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朝第一国师 >

第159部分

明朝第一国师-第159部分

小说: 明朝第一国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百二十七名进士当中,足足有二十三个绍兴府的士子!而会馆这边只有一个!
    一比二十二!
    对比结果堪称惨烈。就算再死硬的人,此刻心里也是翻江倒海,懊悔不迭,只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卖,再怎么后悔也晚了。
    等到二甲的结果也都出来后,连还有些侥幸心的黄齐贤也蔫了,邹绚、诸燮等一度动摇过,却又幡然回转的余姚同乡赫然在榜,还有那个一开始就没动摇过的彭大有,更是排在了相当靠前的位置!而黄齐贤这边,则是全军尽墨!
    十比零……
    报喜还没结束,下面还有,但黄齐贤已经不报任何希望了。那三个位置到底属于谁,早就有了定论,他先前还不肯相信,现在却连最苍白的辩驳之词也说不出了,没办法,人的确不能与天斗啊。
    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刘同寿的名字也一直没有出现。
    反正只剩下三个名额了,即便皇上犯了糊涂,把刘同寿提拔进前三也没啥,他进去了,自然要把年旦评的那三位挤下来一个,自己砸自己的招牌,这也算是恶有恶报吧。
    黄齐贤很期待,他甚至动了心思,想去福临客栈瞄一眼,看了刘同寿的脸色有多难看。
    “捷报浙江绍兴余姚县老爷孙讳应,高中乙未会试第二名贡士,金銮殿上面圣!”
    “捷报浙江绍兴余姚县老爷韩应龙,高中乙未会试第一名会元,金銮殿上面圣!”
    最后的报子如约而至,带来了众人预期之中,却又期待已久的消息。
    欢声雷动。
    会元不是状元,但两者间的距离却并不遥远,小仙师的点评从不落空,未来尽在他的掌握之中!
    人们争先恐后的涌向了客栈大门,想着从韩、孙等新科进士身上沾点贵气,更想趁机进到客栈里面,亲眼看看那位神通广大的小仙师。
    当然,有人追捧,就有人鄙弃,如黄齐贤一般想法的人,也颇有不少。他们幸灾乐祸的想着,终究,这位小仙师自己还是名落孙山了,恩旨什么的,不过是一场闹剧罢了。
    算人却不能算己,这神通广大,只怕是要打个折扣了。
    “不对。”吴承恩突然摇了摇头,没头没脑的冒出了一句。
    “哪里不对?”小家丁本来打着插队的主意,可看到客栈门前这场面,他早就把那个念头丢到九霄云外去了。赶在这当口插队,别说是蔡学士的面子,就算是张首辅的面子也不够啊。
    “会元应当是领班面圣才对,可那报子分明就没提这两个字。”写小说的就喜欢留意细节,很多人都没注意到的这个细节,被吴承恩给捕捉到了。
    “兴许是说漏了……”话说一半,小家丁自己就闭了嘴,礼部的报子都是衙门里的积年老吏,专业着呢,报进士的名讳怎么可能报错?即便真有报错的,也不可能刚好赶到会元老爷身上呐。
    “那是怎么回事啊?”他挠挠头。
    “我也……咦?”吴承恩有点想法,但却不肯轻易吐口,就在这时,远处又是一阵锣鼓声响,他释然道:“果然是这样。”
    “怎么还有?”围观众都傻眼了,会元后面还有报喜的,这事儿显然不科学啊。
    “捷报浙江绍兴上虞县老爷,天子门生刘同寿,高中乙未会试恩旨第一名,金銮殿上领班面圣!”
    轰!
    众皆哗然。惊呼声,吸气声,响成了一片,形成了一阵轰然大响。
    小仙师果然是小仙师,压轴出场不说,还连创了多个记录。
    名讳前面的那个天子门生的称号,已经很是耐人寻味了,后面还有个恩旨第一名……好吧,恩旨就他一个人,就算名落孙山,他也是第一名。最后,又来了个领班面圣!这不是会元的特权吗?
