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五代逆天 >

第306部分

五代逆天-第306部分

小说: 五代逆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旦伪周和蜀国联合,对咱们大楚可就不利了。毕竟伪周现在生存环境不好,如果蜀国投靠了过去,说不定蜀国和伪周还真的联合起来了。那可就不划算了。

要找个机会试探试探蜀国的军事力量,这也是一个关键问题。不能打没把握的战争,虽然蜀国皇帝也是个文学家,可蜀军战斗力到底怎么样,那可不好说啊。

马云犹豫再三,他决定派人入蜀,回访蜀国,看看蜀国的真实情况,并且邀请蜀国,举行一场蜀楚联合军事演习,看看蜀国的军事力量。如果蜀**事力量薄弱的话,就在明年或者后年,大举入蜀。

正文 第21章 刘崇南下

在郭威平定了慕容彦超的叛乱的同时,而南方的大楚灭亡了建国50多年的吴越,在各自消灭了自己的心腹大患之后,一直摩擦不断的淮河边境上却是异乎寻常的平静了下来。只不过徐州、宿州的马贼依旧不少,而青州、登州一带的海盗也是不断的骚扰着大周的海疆。

两个对手默契的各自采取相应的手段,加强防范。曹彬在徐州,利用入淮的汴水、泗水等河流以及大运河,在徐州、宿州开渠蓄水,把徐州搞的像江南水田一样,通过开到渠道,来减少马贼的机动性,将马贼的活动范围逐渐压缩;而郭威更绝,由于伪周的水师力量有限,在海贼的第一波打击中,登州等地的水师基本上被消灭殆尽,只是伪周的海疆发生了一面倒的情况,迫于无奈之下,郭威听从李谷的建议,除了重兵把守的少数盐场之外,其余地方的百姓,统统向内陆移民20里,空出一个类似于“隔离带”的区域,是海盗们“抢了就走”的策略也有点行不通了,不过,这么一来,对于伪周来说,也就相当于自动放弃了大海,再加上伪周、大楚互相封锁边境,南北货物不流通,对双方的财政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年底,经过大半年时间的准备,北汉神武皇帝刘崇终于装着胆子,开始南下找郭威报仇了。太和元年十一月,刘崇即没有派人悄悄南下,通知大楚,南北夹击郭威,也没有通知他的耶律叔叔出兵策应。自己牛气冲冲的大发境内精锐,由二儿子刘承钧率军南下,先攻晋州(今山西临汾)。

伪周辖地百余州,精锐部队不下三十万,而北汉则仅仅十二州,军队也不过三四万人马,为什么刘崇竟然敢独自行动呢?原因无外乎两个,第一,河东是英雄无用之地,当年李克用、李存勖(后唐庄宗,就是被优伶玩死的那个),就是靠着河东,和朱梁对抗了十余年,最后建立了朱梁,后来的石敬瑭、刘知远都是靠着河东夺取的天下,所以,河东民风好战,人才辈出,所以,刘崇并不觉得自己就一定不是郭威的对手。

第二,刘崇和郭威有“亡国杀子”之仇,这口气他忍不下去了。刚开始的时候,自己儿子武宁君还在郭威手里呢,所以刘崇还得低三下四的和郭威说好话,换作变得朝代,君主们十有**不会太看重身陷敌手的儿子,可是老刘家不行,老刘家本来就人丁稀薄,现在活着的就剩下刘崇爷三了,刘崇自然舍不得把大儿子给送葬掉,可是,现在已经得知自己儿子年轻轻的郁郁而终,刘崇没有了顾及,那还不痛痛快快的报仇。虽然认了耶律叔叔,可是这干叔叔不见兔子不撒鹰,借口自己国内贫穷,非要刘崇每年纳贡十万贯钱,契丹才会出兵南下。河东才多大的地方啊?十万贯钱,这不是要了刘崇的老命了,仗着自己也算兵精粮足,刘崇就没答应。而南方的大楚张口闭口要为大汉复仇,可是,刘崇也不傻,和楚国比,自己的力量毕竟差了些,如果和楚国南北夹击,楚国强而自己弱,那么如果真的打败了郭威,岂不是便宜都被楚国给占去了呢?

