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下枭雄 >

第659部分

天下枭雄-第659部分

小说: 天下枭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龙华殿内,头戴冲天冠、身着赤龙袍的王世充正在闭眼听取关于弘农郡唐军的报告。
    “唐军前锋在占领长渊县后,沿着洛水东进,根据刚刚得到的情报,唐军前锋已经进入河南郡宜阳县,县令张悟道已开城投降.....”
    侍卫还没有念完,王世充便暴跳如雷,“滚!给老子滚!”
    两名侍卫吓得脸色苍白,连滚带爬地向宫外跑去,王世充大发雷霆,“是朕给的俸禄不够高吗?还是朕不关心他们,朕给了三倍于唐朝的俸料,不要你杀身成仁,你至少要守两天城,给朕一个面子,好了,唐军未到就投降,将朕的颜面置于何地?”
    王世充在破口大骂那些投降的官员,周围的宫女和宦官们都吓得战战兢兢,没人敢出头露面。
    这时,王仁则匆匆从宫外走来,唐军大举进攻洛阳同样令他忧虑万分,他是军队主帅,所承受的压力更要大于常人。
    尽管他此时有点害怕去见皇帝叔父,但严峻的形势又逼迫他不得不去面圣。
    刚走到宫门口,便听见里面传来皇帝叔父的吼骂声,令王仁则的脚步迟疑一下,这个时候去面圣,是不是有点......
    不等王仁则转身,便有多嘴的侍卫大声喝喊:“唐王驾到!”
    行踪已露,王仁则无法再回去了,他不由狠狠瞪看几名侍卫一眼,硬着头皮走上台阶,躬身施礼道:“臣王仁则觐见皇帝陛下!”
    片刻,王世充的叫骂声停止,一名宦官出来,陪笑道:“圣上有请殿下!”
    王仁则只得硬着头皮走进了王世充的内殿,此时王世充已经平静下来,站在一架沙盘前沉思不语。
    王仁则慌忙走上前,躬身施礼,“臣王仁则参见皇帝陛下!”
    王世充点点头,“皇侄来得正好,朕也想和你商议一下军情,现在朕想知道,是不是弘农郡全郡已没?”
    王仁则默默点头,“陛下,不仅是弘农郡尽失,唐军兵分两路,一路由长孙无忌率领一万人,已抵达函谷关,另一路由大将尉迟恭为先锋,率军五千走洛水谷道,已占领了河南郡宜阳县,前锋离洛阳不到一百五十里。”
    说到这,王仁则小心翼翼看了一眼王世充的脸色,见他脸色虽然难看,但并没有发怒,他忽然意识到,或许刚才圣上就是为了这件事发怒,他已经知道局势之危。
    王仁则一颗心稍稍放下,只要圣上不发怒,那下面的事情就好说了,他又继续道:“陛下,微臣估计后天,唐军前锋将抵达洛阳。”
    王世充已经从暴怒中冷静下来,他也意识到,发怒解决不了问题,既然唐军大举进攻,那他只有积极应对,才能逃过一劫。
    王世充看出王仁则有话要说,便问道:“你想说什么?”
    王仁则连忙躬身道:“陛下,臣在考虑,能否将军队都集中起来,现在军队分散防御,极容易被唐军各个击破。”
    “你的意思是说,放弃函谷关?”王世充听懂他的话中之话。
    王仁则确实就是这个意思,他连忙道:“陛下,唐军兵分两路,轻兵走函谷关,臣以为,这就是为了分散我们兵力,其实唐军从洛水河谷东进,防御函谷关已经没有意义了,还不如撤军回来守城。”
    王世充背着手走了几步,这其实是一个战略决策问题,他的军队是走外线防御路线,还是走孤城防御路线,毕竟唐军也只有十万人,兵力也并不充裕。
    沉思良久,他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利用洛阳坚城防御,他们可以占据地利,七万大军足以对付十万唐军。
    “可以!朕同意把军队全部撤回洛阳城。”
    王仁则大喜,把军队撤回来,他最担心的一个问题就解决了,还有另一个期待也须解决,“陛下,另外微臣建议向隋军求援,这样,击败唐军就更有把握了。”
    王世充却没有回答,而是背着手久久沉思不语,最后他轻轻摇了摇头,否决了王仁则这个提议。
    王仁则愕然,这是他最有把握的一个提议,叔父竟然拒绝了,“陛下,这是.....为什么?”
