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许文强-第1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理由,那个帮许文强做事情的理由。
或许是许文强曾经说过,要建立一个没有战乱的国家,同样,在那个国家里,也不会有他深恶痛绝的土匪,是这样吗?他真的相信他能做到,所以答应了他!
不过,他宁愿相信自己之所以答应他,是因为他叫自己做的事情非常危险,也许自己非常容易在任务中死去吧,不知道这样死去,是什么感觉?
丁力在那个人的带领下,来到一扇紧闭的门前,那人轻轻敲了敲房门。
许文强觉得很累,不过,这种累不会让他疲倦,反倒让他更觉得兴奋。他接见了不少的人,这些人都在按照他的指令行动,很快,上海就会掌握在他的手中,然而,上海只是一个非常小的目标,要想完成他的梦想,他需要走的路还很长,所以,他必须为此打下基础。
开创公司就交给冯氏姐妹管理,斧头帮完全交给马永贞,当然,现在马永贞还在医院里,暂时由别人代劳,以后,他要斧头帮走出上海,到全国各大城市去生根发芽,这是一步长远的棋子,不过,暂时还急不得,只有等马永贞完全康复后再说。
丁力!
接下来接见的人是丁力,当初,他为了把何文田他们从租界巡捕房放出来,派丁力假装刺杀冯敬尧,让自己救冯敬尧一命,以此真正接近冯敬尧。果然,因为有这个救命之恩,冯敬尧很上路,很快就通过他的关系,把何文田他们放了出来,这个计划算是完成了。与此同时,连带算计戴春风的计划也顺利完成了。
现在,冯家的人还在追查丁力,为了安全起见,丁力必须暂时离开上海。
许文强招呼丁力坐下,然后,挨着他坐下,他没有兜圈子,他非常清楚,对不一样的人,说话的方式也需要不一样。
“阿力,你需要离开上海,我有件事情要拜托你!”
丁力没有说话,只是看着他。
许文强清楚丁力不爱说话,因此,继续说道。
“我需要你去对付两个人,不过,暂时,你只需要了解他们的行为方式和习惯,在那里,有人会给你资料,你不需要马上对付他们,到了动手的时间,我会通知你!”
丁力仍然没有说话,依旧望着许文强。
许文强摸了摸自己的嘴角,说道。
“我晚上安排你上船,去浙江!”
第一百三十九章 战事的前奏(一)
第一百三十九章 战事的前奏(一)
一九二二年三月发生在上海的政变,不!准确地说,应该是兵变,在不同的人的心中,有着不同的感觉。
对那些一般老百姓来说,不过多了一件值得闲聊许久的谈资而已,即便他们住在这个叫上海的城市里,即便这件事情与他们的生存处境息息相关,他们也没有把这种事情放在心里。反正朝廷垮台后,民国成立,上海这个地方就从来没有安静过,没有哪一任上海督军能够在任上呆上三年,要不是被其他势力强大的军阀赶走,要不就是像张某人一样,被手下的人背叛,所推翻。
谁叫上海是全国最大,甚至在全亚洲也是最大的城市呢?这么一块肥肉,只要稍微有点野心,手里有枪有人的家伙都虎视眈眈地盯着哩,没有足够强大的势力,谁敢说,一定能占据这里。
只要是稍微有点见识的读书人,都不会相信那个背主而立的东方亮能在那个位子上坐多久,现在的上海,就像一个大西瓜,而在这个西瓜的旁边,手拿西瓜刀的家伙实在是太多了。
南京的孙长林,皖系最具实权的大军阀,手底下号称拥有二十万虎贲,若非有他,直系的吴佩孚早就打过来了。他的一个最精锐的师就驻扎在昆山,吴江,随时可以向上海发起进攻。
另一个对上海有想法的则是浙江的卢永锡,他的势力比不上孙长林,没有孙长林的军队多,但是,他的部队装备精良,毕竟浙江是个富庶的地方。现在,他的大部分部队都聚集在湖州,嘉兴,以及杭州一线,当上海发生兵变的消息发出后,有更多的浙军调往了这一线。
可以说,现在的上海如同一艘汪洋中的小船,随时有灭顶之灾,战争随时都可能打响,不管它来自北方还是南方。
在许多明白人眼中,上海就是一块肉比较多的骨头,张尔雍,东方亮,孙长林,卢永锡这些人之间的争斗不过是狗咬狗,都是为了争那块大骨头,在当时的他们眼中,就是如此。
不过,也有些事情出乎许多人的意外。
例如,在外人眼中,发动兵变的是东方亮,杀掉张尔雍,把第三军里的高级军官杀的杀,关的关,最后,按理该由他登上最高位,然而,事情并非像那些人预想的进行。最后,登上高位的是一个姓许的年轻人。
那些关注这件事情的军阀们,通过一系列的情报,知道这个姓许的是个生意人,和洋人的关系很好,后面还有点帮派背景,除此之外,就一无所知。为什么会是这个家伙呢?这件事情令某些人多了几根白头发,也令某些人将要跑断腿。
第三军的军长仍然是东方亮,不过,新成立的上海军政府的主席是许文强,东方亮是副主席,东方亮对外界的解释如下:
亮是一军人,军人就应该做军人的事情,保境安民,抵抗外辱。现今国家的局面,之所以糜烂不堪,内战不止,实在是因为军人自恃权高位重,为了一己私利,互相攻击所致,亮不才,领导了这次兵变,不过是为了破除这种陋习罢了!所以,亮手下的部队绝不会干涉地方政务,因此,推举进步商人许先生为政府主席,进行上海自治。
东方亮向全国通电的电报大概意思就是这样,不过,相信他的话的除了那些热血的进步青年之外,所有身处高位的实权人物几乎没有一个人相信。
东方亮和许文强之间是什么关系?是不是有利用的地方?因为这个,那些被他们安排在上海的谍报这段时间跑断了腿,不过,那些人了解的实在不多,反到因为最近活动得太频繁了,成群成群地浮了上来,进入了许文强的秘密机关视线中。
