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世界战争故事100篇 >

第24部分

世界战争故事100篇-第24部分

小说: 世界战争故事100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浦城上一片寂静。

洋鬼子们跑着跑着,觉得情况不妙,城头上,除了滚滚浓烟,怎么连一个人影子也没有?他们不禁又想起上回战斗的情景,两条腿下由得直打哆嗦。可是,华尔的洋枪在后面顶着,只得硬着头皮往上冲。

这时,谭绍光与将士们正埋伏在墙垛后面,等着洋枪队上来送死,一千米、八百米、六百米。。渐渐地,敌人的面目看得一清二楚了。“打!”谭绍光一声令下,只听“砰!砰!砰!”仿佛奇迹般地,打城头上喷出一排密集的美制来复枪子弹,冲在前头的洋人根本无法躲避,接二连三地倒下了。

后面的掉头想跑,谁知没跑多远,又是“通通”几下,从城上飞来大批火罐在敌群中炸开了花。敌人拼命地朝后退,华尔狂叫着,可没人听他的,你挤我拥,把华尔挤得跌倒在地。华尔气得胸脯不停地起伏,决定调集所有的火炮,把青浦轰成千地。

成百发的炮弹,呼啸着飞向城内。城头上,烈焰冲天,一片火海。

华尔命令洋枪队逼着清兵,蜗牛似的一步步爬到城墙下。还是没有动静,怪呀,华尔认为这回轰得差不多了,便洋洋得意地舞着指挥刀冲上前去。副队长白齐文、法尔思德见华尔上去了,忙拔出洋枪,驱马跟上。刚靠近护城河,城头上突然响起雷鸣般的炮声,华尔一愣,原来是他的洋枪队最近被太平军缴去的法制红夷大炮,杀伤力相当强。他吓得魂飞魄散,调转头就跑。

没跑几步,一道红光从天而降,一颗炮弹在华尔马前爆炸了,战马被炸死,华尔跌下马来,跌跌撞撞地混进步兵队伍里拼命往后逃,这样一来,洋枪队更加混乱了。

一阵激烈的战鼓声过后,城门大开,打城中冲杀出一队健壮骁勇的队伍,为首的正是慕王谭绍光,他骑着一匹枣红马,如霹雷闪电,直扑敌阵。一个不知厉害的洋枪手正举枪瞄准,慕王纵马飞驰到了他眼前,手起刀落,他的脑袋呼地一下子被抛了好几丈远。洋枪队被慕王的神勇吓呆了,已渡过护城河的纷纷在河里跳,想往回跑。太平军岂肯轻易放过,也纵身跃入水中,大施神威,把洋鬼子打得呼爹喊娘,狼狈而逃。

正杀得带劲,慕王挥刀命令收兵,大家都感到惊诧,为什么眼看胜利了却又收兵回营呢?直到回到城中,上了城头,慕王才用手一指,大家这才发现华尔又调来一批红夷大炮,只等太平军追杀过来就重新炮击。幸亏慕王发现得早,才避免了这场伤亡。

慕王叫大家抓紧时间休息,他准备再开一次军事会议研究对策。正在这时,忽听门外有人求见。来人是个农民,他告诉慕王,附近县的太平军和老百姓已经组织起来了,定于今晚三更发动总攻,信号是三盏红灯。众将领一听兴奋异常,慕王叫每人穿上夜战战袍,头上以白鸡毛为标记,等待着总攻时刻的到来。

夜深了,慕王与将士们登高远眺,可是除了偶而传来洋鬼子兵的醉歌外,竟毫无动静。眼看北斗星稀,黎明即将到来,大家不禁焦急万分。“看,信号!”不知谁叫了一声。

众人把头抬起,果然发现远处升起三盏红灯,还隐约听到阵阵马嘶。慕王把手一举,大吼:“冲!”号角立即响起,令人勃然心动。号声未绝,慕王已一马当先,冲到敌营之中。

赶来支援的农民和太平军合在一起,声势浩大,热浪滚滚,把大地都震动了。

洋枪队这才从梦中惊醒,仓促应战,可是连枪栓也来不及拉开,已被砍倒在地。华尔也被惊醒,忙问是怎么回事,卫兵惊慌他说:“我们被包围了!”

华尔不大相信,说:“不可能,决不可能!”直到喊杀声传了进来,他才说:

“快,用大炮顶住!”

