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生活录-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算是在现代社会打滚了几年学会的一点点小计谋。
这些做好的东西有用贝壳的、蔓藤的、碎布料的,更多还是纸和贝壳做的工艺品。夕拾暗想如果自己还在现代,绝对会被人封为环保大使
夕拾和城主爹谈开店这件事情的时候,景略和旁听的颜回都是不大赞同的,觉得这是一件很没前途的事,收益看来不大还琐碎。听夕拾滔滔不绝的讲,两人都表现的没多大兴趣。
而当夕拾把她偷偷做的一箱子东西拿出来献宝的时候,饶是他们两个大男人平常多镇定也不得为之惊叹。
基于魏晋的局限性和天气四季常春,很多东西因为土壤或者天气,即使魏晋多么想逆天改命反其道而行,也无法让那些倔强的花草百兽在魏晋存活。所以外界的很多寻常可见的花草在魏晋都失去踪迹,只能凭着先人留下的画卷去凭空想象。
可是想象和现实亲眼得见还是有些距离。当他俩看到夕拾折得非常逼真的花草鸟兽惊叹的无已复加。
那些只存在于书本世界的东西,就这么活灵活现的出现在他二人眼前,除了赞叹,两人想不到别的话来说。
他们见过月季,却没见过玫瑰的样子。见过飞鸟,却没有见过鸵鸟。很多东西越看的多,越让他们吃惊的张大嘴巴。
如此震撼之下城主爹不用多说,马上同意夕拾的建议让她去开一家手工作坊。
这样夕拾算是真正开始了她在魏晋的创业之路,而在走创业之路之前,她得先找个起点找个店面。
老谋深算的景略在考虑过夕拾方法的可行性之后,非常大方的在金钱方面大力支持。
全家上下一条心支持夕拾找到个好铺子,开一家客似云来能叫人把门槛踏烂的好店,这般强有力的后盾让她充满了干劲。
夕拾在魏晋不熟,这找店面的事情自然是落在了颜回身上。景略的意思就是让颜回好好在店铺上把把关,毕竟除了找店铺这类事他能帮忙外,其它他想帮也帮不上,因为他不会做夕拾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领了景略交代给夕拾的银子,正好颜回下午没有课,两人就相伴去找铺子。
一路上两人都默默无语,夕拾是不知道和他说什么,颜回是在想怎么和她说话,所以气氛有些安静。两人虽然行走在路上,却是一人看一边的风景,目光不经意的相交也会快快的别开来。
虽然两人同屋,可是真正交谈的日子是少之又少。不是夕拾先睡了,就是颜回先休息。
开始不知道夕拾老关着门干什么,现在才知道原来她是在折腾那些手工品,开始的狐疑在此刻才得以释然。
虽然没有交流,但他一直都知道她很忙。忙着去学琴,忙着带易简去游玩,还要抽空去看梨芷,她这个无业人士似乎比他这个夫子还忙的神龙见首不见尾。
难得吃饭的时候遇上,可是秉着寝不食食不语一直都没有去询问她什么,等吃完饭想问的时候,他在看书,她在洗碗,等他看完一小本书去找她的时候,她已经洗完碗走了。
他之所以能知道她去了那里,不过是托了爹的福。因为每次外出她都会告诉景略。
从来没有想过要做她的夫君,只是假装而已,可是连他自己也觉得他假装的不是夫君而是陌生人。为此景略还曾偷偷对他教育一番让他对妻子要温柔体贴云云。
他这才发现自己离她太远,远的让人觉得不似亲人。
这样很不好!不管这么说,对一个孤身女子在异邦,自己总要多照拂一下才是,怎能不管不顾呢?
想了想,颜回终于找了一个比较好开口的问题。
“夕拾你是从没有告诉我你那里的人还会这些?”
“因为你也没问过,我以为你不想知道。”夕拾淡淡地说。
她总不能没事找事的去和他说一些有的没有的事吧,知道如何,不知道又如何?
颜回一时语塞,的确他何曾真的关心过夕拾呢?有的不过是些在外人面前虚假的演戏。
“其实你很多事情你可以找我谈谈。即使我们不是真夫妻,我也会把你当亲妹妹一样对待不会让你受委屈。因为从你嫁给我的那天起,我们就是家人了。”颜回很诚恳地说。
“如今你不是什么都知道了么?早知道晚知道又有何区别呢?妹妹?谢了,我母亲没给我生一个你那么大的哥哥。”夕拾说的很随意,甚至在说这话的时候她还和街角的老人微笑示好。
“你是在气那天我说不是魏晋人就不应该在魏晋存在么?”颜回小心翼翼地问。
“什么?”夕拾怔了怔,然后想起颜回说的是易简来那天发生的事情。反应过来后她摇了摇头:“不是,那件事还不至于大到让我记住的程度,你不用多想我没有生气。只是觉得我们这样很好,不要有牵扯。你是你,我是我,保持些距离才是。这样以后不管谁离开对方都不会难过。”夕拾认真的说。
第六十二章 开业前的准备
更新时间2011…12…12 23:58:08 字数:1967
夕拾的表情没有一丝开玩笑的痕迹,这是颜回第一次看到她这么正经的样子。他无法不赞同她说的话,他们是真正的两个世界的人,未来日子会怎么样他不知道,她同样不知道。
正因为赞同,所以他无从反驳。
走了很多地方,看了几个对颜回来说位置不错的店面可是都被夕拾否决了。
那些地方行人虽多,但是周围临近的要么全开茶楼、酒肆,要么开的是绸缎、香烛宝器。总之行业相近的都聚在了一块,这大概因为地方小的缘故。开的散了反而没生意,全聚在一块才能把人气集中到一个地方来。
对没钱的夕拾来说,如今的每一个铜板她都要做到精打细算,每一个子儿都要用到刀刃上,尽量要让钱用的物值回票价。
魏晋虽然贫富差距不大,但是相对人多的铺子租金还是会比一般的铺子贵那么一点点。真是一点点,比起现代黄金地段和一般住宅区的差别那是连零头都算不上。
因此不是颜回选的铺子不好,而是因为夕拾卖的是些工艺品最怕油烟什么,还有就是夕拾要省钱。
到了下一个地方夕拾还不满意,出了门口颜回按捺不住问夕拾:“你到底想找什么样的店铺?”
