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临东周-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毕竟齐桓公是诸侯领袖,所以郑侯心里一千个不愿意,但是也无可奈何,只能自己一个人生闷气了。
涛涂的行为让陈侯非常没面子。的确,涛涂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可是你居然算计诸侯领袖齐桓公,算计就算计吧,你还让人家给告发了,你个缺心眼儿的玩艺儿!
陈侯自觉颜面扫地,但是为了救回涛涂,还是送了很多金银珠宝给齐桓公,好说歹说,再三请罪,这齐桓公总算是把涛涂放了回来。自此诸侯各回各家。
齐桓公由于这次管仲立了大功,于是将大夫伯氏的封邑三百户夺来赏赐给管仲,作为管仲此次南征的酬劳。
齐桓公此举也是奇怪,明明是自己要赏赐管仲,但是绝对不会自己掏腰包,总是从别人手里夺来些利益赏赐给管仲。
这边楚成王见齐桓公大军已退,又开始后悔,不想进贡包茅。
屈完都要疯了,哎呀我的领导啊,你敢不敢不这么小气,敢不敢不这么说话不算话啊!留着这车草是你要吃吗?
疯了还得劝,屈完进谏楚成王道,“主公您千万不能失信于人。就是因为我们和周天子不来往,才让齐桓公成了周天子的宠臣,如果我们从此和周天子经常走动,那不是局面有所改变,我们和齐国一样成为天子门下诸侯了吗?”
这简直是白日作梦,连哄带骗了。
管仲之前已经明明白白的告诉屈完,齐国是周天子亲自封的诸侯,而且有征讨大权。楚国当然从上到下都明白,自己的楚王那是僭号为王,自己封的自己,人家周天子根本就不承认,有什么资格做周天子的诸侯呢?
楚成王也心知肚明,问道,“那你说两个王这事儿怎么办呢?”
这是个实际问题,总不能让楚成王自称为王吧,那可是假的,周天子见了,不得急眼呢?可是如果楚成王不自称为王,难道要承认自己是名号是僭越的吗?
屈完沉思片刻说道,“主公不必烦恼,您只要自称为是远臣某即可。”
这是个聪明的主意,只说是远臣,并没参与到你们中原诸侯的序列之中,难道谁还能怀疑什么吗?谁能否定楚国的确是很远的呢?
楚成王一听,这事儿能成,咱面子保住了,包茅管够!咱不差这点草!
楚成王立刻命令准备包茅十车,连同金银,一起进献周天子。周惠王喜出望外,这太阳是打北边出来了,楚国都来进贡了?这难道是先王显灵了?
狄人入侵的时候先王不显灵,这时候楚国离着十万八千里先王又想起来显灵了。
这周惠王也是个没正经的,难道看不出是齐桓公的威力?周惠王居然还正儿八经的前往太庙拜见先王禀告此事,而且将祭祀中留下的胙赐给楚王,郑重其事的告诉屈完道,“镇而南方,吾侵中国。”
这十车草送的值,周惠王还承认了楚国在南方的领导权,自作主张封的官居然就为此成为正式的了。
屈完胜利完成出使任务,返回楚国。
屈完走后,齐国使者隰彭到了洛邑。隰彭此次前来,主要是代表齐桓公向周惠王汇报这次联合诸侯对楚国不战而胜的结果。周惠王对隰彭特别有礼貌,但是当隰彭提出能否见一见世子的时候,周惠王显得特别不乐意。
按理说外臣求见世子,是对世子这个未来接班人的一种信任和保证,意思是领导您哪天要是驾鹤西游了,您的接班人放心,我们肯定会尽职尽责的帮助他。这也是诸侯国与未来王朝的一种关系对接。
但是周惠王对此不乐意太耐人寻味了。
不过由于是齐桓公的爱将隰彭,周惠王还是同意了这个请求。可是当世子出来的时候,隰彭暗自吃惊,因为出来的不止是世子,还有周惠王的次子。
诸侯大臣求见世子,是带有一定意味的,隰彭从眼角窥视周惠王,但见他表情尴尬,居然有不自然的表现。
隰彭回到齐国,面见齐桓公,禀报说周朝即将发生变乱了。
齐桓公非常吃惊,自己南征北战,这周朝还变乱呢?他急忙询问隰彭,到底是何缘故?
