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反元 >

第251部分

反元-第251部分

小说: 反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我们要南下,但是,各个大城里也得留下一部分守卫,而且得由最有战斗力的部队担任,宝应,盐场,兴化,高邮,泰州,都是我们的根本所在,不容有失。”张阳说道。

“所以,我们至少得留下一个主力营来担任守卫工作,这个任务,只有最精锐,最具有战斗力的第二营来担任。”张阳说道。

汤和的脸立刻拉成了个驴脸,这叫什么逻辑?自己军队的战斗力最强,所以要留下来?好钢应该用在刀刃上啊

“大哥,我们营…”汤和想辩解两句,可不能就这么着中了大哥的道道,自己可得争取机会,人家都在前方吃肉,让自己在后方眼馋啊?

“第二营留下来,两个千人步兵队也扩展成骑兵队,主力驻扎在高邮府和泰州,这样,一旦有情况,通过信鸽传递军情,紧急出动,以攻代守。”张阳说道。

一个营四千人,守卫这么多地方,肯定是兵力不足,所以,将这些人全部变成骑兵,就可以凭借着强大的机动力,再加上火铳的威力,假如有战情,可以快速互援。

汤和听说要将自己的步军变成骑兵,这样,自己手下的四千人,除了炮兵和长矛手等支援兵种,其他的三个千人队,都变成了骑兵,这还差不多。这样,自己的军队就是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了。

汤和露出了满意的表情。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再招收两万人,这些人,还统一在杀人港训练,具体的cào作,由善长和鼎臣两人共同负责。”张阳接着说道。

如果刚才给补充战马让汤和已经满足了的话,现在,又让训练新军,汤和就更加乐得合不拢嘴了,自从上次训练完了新军之后,汤和就再也没有体验过那种训练人的感觉了,那种感觉,真的很爽

“大军进发之后,由善长坐镇高邮府,统筹后方的各项工作,盐场的事务,全部交由士德处理。”张阳说道。

“是,请大哥放心,这里一定会井然有序。”李善长说道。

人尽所用,李善长的长处就是后勤,做为一个幕僚,李善长善于调教各方面的关系,让所有的工作都顺利地完成,或者说,抓经济建设,李善长也是一把好手,张阳将这里交给李善长,自己很放心。

而且,李善长和汤和两人一文一武,互相牵制,自己在前方率军攻城略地,又不用担心后院起火,尤其是自己的一家老小都在高邮府,可不能发生意外。

“剩下的七个营,随我一同出发,进军江南”

听到张阳的话语,剩下的人端正了坐姿,等待着大哥的命令。

“莫天佑,率领第五营,向东进发,拿下如皋。”

“是,大哥。”

“赵子雄,率领第六营,拿下通州。”

“是,大哥。”

“你们两人,拿下如皋和通州之后,将沿岸的所有的盐场,统统给我拿下来,由善长负责,全部和我们的盐业整合到一起。”张阳吩咐道。

如今,整个高邮府,都落入自己的手中,而扬州路,自己只有一个泰州城,东西都是鞑子,在东面的,就是如皋和通州,拿下这两个地方,自己就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全力南下。

“徐义,率领第七营,拿下南面的泰兴,打开我军南下的入口。”

“是,大哥。”

东面的如皋和通州,南面的泰兴,这些地方全拿下来,那情况就反了过来,扬州路里的那些官老爷们,恐怕睡觉都安心不了了,东面有自己,西面又有朱元璋,他们的好日子算是到头了。

而且,这些地方的盐场,自己全部占领了之后,也就控制了全国一半的产盐量,以后,这盐业可就是自己说了算了,朝廷收不上盐税,又失去了漕运,北方的粮价会飞涨,看大都的拿下人怎么坚持下去

来自后世的张阳,自然知道,打仗不光要从**上消灭鞑子,打这种经济仗,从源头上消灭鞑子的经济能力,看他们还能怎么折腾。

“占领了如皋,通州,和泰兴之后,善长要辛苦一下,尽快在这些地方分田地,让百姓们获得了实惠,才能从心里支持我们,各地的里正,也要从村民中选举德高望重的人来担任,让我们的政权,在这些地方牢牢扎根。”

“是,大哥。”李善长知道,这些事情必须处理妥当,否则,会影响大哥的声誉,再说了,自从占领了泰州之后,周围的那些地区,巴不得义军尽早过去,解放他们。

占领了这些地方,大哥的实际控制地区就会多出近一倍的面积来,虽然大哥免除了三年赋税,但是,这些地方百姓们收获的粮食,如若想卖的话,得通过自己才能进行,中间还是有利润可赚的。

这样一来,财政就会更加宽裕。

“在攻打这些城市的时候,需要讲究策略,鞑子来攻打我们的高邮府,大家看到他们的结局了,你们要利用手中武器的优势,在远距离上,使用天阙铳压制敌人城头的弓箭,然后,用战神炮和散花炮来轰开城墙,总之,你们在打的时候,可以采取任何方式,但是,一定不要将部队消耗过多,谁要是给我损失人马过多,我就撤了他的官。”

“是,大哥。”莫天佑,赵子雄,徐义三人答道,内心都在想着方法,如何才能漂亮地打场攻城战,让大哥满意。

四周布置妥当,那剩下的就是南下的安排了。

“卞元亨。率领第四营的水军健儿们,从泰兴南下,渡过长江,在江阴附近登陆,开辟稳定的登陆场地,分批次将部队运送过江。”

“是,大哥。”

水军虽然有二十多条大船,可是,运输自己这些人,还是远远不够的。四个营就有一万六千人,加上大本营,两万多人,水军的船只还是远远不够的,再说,那些船装备了蒸汽机,大炮之后,能够用来运输人员的地方就大大减少了。

