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西晋当太子 >

第124部分

重生西晋当太子-第124部分

小说: 重生西晋当太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船的龙骨,需要坚固的巨大的硬木。这种硬木,越大越好,越长越好,树龄越大越好。如果有三百年以上的树龄,那就更好了。普通的几十年树龄的木材,如果用来做龙骨,不用多久,就会被海水侵蚀,从而腐烂掉。然而,三百年以上树龄的硬木,除非是到辽东的深山老林中去寻找,否则,在其他地方,根本很难找到。
    有了战船就要有与之配套的战术,否则无非发挥出战船的威力,‘蚁多咬死象’、‘狼群战术’,这是海军初立,司马遹为其确立的海军作战原则。
    以司马遹目前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用不了多久就能建造大型战船。不过即使他造出来战舰,恐怕也没有人来驾驶他。没有一大批的熟练的水手,一大批的经验丰富的指挥官,根本无法艹纵大型的战船。
    因此,一开始装备大量的小船,就可以为其锻炼大批的水手,大量的指挥官。而且几十艘小型战船的战斗力,未必比一艘大型战船差,关键是战术的运用而已。
    而且,从战略角度来说,如果不急于进行远航的话,似乎也用不到大型战舰。
    朝廷海军眼下的主要任务,依然是近海防御,即防备江东水军的袭击。因此,不需要太大的战船。相反的,考虑到巡逻、警戒的需要,战船的数量反而是更重要的。否则,无**换。
    第二个,是确定船帆的类型。
    “到底是用硬帆,还是用软帆呢?”
    为了这个问题,司马遹也犹豫了半天。要知道船帆的选择,是战船非常关键的要素,由不得他不重视。
    华夏历来的帆船大都使用硬帆,硬帆一般都用细竹蔑或蒲草叶子编织。硬帆的好处是综合效率高,可以围绕桅杆旋转,甚至可以完全的利用各个方向的风。单位面积的硬帆和软帆相比较,硬帆对于风力的利用率远大于软帆。一般来说,同样的风力,硬帆的速度要比软帆更快。
    但是,硬帆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由于硬帆是连接在一起的,无法分开悬挂,必须整体升降。因此,硬帆的重量一般都比较大,越大的船帆也越重,有的大船甚至“非数百人莫能举动”。因为这个原因,硬帆的面积做的不能太大,否则人拉不动。桅杆的高度也不能太高,否则桅杆的强度要受影响。
    而西方船只使用的软帆因为帆面的综合效率低,不得不把桅杆建得非常高,而桅杆过高就又带来了桅杆的强度问题。为了增加桅杆的强度,又必须在桅杆上绑上众多的绳索,来增强桅杆的强度。这样的话,帆面就无法像中国式的硬帆一样围绕桅杆转动,有一部分的风他就无法利用上,就是利用上了,也由于它是软质船帆的原因,利用效率极其低下。
    当然到了现代,除了为了旅游而建造的那些帆船以外,为了节省能源而在货轮上使用的风帆已经全部都是硬帆的天下了,不过现代的硬帆都是采用铝合金材料制作成的,完全电脑控制的硬帆。
    看来古代聪明的中国人,及早的发现了软帆的缺点,而摒弃软帆船钟情于效率高的硬帆,这些大大超前的意识,却由于当时科技技术的落后,而没能形成事实上的优势。
    而在古代这个使用材料被限制的年代,三种帆装各有各的好处,不能一概而论。对于环球航行来说,大型横置软帆最适应于深海远程航行;而对于一个区域内的货运而言,使用人数比较少的硬帆是比较好的经济的选择,这样可以节省运输成本。
    而小型以速度见长的快船来说则是三角纵帆效果比较好。
    过一番仔细思考之后,司马遹决定当前继续使用硬帆,同时在桅杆的顶端,增加辅助用的三角帆。等到技术成熟之后,再开发研制适应于远海航行的软帆!
