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国攻略 >

第222部分

帝国攻略-第222部分

小说: 帝国攻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人……这个危险而又刺激的形容词;让一点就让本公子的鼻血直接喷出了三丈来远;还没等本公子的虎牙伸出唇外;手指变得尖锐;青霞姐这可恶的漂亮妞已然带着娇笑声;逃出了书房。

靠想不到末了;居然让这妞给调戏了一把;罢罢罢;看样子她还在为刚才被本公子偷袭成功还有些心理不平衡;且让她得意去;再说了;这妞要是在那什么的时候;这么软软糯糯的称呼俺;哦;卖糕的;凉水在哪?再不降降火;本公子就要欲火焚身了都。

而刘宏基来到了韩城县的第十天;又迎来了第二批流民;这一次;随船而来的流民因为人数太多;所以分成了两批;一共是一千二百余户;差不多七千

这下子;本公子又被迫忙得脚不沾地的;六千九百三十八人;这可不是小数目;不过;经历了一个冬天的漫长准备之后;各项设施都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

所以;这一次虽然人数比上次多出了许多;但是有了那些老流民的引领;使得一切都很是井然有序;不得不说郑晔那厮还真是有两把刷子。去岁之后;这家伙并没有一股脑的招募流民;而是按照逃难的州县的名额来划分。

所以;这一次的一千二百余户;除了一百来户是陌生州县的之外;其他的一千多户;皆有老乡引领;正所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更何况;有了这些先来的流民的亲自经历和讲述;让那些后来的流民都很快就恢复了心情;期待起了新的生活。

而这一次;几乎所有扩建过的工厂;又塞满了人;就连那原本空空荡荡的船坞处;现在也塞进去了一千来人;而且每个流民;但凡是有特长的;都会根据其特长;安排到适合的部门工作。

毕竟于过帐房的;去去各个工厂作坊的财务处上班;当过砖瓦匠的;那就更好了;那边无数幢廉租房正等着建造;总而言之;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公子;县丞杨琼和县尉韩雄来找您。”李元芳在书房门口探头探脑地道

“哦;快请。”正躺在青霞姐的腿上;享受着我昨天刚刚教会她的按摩手法;正在享受头部按摩的本公子恋恋不舍地坐起了身来;把那敞开的外披拢了拢;恢复了堂堂一县之长的威仪;朝着李元芳道。

 第三百三十五章 我来租地

等这家伙转头离开;俺朝着青霞姐笑眯眯地眨了眨眼:“技术越来越来错了;不过力度太重了;等晚上我再教教你怎么掌握力度。”

可能是本公子的笑容太过淫荡;容易让人引发歧义;青霞姐轻啐了口;很可爱地白了我一眼;起身去倒茶。这会子的功夫;杨琼与韩雄总算是到了。

宾主坐定之后;知道我一向不喜欢废话的杨琼抿了口茶水之后正色道:“公子;这段时间以来;那些老百姓们;可是对您的家丁使用的那种马耕技术;很是好奇;就连下官也觉得;如此耕作;不但能够大量的节省人力物力;而且还能够提高产量;实在是农事之首选。”

“这是自然;其实汉朝之时;就已经有了马耕的技术;只不过;因为马匹是争需物资;所以一只没能大力的推广开来。”我笑了笑之后答道。

“这倒是;这马耕一日可耕百亩之地;其速之快捷;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下官前些日子曾见到;公子您名下的那七千亩土地;居然只需要三天的功夫;就完全耕作完毕;而所使用的只是六十匹马和两百号人。”韩雄也摇了摇脑袋;一脸的感慨。

“可惜有汉以来;中原向来缺马;致使马价之高;非常人所能接受;就算是富庶之家;怕是也不能像公子您这般使用。”杨琼笑了笑说道。

我扫了眼这两个家伙;笑眯眯地道:“二位来此;不光是为了向本公子赞叹马耕之利吧?”

