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帝国风云 >

第615部分

帝国风云-第615部分

小说: 帝国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映,并且希望得中国民众的谅解
    只不过,这些都是“软手段”
    为了防止日本再度成为威胁,“硬手段”加重要
    最基本的,是为日本制订一部和平宪法,从最高法律的层面上,让日本失去发动战争的能力
    这是日本在战后通过的“和平宪法”
    在这部宪法中,明确规定日本不得拥有发动战争的权力,即没有宣战权,仅有实施本土防御作战的自卫权据此,明确规定日本不得组建正规军,即没有军事权,而防卫本土的基本力量是警察部队
    当然,宪法对日本的约束还有很多
    比如,日本不得拥有包括核武器、化学武器与生物武器在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也不得在本土部署与储备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不得参与运送、储藏与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行为
    当然,宪法只是基本**,需要由其他法律来完善宪法,使宪法的条款具备可操作性
    战后,日本出台了很多限制军备的法案
    比如,在《军事管制法》中明确规定,日本在战后不得出口武器装备,也不得向海外派遣包括警察在内的军事与准军事力量,不得在海外拥有军事基地,以及不得根据防卫原则参与海外军事行动
    又比如,在《国家安全法》中,确认了中国驻日军队为日本的基本国防力量这意味着,日本要像供养本**队那样,为中国驻日军队提供军费只是,这部法律也从根本上限制了中国驻日军队的规模,即总兵力不得越二十万人虽然在具体实施中,这个限制并没有得遵守,但是这降低了日本的国防开支负担,即在驻军数量过二十万的时候,日本也只按照二十万的标准提供驻扎费用
    此外,在《预算法》中,还规定日本每年用于军事的开支不得过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一这项规定,对后来日本组建自卫队设下了障碍,即日本当局不可能随意增加军费开支来增强军事实力
    总而言之,通过出台各种各样的法律,对日本的国家实力进行限制,是最有效的办法
    只是,这样一来,反而让日本获益匪浅
    这是,在战后,日本不需要负担沉重的军费开支,可以把多的资源与资金用在经济发展上,而中国却要承担起保卫日本安全的义务,也相当于替日本承担了军费开支,从而使经济发展受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讲,日本的和平宪法,为其战后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要知道,在大战结束后二十年,日本发展成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规模过了德意志第二帝国,与联邦美国,仅次于中国在二十世纪七零年代末,日本经济在鼎盛时的规模相当于中国的百分之六十也正是如此,日本成为了二战众多战败国中,第一个在经济上实现反转的国家
    只是,这并没有改变中日之间的关系
    白了,不管日本的经济规模有多么强大,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都不具备**自治权的情况下,也不过是中国的附庸国当然,在名义上,日本是中国的盟国,而且是最重要的盟国之一
    由此可见,对日本的重建扶持,是中国在战后树立的国际秩序的典范之作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五百九十六章 关键点
    到一九四八年底,日本的战后重建已经取得了显着的成果。
    面对现实,顾祝同不得不承认,即便是曾经的敌对国,只要加以适当的引导,也能够成为举足轻重的盟国。
    当时,很多中**人都不知道,他们穿的军服军靴、使用的被套、用来装子弹的帆布弹袋、乃至急救时使用的纱布与止血带,大多来自日本,是成千上万日本工人辛苦劳动所生产出来的产品。
    只是,顾祝同还认识到了一个问题,即仅仅帮助日本进行战后重建,并不足以形成一个良好的国际秩序。
    说白了,需要进行战争重建的不止一个国家。
    这时候,顾祝同想到了一点,即是否可以通过战后重建来营建新的国际秩序,而且把重建援助跟国际关系挂钩。
    显然,想到这一点的时候,顾祝同就意识到,这才是冯承乾的真实意图。
    说得简单一些,就是通过重建援助,来建立一个以中国为核心的同盟集团,以此取代同盟国集团。
    “想清楚了?”
    “大元帅深谋远虑,我是自叹不如啊。”
    冯承乾笑了笑,说道:“你不用恭维我,你只用了三天就想明白了,而其他人花上一个月都没能想清楚。”
    顾祝同一愣,显得有大不大相信。
    “还好,我们还有足够的时间。”冯承乾长出口气,说道,“总统那,问题基本上不存在了。虽然在对外援助上,刘伯恩依然认为应该对战败国与同盟国加以区分,但是他已经在原则上同意了我的建议,即通过重建援助把曾经的敌对国发展成盟友。吴铁生大元帅与刘亚光元帅那,我还在做思想工作。当然。只要他们能像你这样,看清楚战后的国际秩序,以及建立新国际秩序的必要手段,他们就不会跟我唱反调。要不了多久,中央高层就会在这个问题上做出最终决定。”
    “这么重大的事情,越早定下来越好。”
    “所以我才让你回来,”冯承乾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计划确定之后。需要有人来具体实施。不可否认,我是最理想的人选,只是我已经上了年纪,这几年都很少回京,大部分时候都在青岛。显然,我也不适合东奔西跑了。”
    “大元帅……”
    “我觉得,你是最佳人选。”
    “这……这应该是政府的工作吧。”
