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校对版] >

第577部分

重生于康熙末年 [校对版]-第577部分

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校对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做了三十多年的太子,对权势的渴望不是一时半会儿能除去。

他买通这个孟太医,让其将矾书带出去,交给他的铁杆支持正红旗满洲都统普奇,嘱咐其保举自己为大将军。

结果,普奇这边还没有张罗。就叫他的堂弟辅国公阿布兰给出了。

普奇与阿布兰。都是广略贝勒褚英之后。

褚英是太祖嫡长子,本该为诸王中最为尊贵之人。但是因他是被废之“嗣”。他这一支地子孙处境就尴尬了。

同为太祖嫡子的礼亲王代善,子孙中有三个铁帽子王,那是何等的体面。

这样一对比,就使得广略贝勒这一支地子孙,就盼着出人投地,就盼着也能捞个王爵当当。

却不想,你盼我也盼,这自己人对自己人挥刀,才能正中七寸。

到了十一月初八,“明矾”案,终于有了结果。

二阿哥打听呼图克图来京之信,也希望能有早日释放的消息。

宗人府这边由简亲王雅尔江阿带着人审了阿布兰告的“矾书案”,却是将所有的罪名都推到普奇身上。

“纵徇太医”的,不是二阿哥,成了普奇。

倒不是雅尔江阿同二阿哥有什么交情,而是二阿哥毕竟是昔日储君,要是将他牵扯进来,那一不小心就要背负“落井下石”的黑锅。

宗人府那边,最后给普奇定的罪名是“具悉其情、不行奏闻”,应拟了个绞立决;太医则是贺孟俯则给判了斩立决。

康熙这边,却是都给降等了,普奇着照前拘禁,贺孟俯改拟斩监候。

却是“雷声大,雨水小”,让不少人失望,也让不少人心里又生出些念头来。虽说康熙没有允二阿哥出征之意,但是也不像要继续苛责,这其中就有些说道了。

男人们整日里想着钩心斗角之事,女人们却局限于方寸之间,家长里短地过日子。

十一月初九,是七福晋的寿辰。

曹调理了十日,已经大好了,无需再卧床。

只是因还没到衙门报道,曹也不好这样就出门子应酬,所以就让初瑜带着天佑与恒生两个回淳郡王府,给福晋贺寿。

天佑眉清目秀。恒生虎头虎脑,小哥俩儿个个头差不多,看着煞是可人疼。

七福晋待初瑜如亲女,对两个外孙也当成心肝宝贝般,搂着不撒手。

不仅七福晋如此,就是其他来这边贺寿的福晋、夫人也是摸摸这个地小脸。拉拉那个的小手,直赞初瑜有福气。

各色的见面礼,却是少不得的。

没一会儿功夫,天佑与恒生的面上就是不少长辈的赏赐。

七福晋请几个王府的太妃与三福晋、四福晋、五福晋等人在炕上坐了,自己坐在挨着炕边地椅子上待客。

她这两年身子不好,一直在调理。

许是年岁大了,失去旧日的锋利;许是缠绵病榻后,将一切看得都谈了。

七福晋如今地性子比过去平和不少,不再与侧福晋纳喇氏争风头。

除了七福晋的寿辰。王府里还有一桩喜事,那就是弘倬的亲事定了。

三年一次的选秀,留牌子地秀女不是入宫就是指婚给皇子皇孙与宗室王公。这次被指给弘倬的。就是今年的秀女。

虽说父亲的品级不高,不过是个从五品的员外郎,但是那位却是真正地名门贵女,出自满洲大姓伊尔根觉罗氏。

这得了消息地王府女眷,少不得又要奉承两句,七阿哥笑着听了,心里却是有些苦。庶子的喜事,应当欢喜么?新人进门,自己地外甥女就要开始立规矩了。

到底是自己疏忽。使得内帏不严,闹出当年地丑事来。

初瑜坐在对边的椅子上,看到嫡母笑得勉强,忙借着腊月的时令果子,将大家地话头引到其他上。

这女人除了爱美,多是爱吃的。

说起这点心来,大家七嘴八舌的,说起自己府里制了什么新样式饽饽,熬了什么小甜粥什么的。

大家伙你一言、我一语正聊得热闹。听得天佑与恒生两个脸上都添了向往之色。

这时,就听到门外传来女子的笑声:“这时没吃早点,还是怎地,怎么尽是吃的?”

