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是木匠皇帝 >

第183部分

我是木匠皇帝-第183部分

小说: 我是木匠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驾到!”伴随着王承恩的喊声,天启皇帝缓步的走进皇极殿。看着下面的大臣,天启皇帝的嘴角挂起了一丝微笑,显然他的心情非常的好。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之后,一直想做一个皇帝,时到如今,刚刚有了一点皇帝的样子。

慢慢的走到龙书案的后面,缓缓坐到椅子上,天启皇帝轻轻的抚摸着金黄色的龙头,心里一阵意气风发。朕掌管着整个天下,朕既是天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臣子的朝拜声中,天启皇帝目光炯炯的看着前方,双手用力的握着金黄色的龙头。

“众位爱卿平身。”轻轻的一抬手,天启皇帝声音平淡的说道。

不过下面的大臣却是一愣,天启皇帝的声音没有变,说话的语气也很是轻缓。可是所有人都觉得天启皇帝似乎变了一些,话语中充满了上位者的威严,说出话不允许任何人质疑。

很多大臣心里明白,这位少年天子正在以非人的速度成长。如果说天启皇帝只是从先祖那里继承了皇位,那么现在刚刚有了皇帝的样子。不过很多大臣心里对天启皇帝有着更高的期盼,希望天启皇帝有一天能够君临天下,四海臣服,成为真正的中兴明君,千古一帝。

等到所有人都站了起来,天启皇帝淡然的笑了笑,语气轻快的说道:“众位爱卿,中秋佳节快到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什么好事情上奏给朕?”

“启禀陛下,臣有本奏。”天启皇帝话音刚落,一边的一个老大人就站了出来,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恭敬的说道。

天启皇帝将目光看向说话的人,是一个头发都有些发白的老者,看上去年龄确实有些大了。不过当朝之中没有人会认为他是赖在官位上不走,因为他在朝中的地位实在是太高了,高到孙承宗见了他都会觉得差一点。

这个人就是国子监祭酒赵南辰,国子监祭酒不过是个从三品,在整个朝堂上的地位并不高。可是赵南辰却不同,他身上可是有着礼部尚书的职衔,而且加的少保。

万历四十七年,赵南成上书五十多道请辞,全都不准,可见这位老先生多么的重要。在国子监三十多年,赵南辰培养了无数的学子,其中大部分都中了进士。在大明朝,这位老先生弟子便朝野,无论是外任还是京城,随处都能看到他的弟子。大到各部侍郎、尚书,小到知县、同知,全都能找到。

无论是当初盛极一时的东林党,还是齐浙楚党,全都有他的弟子。

只是这位老先生一心学术,只想着怎么培养自己,朝堂上基本不说话。对党同伐异等等事情,更是丝毫没有兴趣。这也就让这几个党派没人打他的注意,毕竟这样一个与世无争,还实力非凡的人,实在是没有必要招惹。

看到是赵南辰,天启皇帝心里就是一动,这位老大人这是有什么事情呢?轻声的笑了笑,天启皇帝语气轻缓的说道:“赵爱卿,最近的身体怎么样?有什么就到太医院去找人,朕给你这个待遇。”回头看了一眼王承恩,天启皇帝沉声吩咐道:“以后赵爱卿上朝乘轿,可以一直到皇极殿前下轿,见朕免行大礼!”

“是,皇上!”王承恩恭敬的施了一礼,点头应道。

下面的大臣们也没觉得有什么,这样的待遇给赵南辰没人能说出什么来。毕竟赵南辰实在是年纪大了一些,另外无论是资历还是什么全都够格,别人是羡慕不来的。

站在下面的赵南辰却是一愣,这怎么还没说话就先给赏赐了?心里不禁泛起了嘀咕,难道皇上这里面有什么深意,不过这位老大人做学问是好手,可是朝堂上的东西差的太多了。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索性就不想了,对着天启皇帝躬了躬身,沉声说道:“臣,谢主隆恩。”

见赵南辰居然没有下跪,所有人都是一愣,甚至有一种啼笑皆非的感觉。天启皇帝只说是见皇上面参拜,可是这接受赏赐怎么也还是要下跪的吧?这位倒觉得理所当然。

天启皇帝倒是没有在意,年纪这么大了,偶尔脑袋有个短路可以理解啊!笑着看着赵南辰,天启皇帝笑着说道:“赵爱卿,你有什么事情要参奏?”

