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戍 >

第21部分

汉戍-第21部分

小说: 汉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戍先是瞧见封养部的人一阵sāo动,紧跟着又发现他们做出了进攻的姿态,“传令下去,所有人做好迎战准备,不得有误!”。
    罗成赶忙纵马出去召集所有正在巡视的四个分队,以步兵挡在最前,弓箭手其次,骑兵殿后,只等那封养部兵马冲下山坡,自己挥军与他们厮杀,这一刹那,徐戍心中还是没底,因为自己对这西羌人毫不了解,对他们的作战习惯与素养也是一概不知,这可是兵家大忌,说到底,还是自己没料到封养部竟敢贸然进攻!
    形势急转,西北方向竟冲出一彪人马,通过他们手中火把的照明,可以分辨出那路人马不是封养部的,双方电光火石般交战在一起,呼喊声陡然响彻夜空,原来是封养部的人马遭遇了其他部族的袭击,徐戍还是决定有所动作,毕竟两方交战,无疑对夜射坪的汉军构成了军事威胁。

第038章 对峙
    “跟我来!”,徐戍一挥手,身后五百虎射军大踏步前进,马蹄阵阵,步伐齐整,响出有节奏的声音,徐戍并没有直接干预,而是率军向西北佯动,目的就是要威慑这刚出现的陌生的军队,显然,那一路人马察觉到汉军正从侧面向自己的后方迂回,万一堵截后路,恐怕要全军覆没,果不出徐戍所料,那约莫两千人的队伍开始边战边退。
    徐戍也不追,也不退,虎射军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毕竟大家都没经历过大战,更别说对西羌这个民风彪悍的民族了,但今日跟着徐戍,也算是体验了一把,看着那边的短促激战,两里地外的汉军却虎虎生威,队形齐整,仿佛在告诉这两个西羌部落,虎射军随时可以吃掉他们,将士们以静观动,心中热血沸腾。
    不一会儿,陌生的那一路西羌人马全数退去,地上零散着几十具尸体,封养部那头饿狼咬完了别人,调转矛头开始对着汉军,露出一副挑衅的姿态,卢廷忍不住,道:“大人,封养部刚刚急切应战,整形已乱,不如趁机冲杀过去,不杀一千,也斩五百!”。
    徐戍挥手示意虎射军停下原地不动,自己凝视不远处的封养部人马,说道:“不能鲁莽,他们绝不敢现在跟我们动手,而我们现在的目的也不是消灭他们,但是也别撤退,看看他们想干什么”。
    月色朦胧,风中飘散起一丝血腥味,是刚才的激战留下的,虎射军的每一个人都能嗅到,这就是沙场,这就是随时马革裹尸的地方!
    约莫半个时辰,双方相距一里地对峙,谁也没有做出横枪或者拉弓这样极具挑衅xìng质的动作,见那些封养部的人马互相交头接耳,似乎在讨论什么,徐戍示意罗成传令:如果敌军做出进攻姿态或者直接进攻,前排步兵顶起长枪,所有人不得后退一步,违令者立斩不赦!
    好一会儿,封养部的人马越发的急躁,徐戍早已料到,这些少数民族都是耐不住xìng子的人,果不其然,领头的一声呐喊,列成一排的人马由山坡上俯冲而来。
    就在这时,虎射军全体将士猛然间大声怒吼,刹那间刀枪林立,弓箭满拉,所有士卒没有一个后退半步,虽然大家心里都有些紧张,但是军令如山,谁也不敢怠慢,这也源于大家对徐戍的信任。
