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刘备军师-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且容我考虑一下”孙并有些犹豫道。
“大人,这次可不是小打小闹,不光公孙瓒和田楷,并州牧袁绍也从胡人哪里借来了三万铁骑,袁氏四世三公,名震四海,门生故吏边天下,你忘了南皮是怎么失的吗?刘备领冀州时间太短,根基不稳,太守大人应该审时度势,做出明确的选择”青衣儒生顿时急了。
“叔曼,你考虑的无非是你高家的利益,但是你可知兵势吗?公孙瓒嗜杀之辈,袁绍绣花枕头,刘虞朽木不可雕,田楷更是公孙瓒的走狗,刘皇叔虽然新领冀州牧,但是却贤明远播,不失为一代明主,麾下更是猛将如云,陈隐轩算计天下,你以为这帮乌合之众真的能打败刘皇叔?”
“大人,就算刘皇叔真的能抗住这些压力,但是我们能扛得住吗?公孙瓒的大军离我们已经不足百里,田楷的大军更是快要兵临城下了,而刘皇叔呢?他的援军在哪里?纵使刺史大人乃是孙武之后,熟知兵法,但是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啊”
“谁说我们只有三千守军?你们高家不是还有八千僮客吗?”孙并目光紧紧的盯着青衣儒生道。
“大人,我高氏一族在渤海传承数百年,高家的基业不能葬送在我们的手里啊”
“我听说你大哥高览现在也在刘皇叔帐下效命”
眼前的青衣儒生名叫高望,字叔曼,乃是高览的亲弟弟。
“我高氏一族岂能为了一个高览而将将我高氏数百年的基业毁于一旦,莫说是高览,就是我父亲,关键时刻也要为家族付出生命”高望面色冷冷道。
“你且容我想想”孙并直接步入了后堂,留下了高望一人面色阴沉,站立了许久,高望下定决心准备回去了。
你孙并找死,但是我不可能让高氏一族陪葬,既然你不愿意做,那我就*你做。
“报”一个斥候手里拿着令旗直接进了孙并的内府,高望的脚步停下了,随后也跟了进去。
“大人,青州刺史田楷已经率军兵临城下了”
孙并眼中露出坚决之色,厉声道:“取我战甲来”
侍卫不敢怠慢,立刻给孙并披甲,备马抬刀。
须臾孙并披挂完毕,手握大刀,带着满脸的肃杀之气,走了出来。
“叔曼,你大哥前翻折了袁绍八万大军,致使袁绍身败名裂,你以为仅凭一封书信就能够冰释前嫌吗?”孙并说完也不回头直接骑上马,带着亲卫去城门了。
高望一听心中也忐忑无比,现在袁绍和公孙瓒一起,那袁绍真的会放过高家吗?
“来人备马,我要去见父亲”
孙并来到城头之上,只见五万大军黑压压的一大片,此时天已经要黑了,更是把田楷的五万大军衬托的无边无际,城头上的守军有的已经两腿发抖。
“青州刺史田楷在此,请孙太守答话”田楷身披重甲,手执长枪,立于阵前道。
“孙并在此”孙并手握大刀,看向城下田楷。
“孙太守,那刘备乃是董贼鹰犬之辈,靠着勾结董贼,阿谀奉承才得了冀州,而韩馥刺史乃是先帝钦命,而今并州牧袁绍已经从中山国起兵,幽州刺史刘虞从范阳起兵,公孙太守更是已经亲率八万大军往渤海来了,我们要为韩刺史讨一个公道,还望孙太守切莫自误,早日开门献降,迎接天兵”
田楷手中长枪一指,五万大军长枪斜指,声势震天。
“哈哈哈哈哈”孙并大笑道:“韩馥无能之辈,治冀州多年,无甚功绩,官吏贪赃枉法,盗贼横行,百姓苦不堪言,刘皇叔乃是当朝圣上,按族谱赐爵,圣旨亲封,如何是董贼鹰犬?倒是你田楷身为青州刺史,境内黄巾猖獗,不思造福百姓,却来管我冀州之事,是何道理?”