“启禀皇上,明年就是大比之年了,天下的文人士子都将聚集到京城来。现在就已经有很多人来了,臣希望能够由国子监出面,在中秋的时候举行一次赏月交流的活动。一来可以鼓励士子,宣扬教化。二来也能够让人看看皇上重视士子。”赵南辰也没有隐瞒,将自己的想法都说了出来。

天启皇帝微微一愣,他没有想到赵南辰想说的居然是这件事情,略微沉吟了一下便缓缓的点了点头。这是好事情没有不答应的道理,笑着看着赵南辰,天启皇帝沉声说道:“这是好事情,爱卿尽管去办,所需花费由内库供给,爱卿尽管放心。”

“皇上,这聚会要有一个名字,请皇上赐名。”赵南辰不知道是事先想好的,又或者是突然来了灵感,躬着身子对天启皇帝说道。

周围的大臣全都愣住了,这位老先生今天有些不正常啊!

其实没有人知道,赵南辰的身体每况愈下,已经实在顶不住了。他想做完这次的事情就辞官归乡,如果能够为国子监留下一个惯例,也算是赵南辰留在国子监里的东西,能够名留青史。

略微沉思了一下,天启皇帝轻声说道:“既然这样那就吃饭吧!让这些学子聊天畅饮,花费由朕的内库出。至于名字吗?既然是在中秋,那就叫做中秋才子宴吧!”

“皇上圣明!”这种事情自然不会有人站出来反对,毕竟是好事情,没有反对的道理。哪怕稍微说点什么,整个士林就会群起攻之。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将目光看向了一边的内阁次辅刘一璟,沉声说道:“刘爱情,让蓟辽总督戚金带人进京的旨意传下去了吗?”

“还没有陛下!”刘一璟心里微微一沉,以为是天启皇帝有些着急了。可是天启皇帝接下来的话大笑了他的疑虑。

“再加上川军,圣旨上把川军也加上。”天启皇帝点了点头,语气淡然的说道。

第二百九十二章河道总督

……

听了天启皇帝的话,下面的大臣全都一愣,然后便是面面相觑。招戚家军进京有情可原,毕竟这次戚家军立功颇多,可是这川军算怎么回事呢?不过没有人傻到站出来问,天启皇帝这么做肯定是有原因的,而且是考虑很久的。如果站出来,恐怕就要把自己绕进去。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笑着看着下面的大臣,自己的风格已经开始深入人心了。能够把自己的命令贯彻下去,这才是自己需要官员,而不是没事就出来叫嚣一番的清流。

“众位爱卿,有什么事情上奏吗?”看着下面的大臣,天启皇帝笑着问道。其实明朝的大臣更习惯的是上奏折,只有在皇上不上朝,内宦把持朝政的时候,这些大臣才想着让皇上出来理政。像天启皇帝这样基本每次早朝都出来的皇帝,大臣们很很少在朝会上议论什么,当然大事情除外。

天启皇帝说完,便有几个人站了出来,不过说的都是一些小事情。天启皇帝一一答复之后,朝堂上便再一次陷入了安静中。

回头看了一眼王承恩,天启皇帝笑着说道:“让左光斗上殿。”

“是,陛下!”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王承恩轻轻的摇了摇手里的拂尘,气沉丹田大声的喊道:“传左光斗觐见!”

