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晨光里-第2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到天黑,公孙季和公孙璐都没有派人过来回话,父亲也没有消息过来,邹晨坐不住了,便派了杜昭去找个护院让他去问问。那护院刚出住宅区,便看到两位知事和公孙璐坐在农会大楼临街的窗户边坐着说话,小跑着进了农会大楼。
邹正达这时正说到农田里庄稼的事情,“这一场雨,不早不晚,正赶上播种后几天下,若是再晚半月不好吗?唉……”
“这雨一下,唯一好的便只有蘑菇,依我看啊,今年秋收,……危险了。”邹正业也叹口气。
“蘑菇又不能当饭吃,产量再高又有甚用?这冬小麦被这场雨一浇,明年怕是欠收了。”邹正达看了一眼窗外闪电乱舞的天空,蹙起了眉头。
公孙璐这时开口道:“这雨一下,怕是明年的夏税要减了。”
“税能有几个钱?我们宁可多交税,也不希望减税啊,减税就是减产啊。”邹正达回过头说道。
这时,旁边几个听他们说话的农夫纷纷点头。
护院挤到人群里,把邹晨的话复述了一遍,几人相视大笑,谈天谈地,居然谈的把时间都给忘了,于是各自收拾了一番,各自归家了。
邹正业到了女儿的院子里,将公孙璐的话复述了一番,告诉她几个作坊和仓库都没有什么问题,让她只管在家安心,邹晨听了之后这才算把心放下。
吃晚饭时,邹正达和邹正业还直担心田里的冬小麦,唉声叹气不已。
邹家庄的地理位置极好。
临近沙河,往北可去宛丘,往西可去下口,再加上前几年,往宛丘至下口的官路上修了一条小路,所以这些年来,每天往来的客商不断,不仅有陆路过来的,更有水路过来的。若是走水路便可直接在邹家庄附近将货物装上船,一路南下,出颖上县后顺着颖河水可至淮河。
由于临近河道,所以干旱之时可以引河水灌溉,若是遇到水涝之时,泛滥的河水会顺着村庄一路往东或北而去,进入宛丘的龙湖之中。
邹家刚刚吃完了晚饭,几个农会里的农夫便冒雨来到了邹家,向两位司农知事讨要主意。
能坐在这里的都是庄中年长且有威望、又懂农事的老人家,又都是邹家的族亲,所以邹正业没有让邹晨回避,而是让她和几位嫂嫂坐在一起,听着农事。
过不了一会,邹族长邹玮和乡书手邹珍,领着几位族老也进了院子。
等到人一到齐,那些农夫们便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要泄洪啊!”一位农夫站起来说道,“这雨再下去,怕是田里的苗全毁了,这苗一毁明年的收成可就危险了。”几位农夫听了此言交头接耳低声议论着。
邹族长邹玮站了起来,制止了农夫们说话,他扭头看向两位知事,问道:“正达,正业,可有妙法吗?”