隰彭将面见世子的事情仔细讲给齐桓公。根据隰彭的分析,周惠王的长子郑,是先皇后姜氏所生,现在已经是东宫世子了。姜皇后去世之后,次妃陈妫素有君宠,被封为皇后,接了姜皇后的班了。这陈皇后的儿子带,从小就会逢迎,取得了周惠王的宠爱。周惠王称带为“太叔”,恐怕世子郑皇位不保。在和世子见面的时候,周惠王将世子与次子一同带出来,根据隰彭的观察,周惠王神色张皇,恐怕就是这个心事。将来郑国太叔段的故事恐怕就要重演了。齐桓公作为盟主,这事儿必须要想到。
齐桓公作为诸侯霸主,要想在周惠王继承人的问题上置身事外,那恐怕是不可能的。而齐桓公的选择与做法,将直接影响到齐国与周朝的关系,以及齐桓公在诸侯之中的位置。
这事儿齐桓公还是找管仲商议,管仲居然很快就说,自己有一个计策,可以令周朝安定。
齐桓公有点吃惊,这可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站不好队,恐怕将来会很难堪。
管仲自信的说道,“世子之所以现在形势危急,那是因为没有靠山。您只要现在上表周惠王,就说诸侯想和世子见面,请允许这件事情。世子只要和诸侯见面,那君臣之份一定,周惠王就算想废了世子,那时候也是无力回天了。”
齐桓公这下可算是心服口服了,于是齐桓公传檄诸侯,约定第二年夏天在首止相会,准备为世子做强大亲友团。同时齐桓公派隰彭再度出使周朝,面见周惠王,请求周惠王派出世子,诸侯都等着见世子啊!
周惠王这心里真是酸甜苦辣咸什么滋味儿都有了。
没想到啊没想到,自己这个儿子居然和诸侯这么有缘,连齐桓公这样的诸侯霸主都为了他奔波。可是自己还真是对儿子没那么多好感,毕竟姜皇后已经去世了,次子带多讨人喜欢!自己的江山如果不能交到太叔带手里,那恐怕是自己最大的遗憾。
可是周惠王真的没有拒绝齐桓公的理由。
这个人,北伐山戎,南攻荆楚,狄人敬服,称霸诸侯。
而自己,只不过是个继承皇位的空头领导,拿什么来拒绝齐桓公呢?
周惠王纵然有一千个不愿意,但是也只能同意世子郑与诸侯会面。
第四十一章 世子郑的亲友团
偏心眼儿的周惠王偏遇上了死心眼儿的齐桓公,这齐桓公还非就要做世子郑的亲友团了。
第二年春天一到,齐桓公立刻派陈敬仲先到首止修筑宫殿,准备迎接世子郑。这看出来齐桓公的诚意了,他并没有因为世子郑现在处境尴尬没有靠山而敷衍了事,而是郑重其事,兴建宫殿,准备迎接世子郑。
带着殷切的企盼,柳条碧绿,花香四溢,夏天终于到了。
齐桓公率领宋、鲁、陈、卫、郑、许、曹,一共八国诸侯在首止行宫恭候世子郑。一见面双方就发生了争执,不是因为诸侯对世子郑不满,而是双方都太谦虚了。
齐桓公坚持以君臣之礼与世子郑行礼,可是世子郑却坚持以宾主之礼见面。
这说明齐桓公不居功自傲,也说明世子郑平易近人。
这一争执,双方反而都增加了好感。
这天晚上世子郑派人邀请齐桓公来到行宫,诉说太叔带想让自己下岗的事情。
俗话说有后娘就有后爹,没想到周天子也未能免俗。
齐桓公等诸侯听着世子郑的诉说,眼眶逐渐湿润了,这就是大周朝名正言顺的世子啊,这都是什么事儿!