基于这两个考虑,刘崇不顾一切的发兵南下了。刘承钧的军队到了晋州,碰上了伪周的建雄军节度使王晏,王晏算是郭威的老部下了,也是久经沙场的,那是哪种一见了敌人就逃之夭夭的蠢材。他也知道刘崇是来者不善,干脆关起城门来固守不战,另一方面有派人火速进京求援。

这个时候,郭威登基还不到一年时间,虽然国内粗安,可这年头有二心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虽然杀鸡儆猴,拿下了慕容彦超,可是和楚国争夺徐州之战,却是失利了。面对来势汹汹的刘崇,郭威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派人把刘崇打败,来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他一面下诏申斥刘崇,一面拜自己的老兄弟王峻为北面行营都部署,全权负责回击刘崇的入侵。

王峻这个家伙也算是汉周之际的名臣了,当年耶律德光进入汴京之后,刘知远就是派王峻为使者到汴京来刺探消息的,在汴京的时候,王峻老实巴交的,在耶律德光面前替刘知远表忠心,尽孝道;可一回到太原府,这家伙立马路上的所见所闻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刘知远,并且断言别看契丹闹得欢,过不了两月就得拉青丹,力劝刘知远要审时度势,登基当皇帝。这人和郭威关系极好,汴京事变的时候,王峻一家也跟着郭威一家倒了霉,在郭威称帝的一系列活动中,王峻也是出力甚大,看起来应该算是一个有担当有见识的人。

可惜,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官位大了,胆子就小了的缘故。王峻带领着北上救援的大军到了陕州(今河南三门峡),面对晋州不断的告急文书,王峻下了个软蛋,他竟然不走了,把大军停在陕州,停了五六天。

还算王晏有点本事,面对汉军的疯狂进攻,晋州伤亡虽大,可是晋州勉强还能存在下去。只不过这告急的文书是越写越惨,频率是越发越快。看自己老兄弟停在陕州不敢走。金銮殿上的郭威坐不住了,他就准备御驾亲征,在郭威看来,这是不能在含糊了,一旦刘崇拿下了晋州,在直下潞州,那可就威胁道汴京的安全了。他可不能坐以待毙。

王峻听说郭威要亲征,这无疑是表明郭威对自己逗留在陕州不满意啊,于是,王峻赶紧像郭威表忠心:陛下千万不能离开京师,否则江表的马云就可能乘虚而入,如果京师一失,陛下大事去矣。

郭威仔细一琢磨,还真是这么回事,楚国虽然是连年打仗,兵力疲惫,可是,如果自己离开了汴京,被刘崇给牵制在了晋州,说不定这楚国就要北进了,毕竟自己刚当皇帝,威信还没有树立呢。于是,郭威只好留在汴梁,坐镇京师,镇着地方的节度使们不敢有异动,同时下诏催促王峻:你不能再泡在陕州,快点去晋州干正事吧。

王峻知道赖不去了,是骡子是马,总要拉出来溜溜,丑媳妇迟早要见公婆的,于是,他只好硬着头皮去晋州。没想到王峻的运气不错,他动身的时候,晋州一带天降大雪,老百姓都跑没了,汉军一时抢不到粮食,军中缺粮,等王峻到晋州的时候,汉军已经开始后撤了。王峻犹豫了半天,才派马军都指挥使仇弘超等人去追杀刘崇,一直追到霍邑(今山西霍县)才赶上,连砍带劈,汉军大败,刘崇抱头鼠窜。吃了一个大败仗,刘崇才真正领教过郭威的厉害,赶紧把十万贯钱乖乖的送给了契丹的干叔叔,让干叔叔时刻主意提携自己。

慕容彦超灭了,刘崇败了,楚国累了,郭威心情渐渐安定了下来,郭荣在永兴上书,要趁着四下安定的时候,赶紧改革内政,整顿军队才是。郭荣的奏折上,一共有五条:充塞关中、强干弱枝、薄税养民、驻兵灵武、攻取陇右。

正文 第22章 限制党项(1)

第22章限制党项(1)