屋子里众人,听到这笑声,都止了声音。

初瑜同十二福晋、十四福晋等人,已经从座位上起来。

七福晋是主家,也起身待客。三福晋与四福晋等人,则是坐在炕上纹丝不动。

来的。正是八福晋郭络罗氏。

她穿着红大红色绣凤穿牡丹问纹的貂皮氅衣。衬着一张粉面白皙无暇,看着仿佛如同二十来许。一点也不像是三十多最的人。

她地手中,还牵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

那小姑娘瓜子脸,丹凤眼,穿着粉色旗装,看着已经有些小美女的模样。

八福晋见大家都止了说话,不禁用帕子捂了嘴巴,扫了七福晋一眼,笑道:“怎地,七嫂,我还成了不速之客,饶了大家的兴致不成?”

七福晋赶紧将八福晋往哪让,那些序齿比八阿哥年幼的皇子福晋,与其他王府的后辈们,都纷纷给八福晋见礼。

八福晋点头回礼后,看着炕上坐着的这几位,也笑吟吟地行了拜见之礼。

三福晋与八福晋没什么往来,不过是面上应付一句,全了礼数罢了。

四福晋与八福晋,一个极爱静,一个极爱动,脾气不同的两人,却是颇为投缘。

炕上坐着的,还有简亲王继福晋完颜永佳。

她甚少开口,就算是对边上地堂妹十四阿哥,也拢共没说上几句话。

她只是静静听着,有的时候视线会望向天佑与恒生,有的时候则是望向初瑜。碰到与初瑜的目光对上的时候,她就点点头。

“这是谁家的闺女,真是好容貌,性子瞧着也娴静。是你娘家的外甥女?那下次选秀我可得给我家三小子求求。”一个郡王府的老太妃拉着小姑娘的手,仔细打量着小姑娘地眉目,却是越看越喜欢。

天佑与恒生两个坐在炕上,看着炕边上站着地小姑娘。

那小姑娘被夸得满脸绯红,微微地侧过脸上,不敢去看那些王府女眷们。

却是正好看到天佑与恒生两个,小姑娘一笑,露出两个小酒窝来。

三福晋见其他人同八福晋唠嗑,就侧过身子,对边上的永佳没话找话道:“你们家地六格格呢,今儿怎么没带出来?”

永佳回道:“这两天天冷,不敢带她出来折腾。等过些日子,好些了,带她过去给福晋请安。”

三福晋点点头,道:“你还年轻,也不必心急。这个总要放宽心才好,要不然越是焦虑,越是不好怀上。”

永佳听的莫名其妙,转过头来看着三福晋,脸上现出疑惑。

三福晋是见她之前老看着天佑与恒生,以为她是羡慕别人要儿子,所以方才顺口说了两句。

三福晋宽慰人本是好意,但是落到别人眼中,却是想法不同。

不是每个人都像她那般幸运,生下嫡子。

远的不说,就说这屋子里的四福晋、七福晋、八福晋、十二福晋等人,要不嫡子夭折,要不然就是不好怀孕。

别的人还能忍得,八福晋却是爆碳脾气,哪里还忍得住?

她挑了挑嘴角,着看向三福晋,冷笑道:“看来嫂子是真疼我们了?使得我们这些个小肚鸡肠的的家伙,也学学规矩,好大一份人情。”

三福晋说完,也深感失言,正寻思用什么话转过去,八福晋已经是斗鸡一般。

论序齿,三福晋是嫂子,八福晋是弟妹;论爵位,三福晋是和硕亲王福晋,八福晋却是个贝勒夫人。

因此,对于八福晋的失礼,三福晋神色淡淡的,道:“算不上什么,不过是空口白牙,说口说两句罢了。

八福晋皱了眉,脸色越来越难看。

七福晋怕她们两个起争执。忙打人将天佑、恒生与八福晋带来的小姑娘都送到东屋去了。

“你是谁?”天佑带着几分好奇问道:“是叔姥爷家的小姑姑么?”

