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铁血大民国 >

第688部分

铁血大民国-第688部分

小说: 铁血大民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箍寺孟衷谧芄仓皇O虏坏�100辆坦克了,这还是包括在修装备的数据!步兵的损失也很惨重,在今天白天的战斗中第29集团军损失了3000人,第31集团军损失超过2500人,第33集团军损失了3300人,第34集团军损失了近2000人,第36集团军和第39集团军的损失最重,都超过了4000人!”

“将近17000人……是多了一点,可还是值得的。”伏龙芝勉强笑了笑,一个白天的战斗就损失了17000人,考虑到统计的滞后效应和隐瞒损失的官僚。估计真是的损失数字应该超过20000了。不过还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毕竟是100万人参加的大会战,而且对方还拥有压倒性的空中优势和火力优势。这点损失并不令人意外。相比起远东方面军在这段时间的伤亡数字,甚至还算是“损失轻微”呢远东方面军和中国人激战10天,地盘倒没有丢失多少,不过部队却损失了超过13万!

伏龙芝站起来走到悬挂在墙壁上的一幅中亚地图前面,上面已经密密麻麻地做满了标记。苏联红军的三个粗大的攻击箭头被精心描绘在了地图上面。其中西路和南路军进展还算顺利,中国人部署在那里的部队都是战斗力很弱的民兵,现在已经被红军击败。正在向阿拉木图、卡普恰盖、阿科尔等地退却。而中国西北方面军的主力位置也基本查明,在昨天和今天的交战中,已经查明了第2装甲集团军、第3集团军和第4集团军一共三个集团军的番号。另外还有9个军和21个师的番号被查明,其中包括三个装甲骑兵师和一个装甲师!

“马利诺夫斯基同志,看来情况已经十分明朗了。”伏龙芝不动声色地笑了一下:“中国西北方面军的主力就在阿列雷萨河战场上,他们的北疆省必然兵力空虚。这正是我们想要的结果。现在给布琼尼同志下命令吧。让他的骑兵集群出击奔袭迪化,抄了他们的后路!”

“好的。”马利诺夫斯基掏出笔记本迅速记录下伏龙芝的命令,然后请伏龙芝签字。

“对了,中国北疆守军的总司令是谁?知道吗?”伏龙芝签完名,把笔记本交还给马利诺夫斯基。后者回答道:“中国北疆守备司令是朱德上将,他是中国修正主义党的中央委员,过去十年一直在西北任职,一度和我方关系良好。还受邀访问过卡拉干达。此外,他和滞留中国的一部分远东战争(指鲜卑利亚战争)的被俘人员关系也很不错。原先在第一骑兵集团军担任旅长的朱可夫同志还担任过他的军事顾问。”

“朱可夫?他现在怎么样了?”伏龙芝迟疑了下,追问道。

“朱可夫现在生活在迪化,在一所东正教堂当神甫……”

“什么?朱可夫当了神甫!?”伏龙芝怔了下,瞪着眼睛看着马利诺夫斯基,一时有些愕然。

……

北疆,塔城。

这里原本是中苏(俄)边境的一座小城,不过算是一处边防重镇。但是在1920年中苏换地后,边境线西移了一百多公里,让这座城市变成了不怎么起眼的内陆小县城。后来中共西北局在新疆搞gc主义实验,从内地迁来了大量移民,塔城西北斋桑泊周围就是重点移民地区之一,因此也让这座小城渐渐繁华起来了。

而到了1932年7月世界大战爆发后,北疆守备司令部向斋桑泊周围的几十万移民发出了强制疏散令。而塔城则是这些移民撤入北疆腹地的第一站,直到10月初,还有十几万人滞留在塔城周围没有离开。老百姓还没有完成疏散,北疆守备司令部所属的部队自然也不能离开……那些人中的一部分可是大中华联邦的有选举权的公民,北疆这里的政府和地方部队可不敢把他们丢下不理。