    封养部人马见汉军不禁没被吓到,反而做出承受冲击的姿态,纷纷调转马头向后退了十几米,队形更加杂乱,徐戍率先开口大笑,虎射军群情激奋,胸中如江涛翻滚,热血沸腾,豪迈之情已逾万丈。
    封养部的人马原本也就是要吓唬一下,没想到汉军如此强硬,再加上刚才被西羌先零部冲杀了一阵,整形杂乱,实际上已经无法对汉军形成威胁,于是徐徐向后撤退。
    直到封养部人马消失在夜色中,徐戍这才下令全军撤回夜射坪以东三十里的虎射军大营,路上,虎射军队列依然齐整,而且士兵们一声不吭,只等进了大营,徐戍与卢廷会县城去,虎射军营里炸开了锅,罗成更加兴奋,今天的成功对峙让大家军心激昂,对徐戍的领导策略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徐戍自从被郤正指点后,学乖了很多,他知道现在的自己官职、地位都很卑微,所以做事要谨慎,当晚便上书成都的丞相府奏报了今晚的情况,写完后放在锦囊中,自己倒头便睡。
    一觉睡到大中午,燕子急促的敲门声将自己吵醒,一来,燕子蹙着眉头道:“大人,你不该起这么晚,连饭都没吃,可不能饿坏了自己啊”。
    徐戍咯咯发笑,道:“燕子你几天没见着罗成啦?”。
    燕子一阵害羞,嘟囔着道:“好几天了,最近他都忙着虎射军的事儿,没工夫回来家里”。
    徐戍叹道:“辛苦你一直在府里照顾我,都没空闲照顾自己家男人了,哈哈,虎射军初创,事情比较多,等稳定一点了,他也就不会那么忙了,放心吧”。
    燕子嘿嘿笑道:“其实,奴婢倒是觉得,大人你应该娶一房妻妾,这样也能将您照顾的更好呢”。
    徐戍也不作答,只是咯咯发笑,这时,卢廷走了进来,“大人,虎射军大营来报,西羌族封养部来了使者,要求见您,属下估摸着,他们是为昨晚的事情来的”。
    这属于外交问题,虽然自己是司金中郎,在边境纠纷的事宜上有临机决断权,但徐戍还是叫上了马县丞与主簿一同前往,毕竟这是要上报朝廷的。
    来到大营,出了远处正在训练的虎射军将士生龙活虎以外,值班站岗的也是雄纠纠气昂昂,一副天朝大军的气派,刚进大帐,罗成先将事情介绍了一下,徐戍坐定,下令让使者入见。
    这封养部的人长得与汉人差别不大,只是样貌凶悍一些,使者共有三个,为首的一个年纪稍长,约莫五十岁,张口便道:“昨晚我部在夜射坪以西巡视,遭到先零部的偷袭,幸得汉军协助,我军才得以脱险,我是特地来感谢您的”。
    徐戍的第一反应是原来这西强人会说汉语?但又不好向手下提出这样的疑问,那样会显得很无知。
    徐戍听得出使者的话茬,笑道:“不是协助,我们只是在例行巡防,你们两个部落,我们无意帮助那一方,这一点,你要清楚”,徐戍很明白,封养部的人希望借此造成与汉军友好的假象,用以威慑先零部,而且今天干脆来了汉军大营,这一招还真的挺妙,那先零部的人得知这个事情,肯定会觉得汉军与封养部连通一气,从而对汉军产生敌意。
    使者微笑,道:“不管是何目的,汉军的确是做出了有助于我封养部的行动,我们表示谢意,也是应该的,今天我奉命来到贵地,还为了一件事,夜射坪一直是我封养部的领地,贵军在此开采铁矿,恐怕不妥,还望贵军尽快撤出夜射坪,以免影响两家关系”。
    徐戍微笑着站起身来,脑中飞快的思索,转过身来,眼神中透着些许凌厉。

