡。”李良大呼一声,调转马头,手持铁枪,率先迎向了廖化。

“血战到底,与城池共存亡,杀啊!”李良身后的一千兵马,本就是他李家的私人部曲,悍战忠心,正是这些豪族所豢养的私兵部曲主要的特点。

李良家族本就是郡中大族,又是高定的妹夫,从小学习兵书,懂韬略,弓马娴熟,今日城下一战,正是他预先接到消息,得知交州方向来了一支兵马,所以他早先就在城外埋伏了两支各五千人的伏兵。

然后自己亲率五千人马,列阵在城外迎敌,待两军交战之际,李良发起信号,左右两支伏兵一齐杀出,从而杀得廖化和谷军两部人马大乱,要不是廖化统军有方,此刻他的兵马,只怕早就溃败了。

“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