不过齐桓公并没有忘记,没有登基的时候,自己曾经只是公子小白。多亏了鲍叔牙,小白才成了齐桓公;多亏了管仲,齐桓公才成了霸主。
齐桓公决定帮助世子郑。
不止是为了将来齐国与周朝的关系发展,为了政治投机,更是为了让世子郑摆脱自己曾经的困境。
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那样有多煎熬。
世子郑感激不已,素昧平生,能够获得别人肝胆相照的帮助,这是最让人感动的。当晚齐桓公将世子郑留在行宫休息,诸侯也纷纷宴请世子郑的随从,好不热闹。
既然决定要站队了,那就得站出个样子。
世子郑虽然得到了齐桓公和诸侯的承诺,但是还是放心不下。毕竟自己的那个父亲,自己的那个后娘和同父异母的弟弟,还在洛邑虎视眈眈。世子郑实在没办法就这么在行宫待下去,虽然这里自由的多,快活的多。在这里,他不再觉得自己是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而是被人尊敬的世子。于是世子郑向齐桓公提出要离开行宫,回到洛邑。可是齐桓公实在太好客了,他说诸侯之所以愿意留下了陪同世子郑,那都是因为爱戴您啊!这大热天的何必非要上路呢,不如等到暑气稍退再走不迟。
于是齐桓公与诸侯约定八月份结盟,约定拥戴世子郑。
世子郑在行宫住的舒心,可气坏了周惠王。
周惠王眼见得世子郑留居行宫迟迟不归,当然知道这是齐桓公和诸侯在向自己表明态度,意思不过是他们拥戴世子郑登基即位。皇后与太叔带也在旁边闲言碎语,给周惠王火上浇油。
周惠王觉得自己实在是不能忍受了。
正好太宰周公孔前来面圣,周惠王趁机对周公孔说道,“齐桓公名义上说是讨伐楚国,可是我看也没和楚国动手啊!现在楚国进贡恭顺,和以前大不一样了,我看这楚国对我们周朝的忠心,未必就比齐国差了。齐桓公现在公然率领诸侯拥戴世子,不知道安的是什么心?将寡人置于何地?寡人请太宰寄一封密信给郑伯,让郑伯别跟着齐桓公了,还是顺从楚国吧!然后致意楚国,让楚国以后效忠于寡人,别辜负了寡人的一片苦心。”
这话真是荒唐之极,齐桓公听见恐怕得哭死。
说楚成王效忠周王朝,那纯属滑天下之大稽。不是齐桓公率领八国诸侯领兵震慑,您还等着楚成王进贡包茅呢?您怕是连一棵青草都看不到!
说齐桓公包藏祸心,是,齐桓公的确率领诸侯拥戴世子,可是世子是什么人?世子是您周惠王的嫡长子,先皇后的儿子,难道是别人的儿子?为什么您这个亲爹和后爹一样呢?
还想利用郑伯来挑拨齐楚关系,您是周天子吗?您的气度和手段恐怕卑劣了不止一点!
不过的确有领导是这样的,总要面对党争,总得利用某一派,打压某一派。
周公当下觉得周惠王肯定是气糊涂了,他试探性的进言道,“楚国能够顺从周朝,那也都是齐桓公的努力啊!主公何必要抛弃昔日的诸侯,去亲近一个蛮夷之主呢?”
这话说的不错,人家立了功,您反而要远离,别人应付你,你反而去亲近。
恐怕您脑子不是那么好使。
周惠王这时候认定了齐桓公就是自己改立世子的最大敌人,必须除去齐桓公。他正色道,“就算郑伯不离开,诸侯还很团结,谁能保证齐桓公有没有异心呢?”周公一看劝也白劝了,闭口不言。
齐桓公就算有异心,您能如何应对?靠楚国还是靠郑国?
齐桓公如果没有异心,恐怕您这么做也把人家逼出异心了。
周惠王当下亲笔修书一封,而且封的很是严密,交给周公。周公也不知道里面到底写了什么内容,只得将信件星夜送至郑伯处。
郑伯手拿着周惠王的亲笔书信;不由得感慨万分。想当年郑国也曾经是迁都洛邑的功臣,可是自从出了强悍的郑庄公,郑国与周王朝的关系就变得尴尬了起来。直到郑庄公击败周王军队,箭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