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皇商-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佶尚不能理解王诩话中的深意,但是对于字画他却有非凡的领悟和见解,久久地凝视着瘦金体,赵佶忽然有所感悟,激动得朝着王诩道,“多谢师父为子墨指点,您不仅为子墨书画之师,更为子墨人生之师。子墨愿终身跟随师父,学字画修心性。”
王诩哈哈一笑,笑容中带着为人师表的安慰,更有一层赵佶尚且无法理解的深意——朱勔、蔡京、林灵素、赵佶,昏君佞臣皆都粉墨登场了,王诩在心中已经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恰当而合适的位置。
两天之后,王诩被赵佶化妆一番,瞒过检查带出了宫宅,临行前,王诩都没有看到赵璎珞的身影,赵佶只得在一旁安慰。
回到枣花小院,冉儿、马华、陈卯等人一一迎了出来,赵佶因为身份特殊,所以送回了王诩,就坐着马车返回了端王府。
王诩安慰了冉儿一番,编造了一个跌倒受伤的谎话,就扶着冉儿回后院休息了,刚一返回前厅,却发现陈卯、冉清流和朱勔不见了。
这时马华上前解释道,“礼部已经放榜,他三人急着去看榜,所以也没有打声招呼就走了。”
王诩笑笑,想起当年自己的考试来,“无甚事的,让他们去吧。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十年寒窗,期待一朝,人之常情。”
“呵呵,公子出口成章,信手拈来即成诗,当真了得,难怪公子气定神闲,此番定然高中无疑。”马华接连称赞道。
王诩摆摆手,没想到这句前人的诗还没现世,不想过多在此问题上纠缠,忽然想起了还在自己家里的番人,“马先生,那番人如今情况如何了?”
说到正事上来,马华整肃神色道,“已经好得七七八八了,若公子要问他什么,现在时机是最好的。”
王诩亦是知道,礼部的省试放榜,马上就要殿试,若是不及早处理掉其他的问题,两头应付不过来。
“好,我们这就去。”王诩刚一起身,忽然扯着了左手的伤口,脸上痛苦地一抽。
马华见状赶紧上前关切道,“公子要不然先休息着,伤口那么深,若是牵扯开了,恐怕难以愈合。”
王诩忍着疼痛摇头道,“不行,就算今天歇了,殿试也是要参加的。若是有麻药就好了,至少能暂时撑一撑。”
“公子所说的麻药是何物?”马华忽然问道。
王诩自知说漏了嘴,弥补道,“一种暂且不让人感觉到疼痛的药。”
马华眼睛一亮,“虫草先生在给那番人医治时,好像也用过此类药。前几天,那番人说,前些日子躺在床上都不感觉身体的疼痛,这些天好转了反而会感到疼痛。”
“哦?!那请马先生帮忙,务必找虫草先生多弄些此类药物来,越多越好。”王诩兴奋得连手臂的疼痛都遗忘了,他没想到这制毒的老人能有麻药,这东西正好能应急。
“对了公子,匡尚和大理国的时节有了些接触,并且已经和他们达成了贸易的意向,但是大理使节嘴巴很严,匡尚暂时还没能获得更多的消息,所有只能有劳公子你从那番人处了解了。”马华进一步地补充道。
“嗯,能够有贸易的往来就好,至于其他的我来安排。”
“那好,马某现在就去找虫草先生,就劳公子自己去见那番人了,他还在南边的厢房里。”马华担心王诩的伤势,说完便转身出去了。而王诩也紧接着去了南边的厢房。
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理内部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身手果然了得。”王诩站在一棵紫荆树下,称赞道。
番人回头一看,见是王诩,随即拱手道,“多谢王官人的救命之恩。”
王诩笑着走到石桌前坐下道,“不必言谢,你汉话说得挺好,不知高姓?”