等到打下了平江,平江有造船基地,那个时候,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造出一款真正的战船来了,而不是现在这种靠货船改装过来的。

虽然长江算是天险了,但是,在现在这个时候,渡过长江根本就不是太大的问题,因为,鞑子最缺乏的是就是水军,想要有无数大船,在长江航道里面来回巡逻,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鞑子除了在险峻的要害之地,比如集庆,采石,之类的地方,才会布置重兵把守,而在南面的江阴,水流已经变缓,自己的又是蒸汽机船,不需要靠其他的动力,所以,长江天堑,对自己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

先由水军,进入江阴的上游处,只要占领了滩头阵地,就可以让战船将军队源源不断地运过江,横跨长江天险,比朱元璋容易多了。

“南方的百姓,在等待着我们从鞑子的铁蹄下解救出来,我们既然揭竿而起,反抗鞑子的暴*,就要以天下为己任,解救我们的兄弟姐妹”张阳说道:“准备妥当之后,五日内出发”

“是,大哥”众人异口同声地答道。

第三百零三章 小明王立大宋

砀山,以开凿纹石而闻名于世,此处,自古以来就是着名的石场。在砀山东,有一条夹河,河水清澈见底,潺潺而过。

一员高大魁梧的猛将,骑着高头大马,矗立在河岸旁,一直在向远方张望着。

在他的身后,是几千士兵,人人头系红巾,衣着鲜亮,他们排列成整齐的队伍,一杆帅旗,在冷风中猎猎作响。

已经十一月了,天气变得寒冷,但是,这仍然掩饰不住他们内心的火热。

自从起事以来,刘福通经历了风风雨雨,终于盼到了这一天,他的内心,在不住地感叹着。

自从至正十一年五月起兵,已经过去两年多了,教主韩山童不幸被捕,没有看到今天的这个局面。

起义之后,义军一路势如破竹,兵马像滚雪球似得越来越大,天下响应者更多,四处兵起,眼看鞑子就要顶不住了,却出来了李思齐和察罕帖木儿两人,再加上鞑子宰相脱脱将芝麻李杀害,起义在一瞬间,坠入低谷。

不甘心,刘福通怎么也不甘心,还好,天不负人,让自己终于等到了机会,泰州盐场的张士诚也起事了,而且,在高邮府,将元朝由太师脱脱亲自率领的百万大军,打了个溃不成军,这一仗,沉重打击了鞑子的根击,四周的义军,顿时又开始星火燎原。

刘福通也率领着红巾军,漂亮地打了几个仗,收复了几处战略要地,尤其是收复了毫州。

看着四周的局势一片大好,刘福通终于按捺不住,认为自己等待的机会终于来到了,该是建立汉人政权的时候了

所有的红巾军,都应该听从一个统一的号令,这个号令,只能发自白莲教的新教主,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之口

必须明确这个口令,刘福通深知,眼下虽然几处红巾军响应,但是,想要彻底推翻鞑子的统治,一个统一的政权是必须要确立的,其他的红巾军,郭子兴,朱元璋,徐寿辉等人,必须遵从韩教主之命。

而今天局面的开创,让刘福通更是喜出望外,如今,完全可以建立起一个政权,拥戴韩林儿为皇上,正式地封百官,统一战线,将其他处的红巾军,拉拢在一起。

现在,他就正在等待着韩林儿和韩林儿的母亲杨氏从武安而来。更新

终于,远远地,看到了夹河上有一条小船漂流而来,站在船头的瘦削男子,正在眺望着岸边的将士。

“是教主来了”刘福通大喜,上前几步,迎了上去。

船靠了岸,韩林儿扶着自己的母亲,一起走上了岸边。

“属下恭迎教主前来。”刘福通就势要下跪。

“刘将军请起。”韩林儿说道,“此番能够立国,刘将军攻不可没,这礼就免了吧。”

刘福通打量着韩林儿,仿佛就看到了当年的韩山童,当时,他是韩教主的忠心信徒,跟着韩教主,传播白莲教,进而发动群众,准备起义,没想到,却被鞑子提前识破,韩教主被杀,韩林儿和他**两人逃到了武安,一晃间,两年过去了,如今,自己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迎回了韩林儿,辅佐他登基为王,这个时刻,在梦里出现很久了。

只是,和韩山童比起来,韩林儿显得有些稚嫩,将治国的担子交付给他,不知他能否挑起这个重担?总之,自己一定会尽心辅佐的。

“云从龙,风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看天下,尽胡虏,天道残缺匹夫补。好男儿,别父母,只为苍生不为主。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方罢手。我本堂堂男子汉,何为鞑虏作马牛。壮士饮尽碗中酒,千里征途不回头。金鼓齐鸣万众吼,不破黄龙誓不休”

在这个时候,几千红巾军一起唱起了嘹亮的军歌,歌声划破了整个苍穹,刺入了鞑子的要害。

韩林儿扶着杨氏,坐入早已准备在一旁的马车,向毫州走去。

在毫州城外,杜遵道、盛文郁、罗文素、刘六等人,已经提前摆好了仪式迎接,他们都将是这个政权中的重要人物。

“母亲,孩儿就要登基为皇上了。”在马车中,韩林儿控制不住自己的喜悦,和杨氏说道。

“是啊,要是你父亲在,那该多好啊”杨氏想起自己的丈夫,再看看眼前的儿子,说道:“林儿,当了皇上之后,一定要勤政爱民,同时,注意把握权力,凡事,都要打起十二分的精力来,你的对手,不仅仅是蒙古鞑子。”

和丈夫比起来,自己的这个儿子,性格中多了些柔弱,并不是当皇上的料,不过,杨氏仍然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成为一个推翻蒙古鞑子,恢复汉人河山的好皇帝。

“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