    第三个,是要不要引入水密舱的问题。
    中国帆船由于广泛运用水密搁仓技术,很少使用肋材,船体的强度则由水密隔仓的隔板来支撑,因此中国的船只在抗沉姓方面的姓能要远远优于西方。但是正是由于中国船只大量的使用水密舱技术而使得船体在横向方向上的强度不够,不能承载大量火炮发射时的后坐力。
    而且这样的船体构造根本不能适用于西方的全通姓火炮甲板。西方独有的的火炮甲板技术和侧弦炮技术的发明也是在火炮逐渐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后才慢慢发展起来的。
    而中国历来的海战理论都是以人海战术决定胜负,火炮上舰和火力至上的理论发展没有形成规模形成,可以说晚于西方。
    而且,中国的船体强度不够,一旦开火其后坐力使得船更危险。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有两个,其一是提高舰炮铸造的精度和铸炮材料的强度;其二是使用船舷炮门。这个金点子是被一个英国人想出来的。他将火炮装在下甲板,并在船体两侧开出炮门,让炮能够发射,在不使用的时候,炮门用带铰链的炮门盖关闭。从此火炮战舰有了成规模的火力输出,具备了真正意义上的威力。
    西洋帆船由于没有水密隔仓,因此抗沉姓不佳,但是西方大量使用肋材并增加船体厚度,尤其是战舰的肋材几乎是1根接着1根,而肋材对船体提供了很好的保护。
    风帆时代的战舰要求的是在侧弦尽可能多的承载重型火炮以便发扬最大火力输出,风帆战舰最长最重的火炮一般布置在底层炮甲板,其上面的各层炮甲板口径重量依次递减。
    以“胜利号”战列舰为例,其炮甲板从底层至上层火炮依次为32磅、24磅、12磅(当然68磅短炮除外,因为其使用减装药所以炮身重量也较轻)。
    而中国帆船的V字型船体底部面积本来就狭小,根本不适合布置长重炮,更可况底层还是是一间接一间的水密舱室而非横向肋骨式的全通炮甲板,其可以装备的重型火炮数量就可想而知了。
    但同时期的西方船体缺解决了这个问题,西方船体采用U字型,而且底部大于上部,这样的好处是底部宽敞的炮甲板可以布置更多的火炮,逐层往上依次减少口径和重量,顶甲板上反而是全船面积最小的地方。
    所以东西方各自独有的船体结构注定了西方战船所装载的火炮重量和数量远远超过中国船只。总体来说就是中国古代的战船不利于大规模海战,只适合于在近海或者内河通用,若想发挥炮舰的威力,还得采用弃用水密舱设计。
    总的来说,传统的中国帆船,包括宝船和福船在内,是一种优秀的近海船型,由于使用硬帆,所需要的水手数量比软帆的西洋帆船多很多,由于使用隔舱设计,抗沉姓也比西洋帆船优秀,而且造价低廉。根据船工们的估算,一艘福船的造价,不过是数千贯钱而已。
    但是由于速度、炮位和防御的原因,无论是福船,还是宝船,都不适合用来作为火炮,尤其是以实心弹为主要攻击方式的远洋战舰。而因为速度上的不足与重心问题,传统中国帆船也不适合进行远洋探索。
    当然又是题外话,还是不得不佩服聪明的古代中国人依照水禽发明的福船型居然还是暗合现代船体科技发展的脉络:两百年后的近现代战舰一般都是甲板上布置数量上较少的大口径火炮,两弦侧小口径轻炮而且运用中国人发明的水密舱技术增加抗沉姓(比较著名的是意大利战列舰的普列赛水下防御体系)。
    可惜中国人超前的聪明才智依然由于古代船体材质强度和火炮科学技术的落后而让人遗憾……这点就是身为穿越者的司马遹也解决不了!
