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临东周-第1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郤克好没意思,只能先介绍季孙行父和孙良夫给国佐,说刚才鲁国和卫国使者都没在这,我也不好答应你什么。现在他们俩都来了,都说同意请成,那我也没什么意见,就都听你的吧!
人家没在这你就能大放厥词了吗?你脑子抽抽了?
国佐知道这肯定是他们权衡的结果,根本没接茬,只是说明齐国承认朝见晋国,并且退还侵占鲁国和卫国的土地,晋国答应退兵,如果可以就盟誓立约。
郤克小尴尬一会儿,同意了国佐的意见。于是晋国、卫国、鲁国和曹国同齐国歃血为盟,晋国释放了俘虏逢丑父。
四国军队撤退,逢丑父回国之后,齐顷公就任命他为上卿。
晋军回国之后,晋景公为了表彰晋军将领,郤克等人都扩大了封地。同时,晋景公重新设立新军,新上军元帅韩厥,副帅赵括;新中军元帅巩朔,副帅韩穿;新下军元帅荀骓,副帅赵旃。这些元帅都封为卿士,从此晋国实力大增,一时间在诸侯中实力最盛。
晋景公选择在重创齐国之后增设新军,当然有扩充实力的考虑,但是更多的是提拔老的宗族人士,与郤氏对抗。一国重臣中,如果任凭郤克和栾书把持国政,那么赵盾昔日的风光又将再现,那时候晋景公的权力自然会萎缩。而新军中提拔的人士,多为赵氏宗族,或者和赵氏关系密切的韩氏和荀氏,可以说晋景公将没落中的赵氏提拔了上来,成为对抗郤氏的有力对手。
可是赵氏的再度兴盛,让一个人不安,或者说惶恐。此人正是为赵盾重挫的屠岸贾。
不过屠岸贾是小人,小人仇恨一个人,自然有小人的做法。司寇屠岸贾经过长期准备,搜罗了一些赵氏鸡毛蒜皮的不是,汇报给晋景公。至于晋景公信是不信,那与屠岸贾无关,反正该做的他必须做到。可是经历了桃园事件的屠岸贾也在成长,他深知只靠一个最高领导绝对不能成事,于是赵氏的对立面——郤氏和栾氏成为屠岸贾拉拢的对象。
这一切都说明,赵盾虽死,余威未散。赵氏宗族的再度崛起,让屠岸贾深为恐惧。
齐顷公经历了这次临淄城下之盟,心性大变。他不再为了个人一时好恶决定国家大事,而是俯下身来,倾听百姓心声,吊死问丧,体恤黎民,精心处理国政。
一切只为复仇。
为了在战争中无辜丧命的黎民百姓,为了被羞辱的齐国。
敌人的一举一动只有敌人对关心,齐顷公虽然被四国联军打败,但是他在战争中表现出的勇气深为晋国忌惮。晋国担心齐国从此更加富强,这仇结深了可没个了局。晋国于是借口齐国忠顺可嘉,命令鲁国和卫国将齐国退回来的土地再度还给齐国。
这当然是晋国交好齐国的表示。
可是齐顷公难道会因为这样就忘记了曾经的耻辱吗?
这可没准。
有准的是,鲁国和卫国为此非常不开心。
听晋国的话,让晋国当老大,老大居然出卖小弟的利益,这还像个老大吗?
这件事情在诸侯之中影响及其恶劣,晋国的话,越来越没有人听信了。
第四十章 三分之一的冰山
国事无小事,同样,小事只要牵连到国家,同样会产生出人意料的变化。
妖冶女子夏姬嫁给楚国连尹襄老不到一年,连尹襄老便战死疆场。可是连尹襄老的儿子黑要却并不着急去寻找父亲的尸体。
因为父亲不在的日子里,黑要已经和继母夏姬发生了不伦之恋。可是夏姬却要前往寻找连尹襄老的尸体,不是因为和连尹襄老有多深的感情,而是她想借机立刻楚国,回到故乡郑国。经历了这么多风雨,也到了回归故园的时候了。
申公屈巫得到夏姬要回国的消息,即刻派亲信前往告知夏姬,自己非常倾慕夏姬,如果夏姬到郑国,那自己很快也会到郑国谋职。
这话楚成王听到恐怕就得气一蹦三丈高,当日苦劝自己不能娶夏姬的屈巫,原来都是为了自己!