    真是让人既惊且羡,既茫然且有所领悟,既莫名其妙,且理所应当啊。未完待续……)
    s
第189章 人生如戏
    在嘉靖的刻意安排下,小道士享受了一把小会元的待遇,即便刘同寿两世为人,心性城府的修炼都很到家,还是止不住的微微醺然。。)
    人生四大喜,最受推崇的就是这金榜题名的一刻,而会元更是金榜中的金榜,受到的追捧之劲爆,自然更加了不得。不管真心还是假意,远近之间,尽是一片恭贺之声,人太多,声音太过响亮,以至于刘同寿连自己说的话都听不到了。
    没想到,自己这个魔术师,也能享受到金榜题名之乐,这趟穿越算是值回票价了。只是有些对不起韩兄,这风光本来是属于对方的,不过……刘同寿向身遭看看,包括韩应龙在内,众士子都脸上都洋溢着最诚挚的笑容,就算没被取中的那些也一样。
    “请小仙师和诸位老爷上马披红,御街夸官!”当气氛达到最高点的时候,人群中有人嚷了一嗓子。
    “对,御街夸官,让京城人都领略一下上虞小仙师的风采!”这个提议得到了最为热烈的回应。
    “请小仙师上马!”
    “快,把锣鼓都搬出来!”
    正常来讲,御街夸官是殿试后才能进行的。这待遇,一般都是前三甲才能享受到,由礼部官员组织仪仗,大张旗鼓,鸣锣开道,风光无限。其目的是激励学子们的上进心,鼓励他们积极地学习,参加科举考试。
    而对京城百姓来说,这就是个难得的大热闹。
    对朝堂事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皇帝这道恩旨不合正常程序,有钻空子的嫌疑。而皇上对礼制还是相当重视的,殿试结果如果真如小仙师所预言的那样,在三甲之外的刘同寿,是享受不到这个待遇的。
    状元再显赫,再励志,却也比不上小仙师的传奇性。再说,小仙师生得又这般俊俏,不好好的让京城的大姑娘小媳妇开开眼。岂不是暴殄天物?将来是要被家里的婆娘戳脊梁骨的。
    所以,不待刘同寿回应,围观众就自发的行动起来。不明真相的人也乐于凑这个热闹,光是在这里嚷嚷,哪有簇拥着这位传奇人物招摇过市来的爽快?
    “贤弟,这……会不会有僭越之嫌,惹得皇上不快?”狂喜之下,孙升依然保持着冷静,趁着围观众忙于准备游街,他低声提醒道。
    “不要紧,此间不是说话处,小弟回头再与孙兄详说。”刘同寿不以为意摆摆手。并不多解释,而是扯过梁萧叮嘱了几句,后者点点头,领命去了。
    看到小道士成竹在胸的样子,孙升的忧虑很快消散。刘同寿金榜题名。对京城百姓来说是个热闹,但对他以及在场的士子们来说,意义完全不同,这代表着一个尚显稚嫩,但潜力十足的新兴派系的成型。
    如果刘同寿还是原来的身份,那么。这个派系在成立之初,可能会保持着精诚团结,但随着势力的扩大,内部不稳定的因素就会扩大。原因很简单,这个派系建立伊始,就存在两个山头,一个中心在宫中,另一个则是在朝中。
    原来的计划,是由他和韩应龙在朝中主导。他二人的忠诚度和功名倒是没问题,但科举成绩对仕途虽然很重要,但却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以张孚敬为例,可以很清楚的说明这个问题。
    张首辅是正德十六年的进士,名次仅排在二甲中后。那年的状元是谁?如今官居何职?大概很多人都不知道,但孙升很清楚,当年的状元公,杨维聪,如今在河南做学正,这个官倒是不算太小,但和当朝首辅比起来,就是天差地别了。
    甭管过程如何,现在刘同寿已经是正经八百的进士身份了,将来也是要入朝为官的,不出意外的话,他的威信就无人能够动摇,宫中朝中一把抓,自然消除了所有隐患。
