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尊严不是无代价的:从日本史料揭秘中国抗战 >

第7部分

尊严不是无代价的:从日本史料揭秘中国抗战-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段时间,日军天天派出几架飞机在驻地上空搜寻,由于河滩上的飞机已用树枝等物伪装,逃过轰炸。出于好奇,我常常和战友们爬上飞机,梦想着哪天也能飞上天。后来,我听说这架飞机运往了沙市。
  其中,香河,应当是“襄河”的误记,此外,日军共死6人,而不是5人,其他都与此战的情况相符。襄河,即汉水,又称汉水襄河,沙洋则是荆门下属地区。
  以上由不同背景的当事人,在不同时代发表的访谈,都提到了天皇号被击中后才迫降的情景。而修理天皇号的记录上,也提到该机多处被击伤,特别是一侧垂直尾翼被打掉四分之一。这些都证明其曾遭到过防空部队的打击,是受伤后被迫降的。所以,中方称“天皇号”被击落应该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综合双方的记述,藤田一行被击落的过程大概如此。
  由于天气和导航(这个确有问题,后面还要交待)的原因,天皇号未能找到武汉王家墩机场,在1月31日下午误入沙洋中国军队阵地上空。这时,藤田降低高度,放慢航速(为了节省油料)在低空盘旋,寻找机场,也可能油料将尽,在寻找地面的日军部队,以准备迫降。这架行动古怪的飞机被李禾农部发现后,八九三团当即对其猛烈开火。由于高度低、速度慢,天皇号当即被连续击中,而它本身没有自卫武器,无法还击。负伤后的天皇号操纵艰难,藤田被迫将其降落在襄河的河滩上。
  仓促之间,飞机又受了重伤,藤田竟能将其基本完好地降落在河滩上,说明他的技术的确是比较过硬的。但是反应迅速的中国守军使其未能脱逃。
  至于落地后这部分日军是被中国军队击毙,还是自相残杀后自杀,那已经不是我们要考据的问题了。
  飞机让中国人缴了,藤田和渡边死了,这次飞行该怎么评价,还需要说吗?
  不幸的是,日本人的思维比较古怪。
  照他们的说法,人死了就成了神。所以,渡边广太郎死了,也变成了神。既然是神,那神还能有错吗?

  击落“天皇号”背后的秘密(12)