“这么说,你是想战了?我再给你一次机会,开城献降,我保你荣华富贵享用不尽,要不然攻破城池,老幼不留”
“田楷,你要有本事尽管来攻城,看看我渤海豪杰多雄壮”孙并长刀指向城下道:“杀”
“杀”城上的一千多守军,顿时士气大振,声嘶力竭的大喊,震的人耳膜都生疼。
“攻城”田楷长枪一指,大军立即一拥而上,黑压压的一大片向着城头涌来。
“放箭”孙并命令一下,城上的弓弩手立即张弓搭箭,如雨一般射向青州兵,顿时惨叫声一片,但是任然推进道了护城河边,孙并丝毫不乱,指挥有度,檑木巨石抬上城头。青州兵背着沙土,冒着箭雨向护城河冲来,孙并亲自张弓搭箭,射死了好几个青州兵,然后大喊道:“兄弟们,我们的双手已经沾上了青州的鲜血,再无路可退,唯有死战”
“死战”一千人一起大吼,好像有百万大军一般,本来心存侥幸的士兵,也开始死战了。
田楷的脸色顿时变了,他本以为这渤海城只有三千兵马,自己这五万大军一到,还不吓的直接投降,哪知道还遇上了硬茬子,看着这孙并,抬手间就让守军士气大振。
“撤军”田楷命令一下,鸣金声响起,青州兵如潮水般退去。其实田楷这也无奈之举,他来的匆忙,攻城器械都没有到位,而且天色已晚,要是强攻的话伤亡太大了,所以就只能先退兵了。
城上的孙并看着青州兵退了,心里长出了一口气,他手里只有三千守军,加上自己这两天征集来的也就四千人,四个门每个城门一千人,连预备队都没有,要不是早有准备,估计今晚都过不去。
“今晚加强戒备,谨防敌人偷袭”孙并自己亲自视察城防,连觉都不敢睡。
刘皇叔,这一次孙并已经为你赌上了身家性命,你的援军会来吗?
一夜无事,朝阳出来了,照的渤海城一片沧桑,昨夜城下的血腥之味还没有淡去,孙并立刻打起精神,开始巡视城防,因为他知道今天会有一场血战,他不知道能不能活过今天。
果然,没多久,田楷的五万大军如同一条黑线般,向着渤海城涌来。
“备战”孙并大喝,让士兵们都觉得精神一震。立即握紧了手中的兵器。
田楷也不客气直接大军攻城,这一次的青州兵不一样了,顶着盾牌,背着沙土,往护城河冲来,渤海守军弓箭杀伤力也显得微乎其微,一袋袋的沙土倒进了护城河内,不到半个时辰,护城河已经被填平了。
第八十二章 孙并之威
孙并看着被填平的护城河,脸上露出了一丝疯狂。手中战刀紧握。
田楷看着被填平的护城河,立即大喝道:“全军攻城”
数十架弩车立刻一排排的射出,压的城头的守军根本抬不起头来,有反应过慢的,立刻被巨箭洞穿,带起一股血腥。连着射出十几轮之后,终于停下了,还没有等成上的守军送口气,二十架箭楼,在悍卒的推进下缓缓的向着北海城靠拢,一架架云梯也开始架起,不少士兵已经开始攀爬。
“弓箭兵压制箭楼”
“火油,檑木准备”
“。”
孙并的命令一道道有条不紊的发出。城下顿时狼烟四起,血流成河,有的青州兵被火油浇到头上顿时惨叫声一片,一架架的云梯被掀起来,只留下云梯上的士兵惨呼之声,血腥味越来越重。
城上的檑木和巨石不断砸下,不少青州兵被砸的脑浆迸裂,尸体堆积的越来越高。
即使这般也有不少的士兵已经攀爬上来了。
箭楼也已经靠上了城墙,城下的冲撞车也已经开始撞击城门,终于到了短兵相接的时候。
“将士们,背后乃是我们的父母亲人,我们已经无路可退,给本将杀”孙并举起长刀,身先士卒,把一个刚爬上来的青州兵一刀砍成两截,鲜血溅了一身,显得拧挣无比。
城墙上到处都是喊杀之声,乱作一团,不断有士兵从城墙上坠落,摔得血肉模糊,组成了一副凄美的画卷。
“大人,守不住了”亲兵大叫道。
“守不住?给我拿脑袋顶上,兄弟们把青州狗赶下城头”
孙并满脸血污,手中大刀耍的虎虎生风,一路如虎入羊群一般砍杀过来,守军一见自己太守如此生猛,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一般,奋勇杀敌,硬生生的将青州兵赶下了城头。
“没想到这孙并如此悍勇,死在这里倒是可惜了”田楷看着城头上满身血污,任然奋战的孙并一叹道。
“将军,这次我亲自带人拿下渤海城”田楷后面的一个将领道。
“我自己亲自来吧”田楷手握长枪,大喝道:“将士们,跟我上,拿下渤海城,放大家劫掠三日”青州兵一看自家刺史大人都上了,那里还能不拼命?
