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国攻略 >

第311部分

帝国攻略-第311部分

小说: 帝国攻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要的谋臣。

而今天;窦女王把李渊的亲笔信交给我之后;就没再多说什么;而是提着李玄霸与李瑶光回他们位于长安的唐国公府去了;照窦女王的话;她今天无论如何要好好的收拾下这对姐弟;让他们知道知道惹恼自己娘亲的下场。

不过她说这话的时候;一脸宠溺的搂着笑嘻嘻的瑶光妹子;一点儿也没有说服力;倒是那一脸哭丧;一副天塌地陷模样的李玄霸;才能够想像得出;窦女王肯定会狠狠收拾他一顿;但是瑶光妹子嘛;算了;以后本公子再好好调教这妞;让她知道夫为妇纲。

而现在;李渊的来信;业已经被本公子手底下的一票重臣给传阅了一遍;而杜如晦的这话番;话在场诸人都颇为赞同;连连颔首不已。

“唐国公有志于天下;这倒是好事;只不过;他意欲劝说贤侄你;归降于他;是不是太……”屈突通半天都找不到一个适合的形容词。虽然屈突通没有找到适合的形容词;但是我倒觉得有一个形容词很适合形容:太天真了。

“公子之志;意在开创一个前所未有之体制;以免我华夏;再出现昏庸帝王;致使国家崩分瓦解;虽说;极大的限制了皇权;但是至少也能够保证天下安泰;不会在因为一个人的意志;而致使国家陷入危急存亡之中……”魏征眯起了眼睛;缓缓地沉声言道。

嗯;这段时间以来;为了新朝代的法制体系而呕心泣血的魏征可是越发地显瘦了;过去一米七五的个头;至少也有一百三四;可是现在怎么看都已经快要变成一根枯瘦的竹杆了。

从一月份;到现在四月底;满打满算也最多四个月的功夫;这家伙居然就瘦成了这样;不得不说其工作的热情实在是太过狂热了点;幸好;本公子已经跟魏征的婆娘还有法院的守卫进行了联系;让她监督魏征的工作时间;嗯;下班时间一到;立即赶人;甭管是扫地的清洁工还是魏征这位院长;一律被扫出去。

而魏征回到家之后;他的婆娘;这位在历史上与房玄龄的夫人有相同爱好的魏夫人将会严厉地管束他的休息。要不是这样;现在不是快要变成枯竹;而是已经成一把骨头了。

抿了口茶水之后魏征继续道:“……而唐国公终于还是没弄明白这一点;再说了;唐国公虽然也颇有仁君之风;但是现如今地处一隅;进退两难;声望怕是比之李密、萧铣都颇有不如。”

反正这些家伙都对李渊这位雀屏大叔的妄想症进行了适度的鄙视;之后;自然是由我来作定夺。

我清了清嗓子;接过了青霞姐这位小蜜递来的书信;摆在了案几前;扫了一眼厅中的二十来人;嗯;有洛阳令、有京畿军区总指挥;有法院院长;有检察院院长;更有七部部长;商务部、工业部、税务部、交通部、民政部、刑部、外交部、农业部、廉政部、宣传部、礼部、教育部……

原来的户部与工部被拆分;又加入了一些职能;形成了农业部、商务部、工业部、交通部和民政部、税务部。

而原来的刑部也被分拆成了刑部以及检察院、法院;至于吏部仍旧保留;但是其主要职能也进行了折分;改成了廉政部和宣传部;至于礼部折分为了礼部和教育部;而兵部则改为国防部。

嗯;虽然目前改制尚未结束;但是至少条条框框已经渐成雏形;重要的是;在权利上的划分;已经显得很是明晰;不像最开始的时候;商务部和税务部为了权利差点打起来。

反正本公子很庆幸自己只管大局;做出模板就扔给这些家伙;然后又派了房玄龄和杜如晦为改革委员会执委;才能够偷得一些轻闲。

没办法;现在必须先把这些都给弄起来;毕竟现在我还是一言堂;等到了未来;等什么国民议会贵族议会弄起来之后;怕是想要做这样的改革那可就慢了。

一句话;我得把所有的架子搭好;到时候;把这些与国家体制进行了绑定之后;再松手的好。反正谁让咱是过来人;经历过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更是以批判的态度严格的审视过资本主义社会;从历史书中;更是了解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殖民主义的美好与缺点。

