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穿越架空电子书 > 前秦记事之乱世情(男穿女) >

第26部分

前秦记事之乱世情(男穿女)-第26部分

小说: 前秦记事之乱世情(男穿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了。”娘肯定的回答。
  “太好了!”我高兴的搂住娘的脖子,突然想爹,于是问道,“那爹爹呢?”
  “当然留到这里,家里总要有人照顾。”娘认真地说。
  “可是,现在两军交战,怎么可能出去呢?”我担心的问道。
  “这个女儿你不用担心,”娘打消我的顾虑,说道,“两军虽然交战,但庾氏兄弟规定,出城不限,禁止城外百姓入城,以防奸细混入,要出城是没有问题的。”
  “哦,是这样啊,”我【炫】恍【书】然【网】大悟,“娘,我们什么时候走?”
  “明天辰时吧,”娘说完站起身关心的说,“娘先走了,女儿你也早点回房,别累坏了。”
  “知道了,娘!”我回答道。
  “这孩子!”娘看着我,满脸笑容的摇了摇头转身走了。
  分割线…
  “娘子!起床了,还睡啊?”燕婉大清早就来聒噪。
  “别吵了!让我再睡会。”我不耐烦的转向床里面,“现在天都没亮,起来干什么?”
  “娘子!你今天还要赶路,再晚了就来不及了!”不知什么时候月诸冒出来了,也在旁边聒噪,我没理一把拉被子蒙头继续睡觉。
  可是还没几秒,我感觉身子突然一凉,仔细一看,原来被子被月诸给拉走了。这些丫头真是越来越不像话,看来要找机会好好教育一番,不然我的日子可不好过。没办法只得不情愿的起了床,我可没有达到别人掀掉了被子还能继续睡觉的境界,看来还得练练。虽然里面穿了不少衣服,但躺在床上也不像话。起来时还不忘狠狠的瞪了月诸一眼。月诸并不生气,和燕婉两个捂着嘴偷笑,我也知道她们笑什么,我懒得理她们。
  “现在什么时辰了?”我坐在床沿揉着惺忪的睡眼问道。
  “刚刚卯时。”燕婉边答话,边把脸盆放到架上。
  “什么?”我一听大叫了起来,有些恼怒的喝斥两个小丫头“这么早叫我起来有病啊?”我就是以前上学时最早也是六点起来啊,也就是卯正时刻,她说现在刚到卯时,也就是刚过五点,这正是我睡得正香的时刻,竟然被吵醒了。
  “娘子,时间很晚了,太阳差不多出来了,你听公鸡都报了三次晓了。”燕婉听到我的话,并不在意,还给我指着窗外公鸡报晓的声音。
  “这还不叫早?”我不敢置信的问道,“天才亮哎!而且睡眠都不足。”
  “不会啊,”小丫头不认同我的话,“我五更天一过就醒了。”
  “你真是神啊!”我好奇的看着她,“晚上才睡几个时辰?”
  “戌时前后就睡了,算来大约也有四个多时辰啊?”小丫头郑重其实的回答道,看看我颇有哀怨的说,“我倒是想不通娘子,晚上过了亥时都不睡,炒得我都睡不好,早上快到巳时才起。”
  “你也这么早睡觉?”我转头问好久没有发言的月诸。
  “嗯差不多吧,”月诸煞有其事地说这,也不忘奚落我一番,“我比婉妹晚睡一会,早上晚起一会,当然不会和娘子一样睡到巳时嘻嘻!”
  我无语啊!古人的日出而作、日如而息的生物钟被燕婉发挥的淋漓竟致。来着里都几年了,由于没有电视,不可以上网,实在无聊,又没有早睡的习惯,最后只有把我的生物钟微调了一下,晚上十二点过后才睡,早上九点起床。她们这都想不通,要是知道我以前晚上两点才睡,吃中午饭前起来她们还不立刻晕倒。
  “好了,不说废话了这么早起来干什么?”我不满的看着两人。
  “娘子,你忘了?”月诸提醒道,“今天早上你要赶路啊!”
  “呀!这个啊!我怎么忘了!”我【炫】恍【书】然【网】大悟,连忙脸一沉说,“那也过一会叫我不行,这么早让我起来,难道想让我在马车上睡觉?”
  “娘子想在马车睡觉的话——”月诸看了我一眼,凑到我耳边说,“我等一会多拿被子就是了。”
  “你!”我用手指着月诸,看着她那得意的样子,别提有多生气了,但想想自己现在虽然不算男人但曾经也是,好‘男’不和女斗,自己和一个小丫头计较什么,想着心情好了许多。瞥了月诸一眼,走到脸盆架旁洗漱完坐到镜子旁对燕婉说,“算了不和她计较了,燕婉帮我梳头吧。”

