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霸蜀 >

第644部分

霸蜀-第644部分

小说: 霸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头子的。现在的隐蕃磨去了火气,隐伏了光芒,真正成了一把利刃。
    安排完了隐蕃的工作,魏霸回到房中,对正在翻看新到资料的彭小玉说道:“小玉,给邓艾写信,安排他一个紧急任务。”
    彭小玉应了一声,一边铺纸提笔,一边问道:“什么任务?”
    “让他立刻派人去庐陵,查明周胤所在位置,如果能把他带出来,那就带出来。如果不能,那就直接杀了。”
    彭小玉一边书写命令,一边偷眼瞧了魏霸一眼,轻声笑道:“夫君,你对这个周胤有些忌惮啊。”
    魏霸点点头:“不错。这人胆子很大,和我一样,敢冒险,不循常规。那次在辰水,若不是周峻太软弱,我的首级已经成了他们的战功了,哪里还会有今天。汉吴交战在即,我不希望这个人再一次成为我的敌人。”
    彭小玉笔不加点,一挥而就,写完之后,她又笑了起来。“孙登这个太子当得还真是没趣。太子妃的兄长被贬,又不是什么谋逆的大罪,他居然一点办法也没有。这人要么是生姓凉薄,要么是软弱无能,和他的父亲孙权一点也不像,难怪孙权不喜欢他。”……