第039章 不惜一战

    身边的卢廷与罗成心中不快,纷纷面露凶相,徐戍微笑,道:“夜射坪本自武帝之时就是大汉王土,只是近年宇内戡乱,我大汉无暇顾及此地,你们多年sāo扰大汉边境,占去许多土地,我大汉天子尚未向你们讨要失地,你等反而倒打一耙,是何用意?!”。
    徐戍根本不提这夜射坪早就不归蜀汉占领,原因就是在理意上先占上风,那封养部使者也不怯懦,反笑道:“那么多年前的事情,现在还拿出来提,有什么意义?十多年以来,我封养部每月都会巡视边境,这夜射坪也是我们的巡视范围,自当是我们的领土,你们在我部领地开采铁矿,便是侵占,这是我封养部绝不能容忍的,还望大人您转奏你家天子,撤出夜射坪!”。
    徐戍清楚,夜射坪这块肥肉,他封养部肯定是不会放过的,但是盐、铁两大产业,向来是蜀汉最为重视的经济领域,涉及国家的核心利益,别说是在夜射坪这个公共区域,哪怕是在封养部领地以内,蜀汉都会考虑将它抢夺过来,对此,朝廷的意思也是非常明确的,这也给了徐戍说话的底气。
    “我再重申,夜射坪是大汉领土,我们在自己的领地上开采铁矿石理所当然的事情,这一点触及我大汉根本,希望你早早悬崖勒马,打消这个念头”,徐戍字字铿锵,不容反驳。
    使者还不甘心,笑道:“不瞒大人,我封养部铁骑上万,西羌无人可敌,对于自己的领土,绝不会退让半分,大人,还请你慎重考虑,三思三思啊”。
    见他面色稍带傲慢,徐戍心里也十分恼怒,他封养部无非仗着蜀汉的精力都在北伐,无暇顾及西南边境的问题,自己如果在这个时候退让,只怕封养部更加得意忘形,而且封养部有那么多人马,可谓狼子野心,早晚是蜀汉的心腹之患。
    沉思片刻,徐戍一字一句的说道:“不必三思,夜射坪归属大汉,毋庸置疑,我奉命监管夜射坪铁矿,你方要是固执己见,我也无话可说,不过,有一点需要你牢记,对于夜射坪,我大汉,不惜一战!”。
    话已经说道这个份上,标志着两方的会谈陷入僵局,于是,使者起身告辞,说要将徐戍的话一字不漏的传给大王封诺罗,临走之时,徐戍当着大伙的面,叫住了使者,笑着说道:“转告你家大王,安稳收敛,可颐养天年,妄自用兵,只怕朝不保夕,别等到我大汉天军兵临沫燕城,才悔不当初啊”。
    沫燕城是封养部核心,封诺罗所在之地,徐戍这话真是嚣张,使者内心愤愤然,冷哼一声,扭头离去。
    县丞等人对于徐戍的外交辞令大为赞赏,只是主簿担心封养部一旦动武,只怕理县再难安宁,徐戍则不以为然,如果这封养部果然会为了区区一个铁矿出兵,就意味着夜射坪只是个借口,也就是说,就算没有夜射坪,他封诺罗也早晚会对蜀汉不利,整理好记录,徐戍命卢廷快马呈奏成都,让成都决断接下来该怎么做。
    与此同时,虎射军因为来自西边的威胁,训练更加严酷,每天非但要常规练习体能,更要练习防偷袭、防冲杀的技能,而且将虎射军分为四组,互相进行实战对抗,徐戍此番与封养部使者的会晤,也让虎射军意识到,战事,随时会降临到头上。
    连续七八天,徐戍亲自去夜射坪督查采矿,而且亲自训练虎射军将士,从清晨到夜晚,每天累得精疲力尽这才回理县府衙,消息很快传播开来,理县人都知道边境可能出现战事,所以诸如往家那些平日鸡鸣狗盗、为非作歹的豪强也纷纷收敛锋芒,大家都清楚,待战之时,法令非常严苛,要是谁敢在这种时候犯事,绝对不会从轻处理,这一点,是连天子都非常坚定的。
    既然要备战,南山茶厂的事情也便暂时搁下,县内的琐事,也交给县丞处理,徐戍这才体会到,战事一开,影响到方方面面,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考虑周全,准备充分。
    朝廷的旨意很快下来,是上奏天子之后,由丞相府发出的诏令,旨意很简单:严阵以待,力保夜射坪万全,战事决断,可临机处置。
    对此,徐戍很高兴,因为朝廷给了自己临机决断的权力,其实朝廷也只能这样,古代信息不畅,战报往来传递都得十几天,然而战事紧急,战机更是稍纵即逝,将领的才干也便显得尤为重要。
    西边暂时没什么动静,徐戍便同马县丞一道料理粮草调配的事宜,毕竟一旦发生摩擦,汉军是有可能追击出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