    这一切,跟刘同寿出神入化的揣摩圣意本领是密不可分的,孙升不认为自己在这一点上,能和小道士媲美。实际上,即便历数大明朝堂,能在这方面跟小道士相提并论之人,也不过寥寥数人,屈指可数,自然用不着担心。
    孙升之后,再无人有异议,围观众热情高涨,客栈老板更是着力配合。发榜之后,金榜题名的进士披红戴huā,本来就是保留节目之一,只是要不要招摇过市的问题而已。对刘同寿有几分认识的张老板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行头仪仗很快准备就绪,近千人的大队浩浩荡荡的上了路。
    闹了大半天,此刻日已偏西,将近傍晚了,看了一天热闹的京城百姓尽兴之后,多半都在回家的路上。热闹再好看,也不能当饭吃,何况,报喜已经结束了,也没什么新的热闹看了。唯一遗憾的就是,没找正地方或路程太远,没看到会元老爷和那位传说中的小仙师。
    就在这当口,一阵喧天的锣鼓声,以及喧闹声,如同春雷乍响,黄河开冻,滚滚洪流沿着长安大街轰然而来。
    刚走入家门的人惊讶的停下了脚步,转过身来;一直在家安坐的人也愕然起身,推开门窗,向外眺望;顽皮的孩子们更是经不起好奇心的唆使,不顾长辈的呼唤,蹦跳着跑到了门外,向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跑去。
    “还没殿试,怎么就有人夸官了?”
    “哪个生了雄心豹子胆,不得圣旨,不循礼制,就私自乱来,不怕刚到手的功名被黜了吗?”人们议论纷纷,疑窦满腹,脚下都象是钉了钉子似的,动都不动,只是透过门缝、窗户向外探看。
    不按规矩做事,谁知道会不会惹出什么乱子来?那士子乐极生悲,是自作自受。却不要连累了自家才好。
    不过,这样的状况保持的时间并不长,锣鼓声稍歇,一阵高喊声传来,人们很快便恍然大悟,然后兴高采烈的冲出了家门,动作之敏捷。全然不在孩子们之下。
    “游街的是小仙师!天子门生——上虞刘小仙师金榜题名,到承天门谢恩来了。”
    “金榜题名要谢恩,朝廷有这规矩?”
    “小仙师当然不同。他是奉了恩旨参加考试的,中了式,当然要来谢恩呀。”
    “原来是这样。那,那个天子门生又是怎么回事?不是说只有参加过殿试,上了金銮殿面圣之后,才能算是天子门生吗?”
    “我说这位大哥,你的消息也太落后了吧?小仙师这个天子门生,不是随大流的那种,而是实打实的!告诉你吧,早在小仙师刚入宫面圣那会儿,皇上就看出小仙师的宿慧了,特意收为弟子。教授以经史之学,这才有了小仙师的金榜题名。”
    “原来如此,在下愧为京城人,长在天子脚下,竟然连这样的消息都没有耳闻。惭愧啊,惭愧。不过话说回来,这位兄弟看起来似乎有些面生,不知家住何处,常在那个坊市公干,怎地耳目如此灵通?”
    “嗨。我也是刚从外面进京的,只是刚好住在学士楼,嗯,就是小仙师驻骅的那间客栈,刚改的名字,听到别人说了,这才有所了解。咱们大明出了这样的人物,真是大大的祥瑞啊!大明中兴,指日可待了。”
    “是啊,小仙师的道法高,心地也好,有这样的人物伴在圣驾左右,确实是好事。”听者纷纷点头,但也有人不以为然“就算如此,说是祥瑞也太夸张了吧?以恩旨参试,然后金榜题名,谁知道里面有没有什么弊端?”
    “呸!屁的弊端!敢说这种话,也不怕风大闪了你的舌头,今科会试戒备何等森严,监考是什么样的阵仗,你自己孤陋寡闻,却也可以找个经历过的人问问去,旁的不说,单说都察院的御史就去了四五十,舞弊?你当整个朝堂就没有正人君子了吗?”
    这种酸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