话音刚落,真有一颗炮弹飞来,正落在华尔的中央帐篷内,随着一声巨响,华尔彼炸得血肉飞溅,尸骨荡然无存。

白齐文和法尔思德一见中央帐篷被炸,赶快用血糊了糊脸,装成受伤的士兵逃之夭夭了。失去指挥的清兵和洋枪队,只好乖乖地缴械投降了。

(木木)

激战鲁山

夜深人静,军情危急。被清军剿杀逼退的数十万太平军和捻军,披霜卧雪困在大别山区的峡谷与密林之中进退两难。这是太平军自辛酉十一年远征以来,所遭到的最惨重的失败。数月前,清王朝一面诏示围攻太平天国都城天京(今南京)的数十万湘军加紧破城,一面急令平捻钦差大臣僧格林沁率兵对前往天京的援军围追堵截。终因清王朝的攻势强大,天京陷落了。数月后,清军又在安徽霍山一带大败西北太平军主力,横扫百里战场,把太平军与捻军割为南北两部分,攻破了南部的捻军大营。

这时,只见几员捻军战将在夜色里匆匆来到太平军遵王赖文光的大帐。

为首的张宗禹请求道:“遵王,眼下军情危急,群龙无首,要想死里逃生,捻子各旗不相统属的规矩必须立即改变啊!”赖文光略一沉思,问道:“各位有何高见?”捻军众战将跪下齐声答道:“如今清军势大,要想突出重围,必须将捻子各旗兵马与太平军合在一起,由遵王统帅,我们誓同手足,万死不辞!”赖文光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热泪夺眶而出,急忙上前一一扶起捻军战将。接着,“嗖”地一声拨出佩剑,面对大家,用激动的声音说道:“我赖文光誓同捻军和天军一起,上报天王英灵,下报万千死难兄妹,百折不挠,痛杀清妖,以期复国于指日!”

那年冬天,赖文光统帅天军和捻军,斩关夺隘,千辛万苦,终于沿大别山西麓突出重围,直趋襄阳。天军和捻军突出重围后,极大地震动了整个清廷。僧格林沁暴跳如雷,几乎将手下所有的大将骂得狗血喷头。他急令帐前大将巴扬阿和舒伦保,率六千骑、步精兵为前锋,迅速跟踪追剿,自己则带领主力在后面徐徐跟进。可当六千前锋军赶到襄阳时,天军和捻军早已无影无踪了。他们不敢冒进。只好决定先在太平桥宿营。太平桥是个踞山面河,地势险要的大镇。在镇南面不到二十里,有一个住着五百来户人家的李村。

清军做梦也没想到,赖文光率兵从大别山突围后,就驻扎在这一带。赖文光得到清军已到太平桥的消息,立即召集众将领到中军大帐,商讨歼敌方略。

即命张宗禹率两万人马,抄小路埋伏于葫芦塘周围的树林中,自己率骑兵沿大路包抄太平桥,其余人马堵住东南山口。夜半时分,太平桥附近的山头上突然燃起了熊熊大火,接着又“砰、砰、砰”响起清脆的枪声。正在睡梦中的巴扬阿听到枪声一骨碌翻身下床,赶紧走到大帐门口察看动静。他看到火光后,恍然大悟,急忙对亲兵说:“这定是捻匪合围太平桥的联络信号,快、快传令各营,务必死守太平桥!”话音刚落,只见太平桥四周火光腾起,照得如同白昼。在凛冽的寒风中,枪声、马嘶声、号角声与喊杀声惊天动地。

捻军冲进了太平桥,清军各营一片混乱。巴扬阿急忙跨上战马,带领二十几个随身亲兵,飞一般地冲出中军大营。正在走投无路时,他突然发现镇北既无火光,又无枪声,心中不禁大喜。他当即传令舒伦保向西打,另一名战将由此向南打,企图把捻军挤出太平桥以南,逼其在大路上与之决战。

此刻,赖文光正立马桥头,手执杏黄旗,借着火光,观察战阵。他脸上忽闪着火矩的红光,凝眸不动。大风卷动着绣花旗,在他身旁猎猎飘扬。忽然,他发现清兵从三面向桥头压来,略一思索,便明白了清兵的意图,只见他猛地将杏黄旗一挥,守候在桥边的骑兵一阵旋风似地迎头冲了上去。捻军骑兵英勇骠悍,两军相交,刀光剑影,人喊马嘶,混为一团。在太平桥头待命的捻军兄弟,也一齐擂鼓呐喊助威。骑兵队长奋力砍断了舒伦保背后那面黑髦白面参领大旗,清骑兵一恃惊呼,慌忙拨转马头,退潮一般地撤了下去。