所以北疆守备总司令朱德就抽调了三个国民警备师组成一个西北警备第一军,驻守在塔城、斋桑、阿拉湖等地。滇军出生的共产党籍军官罗炳辉少将则被任命为这个临时组建的军的军长,西北警备第一军的军部就设在塔城城内。

西北警备第一师也驻扎在塔城,该师师长名叫张振国,是吴佩孚系统的军官,1924年以上校军衔转入预备役,本来以为再也没有机会当回现役军官,没想到时隔8年又被召回现役,还当了个师长。只是上校军衔实在有些配不上师长的官职,所以总想着能有什么立功的机会能提上一级。

“老罗,咱们这里可真是太安静了,老毛子连个袭扰的部队都不派过来,看来咱们弟兄是没有用武之地了。”

张振国巡城回来,一走进罗炳辉的军部就开始发牢骚。罗炳辉正在吃完饭,桌子上放着个汽锅鸡,还有一大碗热呼呼的米线,呼噜呼噜吃得正香。听到老伙计的话,就放下碗筷呵呵一笑:“老张,想打仗了是吧?这还不是早晚的事情,报纸上面都说了,这一回咱们打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据说没有个三五年完不了,国防部还制定了扩军到1500万的计划,咱们这身军装看来还有得穿。”说着他就冲张振国笑道:“老哥,巡了几个小时,一定饿了吧,一块儿吃点,今天厨房准备了云南菜,汽锅鸡和过桥米线……”

正说话的时候,啪的一声枪响就划破了塔城宁静的夜空。罗炳辉愣了一下,就站了起来,两个人都凝神细听。很快又传来了一阵噼噼啪啪的枪响,接着就是如雷的马蹄声!

第611章 收割生命七

“敌袭!敌袭!”

报警的声音马上就在小小的塔城县城内响起,接着就是此起彼伏的集合的哨声。西北警备第一军虽然是“民兵”,但是经过7月以来的集训,现在已经有了些正规军的精锐样子了。一队队士兵拿着武器,纷纷从各自的营房里涌出来,很快排成队伍,在军官的率领下往城墙和城外阵地的开去。

驻扎在塔城的这个师也是三团制的,不过没有炮兵团、工兵团和辎重团,只有一个装备12门75mm山炮的炮营、一个除了挖战壕什么工都不会施的工兵营,还有一个没有任何机动车辆的辎重营,不过骑兵团倒是足额满编的在西北三疆这里,马匹根本不值钱,大部分汉族移民家里都养了马,也学会了骑马,所以骑兵不难招募。至于军级直属队是没有的,一来“军”的牌子刚刚挂起来,还处于草创阶段,二来西北的物资运输还是非常困难的,没有多余的运力来为几十个国民警备军输送重武器。

罗炳辉和张振国都冲上了城墙,看着远处几条火把组成的长龙正从天地的尽头延伸过来,看人数总有好几万!至少是一个老毛子的骑兵集团军,他们居然趁着北疆空虚跑来偷袭了!

刚刚还想着要建功立业的张振国这会儿脚都发了软,看着越来越近的火把长龙颤着声对罗炳辉道:“军、军长,敌人恐怕有好几万。看队形应该是正规军,咱们这里的一万多人还不够人家塞牙缝的,不如向克拉玛依转进吧?”

罗炳辉瞪了张振国一眼。骂道:“犯什么混?塔城县城内还有好几万老百姓,咱们能把他们丢下自己逃命?再说了,来的是老毛子的骑兵!咱们的队伍上大部分是两条腿的,跑得过他们四条腿?”

被罗炳辉一训斥,张振国稍稍冷静了些,苦笑道:“看来兄弟要在这里殉国了,军长……要不我派骑兵团护送您和军部先转移?先去阿拉湖和二师回合。再往天山一钻和老毛子打游击!”