杨琼与那韩雄对视了一眼;朝着我深深一揖。“公子高见;其实此来;是代韩城县父老;来求公子您的。”

“哦?”我抚了抚眉头;打量起了跟前这两人;嗯;杨琼是好官;韩雄也不错;在韩城县可以说是颇得人望;当然;比起本公子来;自是远远不如;但是本公子很难得有时间去深入民间地头;跟韩城县的老百姓打成一片。

“本县的不少百姓;都看到过公子您名下的土地所采用的马耕;既省人力;又省物力;故尔;特地请我等来询公子;不知道能不能将那些马耕之技术;授受于韩城县的那些富户?”

“这倒不难;可问题是;我教会了他们;他们能够有多少马匹去耕作?”本公子漫不经心地道;这话把这二位给问住了。

看到他们沉吟不答;我自顾自地说道。“据某所知;韩城县的马匹;拢到一块;不过超过三十匹之数;我说的没错吧?”

这二位脑袋上下晃动了下;韩雄答道:“据下官所知道的;在公子您没来韩城县之前;韩城县的马匹总数;不过是二十七匹;其中有五匹是属于官衙的

“他们学会了马耕的技术;于大局;根本没什么用处。”杨琼也不禁有些灰心。不过;这两个家伙带来的这个消息;倒是让俺灵机一动。

这似乎;是一个让本公子一统韩城县农业的机会;而且;根据这两个家伙所言;那些百姓对于马耕的兴趣;说不定;真的能够成功。

“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帮助韩城县诸多父老。”本公子摸了摸自己光溜溜的下巴;眼中粗芒乍现。旁边的青霞姐两眼眨也不眨的紧盯着我;嗯;她很清楚;本公子肯定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麻烦。

“哦?公子有什么良策;还请速速道来;下官洗耳恭听。”杨琼眼前一亮;眼巴巴地望着我道。

“其实很简单;想必二位也应该知晓;去年冬天以来;本县的不少百姓;都在那些作坊里边做工;是吧?”本公子轻挑眉头笑道。

“不错;城中的百姓;十之有七八;都在那些作坊里边做工;据他们所言;一个月所获得的收入;快抵上他们劳作五个月的收入。”杨琼想也不想就答道。“而周边的村镇;前去作坊工作里劳作的;怕也是有三四之数;多为青壮

韩雄点了点头答道:“可惜;现如今已近农时;那些百姓都要回乡劳作了

“其实;他们可以把田产租给本公子。”我这个时候;扔下了这么一句话;把这两个人震在当场。

“所租田产;按每年收入的五成;作为租金给付这些百姓;而他们;却能够不需要再去田间地头劳碌;而可以继续在工厂作坊里边打工;如此一来;每年;这些百姓的收益;怕是比之过去;要翻上五六倍之多。”本公子扫了一眼回过了神来;若有所悟的二人。

“这倒是个法子;那些百姓不需要再花劳力去田间劳作;而在工厂里边做工所获得的收益;一年下来;怕还真是能翻上数番。”杨琼盘算了一番之后;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就算是那些富庶大户;也可以照此法将田产租于本公子;而他们就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经商;或者是做其他的事。而本公子手上的那些马匹;也就有了大用武之地;诸位以为然否?”

“公子高见;怕是不愿意的百姓;还真没多少;不过;毕竟这样的做法;或许会让一些老百姓心中犹豫。”杨琼想了半天之后;很是谨慎地答道。

“这倒无妨;只要有人愿意有行;等其他的人看到这些租田给我的人所获得的收益远远超过他们之后;相信更多的人会愿意将田产租予本公子。”我很是自信的一笑;没有三两三;岂敢上梁山;本公子就不信了。

再说了;这个时代的佃户;上缴地主;也是一半;而本公子也给他们一半;然后还让他们整年都能够在工厂里边获得收益;他们不于才怪。

很快;这二位也意识到了这种方法应该很有搞头的县丞和县尉和本公子一块开始商量了起来。紧接着;第二天开始;在韩城县还有周边的村庄各地;都贴上了告示;由专人解读。

而三天之后;本公子收到了好消息;有六百户;愿意把他们手里边的田产租给本公子;而这其中;还有七户是拥有田地过千亩的地主;最大的地主;把他名下的三分之一田产租给了我。看样子是想试个水深水浅;生怕全租给了我会亏光。

