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国的光荣与梦想 >

第34部分

中国的光荣与梦想-第34部分

小说: 中国的光荣与梦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边是号称巨额投资的“商业大片”,上映后却并不叫好;另一边却是完全由个人完成,从构思到制作不到10天时间的20分钟短片,上传到网络后却“好评如潮”。《无极》被“恶搞”后,“恶搞”之风一发不可收拾。互联网上“恶搞”大片的做法立即形成一股风气,《英雄》、《十面埋伏》、《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等中国商业大片无一幸免,都被制作成滑稽搞笑的视频短片,放在互联网上传播。

第二部分 第85节:寻乐(11)

    除了“恶搞”大片外,从流行歌曲、热门电视节目到古典名著、标志性图像、主旋律影片、英雄人物等,都难逃被“恶搞”的命运。在2005年前后,在媒体上的文化新闻中,看到和听到最多的是“恶搞”的新闻。一会儿是“四大名著遭恶搞”,一会儿是“伟大诗人屈原被恶搞”,一会儿又是“孔子遭恶搞”“恶搞”之风愈演愈烈,几乎充满了人们的视听空间。

    这些以文字、声音、图片和视频呈现出来的“恶搞”作品,完全以颠覆性的、滑稽的、莫名其妙的表达方式来解构所谓的“正常”,让人眼前为之一“亮”,心头为之一“震”,颇是新鲜好看。“恶搞”和“选秀”一样,成为21世纪之初中国的流行词,有人评价说这是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思潮的新表现形式。

    对于“恶搞”,正如“馒头血案”的作者胡戈所说,他不是第一个。在2000年初,一部叫“《粮食》”的短片曾在电视圈内部流传,这部短片采用1959年抗战故事片《粮食》的画面,重新配音剪辑,将鬼子抢粮的故事改编成了某电视台节目组之间争夺新闻片源的故事。2001年2月,照着《粮食》的思路,有人把《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1918》两部影片重新编剧、剪辑、配音,制作了一部名叫《分家在十月》的短片。这部短片虚拟了某电视台内部“权力斗争”的情节,影片中的人物分别安上实际工作人员的名字,恰如其分、惟妙惟肖地表现了这些人的性格和语言特征。

    2001年11月,在北京某演艺协会年会上,有人把《东邪西毒》、《大话西游》、《荆轲刺秦王》、《智取威虎山》等多部影片重新编剧、配音、剪辑,把当年发生的“中国加入WTO、冲击2002世界杯、申奥成功、9·11事件”等各个大事编排在一起,制作了一部19分钟的《大史记》短片,为晚会提供“佐料”。

    由于这三部短片都出自电视台专业人士之手,在剪辑、配音、口型、音效、台词脚本以及剧情连接的完整性等方面均极为讲究。不少“内部人”看了以后,都觉得非常有趣、好玩,便纷纷以自己观看或收藏为由,要求备份光盘。备份得多了,这些短片很快被泄漏到互联网上,从2002年开始,有人把以上三部短片组合成“《大史记》三部曲”上传到网上,并以极快的速度流传开来。

    经过2000—2002年“《大史记》三部曲”的孕育和铺垫,在2003—2004年,网络上陆续出现了《网络惊魂》、《007复仇记》等“恶搞”作品。其中《网络惊魂》和《007复仇记》这两部作品反映的是中国电信业两家企业的服务状况,颇具讽刺意味,带有明显的调侃和攻击色彩,将“恶搞”直接带入了商业竞争领域。

    到2005年,随着胡戈“馒头血案”的问世,“恶搞”从小众推到了大众,“恶搞”之风劲刮猛吹。在接下来的2006年和2007年,出现了《春运帝国》、《新龙门票贩》、《后舍男生》、《正经秀》、《真人漫画》等一系列“恶搞”作品。从方言配音到电影剪辑,从“恶搞”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到明星艺人,“恶搞”之风盛行至极。

    在此期间,“恶搞”之风俨然已从一部分网友“没事偷着乐”的个体行为,变成了大众的集体娱乐,并渗透到了普通人的生活中。不仅网络上出现了“恶搞”狂潮,电影、电视上也出现“恶搞”之风。2006年底上映的《大电影之数百亿》,据说投资了1000多万,以幽默颠覆性的手段“恶搞”20部大片,堪称是中国“恶搞”史上的“最大手笔”。在2007年某卫视的春节晚会上,小品《菊花台上的夜宴》把《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和《三峡好人》三部影片融合在一起,对其进行颠覆演绎。就连中央电视台的名牌电视栏目《电影传奇》,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超级颠覆性“恶搞”。一部电视系列剧《武林外传》则被人们誉为是最普及、最流行的电视剧“恶搞”作品。

    2005年以后的“恶搞”作品最大特征就是“强烈关注社会现实”。如《春运帝国》和《新龙门票贩》这两部作品,都以调侃的语气将春运困难、黄牛党猖獗等现象解析得淋漓尽致。不少“恶搞”作品则将表现的内容对准大家都关心的社会问题上,关怀起民生疾苦来,颇具强烈的现实责任感。

第二部分 第86节:寻乐(12)

    对于那些“强烈关注社会现实”的“恶搞”作品,很多网友都纷纷感叹:“以前电视上、报纸上都是用非常严肃的面孔来报道这类问题,说得多了大家反倒不以为然,这样看似‘恶搞’的方式给人的印象深刻,比起刻板的说教更有教育意义,更能让人接受。”

    各种版本的“恶搞”作品受欢迎程度大大超出人们的想象。“恶搞”已经从普通意义上的搞笑,转变成为担负起具备文化意义的批评武器,将传统的一本正经的文艺批评拉下殿堂,成为一种颠覆性的批评形式。有分析说:“恶搞文化”是在新时期下平民大众创造的一种批评原则、审美趣味和娱乐精神——是人民冷嘲热讽的解构姿态,是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批评,是人民平凡有趣的精神追求。