    “当然。从根本上讲,这是政府的工作,只是现在还是战时状态,因此军人参与其中也不算违法。更重要的是,战后重建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而且存在援助评估的问题,军人更适合做这件事。”冯承乾拿起雪茄,但是没有急着点上。“原因很简单,我们援助其他国家进行战后重建,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大家都能看到的。即在战后建立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秩序,以免战争再次爆发。另外一个,则是不那么容易看得出来的。这就是,新的国际秩序必须以我国为核心,因此就必须针对性的压制那些能够挑战我们的国家,而只有军人才知道哪些国家能够对我们构成威胁。更重要的是,这直接关系到整个世界的未来,需要有足够魄力的人来实施。”
    顾祝同没有开口。他已经听出了冯承乾的意思。
    说白了,冯承乾希望通过重建援助,建立一道针对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战略包围圈。也就必然会与德意志第二帝国发生矛盾与冲突,说不定还会引发军事对抗。因此就必须由军人来主导援助工作。
    显然,重建援助是表象,而军事压迫才是内在。
    “怎么样,对自己有信心吗?”
    “这……”顾祝同迟疑了一下,说道,“不是没有信心,只是这是一项极为庞大的系统工程,而我刚刚才知道……”
    “万事开头难,而且你有的是时间来熟悉新的工作。”
    顾祝同锁紧了眉头,似乎没有明白冯承乾的意思。
    “你不反对,我就正式提议由你来主持战后重建援助工作。”冯承乾笑了笑,说道,“现在,我们暂且把这件事情放下,说一些具体的事情。首先就是,在美国战败之后,我们该如何处置这个国家?”
    “这……”
    “你觉得,这与战后重建没有关系?”
    “不,当然不是。”
    “明白就好。”
    顾祝同长出口气,跟冯承乾讨论事情,必须集中注意力,因为冯承乾的思维有很大的跳跃性,如果反应不够快,就跟不上他的思维速度。
    比如,美国与战后重建的关系。
    表面上看,这两者没有直接关系,可是两者不但有关系,而且是决定性的关系。
    原因很简单,美国的战后形态,将对中德的关系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前面已经提到,在中国成为全球霸主的时候,能够接受的只是让德意志第二帝国成为欧洲与西方的霸主。虽然这基本上确定了中德关系,但是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即没有可靠的办法来约束与遏制德意志第二帝国与中国争夺世界霸权,更不可能对德意志第二帝国在欧洲与西方的行为进行制约。
    关键就是,中国在欧洲与西方缺乏代言人。
    最初的时候,中国当局把希望放在了意大利身上,特别是在英国战败前后,中国与意大利有一段短暂的蜜月期。可惜的是,在意大利表现出了亲华倾向之后,德意志第二帝国立即采取行动,甚至制订了颠覆意大利政权的军事行动计划,而意大利在受到强大威胁之后,不得不立即改弦易辙。结果就是,中国在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之后,依然没有能够与意大利建立更加深厚的合作关系。
    与意大利一样,其他欧洲国家也很难摆脱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控制。
    说白了,这些国家都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邻国,离中国却非常遥远,因此不可能放下切身威胁来帮助中国遏制德意志第二帝国。
    当然,还有一个较为理想的选择,这就是英国。
    问题是,英国只是一个小国,即便有发展强大的基础,也最多只能够成为遏制德意志第二帝国在欧洲扩张的桥头堡。说白了,以英国的情况,短期之内绝对不可能成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主要威胁。
    这样一来,英国的战略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显然,剩下的就只有美国了。
    可以说,从综合国力与发展前景来看,美国不但有能力挑战德意志第二帝国,还能够变得更强大。
    更重要的是,美国是典型的西方国家。
    也就是或,美国在西方文明中有很强的号召力,欠缺的只是强大的国力。在拥有强大的国力之后,美国就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分庭抗礼。
    当然,这其中也存在风险,即一个强大的美国,同样是中国的头号威胁。
    正是如此,在对美政策上,中国当局立场十分矛盾。
    从根本上讲,中国需要一个强大的美国来牵制德意志第二帝国,可是又不想让美国强大到足够跟中国争夺世界霸权。
    唯一的办法,就是削弱现在的美国,使其仅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争夺西方霸权。
    显然,这也是中国对待美国的基本政策。
    更重要的是,这一政策在一九四五年就形成了,并且由此主导了所有对美战争,包括在美国西海岸地区登陆。
    前面已经提到过,在美国西海岸地区登陆,对击败美国的帮助并不大。
    当时,中国当局坚持要在美国西海岸登陆,名义上是为了证明中**队有能力跨越大洋攻打美国本土,可实际上却是要把西海岸地区割裂出来,为今后把美国分割成多个国家打下基础。
    此后,登陆美国南部地区,也与这个目的有关。
    别忘了,在登陆之前,顾祝同做了很多前期准备,其中包括派遣海军陆战队的特种侦察兵去调查战区内的民族分布情况,联系亲德的日耳曼人后裔,并且在美国南部地区组建秘密情报网络。
    问题是,分割美国绝对不可能是中国的单独行为。
    在大战期间,中国得尽可能的维持同盟国集团的团结,因此就不可能在对美问题上采取单方面行动。
    有趣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国也支持分割美国。
    原因很简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