东方亮现在和许文强的关系正在蜜月期,在许文强的帮助下,第三军的进行了人事大变动,新升的三个师长都是他的心腹,是工党成员,团长什么的就从各级营长选拔而来,不过,他们都不会负责原来的部队,反正,所有连级和连级以上的干部都换了岗,在这种情况下,第三军暂时也还稳定,没有发生大的骚乱。
随后,在军队里多了许多政治教员,他们都是些想要加入军旅的进步青年,于是,在部队里,开始了学文化的活动。
本来,接下来还有一些整肃工作,东方亮准备按照自己的想法建设这个军队,然而,许文强制止了他,因为,这个时候,不能妄动,稳定最为重要,据可靠消息,孙长林和卢永锡都在暗暗调动部队,大战一触即发。
所以,这个时候,军心最为重要,必须先把这关应付过去再说。像这些旧军阀的部队,你现在才跟他讲为什么打仗,为什么当兵,说那些大道理在短期内是没有用的,在短期内刺激军心的有力武器是利益。
在军阀部队里,有许多人都是被拉的壮丁,第三军也不例外,像是随意打骂士兵,克扣军饷什么的也是屡见不鲜。现在,第三军里的大多数士兵都没有关上全饷,因此,许文强和东方亮第一件所做的事情就是,以上海军政府的名义,在第一时间内把欠士兵的军饷补发齐全,并且,预先发放了下一个月的军饷,比以前要提高三成,承诺以后的军饷也会是这个数。这一下,全军的士气一下提起来了。
第二件事情就是抚恤金的问题,新出台的规定是抚恤金加倍,如果受伤不能继续作战,政府将解决他的生活问题。
这个规章一出台,张尔雍是谁,那些大头兵全都忘记了,只记得有个许文强,有个东方亮。那些在不同军阀部队混过的老兵油子,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长官,那些长官哪一个不是喝兵血喝得肥头大儿的,谁会把这些小兵的生死放在心里,像这样真心为士兵的长官,就算是为他卖命也值得。
只要军队安定下来,士气高涨,最重要的事情就解决了,因为,许文强相信,接下来的下规模摩擦和大规模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就是不知道动手的是孙长林,还是卢永锡,或者是两人同时动手。
两人同时动手是最糟糕的事情,现在的第三军多半抵挡不住,那个时候,自己所做的一切不过是给他人添嫁衣罢了。
许文强的情报机构虽然成立不久,不过能力还是有的,他早就在南京和杭州安排了一些人,据那些回报,南京方面和杭州有所接触,可能就是在商量如何瓜分上海这块大肥肉。如果,他们达成协议,上海就危险了,许文强绝不允许这种事情出现,如果真的会出现,他只能走那最后一步了,那是一步险棋,一旦不成功,他就再也没有翻身的余地了,只能离开唐国,到美国去。
做一个大富翁,或许对自己来说,会更幸福吧?
只是或许而已!
第一百四十章 战事的前奏 (二)
第一百四十章 战事的前奏 (二)
浙江督军卢永锡是浙江慈溪人,并不是北洋系的人,他父亲是浙江的大富商,叔叔做过洋行的买办,见多识广,所以,在卢永锡十七岁的时候,他叔叔安排他留学东洋,通过他在日本的关系,让卢永锡进了日本振武军校,那个时候的日本,还没有大量招收来自唐国的留学生,卢永锡算得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卢永锡回国之后,进入浙江的军界,那个时候,后金还没有垮台,各省的督抚正在大量兴建新军,卢永锡在浙江新军里只是一个小小的哨长,不过,在他家族的金钱攻势下,他很快升为了管带,再加上他留学东洋回来,带来了许多新名词,并且,因为家里钱多的原因,也没有吃兵血,吃空饷的不良习气,所以,那时的他治下的那一标算得上浙江最有战斗力的军队。
后来,发生了国民革命,后金朝廷的统治摇摇欲坠,当革命党在浙江起事的时候,他没有按照巡抚衙门的命令,率兵镇压革命,而是宣布易帜,站在了革命党一边。
再接下来,一连串的事情在唐国这片饱经创伤的土地上展开,各地军阀征战不休,不管遇见什么事情,卢永锡都抱定了一个宗旨,那就是牢牢掌握住手里的军队,什么都可以丢,手里的军队和地盘不能丢,在这乱世之中,它们是最牢靠的东西。
渐渐地,通过十几年的经营,卢永锡牢牢盘踞着浙江这块地盘,经营得水泄不通,他的浙江督军的名号是在革命之后不久从唐介圃的革命政府里得来的,从那以后,不管是北方的北洋,还是南方的唐介圃,他都不得罪,只是牢牢守住浙江这一块。
今年的卢永锡,四十好几了,在他心中,光是守住浙江这一块还不能令他满足,男儿自当建功立业,名声显赫,方不枉来世间一趟,这是年轻时候的卢永锡的信念。
他不是没有尝试过,他瞄准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北方的上海,难下是贫瘠的福建,山地险阻,就算是打下来,也没有什么意思,付出与得到不成正比,西面的江西,安徽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不再卢永锡的作战目标中。他的眼光一直盯着的是北方的江苏和上海,这两个富庶的地方,他更看重上海。
然而,卢永锡的浙军和盘踞在江苏的皖系孙长林部因为上海很是打了好几仗,都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几次反复后,最终上海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