而现在的中华民族正处于无政府状态;呃;不对;是处于无帝封建主义社会形态之下;那么;在这时候;我就应该先把基础给打下;打牢;再来向上面添砖加瓦;如此一来;谁也没办法撬动基石。

未来;在君主立宪制的体制之下;别说是皇帝;就算是议会;也别想把基石给挖坏;因为那样根本就是自已找死。相当当大多数人习惯了权利之后;不会再有人愿意让皇帝成为超脱于律法之外的独裁者。

总之;议会制虽然好;但是做起事情来太慢;所以我正是要乘着现在把我能够想得到的事情都给做了;未来;他们怎么折腾都成;本公子到时候就蹲在一旁看戏就成。因为我不想当那种被议会当成木偶摆弄的皇帝;但是也不愿意成为那种像杨广一样的帝王;所以;我自然要给自己留出一条退路来。

反正随他们玩;玩坏了本公子就再跳出来就是了;至于咱从什么地方跳出来;这就值得研究了;嗯;我已经做好了准备了;或者说;我在有了提前一千多年在华夏的土地上建君主立宪制的想法冒出来之后;我就已经在考虑自己的未来该怎么做了;虽然已经有了想法;但是目前还处在考虑当中。

“天下诸雄;现如今;以萧铣、李密、窦建德此三人为最;而此三人中;窦建德善待下属;跨蹑燕齐;牢笼赵魏……而萧铣铣武虽不足;文有余矣;善拢人心;然其才略皆非上选;而李密此人;连昔日恩主都要杀之;更非良主。”杜如晦继续分析道。“吾观唐国公;文武全才之士;善纳良才;据晋阳四战之地;受数敌之攻;虽然危危可岌;却能支撑得下来;足见其才。如晦观天;若公子居关中而观天下;怕是日之后劲敌;莫唐国公、窦建德莫属。”

啪啪啪……本公子很是欣慰地鼓起了掌来;这货真他奶奶的太牛了;光是这番分析;就足让人心悦诚服;看得够远;同时也能够看得精准。

萧铣那货只不过是占了地利;居于江南而自守;而李密这货的确人品太差;早晚呃屁;至于窦建德倒是颇有两把刷子;正因为如此;才使得河北之地尽归其手;成为了李渊日后的劲敌。

至于薛举、刘武周之辈;皆不过是一群好勇斗狠之辈;难成大气。

“照如晦之分析;看样子;唐国公的确挺有潜力;不过现如今情势不明……”韩世谔抚着络缌胡子若有所思地道。

 第四百五十三章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我摇了摇头:“不管了;既然唐国公有信到此;那么;我还是给他一个回音的好;让他搞清楚;无忌并不贪恋万民之尊;所为者;乃是华夏之未来。

“公子;咱们是不是应该让天下人知道;您的打算了?”房玄龄抚着长须;两眼精光咋现。“您拿下关中已经有三个多月了;如今人心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咱们的许多新政业已经取得了成效;更重要的是;让天下的百姓;知道他们的未来;不再因为一个人的意志;而再次变得悲惨;让天下陷入崩分瓦解

“也罢;再过十天;就到五月了;那些书册;以及公告印刷都已经准备好了没有?”我深深地点了一口气道。

韩雄跳了起来答道:“公子放心;一切已经准备就续;就等你下令了。”

看着这一张张热切而又充满期待的脸庞;我站起了身来;重重地点了点头;下达了命令。

而在这之前;本公子回了信;回信的内容自然是李渊你这位雀屏大叔可是我的未来岳父;说啥肯定跟你要亲一点;但问题是;我的理想;必须坚持;谁想要称帝;并且获得我的承认;那么;他就得答应我的一切条件;当然不答应也可以;反正天下诸雄之中想要当皇帝的人绝对不会少。

