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穿越架空电子书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第12部分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12部分

小说: 柳暗花明又一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文钱能买好几斤大白菜,真是不值钱啊。
 

、19 小抠儿

村里的人自己都有种菜,像杜有忠这样的,也就是买些干货儿。

“香菇这也买一斤吧。”杜有忠说道,过年的时候,吃肉的时候,放点香菇,也是个好东西。

招待客人绝对过得去,胡氏忙道:“你忘了,开春的时候,我们在山里弄了好些,家里都有晒干的,你买了干啥?浪费钱。”

杜有忠这才想起来,“看我这记性,都忘了,那咱们再看看。”

其实看来看去,也就是那么些东西,最后胡氏买了些卤肉用的调料,今儿个也不到镇上吃饭了,杜大郎几个得到了杜有全给他们三个买的糖葫芦,一人一个,吃的正香。

“你们这仨孩子,五弟,你咋什么都不买都给他们三个小鬼了?”胡氏觉得很过意不去,这五弟,也太惯着他们三个了。

“没事儿,他们也吃不了多少。”杜有全呵呵笑,“大哥,咱们这都逛完了吧。”

“差不多了。”杜有忠说道。

“那大哥,这些你收着吧。”杜有全把自己刚才剩的钱给杜有忠。

杜有忠道:“咋滴,老五,这钱你自己收着,都大小伙子了,身上没有一点儿钱算啥?”家里的钱都是给了娘,基本上大家都没有私房钱,杜有忠这也是为了让自己的弟弟手里有钱,以后出去也手头宽裕一些的。

“不用,你回去直接给娘吧,不然娘该说你了。”杜有全死活不拿着。

杜有忠听了忙笑了,“没事儿,这个月的银子我都没有用,你这钱是东家多给的,给你你就拿着,过年了,外甥们来,你也得给红包不是?”

好说歹说,杜有全才拿上,把东西放到了驴车上,还要等一等张氏,本来这回去的时候,以往都是各走各的,但是张氏离开之前,和他们说了,让他们等一下她,估计张氏也要买东西,自己一个人拿不回去。

只是这都等了半天了,也不见张氏过来,他们商量好了的,是在这个回去的路口等着,但是还没有见到张氏的身影。

杜榆他们几个吃了很多零食,所以还不算饿,只是这等人实在是让人着急,尤其是这个天儿,零下好几度的,杜榆觉得自己的脚都跟冰棍一样,正等的杜有忠要去找人的时候,张氏过来了,还是有店里的伙计给送来的,弄了好几袋子东西,这东西一上驴车,重量就起来了。

杜大郎心疼自家的驴,忙从车上下来,“我脚冷,我在地上走。”

杜二郎和杜榆也都下车,杜榆也觉得走走还是暖和些。

张氏却毫不客气,在东西都上了车以后,还是坐在了车上,“我年纪大了,就偷个懒,有忠有全,你们可别怪大伯娘。”张氏笑着说道。

胡氏也说道:“我们哪里敢怪大伯娘啊,娘说了,得罪谁也别得罪大伯娘。”不然这嘴巴不饶人!

“五弟,你小心着赶,大伯娘的东西金贵着,可别磕着碰着撒了出来,那就是我们的不是了。再说车上还有大伯娘呢,更是不能磕着碰着,不然咱们可赔不起。”女人说这些打饥荒的话,才是棋逢对手,胡氏不介意自己跳出来,跟这位大伯娘过过招。

反正婆婆那边也不怎么喜欢这位妯娌,听说年轻的时候,和这位大伯娘还是很干过几次架,今天本来好好的,只是这大伯娘也太会占便宜了,把自家的驴用起来那是毫不含糊,别人也就是借个位置坐坐人,她这可好,把自己的驴当成给他家拉货的了,这几袋子东西,得好几百斤吧,她也好意思。