“当然是越便宜越好。”夕拾找店面准则就是一定要便宜。
“便宜的铺子在深街陋巷嫌少人踏足你开在那里又有何用呢?”颜回不解。大家开铺子不都是找行人最旺的地方开么?夕拾怎么反其道而行之。
“你没听过酒香不怕巷子深么?我东西好自是不怕无人问津的。”夕拾一副很有把握的样子。在魏晋她可不敢打没有把握的战,因为一旦她输了一次那么以后迎接她的都将是做一个家庭主妇操持打理家中琐事,那将是她以后的人生了。
这样的生活自然不是夕拾想要的。
“酒香不怕巷子深,那也要酒够香醇,并且大家早已经知道巷子里有好酒才行,你这个可是无人知晓的东西。”颜回深表不赞同。
“这个你不用担心我自有办法。”夕拾信誓旦旦地说。
颜回想想了,联系到平常夕拾的所为大胆做出猜测:“你是不是怕银子不够使?你不用担心,爹给的银子不够还有我们的银子。而且我可以把我作的字画拿去卖掉一些,银子很快就有了。”颜回自己都没有发现他很自然的说出了‘我们的银子’。
颜回作的画好,早在成亲那一天她已经知道了,可是没想到的是他还兼作卖画的营生。
“放心吧,我知道该这么做。爹给的银子也足够多了,听我一次行么?我比任何人都想做出一番大事。”夕拾看着颜回的眼睛,在他的眼里她看到了自己的祈求。
看着她的双眼,那样让人无法拒绝的眼神,颜回不自觉的妥协了。
带夕拾离开闹市,专门寻找僻静的院子小楼很快就找到了几家让夕拾满意的院子。
对比了几家后,夕拾终于挑到家心仪的院子。
用夕拾的话说这屋子很古老,很别致,有岁月留下的一种历经沧桑的美总之就是一家非常美好让人喜欢的院子。
在僻静的地方屋子大多是住房,而不是什么铺子房。租下来还得费点功夫收拾一番。
按着自己想象的样子布置好屋子,夕拾很有满足感:以后这里就是她半个家了大部分时间她都会在这度过。
这个屋子分为前屋后屋两个部分,前屋夕拾略微打扫一下,搬掉前屋主留下的一些家具补上几个类似书架的大架子。
在架子上面铺好素雅的蓝布小碎花布做陪衬之后再把那些手工做好的绢花用花瓶装好一排排的摆好。
中间则摆了一张长方形的大桌子,上面放了几个或站或卧的形态各异的动物。
在门口的左边夕拾摆了一个柜台的样子,这就是她收钱的地方了。右面则用木架和铁丝做了个类似现代放置衣物的衣物架,上面分别挂着长短不一的风铃做的美极了。
整个铺子的风格打扮的就是简洁干净充满了温暖的气息。
在现代夕拾没有开过店,但对自己第一次亲手装扮的店铺她显得很满意。
除了在店铺花了心思,在别的上面夕拾也早早的做了准备。她写了很多张红底黑字的告示,求得霜儿和朱颜的允许后得以贴在了茹斋的大门上。这其中她贡献了一串漂亮的风铃和一束美丽的花。
茹斋据说最早开于三百多年前,是茹斋的当家人朱家祖先特创的美味小吃。后来他们随当时城主的儿子去了东魏后来这茹斋的小吃在魏晋消失了几百年。
直到朱颜的母亲回到魏晋重新开起了茹斋,这才得以让那些茹斋特有的小吃免了踪迹的危险。
后来朱颜的母亲去世,由当时十四岁的小朱颜接手下来,很多人都觉得茹斋特有的小吃将要断代了,可是抱着去试试的食客才发现自己错了。朱颜不但做的丝毫不逊色先辈,反而胜与先辈。
百年老字号以及它的味道所积累下来的名声让茹斋的名字在魏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夕拾选择把广告贴在茹斋的门口,当然是为了借着它的人气为自己的小店做宣传。
同时夕拾还去了颜回的私塾贴了广告,要知道颜回所在的那家私塾是魏晋最好的学堂了。这人流自是不少,看的人多了知道的人也自然多。最后还有可良的书肆门口夕拾也没有放过贴上一张。总之和她脸熟的她都没有放弃做广告。
所幸魏晋没有专门清理牛皮癣的人,要不夕拾得扣上一个好大的破坏环境的帽子。这样带来的后果是,以至于后来魏晋但凡有人开业必去贴广告。因为所带来的风气不好,几年后被城主禁止了,带头人夕拾还被罚了款。
而那时候,城主是颜回!
第六十三章 开业大吉(上)
更新时间2011…12…13 23:59:27 字数:1800
一切准备就绪只差东风,那就是开业了。
夕拾没有选黄道吉日的习惯,店铺弄的可以就能迎客了。不过她等了几天,让她写的广告纸能充分发挥广告效应。
在她关门搞装修的时候,有很多人特意找来。只是那里大门禁闭看不出什么,这更引起了别人的好奇心。
夕拾就钓着他们的好奇,为开业做准备。他们知道里面是家手工坊,可是却不知道那是什么样的手工坊。
夕拾送给朱颜的风铃早已被挂在了茹斋门口,那束漂亮的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