我的选择有很多;只不过;岳父大人您若是愿意的话;那么;本公子绝对会为你保驾护航;为新时代新体制呕心泣血云云。

而之后;大业十四年五月一日;天下震动;或者说整个世界都为之战栗;因为;本公子终于宣布了君主立宪制为日后华夏统一之基础。并且将何为君主立宪制;何为三权分立公之于众。

之前;只不过是借像武士之手;悄悄的流出去;而现如今;则是代表着整个关中集团发出了这样的声音。就是要告诉天下人;不管是谁称王称帝;本公子都绝对不会承认;除非;那个家伙愿意遵守关中近千万百姓的要求;遵守君主立宪;遵守三权分立;那么;本公子愿意遵奉其为华夏帝王。

而其他的势力;都将会成为本公子的敌人;除非都滚出华夏九州之地;不然;本公子将会视之为敌人。

当然就算是没有人想来当这个皇帝也没关系;本公子会努力地把华夏大地上的所有势力推平;之后;再来选择帝王;大不了;把自己的子女给扔到那个位置上。

紧接着;没半个月的功夫;就陆陆续续地收到了那些称王称帝者的来信;嗯;有愤怒得暴跳如雷的;有哀怨得如同深闺怨妇的;也有大义凛然状斥责我背祖忘宗的;更有于脆跟我称兄道弟;希望能够共取天下;然后再来单挑分高下的。

看得老子就像是在看小说一般;嗯;很让人乐得东歪西倒。“一帮子白痴;还有没有更经典的;拿来给我看看。”把窦建德的信扔到了一边;脸上笑意未减的本公子冲青霞姐勾了勾手指头。

换来的是一个满是嗔意的表情。“公子您怎么了;这些人说的话这么难听;亏得你还能够笑得出来?”

“有什么笑不出来的;这些家伙现在可谓是丑态百出;骂得越凶;就越显得他们气极败坏;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些家伙一个二个还是想要做像杨广这样以自己的意志为国家意志的皇帝。

呵呵;如此一来;更让我看得清楚一点;同样;也好好的让关中的百姓看一看这些天下诸雄是何等嘴脸;让他们明白;这些人何以如此气极败坏;就是因为他们担心权力被万民瓜分;再不能如过去之帝王一般肆意妄为。”

我端起了一碗酸梅汤抿了一口;正值盛夏;有了这玩意润喉消暑;实在是舒服。“一个二个对本公子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可问题关中尽是我手;他们最多也就是想想;然后写信过来挑衅罢了;平时该于嘛;还得于嘛。”

青霞姐点了点头笑道:“关中的老百姓反应不一;韩城县以及上郡和延安郡及宜君郡和冯翊郡的百姓倒是对此交口称赞;不过;关中其他地方终究是新占之地;现如今;对于新政;仍旧心存疑虑。”

“没办法;时间太短;也不像那几个郡般;就在韩城县附近;至少受过影响;而其他地区却没有这样的便利。”我轻叹了一口气。关中之地虽然全都是在我的手上;但是时日太短;对于君主立宪和三权分立甚至有些人连名字都不知道。

“教育;重在教育啊……”嗯;学校太少了;现在每个县都建立了国立学堂;里边的学生;除了要读书识字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让他们明白国家体制的改变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青霞姐温婉地一笑;给我收拾着案几上那些扔得乱七八糟的信纸;一面说道:“公子;急也不急在一时;您不是说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吗?如今就连各郡县学校都才刚开始成立没多久;连老师都不足。这些日子;杨部长可是没少向您报怨啊。”

杨部长;也就是杨师道;目前为家伙是教育部部长;而但凡关中境内;所有的县治和郡治都开办了国立学校;分为低龄班和成年班;低龄班就是专门学习读书识字的;还有例如数字以及化学的基础知识。

而成年班除了继续深入的教授这些之外;还另外开办了多种学科;比如建筑设计;又或者是财会;更有律法;总之;许许多多的学科;也吸引了大批的学生;只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