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穿越架空电子书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第97部分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97部分

小说: 柳暗花明又一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过来还带来了几斤白糖,和一些点心,也算是破费了。
只是和人家这边的东西一比,那就不算什么了。
齐氏没有搭理,杜老爷子刚要说话,杜柳一看齐氏的这个表情,就火了,直接就说道:“早就说了,人家不欢迎咱们,咱们来了这里干啥?自己给自己找罪受啊,没有他们,我们还过的好些呢。”
陈氏作为小儿子媳妇,说话可不管不顾了,对这个杜柳也没有好脸色,这个时候,大嫂他们不好说啥,她就可以冲锋陷阵,说道:“你咋说话那,对长辈是个什么态度?”
杜柳立刻说道:“你又是什么东西?只会过来捡便宜的货色,到现在一个蛋也没有下出来,早晚都被休了!
我说的不对吗?我娘在这边好歹也吃苦了好几年,现在一点儿甜头也占不了,倒是你们这后进门的,啥苦都没有吃过,就光捡便宜了!你们也配!”
杜有全一听杜柳这样说自己的老婆,立刻就不干了,这还得了,一个晚辈的,到自己家里来撒泼了。
还没有等杜有全给自己的老婆撑腰呢,陈氏就挡住了,笑着对杜柳说道:“哟,这话也不知道是谁教的,一个没有嫁人的小姑娘,动不动就被休,你说我捡便宜了,那也是大哥大嫂他们乐意给我们捡,不像某些人,听说当时,是要死要活非要分出去的,现在看着这边日子过好了,就想反悔了,要说吃苦,咱娘吃的苦最多,把几个兄弟都给拉扯大不容易,再有,就是咱们大嫂,大嫂可是吃的苦最多了,帮衬着娘养活下面的兄弟,大嫂都没有说呢,你一个小辈说啥说?”
高氏听了也不得劲儿,她也是没有吃过什么苦的,听陈氏说完,就道:“当初分家的事儿,我也在场的,爹和娘不同意二哥和二嫂把闺女卖给人家当丫鬟,是二哥二嫂,还有你非要自己去卖了,还闹着请人来分了家,既然当初都做了那样的决定,现在还过来说这个,你以为这是菜园子,你想进来拔棵菜就来拔吗?
当初卖了闺女的钱是八两银子吧,为了这八两银子,把一大家子的情分都给弄没了,现在还跑到我们这地基儿来撒野,真是不知所谓。“
高氏自从生了四郎后,这底气也足了,不再担心自己没有给老杜家生儿子,加上本身娘家也和齐氏的娘家在一个村,尤其是这杜柳说话这么难听的,她自然要帮着陈氏了。
而赵氏是山里人,说话没有底气,就不敢上前来呛声。
杜柳被两个婶子给说了一顿,也不管刘氏拉着她,直接就说道:“你以为我们乐意过来沾光?要不是你们,我也不会被秦家给送回来,要不是你们,我也不会只能定这样的一门亲,你们分家钱就祸害我,现在分家这么久了,还是祸害我!我拜托你们,能不能少来给我惹事儿?”
这话说的是什么意思?这怎么还祸害她了?胡氏问道:“柳儿,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谁祸害谁了?”
杜柳立刻道:“要不是你们这边中了秀才,秦员外家里说啥我是秀才的亲侄女儿,就把我给送回去了,要不是因为你们这边中了举人,人家说,不能委屈杜举人的侄女儿,我早就成了秦家的人了,你们说,你们不是害人?我们一点儿好处都没有沾上,到被你们这给祸祸了!”
这话的意思是,她不当丫鬟还是害了她了,真是贱、皮子!陈氏心道,这都什么玩意儿啊。
刘氏早在杜柳说话的时候,就已经拉扯了杜柳的袖子了,让她别乱说话,虽然她也觉得是有那么几分道理的。
可是杜柳是拦都拦不住,什么话都说了,杜有良的额头都冒汗了。
胡氏问道:“你是说,你乐意当丫鬟,因为我们的关系,你当不成丫鬟了,所以都是我们的错?”