自家的娃子都心疼自家的驴,这大伯娘可真不是自己的牲口,就一点儿也不心疼。

昨天真不该答应今天拉她进镇里来,好心没有好报,都成应该的了。

张氏脸皮子也厚,不然也不会这么着的弄东西,听胡氏这么说,也还笑着呢。

杜榆看着这位大奶奶笑得那个样,觉得人真不可貌相啊,你说人家,人家不当一回事儿,这个境界,简直是让人太难以企及了。

女人斗嘴,男人最好别插嘴,尤其这其中的一个还是自己的长辈,杜有忠就秉着不搭话的原则,要是这张氏说,有忠啊,你也不管管你媳妇,我这不就是拉了点东西吗,看把我挤兑的。

杜有忠保证是呵呵笑两声,也不接话,可是嘛,这位张氏伯娘人家不这样说,他就更不好说啥了。

一左一右的拉着小儿子和闺女的手,走的可快了。大郎也紧跟着,胡氏是不想这车都被张氏给占着了,美的她!所以也坐在车上。杜有全倒是想用技术把这位大伯娘给从车上给颠下来,但是技术还不到家,没有练到那一步,心里这也憋着气呢。

杜榆一回头,就见自家的五叔气得脸都鼓起来了,看来这位大奶奶真的是气功很大。只是她那袋子里到底是个啥东西?不会是大米吧,想想又不可能,他家要是能买这么多大米,那就是富户了,这不符合逻辑啊。

正当杜榆心里痒痒想知道这东西是啥的时候,张氏自己给大家解了惑了。而且还是很自豪很骄傲的,“我在卖鸡,旁边刚好一个卖大白菜的,一大车子的大白菜,便宜的很。”

您这两袋子不会是大白菜吧,杜榆真想问出口。

胡氏已经替大家问了。不过张氏却道:“大白菜人家给我,我也不好意思要啊。”

“不会这两袋子都是白菜梆子吧。”杜有全觉得自己得出了真相。

“白菜梆子又咋了?洗吧洗吧也能当菜吃。这可都是不要钱的,人家免费给我的,不要白不要。”张氏说道。

难怪他们等了这么长时间,原来这张氏是等着人把白菜都给卖完了,然后把地上剩下的菜叶子都给捡起来了,就是奇怪,她这两袋子是从哪里弄来的,还有,别人就让她捡了?

“我给人家看了一会儿车,人家感谢我,我这也不算白要。”张氏说道。

得了,您给人看车,就把我们给撂到一边,不知道我们都在等你啊,你这人还真是仗着长辈一点儿也不客气啊。

闹来闹去,就为了这两袋子白菜叶子,至于她让谁送过来,为什么人家会送,大家都不想问了,这年头,理直气壮的人怎么就这么多啊。

这事儿要是让齐氏知道了,那肯定是要骂人了。杜榆对张氏说道:“大奶奶,既然这是免费的,就给我们一些吧。”

张氏噎住了,这话说的,她辛辛苦苦弄得东西,干啥给别人那。

胡氏听了,笑道:“是啊,大伯娘,您也说这东西还能吃,给我们一点儿也可以的,大伯娘,你可不能小气。”

张氏支支吾吾,“这东西在地上踩了的,我回去喂猪的。”

死活不接茬了,心里把杜榆这小丫头片子给骂了一顿,这么小,就喜欢占便宜,果然是齐氏那女人的种子!

后来这一路上算是安静了,到了村里,张氏是迅速的把东西卸下来,生怕被杜榆他们给分了去,杜榆最后坐在车上都忍不住笑了。

“你啊,把你大奶奶给制住了!”胡氏点了点杜榆的额头。


、20 磨豆腐

“把谁给制住了?”齐氏见到这娘俩高兴,而且大儿子也回来了,就也笑着问道。

胡氏忙道:“没啥娘,东西都买回来了。”

胡氏不说,可是杜二郎却没有含糊,直接把今天的事儿给说了,胡氏心道,这傻孩子,不是在惹他奶生气吗?