“在下姓芒名苍,王官人于在下有救命之恩,不敢欺瞒。王官人今后便以名字直喊就是了,没有大碍的。”芒苍一脸的豪气,头上的刀痕依旧清晰可见。
王诩暗忖,此人对于宋朝的文化礼节还是很懂,看来要从他嘴里套话出来,须得费一番周折才行。
“芒苍兄可知当日袭击的两人是何身份?为何要袭击你?”王诩问道。
芒苍故作不知地摇摇头道,“在下实不知那伙奸人为什么要袭击我,至于他们的身份我也是不清楚。”
“芒苍兄何故千里迢迢地来到汴京城,又何故被大理使节袭击?”王诩脸上依旧挂着笑容,芒苍眼神中闪过的慌乱没有逃过他的眼睛。
“芒苍兄尽可实言相告,我王诩会救你,就不会怀有歹心。至于我为何知道那两人的身份嘛…因为我已经着人和他两联系上了,不过谈的都是生意买卖。”王诩一番话连宽心带威胁,他既怕苍芒暴起袭击,杀掉他扬长而去,又怕苍芒毫无忌惮,不肯说半句真话。
中年男人脸色闪过千万神色,他也想到了王诩可能知道他的来历,但是没想到他居然能和大理的使节联系上了,但是他知晓的事情究竟到了什么程度,他又是什么身份?一连串的问题出现在苍芒的脑海里,让他犹疑不定。
王诩所知道的也就不过如此而已,不过现在他要做出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和苍芒耗耐心。
两人僵持着。谁也不率先开口。过了不知多久,王诩决定再冒险激他一激,“既然苍芒兄不相信我,我也无话可说。时候不早了,我与大理使节还有生意要谈,就不打扰苍芒兄休息了。”说完,王诩起身作势要走。
苍芒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做出了决定,伸手阻拦道,“非是我信不过王官人,只是此事非是我苍芒一人的生死。”
难道有政治目的!王诩忽然警醒过来,也就就坡下驴,坐了下来。“苍芒兄不妨直言,王某虽不是权贵,但是也还是有些许的能力,说不定能够帮到苍芒兄。”说完,王诩又补上了至关重要的一句,“多我一个王诩的相助,总比苍芒兄在怀远驿空守要强得多吧。”
“这…”苍芒犹疑的眼神看着王诩,苍厚的脸颊抽了抽。似觉得王诩说得有些理。他来到京城这么久,不仅目的没有达到。而且险些送了性命,若是此人要对自己下手,又怎会救自己。不过就算是如此,但他的心中仍旧有自己的盘算,他苍芒非是初出茅庐的雏儿,更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轻信于人的孩童,“好吧,王官人,在下就直说了。在下乃是大理诸部之一芒布部的族人。这次乔装打扮来到汴京,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监视大理使节的动向,阻止他们向宋朝讨要册封。二是,看能不能得到宋朝权贵的帮助。”
苍芒并未尽说实话,至少他没有告诉王诩他来到汴京的城的几个月里处处碰壁,不仅是权贵不予理睬,就连想要退一步达成的生意买卖都没有商人理睬。他在不清楚王诩目的的前提下不能尽透底牌,不能让王诩知道自己已经无路可走了。
王诩听得有些懵,他不清楚大理国的历史,更搞不清楚大理国内部纷繁复杂的部落有什么联系,遂问出了口。
“王官人,大理国和宋朝久未联系,所以王官人你不知道也是很正常的事。”说着,苍芒就将大理的建国历史以及现在的状况说了出来。