  第四十八章

  》
  “爹爹,你在家可要保重身体,”我有些哽咽,扑在爹的怀里撒娇地说,“芸儿过段时间一定回来,爹爹在家可要想芸儿啊!”
  “当然,爹爹怎么会不想我的乖女儿,”爹搂着我,在我头顶笑着说,“何况还有我的小外孙哈哈哈”说完爹开心的笑了起来。
  “爹爹!”我从爹怀里爬起来看了看肚子,红着脸娇嗔地说。
  “女儿时候不早了!”娘在旁边提醒道。
  听到娘的话,我对爹上前一福,说:“女儿拜别爹爹!”
  “妾身拜别夫君!”娘也给爹告了别。
  “贤妻、女儿你们一路保重。”爹忍泪说着,顿了顿对旁边的赵希说,“贤侄,一路上可要靠你了。”
  “伯父放心,在下一定照顾伯母和义妹周全!”赵希拱手说道。
  “那一路上就先谢过贤侄了。”爹拍了拍赵希的肩膀,用信任的眼神看了看赵希。
  我们和爹告别,出西城门时守门的士兵问了两句就放了行。出城后转向北行,我感到有些纳闷。
  “娘,不是建康在西边,怎么往北走啊?”我不解的问娘。
  “陆路不安全,你爹让我们水从水路去建康。”娘给我解释道。
  “哦,原来如此!”我明白后点点头。
  从京口向北走半里左右,就到了京口北固山下的长江渡口。京口在长江下游南岸,长江江面异常宽广。我在现代时也去过镇江附近的江边,但是和东晋时的长江江面比还是要逊色多多,我站到南岸看不到到北岸的广陵。看着如此大好山河,我能不吟诗表达一下吗?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我觉得王湾的这首《次北固山下》很是应景。于是轻声念道。
  “芸妹,你在干什么呢?”赵希看我在发呆于是问道。
  “芸妹?”我探究的看着他,什么时候我又多了这个称呼?
  “那你要我叫你什么?难道叫你张修容?”他用只有我们可以听到的声音对我说,还露出狡狤的笑。
  “随便你!”我狠狠掐了他一把,于是走到娘旁边,回头得意的看看他:小样和我斗,你还嫩着呢。
  赵希被我捏了一把,没有预期的惨叫,还硬是给我憋出了一个笑容,看着他那忍着疼痛的怪异表情,别挺有多高兴了。
  我们一行除过我娘、我、赵希以外还有采莫、月诸以及张远、张然两个。本来燕婉想要来,后来娘说人太多了不让带她,燕婉不情愿的留了下来。
  我们在江边雇个一个年纪较大的艄公的船,以三百五铢钱成交。(自汉到唐初五铢钱长期使用流通,本文钱币指五铢钱。)艄公伺候我们上了船,不久后就起篙了。船上除了艄公,还有一个年纪有十二三岁的少女是艄公的孙女。小丫头虽然穿的是粗布衣服,但丝毫掩饰不了少女姣好的面容,尤其是一双大眼睛,更是妩媚动人。
  京口到建康水路陆路都是一百三十里,两天时间就可以到,而且时间很宽松,又可以欣赏沿途风景,何乐不为。这天天气晴好,虽然是逆水却顺风,船走的不慢,傍晚时到达江乘,(今江苏南京栖霞区)江乘虽然不是什么大城,确实京口和建康间水陆中续站,北临长江,又为江防重地。江乘渡口停泊了不少渡船,大约是晚上停泊这里的长路渡船。
  黄昏,西边天际的晚霞,如燃烧的火一般通红一片,江面映着阳光,点点光亮如同闪光的金子。远处的江村青烟袅袅,与江上的美景构成多么和谐的画面。我迎着江风,站在船头欣赏如此美景。
