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江山-第1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笪幕幔棺攀登廊チ舜蟀敕缤贰
其中为首的,是‘太学文会’主办的诗文大会。这个有多年历史的文社,汇聚了京师中名声最响亮的一帮年轻人。其会首刘几,更是被视为连贯三元的不二人选……尽管他的风头。一度被某人抢去,但有无数达官贵人为他造势。很快便再次成为万众瞩目的偶像。而且太学文会的人脉、资金都无比充足,总能请到第一流的名师,在最好的场所举办。每次前来捧场的名流多如过江之鲫,其出尽风头也是理所当然的。
另一个十分红火的文会,是由‘嘉佑学社’主办的,看名字便知道,这是个今年刚刚成立的社团。其成立之初籍籍无名,蹿红也就是最近两个月的事。准确说,就是秋闱放榜以后——先是学社众人全都上榜,继而在状元楼的比试中,完胜太学文会,使其名声大噪。
京中人人都知道,这届太学生中,有一大帮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没有加入太学文会,而是自己成立了一个学社。他们说,如果有人能和刘几争一争,那么只能是嘉佑学社的两个年轻人,一位是会首、别头解元陈恪,一位是乡试亚元苏轼。
当然,仅凭两个才子,还撑不起第一流的场面。还离不开当今国舅曹家的倾情支持,曹家一改往日的低调保守,赞助了嘉佑学会的一切活动,为他们请名师、出场地、邀名妓……不过别人也说不得什么,谁让陈恪的后娘,是曹家的女儿呢?自家人帮自家人,天经地义的。
嘉佑学社的声势,不弱于太学文会,还有个原因,便是京中的名妓们,特别愿意来捧场。起先,她们都是冲着陈恪来的,又来又发现了苏轼这块瑰宝……名妓们阅人无数、眼光独到,知道这个目前只算小有名气的马脸帅哥,在未来绝对会成为,天下第一流的大才子!
有这二人在,便足以让名妓们趋之若鹜了……
至于最后一个由应届生主办的文会,与华丽盛大的前两者不同,显得那么的低调无华,却又有十分高端的影响力。它的创办人不是才子,而是分叫张载的中年人。
张载,字子厚,今年三十八岁,关中人,面黄肌瘦、其貌不扬,完全没法跟刘几、苏轼、陈恪,这样的青年才子相比。却得到当朝宰相的支持,在大相国寺设虎皮椅,开讲《易经》。因为他已经是举世闻名的儒者,所创的‘关学’亦被认为是儒家重要的流派之一。
为什么要讲《易》,而不是别的,因为《易学》号称‘万法之源、无所不包’,被认为是一切哲学的哲学,所有学问的最高境界。据说只要通了《易》,看什么都是一目了然,世间再没有难得倒你的学问了……至于区区科举,自然更不在话下。
但你要以为,只有那些喜好儒学的老头子,才会参加他的文会,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张载喊出的口号,着实是这个时代的最强音,他说我们读书人,不应该寻章摘句、吟风弄月、蝇营狗苟、沾沾自喜;那我们要做什么事呢?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四句口号一经喊出,顿时引来粉丝无数,不知多少人前来听他开讲。但张载只讲了一半,便停了。因为一天晚上讲学之后,他从洛阳前来赶考的表侄,程颢、程颐兄弟前来拜会。
不错,这二程兄弟的‘程’,正是程朱理学的‘程’,正是他们创立了后世统治华夏几百年的理学。这种未来的圣人,自有不凡之处,虽然才二十三四岁,对儒学的造诣,却已经十分深湛了。
张载虽然是二人的表叔,但在彻夜长谈,听取二程对《易经》的见解后,他竟感到自己的学问还不够,第二天便对前来听讲的人说:“今见二程深明《易》道,吾所不及、儒辈可以师之。”