“就是这样,你们这群人,害得我在秦家呆不下去,我没有沾过你们一点儿光,你们还这么害我!”杜柳这可真是不讲道理了。
杜榆听了忍不住说道:“你自己乐意当丫鬟,是你的事儿,你当不成丫鬟也是你的运气,怎么着,这镇上就秦员外一家是要当丫鬟的?你要是真乐意当丫鬟,到处都是牙婆,你直接再自卖自身,找个远一点的地方,照样能当丫鬟。”想当丫鬟哪里不能当?还在这里矫情,怨这个怨那个。
陈氏冷笑道:“榆儿你可想错了,人家就是想当秦家的丫鬟,谁不知道秦家的丫鬟好当呢。”
齐氏说道:“好了,都给我住嘴!杜有良,既然你们已经说的这么明白了,那么就没有啥话可说
了,我这里可不是你想来就能来的地方,你自己的丫头,想着攀高枝,攀不上就怨恨我们,真是个天大的笑话!就算是我们妨碍了你有能咋样?
有本事你去告人去,老娘我可不怕啥的!这话我算是记住了,以后秦家来人了,你们把这死丫头的话跟秦家说一说去,看看人家秦家要不要这个丫头!
哼,不忠不孝的东西,就是白给我当丫鬟,我都不稀罕!大郎他娘,以后给我留意一些,给我找几个丫鬟伺候,我看谁没有脸,再说这丫鬟的事儿!”
齐氏的做法是直接打了杜柳的脸了,这个一心想当丫鬟的人,没想到她奶奶是随便都能买几个丫鬟的,那么她所期盼的,在自家奶奶眼里,那就是个丢人的活儿!可叹她还要死要活的,非要当丫鬟。当不成了,还怨恨这个,怨恨那个!
“带着你的东西给我滚!我没有杜柳这样的孙女,她以后是死是活的,根本不管我的事儿!有本事,以后一辈子别提你有个举人大伯,看看你那婆家还会对你好不?”没脸没皮的东西,上赶着给人当小,她都不给自己这边留脸面了,她干啥还要给这死丫头留脸面?
“以后不准这一家子上门!”齐氏吩咐道。
杜有良把杜柳都给恨上了,好不容易上门了,就这么被杜柳给搅合了,以后还上不成门了,这都算咋回事儿啊。
“不上门就不上门!爹,你放心好了,咱们以后肯定比他们过的好!”杜柳很自信的说道。


、133 心思忒多

“你懂个屁!”杜有良难得的跟大女儿发起了脾气;骂起了脏话;一个女孩子,就是再有本事,能有个啥本事;无非就是嫁个好人家,帮衬帮衬娘家,可是她都已经定亲了;难道指望那卖酱料的袁家能帮着他们飞黄腾达?
简直是扯淡!
这个大女儿;怎么就这么沉不住气?
说了那些话;以后再弥补;那就很难了;真是把她给惯坏了!
刘氏也觉得今天杜柳是做错了;哪怕心里再怨恨;也不该说出来,那么直接的,她又是晚辈,只能是自己吃亏!
“柳儿,你这脾气要改一改!“刘氏劝道,虽然她也为自己这个当娘的报了委屈,可是也不是这样做的。
“娘,我们又不欠着他们那边什么的,您看看咱们去了几次,每次都不对咱们有好脸色,干啥还要热脸贴冷屁股?你们乐意去受那个委屈,我不乐意!”杜柳不觉得自己做错了。
“你这个脾气,以后到了婆家该怎么办那。”刘氏真头疼,这性子太要强,也不是好事儿。
“那我就不嫁了!”杜柳正色说道。
“胡说八道!什么不嫁!你说不嫁就不嫁!”杜有良也生气了,这好不容易说下来的一门亲,这个女儿还动不动不嫁人。
“好了,柳儿不过是随便说说的,当不得真!”刘氏和稀泥。
“我说的是真的!我已经找人牙子打听了,说是咱们州府的知府老爷要纳妾,正要找良家子呢,那孙牙婆和知府老爷家的管事婆子是有亲的,她带人过去,那肯定容易选上。”哼,到时候只要自己当了知府老爷的妾室,一个小小的举人算什么?原来自己受的羞辱,都全部给打回来!