原来,大理建国之君名叫段思平,起初段思平只是小府副将,后因战功,成为通海节度使。南诏尊圣二年(即是929年),杨干贞夺赵善政之位,建大义宁,改元兴圣。其弟弟杨诏指段思平有帝王之相,在疑惧下,杨干贞急欲追杀段思平。在被杨干贞追杀期间,段思平曾到秀山神祠占卜得到启示,藏匿在自己舅父的部族中。会善政臣守高方和段思平关系密切,派段思平之弟段思良和军师董迦罗前来加以保护。南诏兴圣元年(930年),杨干贞的位置被其弟杨诏所篡,杨诏得位后,改元大明。段思平向东方的黑爨三十七蛮部借兵,会于石城,以董迦罗为军师,讨伐杨干贞,所向皆克,遂进攻大理。
就在段思平进攻大理之时,还有一段离奇的传说,时杨诏等陈兵据桥,段军不能通过。当晚段思平在睡梦中得到三个梦境:“人无首;玉瓶无耳;镜破”,感到大惑不解,其军师董迦罗指段思平的梦境乃天大吉兆,因为“君乃丈夫,去首为天;玉瓶去耳为王;镜破则无对者”,因而军心大振。是日,段军找到一名浣纱妇女,指引段军适合大军渡河的地点,曰:“人从我江尾,马从三沙矣,尔国名大理。”
段思平大军按照浣纱妇女的指引,渡河成功,杨诏兵败自杀,杨干贞知道兵败消息后弃城而逃,为段思平军所擒,大义宁灭亡。大明七年(937年),段思平即位,建号大理,建元文德,仍都大理。
这就是如今北宋朝大理国的由来,不过前事已经做古,如今大理国又有了新的变化。
“原本大理国一派国泰民安的景象却就在上治元年,也就是你们宋朝的绍圣元年有了变化。”说着,苍芒的眼神透露出憎恨和凌厉,“宰相高升泰窃国自立,废掉了大理王段正明,改国号为大中国。在此贼称帝期间,荒淫无道,横征暴敛,诸多部族都起兵反抗他,但却都被他镇压了下来。两年后。此贼身死。迫于我们的压力,让其子高泰明将王位归还段氏,也即是段正明的弟弟段正淳。但是,此后的几年中,高氏依旧把持着朝着,称中国公。还想派出使节要求宋朝的册封,这样他就能名正言顺地继续把持大理国的政权。作威作福,压榨我们各个部族。”
经过苍芒的这一番解释,王诩明白了过来,原来此时的大理国政局不稳,难怪其高氏急于求得宋朝的册封,要的就是得到一个名正言顺。
苍芒对大理当前形势的介绍也算是对王诩的一番试探。来汴京城的几个月里,他发现了宋人不论是官府还是商人以及百姓,都不关心大理的事。这让他倍感失望,但眼前的这个名叫王诩的似乎对大理事务很是感兴趣,而且通过王诩之前的话能够分析出,他既然能够与大理使节进行生意买卖,说明他至少过得了官府一关,还有就是有一定的实力。从汴京到大理。几千公里的路程。岂是一般小商人能承受得了的。
苍芒顿时对王诩有了其他的想法。
有了对西南地区的初步了解,王诩感觉似乎西南的局势很是错综复杂。但是目前在没有掌权的情况下,最重要的就是维持西南的暂时性稳定,而要维持西南的暂时性稳定,两个大理国的使节就不能死。
“苍芒兄,朝廷断然不会为了一个部族而去开罪大理国的。而且,据在下愚见,若是两个大理使节今次死在汴京,高氏定然动怒,但高氏万万不敢得罪宋朝,只能拿各个部族开刀,甚至会迁怒段氏,彻底废段氏而带之,根除掉你们的指望。到时候,你们不仅要面临高氏的讨伐,而且还间接害了段氏皇族。就算你们在对高氏的战争中获胜,那又该推举谁为大理王?还是就此让大理陷入纷争的泥淖,被他国觊觎?”王诩此言非全是缓兵之计,也大部分为西南部族考虑的意思。但是更重要的是,西南的稳定,关乎北宋的安全,目前的北宋朝廷西面要对西夏,北面要对大辽,连年的战争拖累,连年的军费开支,已经是不堪重负,若是西南再出乱子,就算是北宋不管不顾,任由其自生自灭,但难保一些部族会侵入四川和荆湖,这两地可是北宋重要的物资和粮食产区。
苍芒铁着脸细细地思考着王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