罗炳辉呸了一声,笑骂道:“丢下老百姓上山打游击?我看是游而不击吧?这样的事情我老罗可做不来。我就和你一起守在塔城,人在城在。人亡城亡!不过你也不要太担心,我估摸着老毛子不会真的攻城,他们要的不是塔城……塔城有什么要紧的?看这样子他们是去奔袭迪化,断外疆的西北方面军主力的后路!所以不会在塔城耽搁太多时间的。多半会绕城而过。顶多留下几千人监视一下。”

火把转眼间就逼近了,和罗炳辉想得差不多,小小一个塔城真不在人家眼里。那些火把就在城外5公里的地方一分为三,南北两路分别从塔城南北面绕行,还有大约3000人小股部队原地开始安营扎寨。

看到苏军的动作,罗炳辉和张振国同时送了口气,相视一笑,张振国道:“还是军座高明。老毛子的意图逃不出您的法眼。”

罗炳辉也笑吟吟地头,不过脸色却又渐渐凝重起来。过了半晌已经是铁青似黑了:“不好!老毛子的骑兵怎么没完没了啊!瞧着架势可不止一个骑兵集团军,搞不好有他娘三个骑兵集团军啊!老张,赶紧去给迪化的朱总司令发电报,把这里的情况都告诉他!”

……

“不管,告诉朱玉阶,让他自己想办法对付老毛子!我不管他们有5万还是15万,总之没有援兵可派!”

在阿列雷萨河南岸的临时指挥所里面,白崇禧正举着望远镜在观看河北的战斗,听到通讯参谋的报告,连头也不回。一旁的刘明昭皱了下眉,小声对通讯参谋道:“去告诉朱玉阶,阿列雷萨河北岸是上百万人的大会战,现在正是关键时刻,谁都不能退一步,要不然就是满盘皆输……迪化那里请朱总司令想办法坚守,其它地盘丢了也不要紧,只要等到阿列雷萨河这里打赢,苏军自然会退去的。”

说完,他就陪着白崇禧走到了指挥所外面的高地上,举起望远镜继续观战。河北岸的血战还在继续,苏军的战线已经出现了动摇。郑中源、罗卓英他们刚刚又组织了一次装甲突击,这次投入了500辆坦克、强击火炮和7万官兵,比今天清晨的突击规模更大了一些。而在整个战线的其他地方,大队大队的国防军步兵已经渡过阿列雷萨河,并且在北岸夺取了大片阵地。

不过苏军的抵抗依旧顽强。虽然阿列雷萨河北岸的沙地和草原上,到处都是因为焚烧而扭曲变形的坦克残骸,到处都是战死的苏联红军战士的尸体和武器的残片。但是红军只是败而不溃,恰帕耶夫也已经拼了老命,一个又一个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红军步兵师,被他填进防线中央那个让中国装甲部队打出来的缺口。科涅夫的坦克集群在他的严厉下连续发起了三次反击,到太阳落山的时候,6个坦克旅能够开动的坦克总共也不到50辆了,恰帕耶夫还是将它们被派去守卫第三道防线在确定了坦克战无法取胜后,恰帕耶夫决定将手中剩余的t—28和t—26变成固定火力阻击中国国防军的第三次装甲突击!

普通的红军战士也尽了全力在战斗。多年的gc主义教育终于发挥了作用,这一代苏联青年都是十月革命后成长起来的新人。生活虽然艰苦,却是从小听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雄故事长大的,有像历史上中国文化革命中的红卫兵,满脑子都是对托洛茨基的个人崇拜和解放人类的远大理想,现在更是发疯一样的在战斗。看到苏联的坦克打不过中国的追猎者,无数满怀理想的苏联青年就用自己血肉往里面填。或是身被着集束手榴弹,或是肩扛着反坦克榴弹发射器,高唱着国际歌冲锋喊着乌拉的口号冲锋。真的是前赴后继,视死如归!

一些76。2mm高射炮又被摆上了战场,用来和中国的追猎者坦克对射!这大概是红军手头能最有效威胁到追猎者正面呈60度角布置的60mm装甲钢板的武器了。十几辆追猎者坦克歼击车在76。2mm的穿甲弹下化作了火团,不过随后各种口径的炮弹就劈头盖脸地朝暴露了目标的76。2秘密。高炮打过去,这种几吨重的大家伙根本没有办法转移,打了几炮,目标暴露之后唯一的下场就是被对手轰成零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