    “不为什么?”
    王世充深深叹了口气,语气变得异常软弱,“我们只是一只羊,夹在虎和狼之间,从前杨元庆助我,不过是因为他要打河北,现在河北战役结束了,他会望着我这只肥羊无动于衷吗……
第十章 李密抉择
    浚仪县,这是离西魏都城陈留县最近的一个县,也就是后世的开封,这也是一座大县,周长二十里,城池高大宽阔,人口密集。
    但县城驻军却不多,只有千余人,西魏的军队主要都驻扎在陈留县一带,浚仪县虽大,却不是防御重点,而且一旦发现敌情,从陈留县赶过来非常便捷。
    浚仪县的商业十分繁盛,往来商人不断,使这座县城内充斥着天南地北各种口音。
    在县城北面有一座小寺庙,叫做普照寺,寺庙虽小,但它有一座全县最高的佛塔楼,只是塔楼年久失修,已经摇摇欲塌。
    这天上午,一只苍鹰从远方盘旋而至,收翅落在塔顶,一名守候在这里的鹰奴立刻上前,从鹰腿上取下一管信,向县城内奔去。
    不多对,几名骑士策马出了县城,向陈留县疾奔而去。
    ……
    此时温大雅并没有离开陈留县,而是留下来督促李密执行盟约,唐朝和西魏已经签署了同盟协议,但唐朝要的并不是这个,而是李密几时出兵洛阳。
    偏偏这个重要的问题,李密却含糊其词,虽然答应了,但几时出兵,出多少兵都没有明确,这让温大雅心中着实有些焦急,这件事若办不好,他很难回京交代。
    房间里,温大雅不安地来回踱步,他在等朝廷或者秦王的消息,只有朝廷正式出兵的消息传来,他才能去催促李密出兵。
    温大雅心中的不安还来源于李密的态度,当然,李密本人的态度从来都是模棱两可,没有改变过,而邴无真的态度却能说明问题,从刚开始积极热衷地替他们奔跑,到现在居然对他避而不见。
    这就让温大雅心中感到了一丝不安,邴无真是一面镜子,从他那里能看出李密的态度微妙变化,这里面一定发生了什么事,这种不安使温大雅这些天一直身处煎熬之中。
    这时,外面传来一阵奔跑的脚步声,一名飞奔进来禀报“使君,浚仪县有紧急情报送来!”
    浚仪县是唐风在中原的一个重要据点,那边可以放鹰,避开了陈留县的监视,温大雅精神一振,连忙道:“信在哪里?”
    片刻,一名骑士快步走进,将一卷情报呈上,“使君,这是一个时辰前得到的情报,从上洛郡发来!”
    温大雅将情报在桌案上摊开,竟然是秦王的亲笔手令,只有一句话:‘唐军已出发’督促李密尽快出兵!。
    温大雅咬了一下嘴唇,立刻站起身道:“准备马车,我要去见魏王!”
    ……
    这几天,李密的态度确实发生了微妙变化,就在三天前,邴无真的家奴揭发,有人向邴无真拜贿了几千两黄金,这令李密大为震怒,立刻追问邴无真。
    尽管邴无真矢口否认此事,但家奴意外被杀,却使李密相信了邴无真受贿,因为此人一直便是极贪贿赂,如果说他没有受贿,那才是奇怪之事。
    而且李密很快猜到,居然行贿三千两黄金,这种大手笔只能是某个势力所为,会是谁,是隋还是唐?