邹正达摇摇头,“天要下雨,谁能挡得住?这雨如瓢泼……那些菜地还有棚子可以挡一下,这田里可是啥东西都没有。……”言毕叹了口气。
“咱们庄子倒是不愁,好赖还有作坊和棉织厂,那些靠田吃饭的庄子怕是要愁了。”邹正业也说道。
邹晨听了二伯和父亲的话,不由得奇怪,怎么这大宋朝,年年都有灾,不是旱就是涝,就没有一年是好时候?象这样气候变化频繁,农民们最是害怕,庄稼一旦减产或绝收,随之带来的便是农民大规模的暴动。想到这里不由得感慨,大宋朝能在这样的频繁灾年里飘摇着走了三百一十九年,倒也是真不容易。
仁宗坐在巍峨的宫殿中就着蜡烛摇曳的烛火批阅奏折,王大内侍静悄悄的站在他的身旁,屏心静气的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一声闷雷突然炸响在宫殿的上空,仁宗猛的抬起头,将yu站起身子,却只见到左边的宫殿中隐隐传出一片红光。
“走水了?”仁宗挥手令王大内侍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王大内侍刚走到殿门口,便看到几名身穿蓑苙的小内侍慌里慌张的跑到了殿外。
“甚事?”王大内侍揪住一名小内侍的衣领,低声喝问。
“是兖国公主!公主的宫殿被雷劈中走水了。”小内侍紧张的看着王大内侍,壮着胆子回道。
“放你母亲的狗屁!”王大内侍一脚踹过去,正中他的胸口,“下这么大的雨,公主的宫殿会走水,你骗老子呢?”王大内侍的心中一阵烦闷,谁能在这么大的雨中引起火势,除非是宫殿四周被人泼了油。为什么偏偏是公主殿中被人烧了?是谁?谁要在这场雨中去害公主?明天的朝堂上,怕是又要吵起来了。
王大内侍上上下下打量这几名小内侍,有曹皇后宫中的,有兖国公主宫中的,唯独没有公主母妃苗贵妃的,……
王大内侍的心,一阵阵的冰凉……
这么大的雨,邹家庄往官道上去的那条青砖大路早已经没有了赶路的商家,就连道路两旁的树木也在闪电雷鸣声簌簌发抖。
一阵狂乱的马蹄声在雨雾中踏着积水急促的响起来,透过层层的雨幕隐约可见十几匹骏马,马上是一群身穿蓑衣斗苙的男子。低头着,手持缰绳吆喝着胯下的骏马向前疾驰。
“二哥!快到邹家庄了吧?”一个粗犷的声音突兀的在雨中响起。
最前面那匹马上的人抹了一把雨水,抬起了头,大声道:“兄弟们加把劲,就快要到了。到了邹家庄后喝碗姜汤,有酒有肉,岂不乐哉?”说完后回过头挥了一下手,示意后面的人跟上。
十几匹骏马上的人哄然应诺,抽了一下马tun,用力的奔跑了起来。
马鞍之下,数把钢刀在雨雾下闪着冽冽寒光。
正文 第二百八十四章兖国公主之殇
“你说甚?”邹晨诧异的抬起头看着杜昭。
杜昭轻声道,“他们自洛阳而来,投拜贴要见小女郎。刘成见到天色已晚,便安排了他们在庄内客栈中居住,等到明日天亮后再见。”说完之后将一份拜贴放到了桌上。
邹晨拿起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谨拜潭府邹公司农知事,仆洛阳敬平,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了。
“敬平?”邹晨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遍,也没有看出什么来,“我并不认识此人啊?怎么突然投拜贴给我?”
“我阿爹知道吗?”邹晨又问。
杜昭答道:“老爷已经知晓了,刘成将人安顿下之后,先把拜贴送到老爷处,这才转交给我的。”
邹晨点点头:“既如此,明日让我阿爹去见既可。”然后便将拜贴随手放在一旁,让杜昭回去休息,由石竹石燕服侍着上床休息了。
第二日,由邹正业代替邹晨接见了所谓的敬平一行。邹正业初一见到那敬平,立刻站起来身来,哈哈大笑着迎上前去,抱着他的膀子道:“我道是谁,原来是王不让啊?”
敬平拱拱手,惭愧的说道:“我远在洛阳,竟是不知邹家这几年有了大造化,有心想来拜会,可惜身贱人微,不敢轻来。如今壮着胆子来了,还望司农知事收留。”说完之后,后退三步深揖了一礼。
邹正业不等他揖完,一把扶起,笑道:“何谈收留不收留,当年小七之事全赖你们帮我,你也不等我酬谢便突然离开了宛丘,说是归乡了。今天来了,以后可就不能走了,旁的不说,先让你嫂嫂给咱们整上一桌酒菜,我去派个人叫我二哥,走,跟我一起去见我阿爹,……”说罢一把拉起敬平的手就往邹老爷子的院子里走去,明显是将敬平当做通家之友来对待了。
敬平尴尬的看了一眼身后,邹正业这才发现他身后跟着十几个彪壮的男子,忙问道:“这些?……”
敬平指着一人介绍:“这人乃是我的族弟,名唤敬志。”敬志听到介绍自己忙深施一礼。敬平又指着其他人一一介绍了一番,不是族弟便是他的结义兄弟。
邹正业看着有些纳闷,一一还了礼,扯过了敬平到一旁询问:“王不,呃,敬平,这些人?”