田楷奋勇当先,青州兵如饿狼一般向着渤海城扑来。
“放箭”城上的箭已经不多了,但是孙并已经管不了这么多了。箭如雨下,青州兵倒下一片,但是任然悍不畏死的冲了上来。
田楷长枪拨开箭林,顺着一架云梯直接开始开始攀爬上去,上面守军已经发现了田楷,刚想推到云梯,谁知道田楷速度很快,已经爬到半腰,一枪掷出,准确无比的扎在那个守军的手腕上,田楷顺势上了城头,拔下长枪,连着几枪刺翻了几人之后,立刻杀出一片空地,后面的青州兵立刻爬了上来,城上的缺口越来越大。
孙并哪里还能坐视不管?带着亲兵,大刀杀出一条血路,直奔田楷而来。
田楷也发现了孙并,两人如今见面,都是分外眼红,田楷知道孙并一死,渤海城不攻自下,孙并也知道擒贼先擒王的道理,只要田楷一死,城下的五万青州兵不战自溃,所以两人都想毕其功于一役。
“田楷受死”孙并一杆大刀横切竖砍,杀到了田楷面前,腾空跃起,携万钧之势当头劈下,田楷也非等闲之辈,长枪一横架主长刀,一翻手直刺过来,如果是平时的话,孙并肯定会大刀一横,来挡住这一击,可是孙并没有,稍稍挪动一下身子,避过了要害,直接大刀斜劈过来。
“嗤”的一声田楷的长枪刺进了田楷的肩膀,一股血箭喷出,但是孙并的大刀也已经划过了田楷的胸前,带起一道数寸深的伤口。
“你。”田楷手指着孙并说不出话来,孙并这是在以命换命,完全不计自身伤害,也要拉着田楷垫背。
“你田楷乃是青州刺史,而我却不过是一郡太守,换你一命,值”孙并再次舞起大刀悍不畏死的冲过来,田楷连连败退。
倒也不是这田楷打不过孙并,两人的武艺在伯仲之间,但是田楷率五万大军而来,攻破渤海也就是迟早的事情,而孙并只要后退一步那就是万劫不复,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在这一饮一啄之间,渤海守军士气大振,而青州兵看到田楷大败,士气大跌,一时间城门守军再次占据了上风。
但是形势却也不容乐观,田楷的青州不断的攀爬上来,但是孙并的守军却是死一个少一个,孙并如同一头受伤的孤狼,在城头来回冲杀,身边的士兵还是越来越少,身上大大小小十几处伤口,还是如同机器一般,砍杀着青州兵,起先还有不少青州兵看着孙并受伤冲上来,但是看着一具又一具尸体倒在孙并的脚下,一个个都脊背发凉。
田楷在大军之中,再也不敢和孙并交手,城头的一千守军只剩下五百余人,本来已经是溃败的时候,但是看着孙并染的更血人一般,还在城头死战一个个也都开始拼命。城上城下到处都是尸体,堆积如山,田楷的青州兵已经死伤了近八千人。
“孙兼之真英雄啊,可惜生不逢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