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穿越架空电子书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第148部分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148部分

小说: 柳暗花明又一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还是赶趟了,真是喜上加喜,杜榆欢喜的不成,这下子爹娘肯定更高兴了,孙子辈一下子就要多出两个了。
而她娘让二嫂给自己写的信里也问了杜榆,要是有喜了,就要告诉她,不能瞒着,不然她就要生气了。
杜榆心道,她现在还没有动静呢,也不是她不想要平时和大表哥也挺勤快的,但是目前就是还没有动静。
不过她也不着急,今年她才十七岁呢,再大一点生孩子,也是对自己身体有好处。
而眼看着孙子辈都出来了,陈氏着急了,她现在也已经看了好多大夫,也吃了不少药,但是都没有用,虽然婆家人不计较,但是她总觉得对不起杜榆五叔。
所以也来了信,让杜榆在京城找找,有没有好一点的大夫,不管花多少钱,她都要把病给治好,也好给杜榆五叔留个后。
这事儿杜榆也觉得着急,五婶没有孩子,这也是一个遗憾,现在他们在京城了,京城里的大夫可以说是最好的,能不能找一个这方面的能手呢,说不定就把五婶的病给看好了。
到时候五叔也有个孩子。
杜榆为了这个事儿,也跟黄大奶奶打听过,黄大奶奶倒是知道有这方面的能手,以前他们家还是有爵位的时候,能请牌子看太医,太医院的人中间,就有妇科能手,治疗不孕不育的也很拿手。
“只是我们现在也没有了爵位,是请不动这些太医的。不过,我可以帮忙问问。我手头上也还有些人脉。”
杜榆感激的说道:“太谢谢嫂子了!我这是两眼一抹黑,真不知道到哪里找。”
她丈夫不过是一个翰林院的庶吉士,哪里有资格用上太医呢?
黄大奶奶说道:“你先别谢我,因为人情冷暖,我也不知道现在还能请的动请不动。毕竟,我家的情况,你也知道,这人脉啊,要是自己家末落了,那么就很少有人跟你主动走动起来,慢慢的就没有了。”
加上她家有个这样的婆婆,那更是人人避之不及。
“没事儿,我这样就已经很麻烦你了,要是找到合适的大夫,我们这边想办法。”
人情不能欠大发了,她还是和大表哥想想折吧。
不过大表哥一个大男人真不好打听这方面的事儿。
在一次去王夫人那里的时候,杜榆跟王大奶奶打听这方面的事儿,王大奶奶说道:“你啊,算是问对了人,我真知道有这么一个大夫,看这个毛病很准的。”
杜榆一听,忙问道:“大嫂子,是谁?您帮我问问,能给我五婶看看不?”
因为关系亲近了,杜榆直接叫王大奶奶嫂子。


