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戍 >

第33部分

汉戍-第33部分

小说: 汉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绝对不敢”。
    许久。。。
    诸葛亮背过身去,道:“轻重缓急需把握尺度,将人逼的太急,早晚要吃亏,理县的事要当一个训诫,今后多加小心,行事拘谨些,便能保全自己,我知道,让你宿卫皇宫的确不妥,我也知道,你心里一直觉得委屈”。
    说道这里,徐戍不禁两眼泛酸,伏地顿首道:“丞相。。。。。。”。
    诸葛亮见他如此表情,又道:“不过在皇城历练历练,也不是坏事,你要谨言慎行,切勿言辞cāo切,但凡遇到疑惑,可向蒋琬、费祎求解,记住一点,戍守皇宫,要做好分内事情,职责以外,万不可插足!成都水深,你要小心才是,此外,你如有僭越之举,我也饶不过你”。
    徐戍顿首,道:“末将谨遵丞相教诲,不过,末将仍希望侍奉丞相左右,效力北疆。。。”。
    “你还是耐不住xìng子,如此急躁,我怎能将你放在汉中?!你啊,还需要多加磨练才行,在成都好生任职吧”。
    诸葛亮沉默半晌,又道:“我想明年再行北伐,你觉得如何进兵合适?”。
    徐戍万万没想到,诸葛亮这么个大人物,竟然对自己不耻下问,足见此人心胸宽广,说起军事,徐戍来了劲头,起身道:“末将看司马懿一族早晚篡夺曹家皇位,我们可坐等内斗,在他们朝局不稳无暇西顾的时候,再次出祁山作佯动之势,另择良将分兵子午、骆谷,汇聚沈岭直逼郿城,只要取了郿城,长安指日可待啊”。
    诸葛亮先是表情一怔,转而又道:“司马懿行将篡位?你哪里来的消息?”。
    徐戍暗叫不好,司马懿这个时候还一点叛逆的意思都没有呢,敷衍道:“末将猜想罢了,听闻魏主曹叡一向体弱多病,而且目前司马懿一家独大,保不准。。。”。
    诸葛亮其实觉得徐戍所言十分在理,但是那起码得五六年以后了,自己已经时日无多,诸葛亮很想亲眼见到中原恢复,大汉振兴那一天,所以根本等不了那么久。
    谈话结束,徐戍缓缓退出门外,在侍卫的指引下从一边的走廊离去,却正好撞见关统,两人双目对视,关统冲自己微笑,点了点头,恭敬的走进大堂。
    徐戍这才知道,诸葛亮不止找自己一个谈话,在程序上,这叫做述职,看来诸葛亮还真是事必躬亲,从另一个侧面也不难看出,诸葛亮在当时的权力相当的大,几乎盖过后主刘禅了。
    翌日,徐戍回到理县府中,却见到许芯与晓晓,边上还有连朵儿、湛云,气氛紧张的有点让人窒息,徐戍无奈,露出尴尬的微笑。。。

