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反元 >

第277部分

反元-第277部分

小说: 反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错,如今正值兵荒连连,粮食是百姓的根基,乱世就有乱世的法则,粮食买卖,必须由官府来经营,不过,这里并不是只有粮食,丝绸,陶瓷,”张阳说道,“大家的眼光要放宽一点,不要只局限在国内。”

这话说完,一直都在旁不语的沈万三,脸色微变。

第三百三十四章 新的生意

沈万三能够发家,也在于他拓展了海外的渠道,与南洋的许多小国都有贸易往来,可以说,沈万三是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先驱。这也是他与其他商人不同的地方。

现在,张阳把这个话题说开了,大家做生意,不能仅限于国内,更重要的是开拓海外的市场。

“大家看这里。”张阳让手下拿出了一幅巨大的地图,这是他亲手绘制的第一份世界地图,虽然比例有些失调,各处的位置,也相差不大。

“我们的世界,其实是这个样子的。”张阳说道:“我们同那些波斯商人,不仅可以通过丝绸之路来交易,我们还可以走海路,到达中亚地区,或者绕过非洲南端,直接到达欧洲,这里,是成吉思汗曾经率队攻打过的地方。”张阳一边说,一边比划着。

这些话,说得这些商人的眼都直了,他们在潜意识里,知道这些绝非虚言。

“我们的丝绸和陶瓷,举世闻名,以前通过丝绸之路,路途太过艰难,而走海路,那就要方便得多,而且运量还大。各位都是聪明人,应该能知道其中的利润吧。”张阳说道。

沈万三率先反应过来:“不错,张大人的知识太渊博了,如果这份地图正确的话,我们可以把生意做到许多国家去,赚取大量的银两,只是…”

“只是什么?”张阳问道。

“只是我们目前的船只,航行速度慢,受到许多限制,自从元朝统治我们江南之后,我们南方的造船业深受打击,现在,能够适合远洋航行的船只并不多。”沈万三说道。

没有足够的船只,这也是限制海外贸易的主要原因。

“这个大家不必担心,据我所知,平江城旁,就有一个曾经的造船厂。”张阳说道。

“可惜已经荒废了。”沈万三叹息道。

“我已经决定,重新将造船厂启用,召集各个懂得造船的工人,开工建造新式的船只。”张阳说道。

启用造船厂,建造新船?其他人都非常纳闷。

“大家见我来时乘坐的船只了吗?”张阳说道:“可能大家也都知道,我手下有一种特殊的船只吧?”

这些他们当然有所耳闻,那种冒着黑烟的大船,早已传遍了江浙行省。

“我想要新建的,就是这种船只,不需要风力,何时何地都可以随意航行,如果大家想要的话,到时候可以出售给大家。”张阳说道。“而且,如果大家有需求,我的水军还可以为大家提供护航任务。”

这么一说,所有的人都来了激ng神,能够买到那种大船?那简直是太好了,这样,就可以自由航行在各地,到处赚钱了。

“当然,要建成这些大船,还需要段时间,也需要大家的大力支持。”张阳说道。

跟他们说了这些,无外乎给他们画个馅饼,吃不吃是他们的事,至少要让他们看到,这种馅饼,真的有,而且,还很多。

蒸汽机大船提供给他们,但是,凭借着这个时代的这些人,最多他们也就掌握蒸汽机的cào作,想要摸透蒸汽机的原理,加以仿造,恐怕他们还没那个本事。何况,蒸汽机和天阙铳不一样,蒸汽机本来就是工业的动力,迟早也要在自己的领土上遍地开花的。

“我愿意支持张大人的政策,依法纳税。”沈万三最先表态。沈万三当然清楚,如果有了这种大船,对自己的事业来说,将会更上一步。

既然沈万三都表态了,其他的商人也只得跟着附和,纷纷表态,他们知道,这件事既然已经注定,那就不可更改了,除非到其他地方去,而这里的商机是最大的。

“另外一件事,就是各位名下的土地,必须收归公有,然后分给百姓,这也是我的一个基本政策,大家都听说了吧?”张阳问道。

当初在兴化,就是这么干的,商人都耳目灵通,这事自然都是知道的。

虽然许多人舍不得自己的土地,但是,他们早都知道,如果拒不交出土地,那后果就很严重,而交了土地,还可以得到相应的补偿,甭管心里是不是愿意,表面上都得同意。

“这个知道,所以,我已经将自己所有的地契都准备妥当,就等着张大人来接收了。”沈万三说道。

沈万三除了做生意之外,田产也置办无数,江南属于他的田产,加起来恐怕会是天文数字。

当初在兴化,沈万三将兴化的田产全部捐给了起义军,毕竟九牛一máo,而现在,如果将自己所有的田产都无si出让,沈万三恐怕得ròu疼死。

所以,张阳也没有天真地以为沈万三会将田产捐出来,他准备了另外一个方式:出让专利。

“沈家生意遍天下,不知,可否见过一种无sè透明的,面积像窗户那么大的‘玻璃’?”张阳尽量用他们可以理解的角度说道。

无sè透明,面积巨大,玻璃?什么东西?没有人能反应过来,觉得这位张大人的话语,处处透出一股神秘。

“大家看,我们现在的窗户上面糊的是窗纸,关上窗户之后,外面的什么情况都看不清楚,而且,一旦下雨,淋湿了窗纸,还得重新糊上。如果有一种东西,是无sè透明的,就和透明的宝石一样,可是却和窗纸一样大,这样放在窗户的位置,是不是就可以遮风挡雨,还可以看到外面的东西?”张阳解释道。

这么一说,许多人才仿佛明白了一点,实在过于诡异,说透明的宝石吧,那得多贵啊。

“张大人是说,可以用人工的方法,生产这种东西?装在窗户上,看清外面的一切东西?”沈万三问道。

“是的,就是如此,”张阳说道:“不知各位可否有兴趣?”