  既然神没有错,那神当初买的意大利飞机能有问题吗?
  这可就不太符合逻辑了。
  日本人却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提出了一个初步结论,天皇号的试飞,是成功的!
  得,我们看看日本人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吧。顺便说一下,这一个结论,给中国空军送来一堆军功章的说
  八
  1…25“天皇号”被俘后照片;可以看到其头部在迫降时损伤
  日本海军一直对陆军颇带讥讽,说他们喜欢“蛮干”。日本海军里面海龟比较多(那年头还不流行海带),陆军里面土包子比较多,这样一来双方有些矛盾,相互看不惯是很自然的。
  不过海军的看法并非全无道理,比如日本陆军在诺门坎打仗就是这样的。当时朱可夫指挥苏军,秘密向前线增援大批装甲部队准备打日军一个泰山压顶。不幸,这个增援部队恰好被回国述职的日本驻苏武官土居明夫大佐在列车上看见了,而且他判断起码苏军有两个机械化师。按说日军这下子该有准备了吧?可是当他对关东军提供这条情报,并且建议“一定要内地增援坦克和飞机,否则作战困难”时,更加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关东军参谋辻政信居然对他说:“回东京以后可千万别乱说,要不然那些少壮军官会把你宰了!”
  得,对这种坏消息日本陆军应付的好办法是掩耳盗铃,照原计划行动。
  结果呢?照冰冷雨天《军国幕僚》的纪录:日军大败,“死残,失踪达17898人,联队长级指挥官几乎全部战死或自杀。第23师团更是损失率达到70。3%,换句话就是被全歼了。身负重伤的第72联队联队长酒井大佐被辻政信找上门去,给他一把手枪。干吗?自杀用。战后自杀的大佐级军官就有三名”。
  辻政信在日本陆军中是号称天才的人物。从这段历史看,日本陆军办事儿,的确有点儿杠头。
  这次对“天皇号”的试航以人机两失告终,可以有两个结论,第一个,这回是失败了,藤田少佐都玩不转的东西谁玩得转?意大利人的飞机不可靠;第二个,这回是失败了,不过可能是个偶然的失误,再找人试航,确认飞机性能再说。
  1…26编入中国空军的天皇号侧视图,据说刷中国空军机徽的油漆是宜昌守军提供的,该机在中国被命名为“沙阳号”。
  偏偏日本陆军提出了第三个结论,试航成功,要多成功有多成功,万岁!
  按照日军的逻辑,天皇号不但飞到了武汉,而且还多飞了一千公里左右,充分证明它的“远征能力”。所以,藤田虽死,试验成功。
  之所以得出这样一个怪异的结论,第一个原因是因为面子问题,如果说这飞机不行,等于说渡边广太郎当初做错了买卖。如今渡边成了日本陆军的神,他犯错,等于说日本陆军犯错,这是不能容忍的。第二个原因是日本陆军当时已经下达了对中国西北重镇兰州的作战计划。兰州当时是苏联物资援华的中转枢纽,对于几乎没有工业基础的中国来说,苏联援华物资是大动脉中的生命之血,兰州就是援华路线上的大动脉窦。为了摧毁中国的外援路线,日军决定在2月中旬对兰州进行大规模的猛烈轰炸,主力就是装备“イ式重爆”的第十二战队。
  这个计划已经下达,就等藤田试验成功的消息传来,即刻发动。
  藤田的试验要是失败了呢?对不起,好像谁都没准备藤田要失败了该怎么办。
  难怪日本海军说陆军“蛮干”。
  其实,日本海军自己这方面也不怎么样。明知道逻辑上海战将由天空主宰,照样大造外观威武雄壮的大和和武藏号,以至于两艘世界最大的战列舰连条小舢板都没击沉过就葬身大海,您说他们比陆军好多少呢?
  其实对于日本陆军发动“兰州爆击”,应该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空军的轰炸机部队在2月5日突然轰炸了日军控制的运城机场。
  日军对兰州的轰炸,从1937年以来就断断续续地进行,运城机场是日军距离兰州最近的基地。由于敌众我寡,抗战前期中国空军的轰炸机部队很少出动,因此运城日军也一直过的很安逸。
  然而,2月5日,在地工人员的配合下,中国空军第八大队却主动发动了一次对运城的远征。
  这是一次只有中国人能进行的远征。
  说这句话的时候萨带了一丝苦笑,不是自豪,而是伤感。
  1…27中国空军袭击运城使用的伏尔梯V…11轰炸机
  因为这次出动的第十中队(中队长刘福洪)使用的,是七架美制伏尔梯V…11轰炸机。这种轰炸机属单翼飞机,性能当时还算先进,为何让人苦笑呢?
  这是因为,这批飞机,要放在其他国家,早就是要报废的东西了。
  根据文献记载,购买的这批飞机一共30架,经手人是行政院长孔祥熙。当时美国方面的最终开价是10万美元一架,而中方负责谈判的孔令俊(孔祥熙的侄女)硬是压价压到了8万美元。结果美方也针锋相对,将飞机的发动机从1,000马力降到了800马力。
  也许孔令俊是想给国家省钱,但这个性能上的让步是致命的。因为伏尔梯V…11型轰炸机是单发飞机,所以发动机马力的问题对于飞行安全是致命的。中国空军接手后,一挂弹起飞就摔了三架,机毁人亡。
  纠察原因美方振振有词——合同里说明是用作教练用途的,所以发动机马力小,自然不能按照轰炸机的标准起飞了。
  合同上美方没错,只能怪孔二小姐不懂飞行,但是谁敢追究她的责任呢?
  这批飞机抗战开始后一度交给陈纳德指挥的“国际中队”外籍飞行员使用,结果证明很难作战,仅勉强出击两次,皆不成功,反而在敌方的攻击下损失惨重,连番号都打没了。