第061章 初来乍到
    原来,许芯虽然生着徐戍的气,但还不忘让婢女晓晓送些香叶过来让他品尝,过来之后才得知徐戍再次被行刺的事情,而且还是以许芯的名义将他骗去,这不,晓晓连忙回去告知了许芯,这许芯自然十分关心徐戍的安危,即刻启程来到理县。
    “末将,见过许大小姐!”,徐戍以礼行事,恭敬的问候起来。
    许芯笑道:“官职虽不大,却是宿守宫禁的部督,你大可不必向我行礼,今后我出入宫闱,还得需你同意哩”。
    没等徐戍开口,晓晓凑上前,道:“还有,我们家小姐可是特地来看望你的病情的,感动吧?”。
    许芯顿时发羞,瞪了一眼晓晓,扭头又道:“听说是借了我的名义方才让你中了圈套,虽然我不知情,但也与我有关,所以今天便过来看看”。
    连朵儿不以为然,这小妮子向来蛮横,而且言语直爽从不忌口,上前道:“喜欢就喜欢便了,哪儿来这么多说辞?真是作怪嘞”。
    许芯还没生气,晓晓倒是来了脾气,不顾许芯的阻拦,上前嗔道:“我们家小姐就是喜欢了,但我们汉女懂得矜持贞德,哪像哪些西羌蛮子,随随便便就上了别人的床了”。
    既然开了骂,朵儿便将矛头指向晓晓,满脸羞恼,道:“谁与他上了床?!告诉你,我们清白的很,倒是你们汉女,嘴上温柔贤淑,内里呢?也不知多拙劣嘞”。
    “你说谁拙劣呢?!”,晓晓有点上火,满脸通红。
    连朵儿反笑道:“谁拙劣,我便说谁咯,主子都没说话呢,你一个奴婢反倒嚷嚷起来”。
    许芯是当事人,自然知道必须自己出面,于是莞尔踱步上前,道:“连朵儿,你年长于我,还请你多让让妹妹我,你家徐大人乃是时之俊杰,妹妹实在不敢高攀的”。
    连朵儿突然觉得诧异,像许芯这样的富贵丫头,受了气反而如此客气,自己也觉得惭愧起来,恰好湛云凑上来,笑道:“两位姐姐都挺会说话呢,妹妹我都插不上嘴,好了,大人刚回来,晚些时候又要启程,也该用餐了,姐姐们一起来吧?”。
    双方都有台阶下,也便不再互掐,跟着湛云一道进了大堂,在这种极其尴尬的氛围里,徐戍吃了有史以来最为漫长的午饭,试想如果放在今天,这样的几个女人还不闹到掀桌子?!
    吃完饭,收拾好东西,徐戍便启程了,连朵儿与湛云暂且留在理县,等徐戍在成都的住处安排好了再搬过来,对于理县,徐戍有些不舍,毕竟,自己还有很多要做的事情没有做完,西北的水渠,夜射坪的铁矿,目无国法的往家,还有,便是自己苦心经营的虎射军,这支军队将留驻夜射坪,镇守此处的铁矿。
    再一次呼吸理县的清新空气,徐戍领着十名虎射军士,护送着许芯一行赶赴成都。
    路上,两人一直不曾交谈,临近成都,能瞧见高耸的城墙,许芯似是想起了什么,呀的一声,道:“徐将军,我忘了一件事情,奉宗兄长让我转告你,说他要为你接风,请你去他府中用宴呢”。
    这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徐戍清楚的认识道,眼前就是成都,用诸葛亮的话说,这里的水很深,一言一行稍有差池,就可能被淹没在这洪流当中,陈祗突然邀请自己,或许是想拉拢自己,但是自己第一天赴任,如果不先去拜见自己的上司,反而去见丞相府行参军陈祗,恐怕十分不合适。
    “大小姐,烦请转告陈侍中,徐某正要拜见侍中领羽林监董允大人,等徐某住处定下,必定拜帖邀请他来我府上”,徐戍说的有些拘谨。
    许芯微微点头,也不言语,两人就这么一路进了成都,到了分别之时,两两对望了一瞬,许芯微笑着与晓晓等人离去,望着她的身影,徐戍突然觉得烦恼,这是怎样的一个场景,怎样的两个人儿。。。对她的感觉,徐戍有些理不出头绪。
    对于自己将要面见的人物,徐戍十分熟知,蒋费董三人是当时闻名于世的忠正之士,然而自己的印象里他此时应该担任虎贲中郎将,而就在上个月他便调任了羽林监,徐戍重新审视,由于自己的介入,使得所有的历史开始了潜移默化的改变,自己今后不能再以历史来看待时下的人和事了。
    到了董允府,管家认不得徐戍,竟然将自己拦下,这是董允府,徐戍也不敢造次,正巧此时王训走了进来,见到徐戍,笑道:“茂公兄!还没来得及向你道贺呢!怎么不进去啊?”。
    管家一脸的紧张,徐戍也不为难,在王训的带领下,进了董允府,王训回了成都立刻升任裨将领屯骑校尉,同属禁军,在董允手下任职半年,也受到了邀请。
    进了大堂,两侧分列八个案几,只剩两个位置,徐戍与王训一同入座,目光扫视众人,大家也都互相谈笑,毫不拘谨,不一会儿,董允走了进来,笑道:“人都到齐了,呵呵,徐部督一路辛苦了,今日召集诸位,一来畅饮欢聚,二来也希望诸位尽快熟络起来,也好同心同力为朝廷办差啊”。
    得知此人就是徐戍,再做的个别人开始投来异样的目光,正对面的年轻男子,长相虽然不俊,但也算得上端正,问道:“这便是大名鼎鼎的徐戍徐大人,在下阎宇,任羽林左部督,呵呵,不知徐大人哪里人士啊?”。
    见他一副傲慢,徐戍也不会好言相待,直言道:“我是大汉人士”。
    众人畅然发笑,阎宇道:“徐大人缘何词不达意啊?莫非不是我大汉境内的人?”。
    徐戍听完心中愤怒,却哈哈大笑,道:“何其愚也,普天之下莫非汉土,就算我徐戍生在建业、长在许昌,那也是我大汉的臣民!”。
    好!说的好!董允端坐中堂,抚掌笑道。
    阎宇吃了瘪,心中尤为不快,余光中显露阵阵鄙夷之色,又要发言,却被别人抢了先。。。