于是把讲学之位,让给了两个表侄,自己坐在下面听讲开了。他这种虚怀若谷的高风亮节,更为自己,也为两个表侄赢得了崇高的声誉。其风头完全不逊色于其它两大文会。
三家之所以不遗余力,除了为自己打造名声,其实都有吸引同道、网罗英才的目地。将来不管是做官还是做学问,都是需要支持者的。现在打下基础,要比春闱后再去联络,效果好上百倍。
所以人家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宗旨,另外两家自然不能落后,太学文会那边由刘几,拟出了一份《示诸生榜》,张贴在会所各处:
‘科举亦岂为无实者设哉?春闱咫尺;为学者盍亦凛凛?中庸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某不敏;与诸生交;敢以此为勉;亦自勉也。’用**裸的提高成绩考第一,诱惑诸生前来听讲。
嘉佑学社那边,则由苏轼起草,拟了一份《赠学社诸公疏》,来激励同学,要比刘几干巴巴的太学体,文采风流多了:
‘谁可人自为师,家自为学?要在得则相善;失则相规。俾尽所长,各言尔志。白雪阳春,人皆得句;高山流水;行遇知音。毋独擅其已能;冀相忘於下问。其来渐矣;声名盛同里之扬;以数考之,事业应吾侪之奋。自今以始;愿缔其盟。”
三家各出手段,都吸引到不少的年轻俊彦。嘉佑这边,数月来有千余名举子加入,其中出挑的十几人,名曰邓绾、章惇、林希、蒋之奇……还有一人是他万万想不到的。
此人叫王韶王子纯,陈恪一见他,就瞪大了眼,这不正是那日在无忧洞,救了六郎的那位白衣侠士么?
下一更10点,求月票……。。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奇书网—http://。Qisuu。
第二四五章历史照进现实
'奇·书·网]更新时间:2012101314:09:09本章字数:5178
“是你?”陈恪望着这个一身白衣,两道剑眉的高个年轻人。天已经很凉了,他仍穿着一袭单衣,手里握着一根竹杖,施施然走了进来。
这正是那无忧洞救六郎的侠士,自己让人找了很久都没找见,想不到他自己冒出来了!
“不是我。”年轻人一看是陈恪,便转身想走,却被宋端平从后头拦住,笑道:“朋友别担心,我们不会恩将仇报的。”
年轻人这才站住脚,嘴角挂起一丝苦笑道:“怎么这么巧?”
“既然是同科的举子,自然能碰上。”陈恪明朗笑道。
“想不到,你竟然也是举子。”年轻人摇头道。
“彼此彼此,我也不想到,你竟然是举子。”陈恪抱拳道:“上次的事,还没好好谢谢兄台!”
“嘘……”见不少人纷纷望过来,年轻人赶紧竖起手指,做个噤声的手势,小声道:“都到这时候了,我可不想惹麻烦。”
“好吧。”陈恪很理解他,点点头道:“那就日后再多谢兄台。”
“不用了,举手之劳而已。”年轻人摆摆手道:“我得走了,劳驾让个路。”
“怎么才来就走。”宋端平笑道。
“我就是来看热闹的,”青年呵呵一笑,上前一步道:“看完了当然就走。”
“还是留下吧,我们亲近亲近。”宋端平感觉到他的气场,却毫不畏惧的迎上去。
两人脚下不丁不八,手握在一起,看似很亲热,很快便青筋暴起,面红耳赤。
陈恪立在一旁没插手,只是笑眯眯的看着两人。
“子纯兄,你怎么来了?”伴着这如洪钟的一声,一个相貌英俊、豪气勃勃的年轻人,走了过来。
听到这一声。像斗鸡一样的白衣年轻人,登时泄了气,郁闷道:“章子厚,你怎么也在这儿?”
那被叫做章子厚的,这才看见两人方才在角力,沉声问道:“怎么了?”
“没事儿。”宋端平揉揉手腕道:“切磋一下。”
“哈哈,这下王子纯碰到对手了。”章子厚大笑道:“看你还敢不敢自称,是书生中的第一能战!”