  逆浪故相邀,菱舟不怕摇 。
  妾家扬子住,便弄广陵潮
  这首长干曲南朝长江下游一带的民歌,不知道谁家女子在唱,我寻声望去,原来唱歌的少女是艄公的孙女。我好奇心大起,向少女走去。
  “小妹妹,你唱的曲子真好听。”我发自内心的赞叹。
  “儿打扰了娘子清净,请娘子赎罪。”小姑娘唱歌正唱的入迷,我走过去说话时才发现,看到我来连忙停止唱歌上前赔罪。
  “有什么打扰不打扰的,”我上前说道,“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儿叫陈江儿。”小丫头回答道。(儿:是魏晋、隋唐时期女子常用的谦称,和奴的意思一样。)
  “江儿,好名字。”我琢磨了会,问道,“是不是出生在江边所以叫江儿?”
  “娘子怎么知道?”江儿听到我的话,眨着水汪汪的大眼睛好奇的问道。
  “猜的吧。我才比你大几岁,娘子!娘子!多见外,叫姐姐吧。”我随便敷衍了一句,连忙转移话题。
  “可以吗?”江儿大眼睛看着我,不确定的问道。
  “当然可以了!”我笑着用手刮了刮她的小鼻子。
  “嘻嘻姐姐!姐姐!”江儿高兴的连叫几声,看了看我的肚子问道,“姐姐肚子里可是有小宝宝了啊?”
  “呵呵呵江儿真是可爱,到时姐姐生了小弟弟,江儿就是姐姐了。”我笑着帮他理顺额前的秀发。
  “才不是呢!”江儿撅着嘴不认同地说。
  “哦?那是什么?”我饶有兴趣的问。
  “江儿应该是小孩子的姨娘。”江儿纠正地说。
  “呃江儿是姨娘,是姨娘!”听到江儿的话,我先是一愣,然后【炫】恍【书】然【网】大悟,又说道,“江儿你的曲子是谁教的,真的很好听。”
  “我们这里的女子都会唱,江儿只不过”江儿话正说了一半,艄公喊声响起。
  “不好意思,”江儿好像想到什么,连忙福身道歉,“一时说话忘了给姐姐准备饭菜了。”看着江儿远去的天真背影,想想自己,对江儿无忧无虑有些许羡慕,再没心情欣赏美景,只是愣愣的看着江面。
  “娘子外面江风大,还是回舱吧,”不知道什么时候月诸出来了,还给我披上披风。“你的身子要紧。”
  “好吧,”我认同的点点头,和月诸回船舱。

  第四十九章

  》
  吃过晚饭,我拉着江儿和采莫、月诸聊天,聊到初更时分才散去。第二天五更后,船离开江乘,继续西行,到了未时船到了建康。上岸分别时,江儿好一顿伤心,我好言劝慰,她才不哭了。江儿再三叮嘱,让我回到京口时,一定到她家去,她家在北固山下陈家村。看到小丫头如此,我只好答应了。离开渡口,我们径直去城南乌衣巷舅舅家。
  我这个三舅叫王洽,去世已有多年,家里庶务由舅母庾氏操持。舅母有子二人,长子王珣,次子王珉。要说这给王珣,也算名士,晋书对他的评价颇高。(王珣字元琳,根据《晋书》记载,王珣‘神情朗悟,经史明彻,风流之美,公私所寄。虽逼嫌谤,才用不尽;然君子在朝,弘益自多。时事艰难,忽尔丧失,叹惧之深,岂但风流相悼而已。)有幸让王珣当我表哥,要说真不赖,要是能见见也可以。不过,现在他是桓温帐下大司马参军,现在应该在姑孰,不在建康。
  我们入城后走了没走多久,就到了舅舅家。看到舅舅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