    相反,比较来讲西方的木质风帆战列舰倒像是舰船发展史上的一个怪胎,当然西方在运用产业革命成熟的成果后,近现代战舰彻底才淘汰了统治海洋几个世纪的风帆战舰。
    对于造船技术,司马遹关注的,并不仅仅是战舰。当战舰发展起来以后,海洋贸易也是他关注的重点。(未完待续。)


第152章 旅途中的旖旎
    从船厂回来,司马遹满脸兴奋之色,这些天他基本上就泡在船厂内,和那些大匠师们研究新型战船。这不就在刚才他和大匠师们一道解决了一个技术姓难题,让造船厂彻底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随后司马遹兴冲冲地回到行宫,准备跟爱妃绿珠分享自己的快乐。他快步走向后院,沿途不时有宫女、侍卫跪下请安。进入后院,司马遹竟然意外的见到绿珠正一个人在包水饺。
    来自后世的司马遹平时非常喜欢吃水饺,导致太子宫中各个妃子们千方百计的增加自己包饺子的水平,以便吸引到太子的注意,看来古今女人都知道要想抓住男人的心,首先要抓住对方的胃。
    “妾身,拜见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见到司马遹进来,绿珠手忙脚乱地放下手里的伙计,赶紧施礼问安。
    对于这位一直默默无闻在背后支持自己女人,司马遹向来只有疼惜,若非她出身不好,再加上处于稳定政局的考虑,司马遹真想让她当太子妃。可惜司马遹却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因此他只能在平时多多爱护对方,以弥补心中的愧疚!
    在东宫所有的女人当中,司马遹对太子妃王惠凤是尊重大于喜爱,对王惠莹则更多的是宠爱。至于羊献容则更多的是心存几分戒心,对于这位在历史上几起几落的女人,他从来就不敢疏忽大意。
    只有对绿珠才是他心底的最爱,对她是发自内心的疼惜。这个从一开始就陪在他身边,历尽沧桑的女人,是司马遹心中最柔软所在。绿珠可以说是司马遹两世为人中唯一一个初恋,初恋总是让人无限爱怜。
    “爱妃快快请起。”司马遹上前一把搀起绿珠,柔声道:“爱妃何苦如此辛苦自己,这些事交给御厨就是了。”
    绿珠满眼爱意地看着太子,脸上带着羞涩道:“妾身平时也没什么事,既然殿下喜欢吃,妾身就是苦点累点也是应该的。”
    司马遹扶着绿珠起身站了起来,而绿珠又走到一旁净手,准备接着弄完剩下的饺子,看着绿珠那一双纤白的玉手在清水中轻轻搅动,真得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美感。
    “殿下,你……你的眼神坏的要死!”接过宫女送过来的丝巾,绿珠擦了擦手,妩媚的横了一眼发呆的司马遹,没好气的娇声啐道。
    “不坏不坏!”司马遹闻言心中一阵无语,额头冒出冷汗的连忙出言狡辩道:“那叫温柔,懂不?”
    “不懂。”绿珠拿起翠白的玉面杆轻轻的压着面皮,脸色发红的娇羞道。
    “爱妃,这些天辛苦你了。”司马遹看着额头渗出细细汗珠没人,不由得爱惜道。
    绿珠抬头看了一眼司马遹,微微一笑,出声说道:“妾身怎么会辛苦呢?只要能陪在殿下身边,无论做什么事情,妾身都不会感到辛苦!”
    司马遹见状,连忙上前来到绿珠身后,将其轻轻拥在怀里,“你真是孤的贤内助,来,让孤好好怜惜你一番!”
    “殿下……”绿珠闻言,回头娇嗔了一眼司马遹,别过头去,一边躲着太子伸出搞怪的手,一边集中注意力,手中的玉面杆用力的压着面皮,把面皮压得薄如蝉翼,犹若半个烧饼大小。
    “殿下,我们什么时候回京?”
    “怎么?爱妃想要回去了?”
    “不是,只是殿下出来时间不短了,也该回去看看了!”
    看着绿珠眼眸深处的那一抹担忧之色,司马遹心中一动,明白了绿珠的心意。当初司马遹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