、198 来京

“你忘了?我外祖家就是学医的;你算是问到点子上了。”王大奶奶笑着说道。
“不是,大嫂子;您外祖家不是治那个跌打损伤的吗?”反正就是这些外伤的;其中王大奶奶的祖父还做成了太医,虽然现在她祖父已经不在了。
王大奶奶好笑的说道:“我们王家又不是只有我祖父会看病,还有人是看这个的呢,就是我三叔。你啊;真不识货,我三叔看病;那可是京城的夫人们都求不到的;你跟我说了,那就是你走运了!”
杜榆忙去拍马屁,“大嫂子;你最好了!要是我五婶能生个孩子,我到时候你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得了,别说这么好听的话,到时候我让你伺候我,你乐意?”王大奶奶开玩笑的说道。
“那有什么不成的,我把你当我祖宗伺候都成。”
“噗!”王大奶奶笑得把刚喝进口的茶水都给喷了出来,这个丫头,还真是说话笑人那,不过这份为了自己亲人的心,王大奶奶还是很感慨的。
当初祖父把自己许配到王家,不就是看王家这样的人重感情吗?
不像这京里的大门大户,凡事以利益为主,一家子为了利益,恨不得你捅我一刀,我捅你一刀的,要是见到别人生不出孩子,那肯定是面上劝着,背地里不知道怎么幸灾乐祸呢。
“好了好了,我可没有那么大的脸,你只管把你五婶叫过来,我回去跟我三叔说说,只不过,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有的人确实是不行,你到时候可不要怪啊。”
“大嫂子说的我明白,我五婶过来了,好不好的,那就是命了。”
和这边说定了,杜榆心里松了一口气,这些年,因为五婶的事儿,家里总觉得有遗憾,就是奶奶齐氏,别看她日子过的越来越好,可是对五叔还是担心,这没有个后,对一个男人来说,那就是天大的事儿。
眼看着五叔和五婶年纪都大了,再不生孩子的话,以后机会就渺茫了,说不定到时候奶奶会让五叔过继。
但是这过继,过继谁的孩子好?都是自己的孩子,也没有谁乐意把自己的孩子过继给别人的。
虽然他们家的兄弟关系都不错,可是这孩子是儿媳妇生的,到时候真的弄得不好,那就好事成坏事了。
所以最好是把五婶的病治好了,然后给五叔生一个,这样什么矛盾都没有了。
杜榆把事情搞定,把这事儿跟大表哥说了。
大表哥这段时间忙着翰林院的事儿呢,杜榆不想他为这个事儿操心,本来差事都够累人的,不能因为别的事儿,还要找人。
再说,她自己能办的事儿,自己就办了。
“大表哥,你别说我,我已经办成了,总不能什么事儿都要让你去办,那样会显得我很没有用的。”怕大表哥要说自己,杜榆赶忙说道。
胡鑫好笑的看着杜榆,说道:“好了,我又没有说什么,我的意思是,既然五叔和五婶要过来,那就早早的给他们准备地方,到时候住的也舒服,需要什么,我下了差,就给买回来了。”
“那等我想起来了,你再买,现在我想不起来。”杜榆说道。
“好,你说五叔和五婶急着要孩子,咱们是不是也该要个孩子了?”胡鑫笑着说道:“你看我都这么大岁数了,人家像我这么大的时候,早就当爹了。”
杜榆听了觉得好笑,说道:“大表哥你这是跟我撒娇吗?你还叫这么大岁数了,你才二十几岁,也叫大啊。”
“二十三了,也是不小了,你看大郎他,这都要当两个孩子的爹了,我还比他大一岁那。二郎更不用说,比我小那么多,也要当爹了。”
“大表哥,你忘了一个事儿了吧,”杜榆说道:“我是我们家最小的,而且我们成亲也是最晚的,所以这个情况很正常。”
唉,看看,杜榆舅母都没有操心孩子的事儿呢,大表哥这个大男人竟然开始操心孩子的事儿了。
胡鑫搂着杜榆说道:“也是,不过,看来,是我不够努力,那么从今儿起,我就要加倍努力了,不然不能早点当爹啊。”
大表哥说话越来越不正经了,不过想着大表哥也都二十三了,在这个时候,二十三,孩子有好几个的比比皆是。
如果大表哥正常成亲,比如十六岁,或者十七岁,那么现在孩子也都四五岁了吧。
如果不是定了自己这个未婚妻,年纪又小,他肯定都当爹了。
所以还真是自己耽误了他当爹了?这么一想,杜榆还真觉得有些愧疚了。