“叔姥爷?”小女生笑着跟学了一句,明白其中之意,摆摆手,道:“我不是他们家的格格,只是借住罢了。”

说话间,她的视线却落到炕桌上的一本《庄子》上。

她已经十岁,已经启蒙好几年,对于读写都不在话下。

她伸手拿了,里面都是各色的花样、鞋子,想来是大丫环做阵线用的。

《庄子》她已经开始学,早已经听了老师讲了很多了,但是今天见便了成年人之间的钩心斗角,她对这本:“什么?你被连降三级?到底是什么罪名,不是之前立了功劳么?”

伊都立面上带着几分尴尬,道:“你这些日子病着,所以没听说,却是四九城都传遍了,这回丢人却是丢大了。”

“到底是什么?你也忒不小心,怎么就被御史抓了尾巴?这连降三级,是从五品,莫非要进六部做员外郎?”曹沉吟着,说道。

“还能有什么?五月去归化,我收了个女子,哎……我又不是军职,这算什么事儿……”伊都立拍着脑门回道:“不去六部,是去内务府,给你当帮手去,这点还算是不错……”都熟悉的某人原型。

6点码到现在,7个小时,对不起了,更晚了,泪。

第十一卷 定风波 第五百八十二章 药材(下)

伊都立巴巴的过来,自然不会只为了告诉曹自己个降职之事,主要目的是为了求药。

他家老太太身子有些不舒坦,最近正寻好的人参滋补,但是城里药铺的上等药材却是紧缺得很。

影影绰绰的,伊都立也听到些风声,晓得京里的大药铺,这货源多由九阿哥把持。这药源,自然是太医院生药铺那边。

这次曹生病,十六阿哥“奉旨赐药”,却是使得京城药房名贵药材紧缺,价格数日之内翻了好几番,仍是有价无市。

想到此处,伊都立看着曹一眼,道:“说起来,我还真是服了你,伤风都能闹出这么大动静来。你也要小心些,这京城还没有谁能从九阿哥嘴里刨食儿吃。”

曹苦笑,十六阿哥一时兴起,闹出这样一出来,实是招眼得紧。

曹次日晓得,自己这边只留了一些,其他的多是使人悄悄地送到十三阿哥府去了。因没有声张,外界还不晓得,要不然伊都立也不会求到这边。

见曹不说话,伊都立道:“你且瞧着,今儿这是我来了,明儿、后儿还不晓得谁会来。到时候,你给了这个,不给那个的,少不得闹出些是非。又是担个御赐的名声,看你怎么收银子?”

曹道:“大人说的正是,我也想到这个,已经使人将药材都送到十三爷府去了。过几天他那边的铺子手收拾出来,就会往外卖。要是大人用其他药材,就只能往十三爷府上自取;这人参,我们府倒是真有几株好的。”说着,叫来小厮,吩咐他去二门传话,从内院库房取两株好参过来。

伊都立听说都送到十三阿哥府了,颇为意外。

少一时,小厮已经捧着一只一尺来宽、两尺来长的锦盒过来。

伊都立打开锦盒。红绒面上。正是两株参须完整地老参。

有句老化。“七两是金。八两是宝”。说地就是人参。这两株人参看上去。就算不到八两。也差不离了。

虽是想着给母亲求好人参。但是这个也委实名贵了些。

伊都立带着几分犹疑。问道:“孚若。莫非这些人参是太后赐给令堂地?这给我拿去使。有些不妥当啊。”

曹摆摆手。道:“不是那个。这个是之前我打人从外地淘换来地。就是想着给母亲补身子。后来这宫里地人参赐下来地。外头人送礼也有送这个地。这些就没有使。”

伊都立闻言。松了口气。道:“如此正好。那就谢谢孚若了。这银钱……”

曹见他说这个。道:“说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