  击落“天皇号”背后的秘密(13)

  迫不得已之下,航空委员会将残余伏尔梯机收回,交给第八大队使用。
  不料,第八大队的中国飞行员们,竟然把这种天生残疾的轰炸机给飞起来了,而且发动了这次对运城的远程攻击。当然,性能的确有问题,飞行员形容“勉强起飞,但只能低低的平飞,再以极小的角度爬高”。
  不是我们中国人的本领大,实在是因为当时中国空军没有自己的飞机,飞万国牌飞机倒练出了一身好本领。
  至于代价,就不要提了。
  2月5日,刘福洪中队七架伏尔梯轰炸机千里奔袭,打了运城日军一个猝不及防。实际上,由于发动机问题,有三架飞机起飞不久就被迫返航,只有技术较高的四机完成了这次轰炸任务,每架投掷14公斤燃烧杀伤弹20枚,集中攻击了日军的停机坪。此战在日方战史中有记录,挨了打的日军紧急修建防空壕,后来出击轰炸兰州的日军飞行员都在防空壕前待命,但对损失没有提及。中方通过运城的特工站侦察,证明日军停放在机场的十余架飞机都被炸毁。
  此后,中国军队曾两次组织SB…2轰炸机部队空袭运城。
  1…28准备空袭兰州的日军十二队指挥官河岛庆吾和九十八队指挥官上田虎雄,他们两人指挥的部队都是“イ式重爆”,他们就坐在运城机场的防空壕前,文字说明提到了中国空军SB轰炸机的空袭。
  此战日军因地面温度低,战斗机的发动机无法预热根本不及升空迎战。中队长刘福洪上尉的长机大约因为遭到地面炮火的攻击负伤,在返航途中到达临潼上空时爆炸坠毁,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刘洪福上尉是河北人,杭州中央航校二期毕业生,刚刚成婚不久,夫妻十分恩爱。他牺牲后其妻(东北流亡大学生,姓蔡)自杀殉情。
  这次攻击使日军十分恼怒,决心反击轰炸兰州进行“膺惩”报复。
  此时,数量不足的九三式重型轰炸机依然只能充当配角,真正担任主角的还是装备“イ式重爆”的第十二航空队。
  既然“天皇号”的试航是成功的,从2月12日开始,日军按照计划开始了为期两周的对兰州的大轰炸。
  不幸的是,“天皇号”的这次试航实际上暴露了BR…20型飞机上意大利的航空仪表所存在的重要问题——导航不够准确,特别是航程,方向计算经常出现误差。这是无论怎样写报告都无法改变的事情。在空袭兰州前的几次演练中,日军轰炸机部队与护航的战斗机部队无论如何也无法配合好,编队极为困难。当时轰炸机和战斗机航速不同,所以不能同时起飞,可是,“イ式重轰”总是在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航向上出现,弄得日军战斗机疲于奔命。
  考虑到运城到兰州航程远,气象复杂,战爆混合编队比演练更为困难,日军蛮性大发,干脆不要战斗机了,很自信地完全依靠轰炸机的相互掩护实施轰炸!
  这倒也不是完全没人这样干过,美军早期在欧洲作战的时候也这样做过。不过,那可是用的如同刺猬一样的B…17,而且其中还掺杂有多装机炮,专门对付战斗机的改型战斗轰炸机。
  1…29B…17轰炸机,因为全身带有大量自卫火炮被称作飞行堡垒。
  就这样,也是损失惨重。
  日本人不管这些,硬来
  结果,中日之间1939年2月间在兰州上空先后发生三次大规模激战(12日、20日、23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