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蜀汉我作主-第3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封与孙权,这两个东南霸主。见面的可能性很小。
但是曹操南下,孙尚香东来。促成了这次的见面。
“怎么了?难道有些紧张?”孙尚香在旁见刘封有些出神,调皮一笑,道。
“紧张什么,只是有些感慨罢了。”刘封失笑道。
孙尚香微微一笑,她也只不过是随便说一下罢了。
二里路,转瞬及至。礼乐声不绝于耳,片刻不停。
当车队缓缓的停下来的时候,丁奉策马向前,去向孙权复命去了。而刘封也走下了马车,与孙尚香一起,朝着孙权走去。
身后,寇水带着少许护卫,寸步不离。
那边孙权接受了丁奉的复命以后,也朝着刘封走来。
双方的目光在空中交集在了一起。不愧是美男子孙策的亲弟弟,紫髯碧眼,目有精光,方颐大口。好一副奇伟相貌。
年少英武,姿貌不凡,气度隐现。好一个将军。
双方互相打量,对于对方的容貌,都是赞叹不已。
“见过兄长。”互相打量了片刻,先行礼的还是刘封,并不是刘封弱势,到底是娶了孙权的妹妹,这是基本的礼貌。
“妹夫多礼了。”孙权也是笑呵呵的,上前一步扶起了刘封。随即,称赞道:“妹夫久镇荆楚,威震天下,今日一见过来的英雄了得。”
“兄长还不是坐镇吴越,威震一方?”寒暄的话,刘封也会说,也是恭维道。
两人就这么站着互相恭维,最后孙尚香看不过去了,出声道:“二哥,连日坐船,赶路,甚是疲累,站在这里浑身酸软,是不是先进去歇息?”
这一见面,也不知道是恭维,还是为了试探。孙权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刘封身上,忽视了孙尚香的存在。孙权闻言这才抬起头看了一眼孙尚香,一看之下,暗道坏了。
孙尚香是一个不知道掩饰的人,虽然眉目间有些疲乏之色,但是眼内含春,俏脸含晕。
孙权是过来人,一看就知道这妹妹是陷进去了。岂不是坏事?
心下虽然暗自皱眉,但面上,孙权却是很温和对着孙尚香微微一笑道:“就你身子金贵。”
说着,孙权抬头对着刘封道:“府内以设宴,为妹夫接风。随我来。”说着,孙权伸出手,很是亲厚的拉着刘封的手,一起踏上了旁边的一辆马车。
被孙权这么拉着,刘封有些恶寒。看现在孙权这样子,谁又能知道,就在三日前,这厮还想对他来个下马威。
当真是外宽而内窄。外君子而他内小人。
不过,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刘封也是给了孙权一个面子,给了孙尚香一个眼色,随即上了孙权的马车,同乘而行。
孙尚香看着孙权的背影,有些鄙夷。
以前她对这个二哥还是蛮敬爱的,只是弄清楚了大乔的事情,以及看到了毗陵那会儿,周广与朱重是怎么为难刘封后。
对于这个二哥就只剩下了厌恶。
明明是想给刘封下马威,难堪,出出气什么的。到了正式场合,却要彰显亲厚,诸侯气度。
当真是。
作为妹妹,孙尚香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好了。
当初大哥把位置传给二哥,还真是瞎了眼了。孙尚香心中对于孙策也有了一些质疑。
孙权与刘封一起上车,大臣们自然也是纷纷上车。军队开道,队伍朝着城中吴侯府而去。
寇水知道此行,刘封是没有什么危险的。但是倔强的脾气,还是让他跟随在了刘封的身侧。
随马车行走。
“这位壮士是?”车上,孙权见寇水身材彪壮,不似常人,心下好奇,问道。