刘氏忙说道:“知府老爷想要纳妾,在州府就能找到人家,你这不成,别想这个了,安安稳稳的,把这日子过下去吧。”
杜有良听了有些心动,“真的有这个事儿?真的那孙牙婆和知府家那边有关系?”
“爹,我骗你干啥?要不是有底气,我干啥今天要和那边撕破脸?他们不就是仗着有个举人吗,就瞧不起咱们,等我进了知府衙门,看还有谁瞧不起我们一家子!”
杜柳对自己的相貌是很自信的,她和刘氏长的有七八分像,刘氏年轻的时候,也是长得漂亮,杜柳可不想浪费了自己的花容月貌,以前是想着给秦家的小公子当妾室,可是现在却不想了,虽然听说那知府年纪大了一点,但是是个大官,就算是那边中了进士,想要做到知府,也得好几年呢,这样以来,她想怎么对付那边,就怎么对付那边。
再说,她也不想一辈子跟那酱料坛子打交道,成天黑乎乎的,白瞎了自己一身的容貌了!
知府老爷?杜有良心动了。对刘氏说道:“不如,咱们问问孙牙婆,要真的是那样,比嫁到袁家不好多了?”
刘氏说道:“这样不好吧,都已经交换了庚帖了,这明年都要嫁人了!到时候闹出不好,就不好了。”
“怕啥?只要柳儿成了知府老爷的二房,这整个云阳县都没有人敢惹得起咱了!再说,现在是柳儿不乐意,咱们强行的把她嫁到袁家去,到时候这日子能过的好?”柳儿自小就心高气傲的,一般人还真是不配她。
刘氏想了想,说道:“那就等这个年过后再说吧。”
“也对!”过年的时候,袁家的人还会送年礼呢。
杜柳带来了一阵冷空气,不过很快就已经刮走了。犯不着为了这样一个人和这样一家子生气。
他们自己的日子还要过呢,干啥为了别人的错误让自己不好过?
二姑母杜梅也在年前过来了一趟,今年,凭着她的闹功,真的把家给分了,然后自己和丈夫过起了日子,本来嘛,杜梅觉得她儿子都要娶媳妇了,还在一个锅里搅合,实在是忍受不住了,他们又不是长房长子,干啥非要跟在别人屁股后头,他那些大伯哥也不像自己大哥那样有本事,一个人都能养活一大家子,所以何必打肿脸充胖子,直接分了得了。
其实另外几家早就想分家了,只不过是她公公婆婆不乐意分。
现在好了,各过各的,以后就是娘家给了东西了,她也不用上交。
她还真的朝娘家借了钱,自己和丈夫在镇上支起了一个早点铺子,每天都去卖早点,每天也有钱入口袋。
现在因为是大哥他们回来了,就歇了一天,过来看望看望。
杜榆发现,自己的二姑母都胖了一圈了,难道是天天吃早点吃的?
过年的时候,这个闹腾呢,真是让人头疼,现在心宽体胖了,倒是感觉这脾气也柔和了一些。
这次二姑母过来,倒是没有再说借钱的事儿,而是还换了一部分钱,表示自己不是借钱不还的人,让几个嫂子和弟妹们都明白,她可不是只想着占娘家的便宜。
不过对娘家给自己的东西,她也是来者不拒,毕竟,大姐那边也有不是?
这个年过的是想当的热闹,三十的时候,上完坟,他们还去了杜家的祠堂,有选出来的族长领着一起祭拜了杜家的祖宗们,当然杜有忠的祖父和祖母的牌位也在这个祠堂里面,还在很显眼的位置上,这也是因为杜有忠如今出息了,所以子孙越有出息,在底下的祖宗们都越是受人尊敬。
且年初一的时候,杜老爷子他们几个,就去了村里辈分大的几个杜家长辈家里吃酒去了,祠堂修好了,身为杜家人都觉得很自傲,比旁姓人都要有归宿感,毕竟别家谁现在有这个本事能修祠堂?
这个年过的也是特别热闹,杜榆家里请客的时候,也就是杜家德高望重的几家里的长辈过来了,不然都过来,那肯定也盛不下。
因为杜有忠还要去青阳县把县试给弄好了,另外还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