第788章 此一时,彼一时
    井陉,张合率领一万精骑越过了井陉,将雄伟的太行山留在了身后。
    在洛阳之围解了三个月后,东吴一直没有进兵的动向,曹睿终于能把张合这员宿将调到并州战场。此外,他不仅给张合补齐了之前战损的人马,还给张合拨付了一支原属张辽的并州骑兵,由张辽的儿子张虎率领。这支人马中有一些河内、上党籍的老卒,是当年张辽奉大将军何进之命在河内等地招募的。经过近五十年的战争,这些人都由英气勃勃的年轻人变成了须发花白的老人,人数也从当初的数千人变成了几十人。
    派这些人来,不是为了厮杀,而是利用他们对家乡的熟悉做向导,引导这支大军穿过山峦,出现在蜀汉军的背后。
    姜维、魏延攻打壶关已经有三个多月,魏军一直无法从南部和东部突破防线,如果不是郝昭守城经验丰富,壶关早就丢了。一腾出手来,曹睿就派出了张合这员经验丰富的老将来解壶关之围。
    张合绕了很远的路,避开了姜维的防守,从井陉进入太原郡,再由太原郡南下,直扑蜀汉军的背后。张合知道,魏延率领一万西凉精骑正和夏侯霸对峙,守护着姜维的左翼。要解壶关之围,就必须先击败魏延和这支精骑。
    为了能尽可能的杀伤魏延,张合派人通知了夏侯霸,要他一起出击。
    夏侯霸接到消息之后,欣喜若狂。这段时间以来,他虽然多次出击,可是魏延不论是作战经验还是兵力都比他强,让他无法靠近壶关一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郝昭被困在壶关不得脱身。现在张合到了,魏军不论是兵力还是将领的指挥能力都占了上风,他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
    夏侯霸做好了准备,接到张虎、田复率领的前锋进入潞县的消息之后,立刻率领五千多骑出击,气势汹汹的杀向壶关。
    魏延接到报告,随即出兵阻截。法邈得到消息后,赶来见魏延,提醒魏延,夏侯霸突然出兵,又是一片义无反顾的气势,恐怕有援兵到来。
    魏延不以为然。
    法邈很无奈。他跟着魏延这几个月,对魏延的脾气早就掌握了。自己一个没有上过战场的书生,连军谋都算不上,魏延是不会把他的话放在眼里的。
    魏延虽然骄傲,却并不疏忽,他加大了斥候探查的范围,做好了应变的准备,又派人通知了姜维,这才领兵迎战夏侯霸。双方在壶关北二十里的地方遭遇,随即开始了攻击。
    双方交手多次,早就知根知底,是以没有多作试探,一开始就全力以赴。夏侯霸率领着数百虎豹骑冲杀在前线,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攻击浪潮,冲击着魏延的中军。
    经过半个时辰的战斗,夏侯霸的攻势不见任何缓和,反而越来越猛。魏延感觉到了一丝异样,他一面反击,一面不动声色的将主力脱离了战场。他的警觉很快被证明是明智的,斥候来报,西北方向发现大量的魏军骑兵,正在急速赶来。
    魏延此时才大吃一惊,他知道自己上当了。夏侯霸这么玩命的攻击不是为了解壶关之围,而是为了拖住他。如果他不是主动将主力撤出战场,而是与夏侯霸搅在一起,当魏军的援军出现时,他就全无还手之力。
    魏延不敢怠慢,立刻撤出战场,同时向姜维报警:魏军有新的援军到。
    张虎、田复赶到时,魏延已经脱离了战斗,夏侯霸虽然一心想缠住魏延,终究还是因为兵力不足,无法包围魏延,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魏延扬长而去。不过,他们并不气馁,合兵一处之后,再次向魏延追了过去。
    魏延此时却没有恋战之心,他担心这些援军并不是全部,还有更多的援军即将到来。在没有搞清楚敌人的真正实力之前,他不愿意草率的发动攻击。他带领大军向姜维靠拢,准备依靠步卒大阵进行反击。
    得知魏延撤退,姜维勃然大怒。
    围攻上党近四个月,眼看着上党郡的周边各县都已经落入手中,壶关却久久无法攻克,姜维早就有点心急了。一天不能攻克壶关,一天就不能真正的占有上党,并州的战事就不能算有真正的突破。对长安承受了巨大压力,给他筹集粮草的诸葛亮来说,每拖延一天都是一个煎熬。
    姜维本人同样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诸葛亮力排重议,没有用魏延,也没有用吴懿,而是让他来做这支大军的主将,让他的肩上承受了太多的负担。如果不能完成战略任务,他将成为罪魁祸首,他的能力也将受到普通的质疑。
    他绞尽脑汁,冥思苦想,想出了很多攻城的办法,三十多万枚烈火弹也全扔了出去,可是壶关依然稳稳的掌握在郝昭的手中。这似乎又重现了当初冀城的一幕,强攻攻不破城,只能等着城中粮尽。
    原本姜维以为三个月的期限之后,城中的守军意志会削弱,可是三个月过去了,城上的魏军看不出有任何动摇的可能。偏偏在这个时候,魏延又放弃了北部防线,让他按捺不住怒气,与魏延发生了冲突。
    面对姜维的暴怒,魏延不屑一顾,极尽冷嘲热讽之能事。两人彻底撕破了脸,大吵一场。魏延领着自己的骑兵脱离了大营,另找地点立营。