要说屈巫为了夏姬果然尽心尽力,他同时派人前往郑国,告诉郑襄公夏姬想回国的事情,并且询问郑襄公,为何不前往迎接?
夏姬毕竟也是宗室之女,流落在外总归不好。
东周时期,流落在外的宗室之女恐怕不在少数。不知道是夏姬八字好,还是屈巫有什么秘法,总之郑襄公立马派人前往楚国迎接夏姬。
郑国使者到了楚国,楚共王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好好的郑国怎么又来迎接夏姬呢?早干嘛去了?
大臣们都面面相觑,关于这个女子,虽然知道她美貌,但是关于她的一切,还真是云里雾里,说不明白。
只有屈巫大大方方的说明,夏姬要求回国,是为了给她的丈夫连尹襄老收尸啊!
这个令人不寒而栗的说法却让楚共王更加吃惊了,连尹襄老的尸体在晋国,到郑国去做什么?
屈巫坦然的解释了这里面的层叠关系,晋国的大将荀首,为了救回自己的儿子荀罃多方努力,听说荀首和郑国大夫皇戍交情不错,他肯定求皇戍从中说合,用连尹襄老的尸体交换儿子荀罃。郑国本来就在楚国和晋国之间摇摆不定,特别害怕得罪这两个国家,所以只要荀首提出来,郑国一定会千方百计满足晋国的要求。
这曲里拐弯的关系可把楚共王绕糊涂了,听着好像也很有道理的样子。
的确,郑国是夹在晋国和楚国中间,左右为难,骑虎难下,也不敢得罪其中的任何一个国家;而荀首要救回自己的儿子,为什么就不能大大方方的直接和楚国提出来,非得从郑国这绕个弯子呢?没有自信面对楚国?就算荀首真是如此打算的,这消息申公屈巫是如何知道的呢?假如屈巫所言不虚,恐怕他和晋国的关系就非常可疑了。能知道荀首心底真实想法的人,想必和荀首关系不错吧!
可是楚共王真心被屈巫的转折启程绕了个晕头转向。
好像是有这么回事,但是又好像有点不对。
至于到底是哪儿不对,楚共王一时之间还真是说不上来。
紧跟着夏姬求见楚共王,泪如雨下,夏姬表示如果找不回连尹襄老的尸体,自己枉为人妻,誓不回国!
的确誓不回国,本来夏姬就不是楚国人,充其量不过是楚国俘虏罢了。不过看起来夏姬演技不错,这痛哭流涕的表演打动了楚共王,这么可怜的一个人,为什么就不能满足她呢?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眼看着痛哭流涕,说不定肚里憋坏害人。
不过楚共王被打动之后,就同意了夏姬的请求。
夏姬顺利启程,在夏姬还没到郑国的时候,屈巫就致函于郑襄公,请求娶夏姬为妻。郑襄公哪儿知道之前楚庄王和公子婴齐争娶夏姬的故事,觉得成人之美,不失为一桩好事,便答应了屈巫的请求。
所有的一切都按照屈巫的意志在发展,而楚国这边还没有一个人知道屈巫的真实意图,都以为屈巫是真正为国为民的忠臣。
这是最可怕的人,他的一切行为看起来都无可挑剔,是为了国家,为了集体的利益,而这一切不过是海面上三分之一的冰峰,真相掩藏在海平面之下,这个见不得人的真相,却无人能知晓。
为了让楚共王相信自己的说辞,屈巫同时派人送信给荀首,让他准备连尹襄老的尸体准备交换他的儿子荀罃。
敌人告诉自己怎么救回自己的儿子?
荀首不敢相信自己,但是也不敢不这么做,毕竟有一线生机。荀首立即求助于皇戍,请他从中说合。
所有的一切都和申公屈巫之前说的一样,荀首的确为了交换儿子荀罃来求救,而且也是皇戍从中说合的。
任何问题都看不出来。
问题是这一切,申公屈巫是怎么知道的?有什么隐情?