正在桥西的清兵企图向舒伦保靠拢。赖文光见此情形,忙将手中的杏黄旗一举,早已隐藏在桥边的骑兵如闪电般射向前去。松明火把之中,舒伦保见太平桥头立着一面“赖”字大旗,便发疯似地向前奔来。赖文光从容自若,双腿一夹马蹬,流星般迎了上去。两员战将也不答话,大刀带着风声呼呼直响,长枪映着火光划成了一条条光练。双方战了十几个回合未分胜负。突然,一员清军大将纵马飞来,从背后照着赖文光就是一枪。说时退,那时快,遵王听得脑后呼的一声风响,急侧身藏在马肚之下。躲过前后一刀一枪。又翻身上马,手执长枪与清将继续交战。三匹战马像风车儿似的团团打转,各不相让。又战了十几个回合,赖文光故意卖个破绽,一拖长枪,策马向桥头逃去。

舒伦保哪肯甘休,一打马紧追不舍。追上桥头,只听一声锣响,千万支羽箭如飞蝗似的从黑暗处飞来。舒伦保左拨右挡,幸未中箭,一清将慌忙劝道:

“大人,捻匪狡诈多端,谨防中计!”话音刚落,从太平桥西侧,沿着漫长的河堤,忽拉一下腾起了一条火把长阵,捻军像决堤的怒涛,奔腾咆哮而来。

舒伦保情知不妙,只好向东北方向奔逃,因夜深天黑,加上追兵在后,也辩不清自己己到何处,只得打马来到一片平川。谁知这并不是平川,而是正当四九严冬葫芦塘上结的冰,清军马蹄踏上去纷纷打滑,四周发出“吱吱”的声响。此时只听得一声土炮轰鸣,冰塘四周的树林中顿时燃起了熊熊的大火。

转瞬之间,葫芦塘冰层破裂,清军数千兵马,一个个惊呼惨叫落入了冰窟之中,经过一场激战,清军大败,但舒伦保却侥幸脱逃。

捻军在太平桥大败清兵,僧格林沁闻讯后大怒,便统领大军,日夜兼程,向伏牛山西北的鲁山一带步步进逼,企图寻找捻军主力决一死战。经过数日的行军,僧格林沁的兵马来到了伏牛山下的一条小河边,便传命全军就地休息。僧格林沁的大帐周围,布满了全副武装的兵士。大帐内,在描金的黑漆大案后面,僧格林沁身着满翠龙纹蟒袍,腰束金黄色金方玉板腰带,端坐在铺着貂皮坐褥的圈椅内。过了片刻,僧格林沁眉头一皱,对帐前大将恒龄说道:“我给你一万精兵,委你做前锋主将,住鲁山进发,以探寻捻匪行踪,一旦发现匪迹,必须坚决咬住!”说罢,他又转身命帐前大将陈国瑞:“我给你骑、步兵备五千,今晚随前锋一同进兵!”二人叩头领命而去。接着,僧格林沁又转向帐前大将舒伦保:“太平桥一战,你深负皇恩。今派你为前锋副主将。随同恒龄追击捻匪,务必将功拆罪!”舒伦保颤抖地谢恩。

第二天情晨,僧格林沁的大军便拨营进军鲁山。突然,一名骁骑校从前路飞马赶来禀合道:“拜上王爷,前锋已发现捻匪踪迹!”“有多少兵马?”

“约数百人,都是骑兵。”僧格林沁心中不禁大喜道:“传命前锋主将,赶紧追击,放走捻匪提头来见!”骁骑校领命,飞马而去。两个时辰之后,一丝不安突然浮上了僧格林沁的心头:前锋恒龄已经过去半天了,早已到了鲁山,为何却不见有人来通报军情!忙命一名戈什把向导叫来询问:“山口离此多远?”“六、六十里。”“什么样的山口?”“是。。是个隘关,两边是石头山,中间有个关口,一次能过五。。五六匹马。”僧格林沁明白他的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