“唉。”王韶郁闷道:“碰上你准没好事儿!”
既然身份被人道破。自然没必要再走了,陈恪邀请他到净室一叙,宋端平和章子厚作陪。
坐下后。众人先叙了年齿,那叫王子纯的名王韶,二十五岁;叫章子厚的名章惇。二十岁,与陈恪两个同年。
说起话来才知道,王韶是江西人,章惇是福建人,两人同在南少林寺学习过武艺,是那时认识的。虽然王韶武艺强过章惇,但章惇读书比王韶强,所以谁也不服谁。当然同在他乡为异客,同门兄弟间也没那么多针锋相对。最多只是打打嘴仗而已。
看着这师兄弟俩,陈恪不禁心中苦笑,南少林怎么净培养些亡命徒出来?
王韶自不消说,那章惇却也不是省油的灯。他是福建浦城人,吕惠卿的同乡,因为这层关系,甫一进京。就通过吕家兄弟,加入了嘉佑学社。他相貌阳刚俊朗,举止豪气勃勃,出手阔绰大方,一进学社就和众人打成一片。
在学社一帮人里。和章惇关系最好的是苏轼,两人都是才气纵横。爽俊一时的青年,有个好动不喜静的性格,别人整天闷头读书,他们却得时不时的到处转转,先是在汴京城转,转够了又出城去郊游,有时候一去两三天不回来。让苏辙十分担心,哥哥会不会又碰上了个程之才……
但某次出游之后,苏轼说什么也不跟他出去了,弄得陈恪以为,难道未来的苏仙,被个男人要了身子还是怎着?追问之下,苏轼才一脸后怕道:“章子厚是个疯子……”
原来两人结伴爬山,到了一处万仞绝壁前,只见峭壁之上景色绝美,但只有一根横木相连。章惇便对苏轼说:‘此地甚美,你应该题个字,千百年后可能就是段佳话。’再三请他过去,苏轼却直摇头,人生美好、珍惜生命,冒那么大险作甚?
却见章惇从容举步,走上横木。到对岸之后,他攀山藤上绝壁,以漆墨在石上大书一行字:
‘章惇、苏轼到此一游!’
原路返回之后,他仍然面不改色,神采依然的望着苏轼,想等他夸自己两句。谁知苏轼盯着他半晌,竟感叹道:“你日后一定会杀人的。”章惇不解,问:‘你怎么知道?’
苏轼便道:“自己的命都可以不要,别人的命怎么会放在心上?”
章惇闻言哈哈大笑。
还是在同一次,两人晚上在庙里寄宿,喝酒到一半。突然间有人说山里来了老虎,就在不远处。话说老虎这玩意儿,虽然在宋朝不稀罕,但人们大都没看见过活的……主要是因为,让老虎看见了,你还能活么?
章惇马上来了精神,叫上从人便出去看老虎,酒壮怂人胆,苏轼也跟了出去。
两人骑着马走了不远,就真遇到虎了,马吓得再也不敢往前走。这时苏轼勒马就回,章惇却叫人拿来一面铜锣,自己敲着迎了上去,结果跑的是老虎……
在苏东坡看来,章惇是个亡命之徒,跟这样的人出去不是旅游,是玩命。而且通过这两件事,他也对章惇将来为官的表现,产生了深深忧虑。
但陈恪却不以为然……要是喜欢冒险就是潜在杀人犯的话,那那些玩极限运动的家伙,统统该拉出去枪毙!相反,他十分欣赏章惇的豪气激越,认为这是一位胆气豪壮的纯爷们!
好吧,尽管他也知道,这家伙最后名列《奸臣传》。其实,又何止一个章惇呢?还有吕惠卿和曾布!得亏蔡确不在这,要不拗相公座下四大奸臣,就要让自己一锅烩了。
不过也没什么遗憾的,还有比奸臣名声更臭的邓绾呢……这厮跟陈恪还是老乡。
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陈恪简直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