    从行贿时冉和邴无真的表现,不难猜出,这三千两黄金,只能是唐朝所贿,所以邴无真才极力劝自己结盟。
    不过李密也并没有处罚邴无真,邴无真在西魏势力很深,在没有确凿证据情况下,轻易处罚他会引起西魏分裂,李密投鼠忌器,他便把这件事压在心中,但他对邴无真已经不是很信任了。
    也正是这个缘故,邴无真对温大雅避而不见,李密对唐魏之间的同盟也变得不那么热切了。
    地图前,李密凝视着江都,他已经渐渐接受了房玄藻的建议,转战东南,迁都江都,在东南建立自己的势力。
    这让他想到了魏蜀吴三国鼎立,趁隋唐争夺中原的机会,他则埋头在东南发展,一旦隋唐在中原打得两败俱伤,无力东顾,那三国鼎立之势便形成了。
    虽然李密已决定把实力转到东南,但要他完全放弃中原,他也心有不甘,这更多是一种感情的牵念。
    从瓦岗时代开始,他们便是以中原为活动之地,而且他的军队大多都是中原人,让他的军队放弃中原迁移去东南,这也会遭到将士们巨大的抵制。
    李密心中十分为难,他不知该怎么破局?使他的手下痛快地答应南迁。
    就在这时,侍卫在门口禀报:“启禀王爷,唐朝特使紧急求见!”
    李密眉头微微一皱,他当然知道温大雅还在陈留,也很清楚温大雅这时候来找他做什么?一定是唐军出兵,他来催促自己出兵相助。
    虽然李密极不情愿出兵为唐朝卖命,但唐朝的物资现在还没有运到,他也不能完全拒绝,还是得继续敷衍。
    “请他进来!”
    片刻,温大雅是侍卫的引领下匆匆走了进来,进门便深施一礼,“下官参见魏王殿下!”
    “温使君不必多礼,请坐吧!”
    两人分宾主落座,李密关切地问:“这几天,温使君在陈留过得如何,馆驿可有照顾不周?”
    “多谢殿下关心,馆驿照顾得很好。”
    “这些天我公务繁忙,也没有时间顾及使君,怠慢使君了。”
    “哪里!哪里!殿下的厚待,下官感激不尽。”
    两人寒暄几句,温大雅便将话题转到了正事上,他欠身道:“我刚接到朝廷快信,我朝秦王殿下已率十万大军出兵洛阳,按照我们双方约定,魏军也应派兵援助,不知殿下准备几时派兵?准备派多少军队,下官需要向朝廷禀报,不殿下能否告之下官?”
    温大雅虽然有点难以开口,但事关大局,他还是很坦率地说了出来,没有一点含糊。
    李密没有说话,半晌,他笑了笑,“既然双方有盟约,我肯定会按照盟约的要求来做我李密也是有信义之人,请温使君不用担心。”
    “那魏王准备几时派兵?派多少军队?”温大雅依旧不舍地追问。
    李密的脸色略略一沉,心中不悦,哪有像这样逼问自己的就算是李渊也不能,但李密还是压制住了心中的不快,淡淡道:“我刚刚已经说了,我会依照盟约来安排,难道温使君没听懂吗?”
    话已经说到这一步,温大雅便问不下去了,也不能再问,李密还是用这种含糊其辞来应对他令他心中颇为沮丧他只得站起身无可奈何道:“好吧!希望殿下能够尽快出兵,双方共击隋郑。”
    ……
    ……
    温大雅告辞走了,李密坐在书房内闭目不语,不多时,有侍卫禀报,“房相国来了!”
    李密连忙吩咻,“速请他进来。”
    很快,房玄藻快步走进了李密官房“王爷找我吗?”
    李密此时对房玄藻非常信任,尤其房玄藻劝他取东南,让他看到了一线光明相反,邴无真为了贪贿而出卖自己,更让他看清楚了孰为忠,孰为奸。
    李密微微笑道:“刚才温大雅又来找我了。”
    “卑职在门口遇到他了,他可是来催促王爷出兵?”
    “正是!”
    李密叹了口气,“他催得很急,让我很难办啊!”
    房玄藻沉吟片刻问:“殿下能确定吗?不想放弃中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