不过这生孩子的事儿,也不是她想生就生的。平时他们也没有什么避讳,毕竟年纪都到了。
商量好了五叔和五婶的事儿,杜榆就给家里那边去了信,让五叔和五婶过来。
从杨柳村到京城,也得一个多月呢,现在是二月份,等五叔和五婶到的时候,正好是三月份,天气暖和起来。那时候出去也不会冷。
她在京城也没有什么亲戚,如果五叔和五婶能过来,呆上一阵子,也很不错。
想着家里的四郎和樱儿也七岁了吧,要不,让五叔和五婶也带过来玩一阵子?
但是等齐氏接到杜榆的信后,就对大家说道:“榆儿那丫头在京城给老五媳妇找了个好大夫,这去看看也成,好歹能给老五留个后,这事儿好事儿,你们把东西准备好,尽快去,去了那边,你们两个的性子我倒是放心,不过也别给榆儿他们两口子惹麻烦。至于榆儿说的,你们还有谁想去,都说出来,我看看成不成。”
杜有贤立马说道:“娘,家里有事儿,我就不去了。”他手上还有豆腐坊呢,而且老五两口子一走,那庄子上的事儿,他也要操心的。
杜有德也说道:“春耕的事儿已经开始了,我得看着地里的活儿。”
老三和老四不去,老三媳妇和老四媳妇自然不去,他们还要孩子要照顾呢。
再说老五两口子去了是为了看大夫去的,他们跟着去了,不是给榆儿那丫头添麻烦吗?
所以坚决不能去的。而且孩子们也不用跟着去,去了也是个麻烦事儿,还那么远呢。
杜老爷子倒是有心想去京城看一看,不过被齐氏一顿说:“你都多大年纪了,还到处折腾,你这把老骨头不给折腾没有了你就安心了。你不想一想,你这一去,要给榆儿那丫头带来多大的麻烦,大家都围着你转了,他们两个人在京城里本来就不容易,你还去捣什么乱那。”
小两口在京城立足本来就不容易的,老头子还不体谅体谅,不知道自己都多大岁数了,要是有个头疼脑热的,那可怎么办?
而且这是一千多里路,路上要是出了什么事儿,老五两口子哭都没有地方哭去。
杜老爷子被一通说,真是觉得哑口无言,他不就是一个想法吗?不就是说京城从来没有去过吗?
老婆子犯得着这么说一大通?真是要命了都。
“得了,得了,我不去还不成吗?你这唠叨的功夫,真是见涨。”杜老爷子小声嘀咕。
“你说啥?”齐氏横眉冷对。
“没说啥,没说啥,就说你说的对!”杜老爷子觉得好男不跟女斗,跟这女的一般见识,自己还是读书人吗?还不如出去溜达几圈,被人叫成杜老太爷,听着多舒服啊,比听老婆子说自己要好听多了。
因为杜有全和陈氏要去京城,齐氏他们要给小两口带的东西多,加上胡大舅他们,也给杜榆和胡鑫要带东西,这一下子东西太多了,胡大舅想了想,还是另外自己到时候让王总管送吧,不然这两口子真是遭罪。
所以就减少了很多东西,齐氏她倒是没有觉得,反正不过是顺路,老五两口子带了去,也能省一笔钱呢。
陈氏因为去了京城有了希望,所以对于带这么多的东西,那是一点儿也没有觉得,好觉得有好东西尽管带呢。
就这样,他们两口子赶了一个多月的车,终于在三月的时候到了京城。
胡鑫早就让白禄他们这几天在城门口等着了,这个时候,交通和通信不方便,不知道人到了哪里,只能凭着他们出发的日子,然后猜测哪一天到了。
这一天,终于等到了杜有全和陈氏,白禄上前给这二位亲家老爷和太太行了礼,然后带着陈氏他们回家去了。
杜有全和陈氏第一次来京城,杜有全是看哪都觉得新鲜,说起来,他也是才到三十岁的人,直接和白禄一起坐在了车外面,白禄忙道:“亲家老爷,您还是进车里做吧,外面灰大。”
杜有全笑着说道:“没事儿,我出来看看这景儿,京城果然是和别的地方不一样那,这路都要比别处宽。”
白禄见这亲家老爷说话很和气,就跟他攀谈起来,说道:“亲家老爷说的对,我第一次过来,也是看花了眼,觉得哪哪都好看那,都看不过眼了。看街上的人,一下子觉得自己就是个土包子。
不过咱还是在京城里混下去了,咱们主子在京城当官呢,比一般人强多了。”白禄是很自豪的,这京城里很多人还不是平头百姓,他可是官员的仆人。
杜有全说道:“京城里的东西都很贵吧。”


、199 京城居大不易

白禄说道:“是挺贵的;比别处贵多了,就是青菜也比别处贵;好在开了春了;我们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