其他的商人虽然听得入神,却并不怎么感兴趣,这种东西,谁也没见过,他们不相信,不敢尝试。

张阳一直都抽不开空,否则的话,他倒是真想自己做出几块玻璃来,让他们开开眼界。

其实玻璃需要的工艺并不复杂,原材料也很简单。

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等,这些东西,在炼丹术士那里都能找到,烧制的过程,和烧制瓷器差不多,将各种原料称量后在hún合均匀,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气泡的玻璃『液』。再将熔制好的玻璃『液』转变成具有固定形状的固体制品。

麻烦的是,玻璃的成形必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这是一个冷却过程,玻璃首先由粘xìng『液』态转变为可塑态,再转变成脆xìng固态。在冷却的过程中,用机械加工的方法,碾压出大块的玻璃来,但是,玻璃在成形过成中经受了激烈的温度变化和形状变化,这种变化在玻璃中留下了热应力。这种热应力会降低玻璃制品的强度和热稳定xìng。为了消除冷爆现象,玻璃制品在成形后必须进行退火。

退火就是在某一温度范围内保温或缓慢降温一段时间以消除或减少玻璃中热应力到允许值。这也是玻璃制造中最为关键的一步,需要反复实验才可以。

沈万三听得入神,他能够成为江南首富,也是有很高的商业嗅觉和先见xìng的,这种东西,以后肯定会成为主流,如果自己掌握了制造这种东西的本领,那还不是财源滚滚啊。

尤其是西方那些国家,贵族众多,把这种东西卖给他们,肯定能赚大钱。

“如果张大人所言非虚的话,我愿意用这些地契来换取这种玻璃的制造方法。”沈万三说道。

沈万三这么一说,吓了张阳一跳,这个大富豪,还真是有眼光啊,自己抛出这么个玻璃来,就让他将地契全部给换来了,那自己的后着,水泥呢?

算了,玻璃这种东西,只有奢华的外表,最先进入的,肯定是那些有钱家,就让这个家伙大发横财去吧。但是,另一种水泥,可不能让他垄断了。

相比玻璃,水泥更有实用价值,这可是造工事的好原料。

水泥在后世,可是制造高楼大厦的重要原材料,而这种东西,工艺也不复杂,这个时代完全能够满足生产需要。

说简单了,就是两磨一烧:生料制备、熟料煅烧、水泥粉磨。

原料也非常简单,石灰石,粘土以及铁酸盐。再加上自己有了这个蒸汽机作为动力,制造过程将更加简单。

“只要各位做安分守己的商人,我张士诚举双手欢迎,在江南江北行省,除了盐铁和粮食外,其他的物品,都是自由贸易,只要大家缴纳各种税赋,将不再有任何其他的摊派,如果有人向你们以各种理由征收银子,你们随时都可以向我反映。”张阳说道。

听到这话,众商人有些安心,虽然他们原来不收商业税,但是,各路府衙的打点,连个守卫城mén的小兵都得贿赂,加起来,其实比这个税收还高,既然已经拿到了明面上,而且有张大人亲口承诺,果真如此的话,其实还可以。

他们忽然感觉,那个因为收税而导致的不快,也逐渐消除。

“各位要么经商,要么每人拥有五亩土地,两者任选其一,不过,手中的土地超过五亩,是绝对不允许的,只要各位认真经营,我相信,你们的收获,一定要比现在还大。”张阳说道。

第三百三十五章 造船厂 一

第三百三十五章造船厂

抚慰了这群心怀不忿的商人,张阳没有在美丽的周庄流连忘返,随着士义回到了平江城。

张阳详细听取了士义的汇报,平江路目前局势平和平静,苍生们对张阳采纳的办法都很是认同,苍生们都在等着土地快点分到自己手中。

由于自己已经同意了朝廷的主张,所以,东面的松江府,嘉兴路,已经在名义上属于了自己,避免了兵火摧残。

平江城原本就是个商业汇集的城市,各种商品都能够在这里自由地流通,义军占领这里之后,并没有骚扰苍生,各种商品进城只是例行检查,也没有各种si自收受贿赂的行为产生,商人们对此也很满意。

唯一有些问题的,就是关于收受的商业税,这些已经给那些大商人做好了思想工作,以后征收起来,只要连结公平合理,就不会呈现太大的问题。

张阳来平江,最关心的,就是造船厂。

平江紧挨着太湖,水路四通八达,这里原本有几个大型造船厂,在宋代就已经很是著名。

可是,到了元朝,水运并没有获得成长,虽然元朝也有过海运,好比从南方装粮食走海路到大都,可是,这些并没有成为主流,最大的水运还是内河漕运,这也是张阳掐断了漕运,大都就陷于断粮的境地。

这个时代的造船业,没有受到鼓励,没有太大的摧残,只是在原地踏步罢了。好比沈万三海运的主力船只,就是一种四桅风帆,已经能够适应海上的运输。

而在郑和下西洋的时候,那种堪比航空母舰的大型宝船,在这个时代,还是不成想象的。

“士义,我们需要在平江的太湖边上,建立一个造船厂,制造我们大型的船只

一听这话,卞元亨很是激动,大哥当初承诺自己的,终于要实现了。虽然卞元亨当初刚成为水军首领的时候,其实不喜欢水军,还是梦想着千军万马,在陆地上驰骋的情景,可是,比及真正掌握了水军之后,他才发现,其实水军比马军,步军更具威力。

尤其是在战船上安装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