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卫公子 >

第384部分

汉末卫公子-第384部分

小说: 汉末卫公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河北强大地军力,可大开方便之门。给一路路得商队提供强有力的保证。而在同时,一些经过战乱而无家可归的流民。在法令的许可下,便有出现了一种新的佣兵体系。或者可以说是后时代镖局的雏形。不过这种佣兵关系,却也有明文规定,一旦发生战事起,便必须无条件的为军队提供首要服务,而任何一个希望用刀兵来做护卫,押运等工作的佣兵,也必须要在官府备案。
    商业,农业,工业的并重齐施。很快也便形成一道良好地互相促进关系。而卫宁大家鼓动的发明创造,甚至一度让马均专门聚拢了大批工匠名正言顺地发展改良当代的各种工具。也有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无论农具,兵甲,机械等等,一切的一切都在卫宁的正名下,蓬勃的发展了起来。从而又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推动了工业的进步,归咎起来,便又使得商业便利流通,一道道互相的促进,良性循环,不过两年时间,却是以往十年,二十年也换不来的发展。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因为目光地长远,卫宁地嗅觉灵敏擅长将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转化利益化,而当利益实体化地时候,手下的阴谋家们,自然而然的便回将这利益包装成一道道可口的诱饵,作为调动那些世家大族垂涎上钩的美味。
    有了理直气壮的理由,又有了庞大得利益,这便是将所有事情合法化的根本理由。
    唯一损害的,实际上也只有身为君王的利益而已……这恰恰是卫宁并不在乎的。
    每一个朝代的君王,总是想方设法的限制百姓的自由权利,限制百姓的思想,奴化,愚昧化,以使得江山能够尽可能的减少叛乱,而手下一群阿谀献媚的家伙便充当了阉割思想的刽子手。
    很多时候,卫宁便在想,似乎这些所谓的学者们就特别喜欢歪曲伟人们的言论,用自己的理解来蒙蔽掉别人的思想。比如说孔子的“以德报怨”,又比如后世对爱迪生“天才百分之一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汗水”这句话后半段的阉割……或者说这也是国情?
    新政的最重要地方,其实也正在于解放思想而已。即便现在解放得有限,即便现在还有无数人暗中还有不满,但不可否认,现在取得的成绩是不容置疑的。
    财力,物力,粮秣,兵甲,战马,士气,民心,河东具备的优势,已经超过南方其余诸侯太多太多,不过两年的时间,便已经一跃飞向了更高的地方。
    可以说,唯一能够限制住河北的,也只有人口的不足了。
    而这也是无法弥补的,两年的时间,即便再鼓励生育,也无法大变活人。
    卫宁知道……能够保持这样的稳定和和平殊为不易,能够对等上一段时间,便能够掌握住多几分的优势。
    从哪方面来看,持续的休养下去,才是最佳的道路,可是,卫宁却有不得不出战的理由,一个不能不发动战争的理由……
    如今已是一百九七年,汉历建安二年,在击败袁绍之后,卫宁便提议改元建安,事实上,那一年,早便是卫宁原本人生不应该继续存在的日子。
    而现在,卫宁的年岁已经达到了二十九岁,比起原本的阳寿已经足足多了四年之久。
    早在董平为他诊断身体的时候,其实结果,并不乐观,而依靠他如今的权势地位,张仲景也再次被寻访到,而一直姗姗来迟的华佗,在他平定了整个北方后,在董平出外交流医术的时候,也终于找到了安邑。
    结合了三大名医的能量,得出的结果,却还是让人心灰意冷……
    华佗固然有神医的称号,张仲景也被后人尊为医圣,而董平虽无留名,但相比起来,恐怕此刻他的医术比起他那个赫赫有名的儿子“杏林圣手”董奉也不遑多让。
    但也便是集合了这三个人,对于卫宁的病根也毫无办法。张仲景当初的一味药,将卫宁的性命一直延伸到了二十九岁,体质也比起以前好了许多,但终究无法祛除病根。
    而现在,华佗的加入,本来给足了卫宁希望,但同样,却也有免不了的遗憾和失落。
    能够为卫宁做到的,大概也不过是再争取七八年的时间而已!