他的话音刚落,站在门口的锦衣卫便接着喊道:“传左光斗觐见。”

时间不长,左光斗便慢慢的走了进来,不过他的身上此时穿的是布衣,并没有穿官服。原本他的是正三品的嘉议大夫,挂的是兵部侍郎的衔,实质上做的事情是辽东经略。可是他辞掉了辽东经略,那两个自然也不能保留。总不能说我不想做辽东经略,皇上给我换个工作吧!这是找死的节奏。

所以左光斗上的自然是辞官折子,天启皇帝准奏之后,这位立马从正三品的高官变成了无官一身轻了。不过无论是大臣还是左光斗心里都明白,左光斗是要换一个职位的。不过现在看来也不知道这位会到哪里去,所以左光斗上殿之后,所有人都在看着他。

“学生左光斗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虽然左光斗被削去了官职,可是这进士的身份还在,底子是梆梆硬,自然是不用称草民的。不过显然是不太习惯这个称呼,很多年没用了,说出来自己都觉得非常的别扭。

看着左光斗局促的样子,大殿里人表情都不一样,坐在龙椅上的天启皇帝也是忍俊不禁。轻轻的咳嗽了一下,天启皇帝笑着说道:“左光斗,辽东可好?”

“回陛下,辽东督师熊廷弼是有大才能的人,学生十分的佩服。边塞之地情况复杂,学生又不懂军事,实在是有心无力。”左光斗心里也是非常的忐忑,自从他回来天启皇帝也没见他,他也摸不着脉。此时见天启皇帝问话,便先为自己说几句。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知道差不多了,轻轻的挥了挥手示意做光都在站到一边去,沉声说道:“朕有一件事情和爱卿们商量!”说着拿起了一本奏折,语气凝重的说道:“今年夏洵,朝廷下令整饬河道,疏通堵塞。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就有贪官污吏横行不法,沧州管河通判张芳,贪污治河银两,这是御史的奏折。”说着天启皇帝轻轻的摇了摇手里的奏折。

下面的大臣再一次面面相觑,这是什么情况?天启皇帝的思维似乎有点跳跃,周围的人都有些跟不上了。不过也有聪明人,其中几个人的目光就扫到了站在一边低眉顺眼的左光斗。

无论在哪个朝代,治河都是重中之重,所谓天才人祸,在这个时代水祸一直都是大灾害。黄河时常决口,经常的浮尸遍野,田地被淹。

明朝自然也不例外,明永乐九年遣尚书主持治河,后有时派遣侍郎、都御史,成化七年设河道总督,驻扎山东济宁,首任总河为工部侍郎王恕。明初黄河为患较轻,朝廷以管理漕运的都督兼管河务。遇有洪灾,临时派遣总河大臣一员前往治理,事毕即撤,并非常设。正德四年规定以都御史充任。嘉靖十三年,以都御史加工部尚书或侍郎职衔,隆庆四年加提督军务。这个时候的漕运总督可谓一时无两。手里掌握着漕运,掌管天下河工,同时还有军权。万历五年,张居正改革,改总理河漕兼提督军务,万历八年,变废除了这个职务。一直到万历三十年,朝廷将河、漕再次分职。

大臣们将河漕的事情在脑袋里过了一遍,心中实在不明白天启皇帝想做什么。一个小小的沧州管河通判,正六品的官职,天启皇帝随口赏赐都不会是这么小的官,他为什么操这个心呢?

“治河乃是国之根本,重中之重,贪污治河银两罪无可恕,朕对这样的人一定不会轻饶。众位爱卿,朕准备整治天下河工,派遣一员能臣干干吏,走访各个水域,考察河道工程,不知道众位爱卿怎么看?”轻轻的眯起眼睛,天启皇帝颇为玩味的看着下面大臣。

下面的大臣们全都在低头想着,虽然这是一个苦差事,可是这也是个肥差,是个美差。光是走到各地的孝敬,就不知道要收多少,都不用刻意搜刮什么。

不过想到天启皇帝因为什么提起的这件事情,以及天启皇帝登基以来的作风,很多人都是心里打鼓。如果不查出些什么来,或者哪里出了纰漏,不要说河道总督了,恐怕连现在的位置都保不住。

半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