    姜维很生气,他恨不得将魏延的兵权收过来,亲自指挥。可惜,哪怕有丞相的信任,他也无法与魏延的威信抗衡,只能看着魏延的背影生闷气。没等他气消,夏侯霸和张虎等人逼到了跟前。
    姜维身边只有两万人,而且久攻无果,早已倦怠,面对来势汹汹的魏军精骑,他们只能撤开了包围圈。紧接着,姜维又收到了张合率领主力赶来的消息。
    姜维心如死灰。他知道自己已经失去了胜利的机会,不可能再占领上党,更不可能完成占据并州的战略意图了。
    万般无奈之下,姜维宣布撤退。
    然而撤退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张合率领骑兵追击,夏侯霸、张虎、田复等人轮流出战,几乎把姜维当成了一块肥肉,每个人都想从姜维身上咬下一块肉来。他们来去如风,一次次的冲击着姜维的阵地。
    姜维使出了浑身解数,且战且退,待到吴懿赶来接应时,他已经只剩下一万人。不过,看到吴懿的第一眼,姜维不是长出一口气,也不是检讨自己的成败,而是咬牙切齿的对吴懿说:
    “我要上书弹劾魏延。”
    吴懿苦笑不已,暗自叹息。
    ……
    魏延的劾书比姜维先到了诸葛亮的案头。
    接到魏延的劾书,诸葛亮好半天没有反应,像一个泥胎木偶般的坐在屋里,一动不动。魏延对姜维的指责,他并不放在心上,他担心的是既然有大量的魏军骑兵进入太原,而领军的又是张合,那姜维攻取壶关的计划就彻底破产了。双方的兵力差距不大,但是魏延和姜维不和严重的削弱了蜀汉军的战斗力,特别是当魏延掌握着几乎所有的骑兵时。
    这个矛盾的根本来源是因为姜维的资历不够。他安排姜维做主将,引起了魏延这样的将军反感,姜维连续三个月都未能攻克壶关,恐怕也和部下的将领们不肯出力不无关系。不仅是关兴这种元勋之后的将领不服姜维,就连张睎这样没有背景的将领恐怕也不会对姜维言听计从,他们虽然不至于明面上反对,但是暗地里使点小手段,那还是很容易的。
    他想让姜维一战成名,结果却把姜维推到了力不从心的地步。如果由他亲自率领这支大军攻击壶关,也许不会出现这个局面。
    归根到底,这还是他的错。魏延与其说是弹劾姜维无能,不如说是在指责他用人不当,任人唯亲。而想这么说的人恐怕也不止魏延一个,只是那些人要么没有魏延这样的底气,要么不像魏延这样嚣张。
    洛阳之战连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输得一败涂地,没有任何战绩可言。除了付出近三万人的伤亡,大量的粮草辎重之外,唯一的结果就是欠了魏霸一大笔钱,还给了李严一个指责的借口。
    诸葛亮几乎已经能想象得到李严得意的冷笑。
    两天后,姜维撤出上党,退守轵关的消息传到长安,丞相府人心惶惶。长史杨仪、参军胡济等聚在一起商议如何承担这次战败的责任。如今丞相府在与大将军府的较量中节节败退,如果诸葛亮再把这件事承担起来,丞相府将更无力对抗大将军府,势必造成李严实力的进一步膨胀。如今之计,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由姜维来承担这个责任,如果不够,那就把吴懿、魏延都加上。总之一句话,必须把诸葛亮本人从其中撇清,以保证丞相府的核心不倒。
    这个场景似曾相识,当年陇右之战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要杀马谡,结果马谡被魏霸救了。今天姜维被推到了替罪羊的位置,却没有能够为姜维出头。
    “不能让姜维承担主要责任。”诸葛亮哑着嗓子说:“再说了,面对张合这样的宿将,面对一万五千多精骑的追击,姜维没有骑兵,能全身而退便是难得。我怎么能因为自己的利益,坏了国家的栋梁。”……


第789章 内伐谋,外伐交
    “国家的栋梁?”马谡冷笑一声:“好一个国家的栋梁。”
    李严有些幸灾乐祸的看着马谡,嘴里却惋惜的说道:“丞相为人为政,那都是无可指责的,可是这眼力多少有些欠缺。姜维一个不孝之人,怎么就这么入他的眼呢?六盘山全军覆没,这次上党又是损失折将,无功而返,姜维志大才疏,就是个不可大用的庸才。比起幼常和魏霸来,他实在是不值一提,偏偏丞相却如此看重他,多方维护,实在让人想不通啊。”
    马谡哼了一声:“大将军,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呢,不过是两只孤雁相互倚靠罢了。”
    李严想了想,颌首附和。“不错,丞相不是荆襄人,对于荆襄人总是既想利用,又多有防范,所以才会把姜维、蒋琬这样的人当成心腹,却对幼常、魏霸这样的大才多方压制。不过,为政者当心怀天下,怎么能斤斤计较于乡里呢?丞相的胸怀,终究还是小了一些。”
    马谡知趣的奉承道:“大将军所言甚是。要想成就大事,就应该像大将军这样包容四海,胸怀天下。大将军,你看该怎么处置洛阳之战的责任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