“治的好,你们那大奶奶,就喜欢占个便宜,这都占了我们几次便宜了,还以为她这次不会了,没想到死性不改,欺负到老娘的驴上了!咱家的驴平时都舍不得它做重活儿,这婆娘竟然招呼不打一声,就让它干上了。啥是别人给她的?肯定是她死乞白赖的找人要的,就喜欢说好听的,好像她就是人见人爱一样,也不看自己都啥年龄了,还一枝花呢。”

齐氏对张氏的怨念,那是说上几天几夜也说不完,昨天要来蹭车她都极其的不乐意,但是好歹忍住了,不过今天她来了那么一出,齐氏不骂才怪。

“榆儿今天做的好,就该这样对那婆娘,看她下次还敢占咱家的便宜不成!”能让老对头吃瘪,齐氏很高兴,所以看孙女也觉得顺眼多了。

“以后不准再带她了,每次都这样!”齐氏告诫大家伙儿!

杜老爷子咳了一声,这事情也真不能绝对,这老妯娌两个这样争吵了大半辈子了,还是不消停啊。

杜有忠回来了,把剩下的钱也都交给了齐氏。齐氏收起来,锁在了自己的箱子里。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这一天,杨柳村的人家,都要大扫除,还要给灶王爷进贡,主要的就是要熬糖给灶王爷,糊住灶王爷的嘴巴,免得他上天说这一家子的不好,而且灶王爷吃了糖,嘴巴也甜那。

女不祭灶,所以祭拜灶王爷是杜老爷子带着几个儿子和孙子一起进行的,烧了纸马,送灶王爷上了天,这仪式算是完成。

杜家开始了各个房子的大扫除,都说除旧迎新,这屋里一年到头,真正的里里外外打扫,还真没有过一次,腊月二十三这一天,连房梁屋顶都要打扫到。

用竹子做的大扫帚,有一人多高,事先把屋里的东西用旧布盖着,免得落了灰,什么蜘蛛网,过堂灰,统统的给弄干净。

杜有忠回来,还专门去定了一个小石磨,以后自家就可以自己用,不用去那大柳树那边排队了。当然,要是数量多的,还是得到大柳树那边。

齐氏觉得浪费,村里有共用的,干啥自己要花这个钱买这小石磨?

不过杜有忠说,“咱们家也收了不少黄豆,有了这个小石磨,咱们也有驴,做些豆腐,也是一道菜,就是想喝豆腐脑了,也比别人方便。我在镇上听人说,多吃豆腐,对身体好。”

买都买了,何况这石磨也不是用一次就完蛋的玩意儿,以后真的能省不少事儿,村里人知道了,也只有羡慕的份儿。所以齐氏也不多说什么了。

石磨给送来的当天,齐氏就让家里人把泡了一晚上的黄豆给磨上了,杜榆一直在看,觉得这劳动人民的智慧真是无穷无尽的,泡好的黄豆被石磨一压,就有白色的汁水流出来,再经过深加工,就是豆腐脑和豆腐了。

杜有贤看了这出来的豆腐,就对大家说道:“不如以后,等农闲的时候,我天天做豆腐,拉到别处去卖去,也是一个进项。”成了家了,这也得想办法赚钱,总不能都靠着大哥一个人吧。

高氏心里也是这个想法,有个做豆腐的事情,以后手头上也宽裕一些。

齐氏见三儿子懂事,知道为家里负担了,就说道:“也好,不过不许说累,你要是真把豆腐这个活给干好了,以后对你有好处。”早晚都是儿子们要分家的,老三如果以后能卖豆腐,这就是分出去,也能多个赚钱的门道。

见齐氏发话同意了,杜有贤和高氏都很高兴,齐氏道:“我提前说好了,这是咱们一大家子的生意,不能就当成是一家的,谁要是这样想了,我和谁没完!平时都要一起干活儿,我也不是小扣儿,大家做的好了,以后咱们的日子才能过的更好。谁要是觉得这是他小家的事情,那就给我滚蛋!”

“娘,我们都听清楚了!绝对不会有那个事儿的。”杜有贤几个赶紧说道。

高氏也没有别的话说,她也没有分家单过的心。

杜老爷子对这些不发表意见,今天都知道大家要大扫除,所以来请杜老爷子写对联的都没有上门,不过杜榆知道,这一直到年三十,都有人请自家爷爷写对子。

因为天气冷了,所以家家都会烤火盆,四四方方的一个木框架,上面是个铁盆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