郭威登基之后,不顾年过半百,身老体弱,在床上努力的耕耘了一阵子,可惜,老来得子的梦想还是一场空。更重要的是,或许是郭威的身体也渐渐出了问题,或许是郭威认为这个时候生个儿子出来。自己年纪大了,养子郭荣的权利还不小,这么以来,很可能影响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于是,郭威也放弃了再生个儿子的念头,开始认真的考虑继承人的问题了。

郭威原本是有儿子的,可惜都在汴京之变中被李业给屠杀殆尽,这世上算的上亲人的只有三个,养子兼侄子柴荣(郭威是柴荣的姑父),外甥李重进,女婿张永德,在现在人的观点来看,这张永德的地位至少不应该比郭荣差,可惜,以古人的观点,嫁出去的女儿犹如泼出去的水(刘备不就经常叫嚣老婆如衣衫嘛),这张永德根本就不算是郭家的人。

而在侄子和外甥之间,郭威是倾向于侄子的。郭荣是郭威原配夫人柴氏的侄子,生父名叫柴守礼,这柴守礼不是个东西(郭荣当皇帝以后,这柴守礼当街调戏民女以示庆祝,搞的郭荣打也不是,骂也不行,只能装作不知道),房上没一块瓦,家里没有一分钱;这柴荣也因此自小就跟着郭威,可以说是郭威一手带大的,为了郭家的生计,柴荣还经常在外卖个雨伞、贩个布匹,补贴家用(这点和后唐明宗的养子后唐末帝李从珂相似,李从珂也曾经卖柴来补贴家用),郭威很是感动,干脆就收了柴荣当义子,改名叫郭荣。

二三十年的相处,郭威和郭荣虽然不是亲生父子,可是感情还是极好的,再加上郭荣自身条件不错,虽然自身贫寒,认字不多(五代的帝王认字都不多,可有不少还是挺爱学习的,比如后唐明宗李嗣源就不不识字,可是他很爱学习,经常让枢密使安重诲读书给他听,哪知道安重诲也是个半瓶咣当,他也识字不多,每次上课讲的是不知所云,驴头不对马嘴,李嗣源听的是云笼雾罩,两人经常大眼瞪小眼),可是性格沉稳,长相英武,精于骑射,而且处世老道,在官员中毕竟有名望。

于是,郭威就想把远在关中的养子给召回来,让他当开封府尹,跟着自己熟悉熟悉政务,为以后的顺利接班奠定基础。可惜,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老兄弟王峻看郭荣不顺眼,就在郭威的面前三阴风点阴火的,阻挠郭荣回京。

郭威又不是傻子,而且还以知人善用著称,相处了二三十年的儿子是什么样子,他心里还是有数的,只不过看在王峻多年兄弟的情分上,再加上放弃了疯狂造子计划之后,郭威的身体也好了一些,于是,也就收回了招郭荣的意思。郭威虽然对王峻还是信任的,可出于多年来谨慎的习惯,也是为了进一步提高郭荣的威望,他还是下诏各地,征求地方官员对于朝政大局的看法。

这诏令下达以后,郭荣第一个上书朝廷,提出了“充塞关中、强干弱枝、薄税养民、驻兵灵武、攻取陇右”的政策。郭威看了以后是洋洋得意,就把郭荣的奏章拿给王濮、李谷、魏仁浦等中枢官员们。

这封奏章写得确实好,它不仅仅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根据眼前具体的形势,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毫无疑问,这封奏章在朝廷的重臣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一来是惊诧与郭荣的才华,二来,这些重臣都是聪明人,见郭威连声称赞,极力的夸耀郭荣,大家伙儿立刻就明白了郭威是什么意思。有些人就立刻提出来召回郭荣,让郭荣来参赞朝政。

郭威呵呵一笑,反而拒绝了群臣的提议,只是让郭荣来具体负责移民的事务。这奏章的内容,在关中作为试点,首先实行起来。

永兴(长安)晋王府。

“王先生,眼下父皇已经同意了我们的奏章,而且还让我都督关中,全权负责移民练兵事务,您看我们应当怎么做呢?”郭荣将刚刚接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