可是楚共王急着换回来儿子公子谷臣的尸体,顾不得许多,答应了荀首的请求。
经过皇戍的努力,晋国用连尹襄老和公子谷臣的尸体换回了活生生的荀罃。
等到齐顷公求救于楚国,而楚国正值楚庄王去世,没能出兵救援,导致晋国令齐国臣服,楚共王后悔不已。本来能够和晋国抗衡的局面,现在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齐国实力雄厚,再倒向晋国,那楚国形势更加不利了。楚共王决定讨伐鲁国和卫国,替齐国讨个公道。
您要讨公道,齐国求救的时候您干吗去了?现在齐国投降了,您倒要讨公道了。
楚共王决定派一名使臣出使齐国,申公屈巫自告奋勇前往齐国。楚共王非常欣慰,告诉屈巫,路过郑国的时候,告诉郑襄公在冬天十月份派出军队,就在卫国集合。
屈巫做的每件事情,都有自己的理由,这次也不例外。他回到家,借口说去新城收取赋税,将家人和财产分作十车运出城,自己也星夜出城,赶往郑国,说明楚共王的意图。当然,最主要的事情,是屈巫在郑国,和夏姬成婚。
多年夙愿,多年筹谋,今日屈巫终于如愿以偿。
屈巫完成了楚共王让他告诉郑襄公的任务,但是他不准备完成出使齐国的任务了。
既然选择了和夏姬在一起,那么楚国就是不能容身之处,既然决定离开,何必善始善终?屈巫修书一封,告知楚共王,第二天就带着夏姬出奔晋国。
晋景公本来视楚国为大敌,而且之前惨败于楚国,更令他耿耿于怀。现在屈巫来了,他是楚国的申公,了解楚国情况,岂不是天助我晋国?晋景公非常高兴,当即封屈巫为大夫,并且将邢地赏赐给屈巫做采邑。不过晋景公作为领导,只看到对自己有利的一面,却没有深入分析。屈巫在楚国贵为申公,能够为了得到夏姬几经筹谋,至国家利益于不顾,这样的人,会忠于晋国吗?他连祖国都能背叛,而且不露丝毫声色,足见其心计深厚。万一有一天,他要背叛晋国,试问谁能知道他会怎么做?
也许从内心而言想要一个全新的开始,或者始终觉得心有愧疚,屈巫去掉了自己的姓氏,以名为姓,改名叫巫臣。
楚共王收到屈巫的来信,气的肝肠寸断,气的浑身发抖,好你个屈巫,原来所有的一切都是在欺骗寡人!而且你还瞒的滴水不漏,你把寡人当傻子涮着玩儿啊!
楚共王召集公子侧和公子婴齐,告知屈巫叛变的消息,公子侧认为屈巫的这种叛变行为,完全可以视同通敌。这样的人,明目张胆欺骗最高领导,必须讨伐!而公子婴齐则提出来,黑要和夏姬有奸情,那必须也受到惩罚!
凡是和夏姬有乱爱关系的恐怕公子婴齐都恨之入骨。
谁让你夏姬拒绝我公子婴齐的!
楚共王觉得不如此不能平息自己的愤怒,更不能令天下人明白,楚王不容冒犯!于是楚共王命令公子侧剿灭屈巫的家族,公子侧捉拿黑要斩首。当然,公子侧和公子婴齐也没白忙乎,这两大家族的财产全部进了公子侧和公子婴齐的腰包。
巫臣得到家族被灭的消息痛心不已,虽然姓可改,但是血缘是斩不断的。巫臣派人送信给公子侧和公子婴齐,告诉他们,以馋言令君主迷惑,将来自己必定让他们死于道路两侧!
这简直是赤裸裸的恐吓和诅咒,但是公子侧和公子婴齐没敢将这话告诉楚共王。
从智商上判断,恐怕楚共公、公子侧和公子婴齐三个人拿订书机钉在一起,也赶不上巫臣。
巫臣走上了借助晋国为自己复仇的道路。
他明白,晋国和楚国距离遥远,要想打败楚国,必须有离楚国近一些的国家做援助。这个国家,巫臣选择了吴国。巫臣请晋景公和吴国展开外交往来,并且用车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