嗯;六百户;三万亩田产;占了韩城县十七万亩中的五分之一多一点;看样子那些富户反而比老百姓更看好我。

接下来;本公子位于韩城县的铁匠铺开始大发神威;很快;源源不断的重挽马耕器械从山谷中运出来;而那一千二百匹弩马;也终于正式亮相了;当然用不了那么多;现说了;就算是山谷里的铁器坊再快的进度;想要打造出那么多匹马足够用的马耕机械;最少也得花上五个月的功夫。

更何况没必要弄那么多出来;因为;仅仅三万亩土地;最多也就是两三百匹;就能轻轻松松的对付过去了。

不过;原本留来备用的三十个挽具以最快的速度派上了用场;而之后;每天两套挽具的产出;终于让本公子赶在春耕结束之前;完成了这三万亩田地的耕作和播种。

这段时间;刘宏基很凑热闹;要么去那山谷处去指导本公子麾下部曲的马术和骑兵战术;要么就四下溜跶;又或者是呆在青楼馆阁里边;反正本公子很少看见人影。

除非这丫的钱花完了;才会窜到本公子的跟前来;先借上一两千贯;然后再一次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样也好;省得这家伙在我跟前上窜下跳的;唯一的好处就是这丫在这里;黑社会渠道很是通畅;从那东都洛阳的船厂捞来了不少技艺精深的造船工人。

有了他们的帮助;使得新船的修建;提前了好几天;而现在;本公子终于站在了船坞上;欣赏着那正在撑展船帆的小型号沙船。虽然号称小型;但实际上也不算小;长整整三丈;宽一丈;上面;立着三根桅杆。

前中后各一根;中间的桅杆是最高大的;前桅和后桅要比中桅矮了近三分之一。随着一声吼叫;那门水在绞盘的作用之下;渐渐地上升;汹涌的河水疾速地朝着里边涌来;翻卷的浪花泛起了白沫;拍打在那船体的下沿;近千号船工;现在全都挤到了这个大船坞上面;眼巴巴地瞅着这种新式船舶渐渐地在船坞中;在河水的浮力作用之下;渐渐地上浮;随着吱嘎声响起;沙船似乎轻轻地一震;然后开始缓缓地移动起来。

“拉紧绳索;都给我拉紧了;别让船撞坏了。”那位主持工作的老船匠抄起了大铜喇叭大吼起来。

那些个被成功的喜悦有点冲昏头脑的工人们赶紧拉紧了一条条固定沙船的绳索;总算是没有让在激流的河水中被推得左摇右摆的沙船撞到船坞的边沿。

看到了这一幕;本公子也不由得暗抹了一把冷汗;奶奶的一个月的工作量;差点就因为刚才的疏忽给毁掉;幸好有经验丰富的老船匠在;不然;本公子自己来闹腾的话;怕是出了事情才知道去解决;不知道修建这样一艘船;会浪费多少的时间。

渐渐的;隆隆的河水将沙船浮到了与河面平行的位置;看到了这一幕;近千船工都不由得欢呼了起来;很快;随着那位老船工的指挥;十来个人乘着小舟;划到了那艘沙船的身边;跃上了沙船。

 第三百三十六章 多灾多难的第三

然后开始撑展船帆;沙船周围那七根缆绳都被解开;依靠着撑杆和风力的鼓荡;渐渐地驰出了船坞。

之后;开始了船只航速和转向的测试;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嗯;为了测试;本公子特地花钱请来了一艘渔船和一艘运送人的那种中型帆船。

这艘小心沙船;转向上;完胜中型帆船;而与渔船相比;转向上不相伯仲;都显得十分的轻快。而之后的速度测试;虽然那些操作沙船的船员并不太熟悉这种新式船只;可是沙船仍旧在速度上;远远地将渔船和帆船甩在了后边。

“乖乖;这玩意跑得可真够快的;跟那两艘老船相比起来;简直就是疾若奔马。”刘宏基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惊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