敬平便支支吾吾的把来意说了一番,原来是他们听闻邹家的两个侄子有了出息,现在领了县尉的职务,带着一千名兵丁在海外训练,想混个出身,所以就投靠来了。
邹正业听了之后,沉吟半晌,斟酌了一下语言,“敬老弟,我家的事情呢,……呵呵,老弟也非外人,自然知道我家的事情是由小女儿做主的,所以,……此事须得与女儿商量。”
敬平倒是知道邹晨极为难干,可是没有想到几年没见邹家,居然俨然是当家人了,便不置可否的笑笑,没有往下接话。邹正业叫了刘成,让他去喊邹晨,便和敬平坐下说起了家里的闲话。
“你侄女已定了亲,许给了宛丘府的陈家。”等到仆妇们上了茶之后,邹正业端起茶碗请敬平吃茶,方说道。
“可是陈国之后的那个陈家?”敬平想了想说道,邹正业笑着点点头,敬平就忙恭喜。
“王大叔?”邹晨接了刘成的话,和杜昭一起带着石竹石燕就往西院而来,刚进了院,便见到院子里站满了人,再一细看,王不让坐在父亲的对面正在吃茶,便惊喜的叫道。
“不敢当,不敢当,”敬平站起身来,“小娘子称呼我敬二好了,这王不让的名字乃是化名。”
邹晨福了一礼后站在父亲身后,笑着说道:“当年王……敬二叔一声不响的离开宛丘,害得我们找了许久都未曾找见。”
邹正业看到女儿高兴的样子,便大声道:“杜昭,你去吩咐伙房,让他们整治几桌好酒好菜来,然后让刘成去找我二哥,顺便请族长和乡书手都来陪酒。”如此一番安排下去,显见得对敬平非常的亲切。那些随着敬平一起前来的十几个男子,此时便把心全部放了下来。
“敬二叔这几年在哪里高就?”邹晨见敬平衣着普通,并没有什么华贵的料子,又回过头看了看他带来的人,无非是寒酸布衣,明显是混得不太好。
敬平拱了下手答道:“说来惭愧,某这几年竟是东游西荡的没个安稳劲。先是在洛阳给你婶婶守了一年墓,然后就跟着几个兄弟去了草原贩si货。从草原回来时才知道,这几年邹家过的颇为如意。”言下之意为自己当初没有留在宛丘深感遗憾。
邹正业瞅了一个机会,便把敬平和他说的事情向邹晨说了一遍。邹晨低下头考虑了一下,低声问敬平:“敬二叔在草原,可是做的马匪这一行?”
“小晨,你胡扯啥?你敬二叔哪能干这一行啊?”邹正业瞪了一眼女儿。
敬平却是面露尴尬之色,挠了挠头:“不瞒小娘子说,俺们确实是在草原干这一行的。”说完之后不好意思的低下头,邹正业的脸色却迅速的黑了起来。
邹晨嘻嘻的笑,“我曾听黄有良大掌柜说过,说是草原上新近起来一个马匪帮,匪首姓敬,只打劫草原上各族的商人,却从不劫宋人,是不是敬二叔的人啊?”邹正业听到女儿这样说,脸色才算缓和下来,没劫过宋人那就好。
敬平便嘿嘿笑着点了点头。邹晨见他承认了,便翘起大拇指赞道:“敬二叔,你果然真丈夫也。”
“我大哥和三叔虽然现在有一千人的兵丁,不过他们将来可是要出海的,出海之后怕是要在海上飘流个一年两年,极为艰苦。……”看到敬平的脸色不变,便又说道,“不知道敬二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