“乃是贴身护卫,校尉寇水。”刘封笑着道。
“真壮士也。”说实在的,孙权没听说过,也失去了兴致。但还是夸赞了一句。
很快,马车就到达了吴侯府。
就像孙权说的一样,府中早已经准备就绪了。中门大开,数十名护卫分来两旁,夹道迎接。
别的不说,单单气势就给摆出来了。要是不知道的人,肯定会受宠如今,对这种欢迎方式,非常的满意。
只是刘封却是不以为然,有了毗陵城外的一幕,这多么盛大的欢迎仪式都是白搭。
到达府门后,孙权与刘封一起下了马车。寇水进步跟上,其余江东臣也是亦步亦趋的跟着。
孙尚香本也想跟上,但是看了看这么多文臣在,不有泄气,朝着后院行去。
众人一起进了大厅中,孙权高坐在上首位,其余众臣则分散在两旁。刘封稍微特殊,孙权在旁边摆上了一个临时的位置。
即不把刘封混入臣下之流,又不会主次不分。
到底是在人家的地盘上,刘封也不怎么介意,该怎么坐,就怎么坐了。刘封坐下后,寇水一直跟进,站在了刘封的身后。
“江东自古就是佳地,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当今天下,曹贼当政,诸侯纷争,我江东独坐一方,稳如泰山。少不了许多俊杰的鼎立辅佐。妹夫初来乍到,多有不识。为兄为你介绍。”坐下来后,孙权笑着对刘封道。
笑容中,有些自豪,又有些自得。
城门外,在众臣的面前彰显了气度。如今,却是要在刘封的面前彰显底蕴了。
虽然说,毗陵城外,羞辱刘封不成,反而杨了刘封威严,有些出乎意料。但是孙权却是迅速的有了对策,要以这两样扳回态势。
刘封哪里不知道孙权的意思。这厮是输得惨了,现在想从别的地方找回点胜利的感觉。
毗陵城外,吴县城外,以及这吴侯府内,莫不是如此。
不过,孙权的话到是没有什么夸大其词的地方。自古以来,江东确实是人杰地灵的地方。
在座的也都是江东俊杰,鼎足之臣。刘封是各个都垂涎不已,于是欣然点头。
第486章 维护臣下
“这是阚泽字德润。”孙权指着一个三四十岁,面色白皙,长相雄伟的男子,笑着道。
阚泽对着刘封举拳施礼,刘封微微点头,算是认识了。
“这是虞翻字仲翔。”随即,孙权微微一笑,指着一个四十余岁,面色刚硬,眼神犀利的文人,道。
“见过杨武将军。”与阚泽不同,虞翻的性格比较外放,举拳朗声道。
“如今不在军中,先生无须多礼。”刘封还礼道。
“……”
“这是严畯字曼才。”
“……”
“这是步骘字子山。”
“这是薛综字敬文。”
随即,孙权一个个的介绍了下去。这些人都与刘封互相点了点头,或是举拳见礼,算是认识了。
在座的有数十人,因为前方战事紧张,周瑜带走了许多将军的原因,大部分都是文人。而文人中,又大部分都是默默无闻的。
就算后世有些成就的,刘封也不知道来历。毕竟江东的臣子们,不如曹魏,蜀汉的有名啊。
那些默默无闻的或者不知道来历的人,刘封只是稍微留意了一下,记住长相,避免他日见到的时候,叫不上名字。
但是那些赫赫有名的东吴重臣,刘封却是一个个都认真的打量过了。
在座的除了张昭,顾雍等刘封认识的重臣以外,值得注意,刘封又比较熟悉的有五人。会稽人阚泽,会稽人虞翻,彭城人严畯,临淮人步骘,沛郡人薛综。
这些人都有是赫赫有名,三国志,吴书中记载,排名前列的文臣。三国志,以传纪的方式,书写史书。排名较高,意味着成就高,地位高。
记得史书记载,阚泽这个人很有韬略,最后官至中书令。这个人,也就是昔日大乔,希望能为孙绍找的老师。只可惜孙权没同意,这件事,让大乔耿耿于怀。
虞翻这个人是个直臣,不畏权贵,敢于谏言。算是良臣。不过他的性格比较吃亏,在孙权前期的时候,比较英明,所以虞翻能谏言,孙权能容忍他。只是到了孙权晚年,性格大变,猜忌,糊涂。