    七八年……这已经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先天之疾,还是最为困难内腑杂症,古代的医学条件,能够让卫宁二十五岁的既定寿命,一下子延长了十多年,还改变了孱弱的体质,已经是殊为不易了。事实上,卫宁如今地位的操劳,也是促使病情恶化的根本原由,推到了风口浪尖,走在了阴谋权利的顶端,无论战事,内政,国事等等等等,都毫无疑问消耗了卫宁太多的经历。
    这本便不是他所愿意,但时事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退,已经是决然不可能的,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但一路越走越远,只能拖垮了身心。
    卫宁只能用这七八年的时间,做出最大的努力,来改变这个时代,来完善自己的理想。
    或许,这一生活着,并不遗憾,这已是足够。
    现在卫宁定下的大略,便是尽可能的不触犯到这难得而短暂的和平,而将天下的版图尽可能的收归回到朝廷的手中。
    而曹操和孙坚抱做一团,只要稍微一开战,便必然会重新让天下陷入大乱之中。
    曹操占据的兖州,徐州,青州和豫州部分,孙坚的扬州,交州,豫州部分,联合起来的力量却是庞大。而无论曹操还是孙坚,两人皆是当代枭雄,要指望他们不智,恐怕是徒劳。
    河东并没有百分之百的胜算,这不是卫宁能够轻开战端的良机。而卫宁只能将目光放在汉中,东西两川之上。
    事实上,在通过情报网的观察下,卫宁很容易便能够判断出孙坚,甚至是曹操对于荆州刘表的忌惮和野心。
    孙坚一直迟迟不敢对刘表动手,实际上也是顾及到河东的压力。
    而一旦河东出兵了汉中,恐怕,下一步,孙坚和曹操便会毫不犹豫的联合向荆襄九郡开拔。
    实际上,当卫宁面对时间所剩无几的时候,将刘表牺牲掉,已经是不得已而为之了。
    真正强有力的三大诸侯,似乎很有默契的开始了对天下的清扫,将没有资格角逐的人,统统赶离这个大汉的版图。袁术,袁绍,陶谦等等先继磨灭,现在自然便剩下了刘表,刘璋,张鲁三人而已。
    兵马的调度开始展开,清场已经开始……   
第四百六十章 汉中
    第四百六十章汉中
    汉中杨府,一派歌舞升平,四名歌妓尽展婀娜多姿的窈窕身姿,身无着几缕,薄薄轻纱裹着纤细身子,仿佛水蛇灵动舞弄起美妙的舞蹈,手腕,琼脖,吹弹可破的雪嫩肌肤,便仿佛晶莹透亮般的闪烁。'3Z中文。null3z中文'
    每一个歌姬,那妖媚的眼睛时不时挑动着高位处,油光满面的杨府主人,只听得一声声粗重的喘息从杨松的鼻孔中喷张出来,妖艳的歌姬们,嘴角便挂起轻笑,卖弄起身体更加得意。
    这四名歌妓全部都是金发碧眼,来自西域的舞娘,训练有素更在于挑动男人情欲的高手,几乎是天下间任何一个男人梦寐以求的尤物。
    杨松的眼睛,从每一个歌姬的胸口,妖颜,大腿,翘臀,仿佛贪婪的要将她们全部都吞下嘴巴,却不知道本身那肥硕无比的脸颊早有嘴角垂涎出不少恶心的液体。
    饶是自从得到了这四名西域舞娘起,杨松便仿佛进入了仙界,整日流连在脂粉堆里,却也依旧被她们挑弄的欲火高涨……
    而便在杨松又将按捺不住的时候,府上的心腹管家悄然从屏风后面绕近大堂内,艳羡而贪婪的看了那堂内狐媚的众多女子,却也只能依依不舍的收回目光,恭敬的对着杨松附耳道,“大人……有那边的贵客登门求见……!”