第062章 群舌论战
    徐戍坐的端正,目不斜视,余光处见到一人起身,长得眉清目秀,睥睨的打量着徐戍,道:“在下谯熙,人言‘誉yù立,行门第’,亘古不变之理,不知,徐大人是何出身啊?”。
    原来是笃信中郎将领长水校尉谯熙,谯周之子,想到这谯周,徐戍气不打一处来,当年王夫之有过这样的一段评论:国尚可存,君尚立乎其位,为异说以解散人心,而后终之以降,处心积虑,唯恐刘宗之不灭,憯矣哉!读周仇国论而不恨焉者,非人臣也。
    稍加思索,徐戍笑道:“不瞒谯大人,徐某是一农夫,而且祖辈皆是耕作之人”。
    众人一脸惊讶,在座的除了王训知道徐戍出生微末,别人一概不知,而且王训是个军人,在他看来,只要有本事,身世背景根本没那么重要,相反,眼下的这些人,以门第看人,让自己心生厌恶。
    谯熙嘴角上扬,一副瞧不起的样子,道:“原来是劳耕之人,呵呵,不知徐大人懂不懂礼义书经?若是不懂,席间在座的,你大可全都拜为老师啊”。
    徐戍不禁冷笑,再也坐不住,拂袖起身,道:“谯大人难道瞧不起出生微末之人么?想我汉高祖出身小小的泗水亭长,却有攮清环宇之功,我昭烈皇帝起初更以织席贩履为生,却力保汉祚于两川,谯大人难道连高祖与昭烈皇dì dū瞧不起么?!再说农耕之人,如果没有农耕之人,大家岂能享受到八珍玉食?没有这些辛苦劳作的百姓,粮草何以为继?国库何以充盈?!依我看,那些张口经义、闭口门第的人才最可鄙,说起迂腐学问无人可敌,遇到军国大事则百无一用,这样的人,还比不上一个耕作的农夫,谯大人,你说你是这样的人么?!”。
    徐戍每一个反问就逼近一步,气势如虹,谯熙顿时语塞,满脸羞红,支支吾吾道:“我可不是这样的人”,说完沉默不语,堂中之人无不被徐戍的言辞所动容,一个粗野的武夫,竟能讲出这番话来,如何不让人吃惊?连一直笑而不语的董允都缓缓点起头来。
    席间还有人不肯罢休,其实今天大家早知道这个徐戍要来,对于徐戍突然拔擢羽林右部督,众人都心有不服,这也让徐戍感觉到了压力,‘堆高于岸,流必湍之’,此话一点也不假。
    侧面末席一人,人高马大身形魁梧,一看就是个武行,拱手道:“在下禁军虎骑左都尉糜照,幸会,方才徐大人所言确实有理,呵呵,我也瞧不上那些个只知舞文弄墨的酸腐文人”,说完用鄙夷的目光撇了撇一边的谯熙。
    接着道:“听闻徐部督治虎射军,让他们腿绑沙袋令其行走艰难,时常半夜将将士叫醒,使其无法安心睡眠,更让我惊异的是,将士格斗训练竟然动用铁器,以致受伤者比比皆是,更有甚者打断肋骨,我听闻治军当以体恤将军,徐大人你做的如此严苛,不怕将士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