虞翻屡次犯上,结果被贬到了交州,算是比较凄惨的一个。
严畯与步骘这二人都在三十岁左右,都是标标致致的文人相貌,肤色白皙,蓄养着长长的胡须,只是眼有精芒,不似常人。
这二人一个官至尚书令,能力很强。一个官至丞相,能带兵打仗,又能管理朝政。都是东吴赖以鼎立一方的重臣。值得一提的是,这二人都与诸葛瑾相友善。
因此,对于刘封的态度,就有些冷淡了。
最后一个值得注意的就是薛综了,这个人的具体事迹刘封不太清楚,但却知道这人排名较高,官至太子太傅。也算是重臣。
这五个人加上张昭,顾雍,在座的七人就是组成了东吴这个庞大政权,与蜀汉联盟,抗衡曹魏的重要人才了。
这一个个介绍下来,刘封除了垂涎,也感叹于江东的凝聚力了。累世三世,收拢起来的人才底蕴,确实比江夏要强。
这不是刘封的妄自菲薄,而是事实。
虽然顶尖的文臣,刘封也有许多人,庞统,徐庶,蒋琬,司马懿,刘巴,赵累等等,但是论及二三流的人才,却是比不过孙权的。
在座除了七个顶尖的文臣以外,还有数十人,这些人可都不是一般的小吏,而是长期伴随孙权,或是幕僚,或是宾客,或是名士。
这就是底蕴。
要在江夏,刘封也能找来数十人,但在质量上,却相差甚远的。
难怪一个个介绍下来,孙权的面上很是自得,带着自信的笑容了。刘封心中不无艳羡的想着。
只是这股艳羡并没有持续多久,就被刘封心中的渴望给取而代之了。
只要等这次战争结束,他回到荆楚,就能组织兵力,与江东争衡了。不出五年,江东也能唾手可得,到时候,这些人能一网打尽。
心中想着,刘封看着孙权那张自信,自得的笑脸,心下没了艳羡,更无妒忌。
有人才是好事,但是没了实力,再多的人才,也只是虚有图表,一击而能杀之。
在孙权脸上笑容连连闪现,为满厅数十位名士,幕僚而感到自豪的时候,他却不知道,刘封已经心中想的却是占为己有。
“听说妹夫那边有庞统,徐庶,蒋琬,这三人都有济世之才,其中庞统更是有凤雏雅号,号称南州士之冠冕,能佐王侯。不知,比之为兄江东英杰如何?”心中豪气突发,孙权有些意气风发的问刘封道。
也难怪,孙权在刘封那边失去了这么多的东西。连在毗陵城打算用兵将给刘封一个下马威都没成功。
在军事上,可以说是完全处在弱势。能拿得出手的也就是这份底蕴了。一开始,孙权就打算用这个找回点面子。
虽然说,孙权的打算是处死刘封,不管是后果有多么的恶劣。但是这并不妨碍,孙权找回面子,信心。
毕竟,处死了刘封之后,这些面子,信心就找不回来了。
把刘封给“骗到”江东之后,孙权意气风发有些忘乎所以了,想怎么捏刘封,就随口说了出来。
到是他手下的群臣都有些脸红,庞统,徐庶,蒋琬这些人都已经从各自的职权中,表现了自己。
庞统献上火牛阵,灭了曹仁。率兵镇守江夏,有汗马功劳。
徐庶在刘备那边,以弱兵打败了曹仁,威风赫赫。
蒋琬镇守江夏,调度后方,使得刘封的势力蒸蒸日上。这些人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除此以外,江夏还有一些不错的底蕴,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这些人在吴越之地也是有名,也是很吃香的。
当然,这并不是群臣脸红的原因,就算是江夏臣们再不错,群臣中有些自傲的,也不会认为自己就输给了庞统他们。
他们脸红的原因在于孙权的表情,似乎是吃定了刘封一番。实在是有失谦逊。
孙权也看到了群臣的反应,也意识到自己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