    突然提到了“那边”的来客,杨松本来被挑动的情欲一下子便清醒了过来,肥胖慵懒的身体很快撑起,不敢有丝毫怠慢,连连道,“快快有请快快有请!”
    “咳咳们都先退下罢整了整衣袍,杨松重新站起身来,对着大堂上那四名西域女子道。
    “是……大……人!”分明还有些生涩的汉语并不妨碍她们那妖媚的声音,挑弄的看了杨松一眼,便盈盈翩翩退下。留下杨松刚才好不容易压下的欲火又险些上涌了起来。
    没过多时,心腹管家便将一员黑袍之人引了进来,杨松眼睛放光,满脸肥肉的脸颊挤压着眼睛细不可见,却给人一种献媚般的卑屈,几步上前。却是抓住来人的手高声道,“先生今日再来,可有要事……!?”
    来人拨下兜帽,抖了抖头发,露出一张儒雅地容貌,年轻,却颇具气度,眼中有那么一闪而逝对杨松的鄙夷,但很快却又掩饰了过去。只是不着痕迹的将杨松抓住的手抽了回来,笑吟吟道,“杨大人如今有美人相伴,可是羡煞旁人呢!据我所闻。便连我家卫侯都不曾有这般艳福哟!呵呵……今日在下登门求见,就怕搅扰了大人的兴致呢!”
    “哈哈……先生何出此言?这四名胡姬莫不是先生相赠,我又如何有这般福分呢?”杨松哈哈一笑,当即便率先陪坐相依入席。
    等下人递上茶水,杨松抿了一口,屏退了左右,这才对着那年轻的来人低声询道。“贾先生悄然而来,莫非有事能让在下尽劳?”
    杨松地小眼睛眯起,看着眼前的年轻人,不由颇为感慨,人言卫宁以弱冠扬名天下。所启用的人也多时年轻后俊,便如同眼前这个贾逵,不过二十三岁便已经身居扶风治中从事吏这样的重要职位,要知道,一州一郡,刺史,太守为长,各自从属官则以治中为首。扶风为郡,治中秩比千石,在以前。三四十岁甚至到老死还停留在这个位置上的人大有人在。
    就算他杨松如今。也不过顶个汉中别驾的名头,论起品阶来。甚至还不如这个比他小了近二十来岁的年轻人!
    贾逵却是在三国中留下过重重的一笔,不过比起他本身的事迹,他地儿子贾充,孙女贾南风却是更为出名。一个将贾氏家族推到了顶峰,甚至有着弑君的“光荣”事迹,一个直接的点燃了八王之乱,同样也有弑杀“太子”的恶行。
    可以说西晋地灭亡,贾氏家族的“功劳”却是不言而喻的。
    但终究说起来,贾逵比起他的后人要中规中矩许多,在另外个时空里,贾逵一直到死,都还是对魏氏充满了忠诚,当然,也或许是那个时候曹氏一族强大的缘故。
    贾逵的上位,完全靠的是自己地真本事,在渐渐完善的选拔制度中脱颖而出,被卫宁看中,派往汉中,也却是他第一次接受如此重任。
    通往汉中的道路,大概可分为两路,一路从关中走大道,从斜谷,入下辨,过略阳,虽名为大道,却群山环绕,地势险恶之极,尤其重中之险,还有阳平关,这道汉中的铁壁堡垒。
    相比起,若从东来,走荆州襄阳,顺着汉水走房龄,上庸,城固却要好上不少。不过这一路,也只是相对而言,不提沿路荒芜,树林坎坷,地势高低起伏,百里难见人烟,便是沿路走过,蛇虫鼠蚁,毒瘴遍地,更是困难。
    而荆州目前毕竟是控制在刘表的手中,攻略汉中,不可能就这样明目张胆从东面行军,对险境,自该用奇计。
    事实上,当卫宁集合了帐下所有智囊商议计较地时候,许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在中原未定的时候,便要以身范险的率先开启战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