    追根溯源,“恶搞文化”其实并不是中国的专利,它也应该算是一种“舶来品”。“恶搞文化”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游戏界,起先是教游戏玩家如何把“烂游戏认真玩”,即有“认真面对烂东西”的意味。20世纪90年代末,这种游戏玩法传入中国台湾,成为台湾网络上一种重新解构流行文化的工具,这种新文化工具经由网络传到香港,继而传到中国内地。

    有人给“恶搞文化”作出了这样的定义:对严肃主题加以解构,从而建构出喜剧或讽刺效果的娱乐文化,常见形式就是将一些既成的话题、节目等改编后再次发布。

    如果按照这种定义来界定的话,世界上出现最早、发展最成熟的“恶搞文化”可能还数美国。从1991年开始,美国的科学幽默杂志每年都要举行一次“搞笑诺贝尔奖”,它模仿诺贝尔奖,颁奖给那些无法重做亦不应被重现的科学研究。如在2005年的“搞笑诺贝尔奖”中,美国人米勒获得医学奖,他发明的公狗用硅胶蛋可以帮助被阉公狗重拾自信。在美国,类似的奖项还有金草莓奖,它模仿奥斯卡金像奖,为垃圾电影有出头的一天而设置奖项。

    在国外,多数“恶搞”作品更喜欢拿政治人物“开涮”,在“恶搞”中加入政治讽刺,以表达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或者宣泄不满情绪。

    “恶搞”这一娱乐文化形式在中国发展壮大后,也成为人们宣泄情绪的一种渠道。而在“恶搞文化”中,也有不少非理性的宣泄,部分作品丧失了应有的道德荣辱标准,由此招来种种指责和非议。当“恶搞”越过了人类公认的道德、伦理界限后,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恶”,那也就会失去“恶搞”本来的原意。

    由于人们的审美疲劳以及“恶搞”作品质量的下降,加之国家广电总局等有关部门加强管理,进入2008年后,同“选秀”热潮一样,“恶搞”之风也渐次衰落。而在此后,一种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的网络“山寨文化”又开始蔓延、流行起来。

    草根娱乐文化的兴起

    “选秀”也罢,“恶搞”也罢,在21世纪前十年的这两大全民娱乐风潮中,深层次的诠释都为其贴上了“草根”的标签,“草根文化”、“草根娱乐”成了它们的代名词。在2005年前后,“草根”一词也成为中国社会的流行词。

    “草根”直译自英文的“grassroots”,始于19世纪的美国,当时美国正流行淘金狂潮,盛传在山脉土壤表层草根生长茂盛的地方,下面就蕴藏着黄金,引得人们纷纷寻找。后来“草根”一词引入社会学领域,“草根”被赋予“基层民众”的内涵。顾名思义,“草根娱乐文化”也就成了平民娱乐文化的代名词。

    “草根娱乐文化”的亮相成为21世纪前十年间中国社会的重要文化思潮。在电视选秀和网络恶搞热潮风起云涌之时,一些真正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草根文化”节目也在迅速走红。央视《百家讲坛》栏目用“平民史学风格”捧红了易中天、于丹等一个个“学术明星”。这些“学术明星”面向“草根阶层”受众,采取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对《三国演义》、《论语》、《红楼梦》、明史、清史等经典著作和历史人文进行“时尚”、“通俗”、“娱乐”式的解构、颠覆,在观众中间引起热烈反响。这些被冠以“学术超男超女”的“明星学者”们,在学院与民间、精英与大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把具有真正文化意义的“草根娱乐文化”推向了大众。

第二部分 第87节:寻乐(13)

    除了选秀、恶搞、讲古等“草根娱乐”外,在21世纪前十年间,一批诸如《金婚》、《士兵突击》、《闯关东》、《家有儿女》等反映“草根”人物生活和命运的电视剧也火爆荧屏,获得不错的收视率。

    “草根娱乐文化”无处不在,它不仅表现在电视、网络媒体,也广泛存在于剧场、茶楼、KTV包房、餐馆等各种场所。

    在2006年前后,和胡戈“馒头血案”一样火爆京城的,还有郭德纲的相声。在哀叹相声衰落的话题不绝于耳的当时,被誉为“草根名角儿”、“民间相声”的郭德纲和他组建的“德云社”,一夜之间声名鹊起,一票难求。在北京“德云社”,郭德纲不瘦的身材裹着长衫,带着满身满脸的“包袱”在观众“吁”声中微笑着出场,有时因为观众太“吁”,他一次出场得七次返场。看过郭德纲表演的人都觉得,他的相声并没有太多针砭时弊的大主题,但是那些抖包袱的地方,就是能把你逗笑。

    “北有郭德纲,南有周立波”。这个“周立波”不是中学语文课本里《暴风骤雨》的作者周立波,他是被称为“当代著名海派清口表演艺术家”的周立波。2008年前后,一个叫周立波的笑星迅速蹿红上海滩,他用幽默、滑稽、搞笑的“海派清口”评点时事,娱乐观众。在周立波的表演题材中,始终离不开现实和时事,从改革开放30年到大上海的百年变迁,还有瞬息万变的金融经济都成为他信手拈来的笑料。周立波利用现实题材制造强烈的娱乐效果,让人在笑声中回味生活,据说他能让观众“在两小时内爆笑680次”,“一个人引起了一座城市的骚动”,一度出现了“满城争说周立波”的“文化奇观”。

    除了郭德纲和周立波外,在21世纪前十年间,还出现了诸多带有明显地域色彩的“草根娱乐明星”。比如东北的小沈阳,那个在“刘老根大舞台”上,每当幕布拉开,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