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秦帝师 >

第248部分

大秦帝师-第248部分

小说: 大秦帝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冒顿是军事大家,一眼就看出这绝对不是说笑,不是拿来讹诈他的,一颗心抨悴直跳,快从胸腔中蹦出来。吃惊地道:“这这这……”

周冲笑道:“你是在想我们那么多的军队在调动,你怎么没有发现,其实这道理很简单。一是你的军队忙着追击东胡残部,忙着分享胜利果实。根本就没有防我们。二是你都想不到我们会来这一手,你的将军们就更别提了。你的那些侦哨,全给我们做了,你还以为是东胡人干的呢,所以要完成这一部署其实不难口

“我们知道这种既成事实,要大单于放弃是很难。所以我们不得不往最坏的方面去准备。要想让大单于同意,只有凭实力了。”

这话半真半假,真地要完成陈平所说地那样地军事部署哪有那么容易。王贵半五千骑兵去冒顿的后路是真地,其他几路军队哪里到位。

冒顿知道不答应泰朝的条件不行,可就此答应实在是难以心甘,一时权衡难决。

扶苏提醒道:“大单于有没有发觉,我们除了王贵将军不在以外,还有李牧将军也不在。我可以告诉大单于的是,李牧将军现在去了河套之地,他去的目的我就是不说。你也明白。既然要打,就要打大些,大泰决不会只在东胡之地和大单于打一仗。”

李牧要是去了河套之地的话。那是准备攻打单于王庭了,那是冒顿最怕之事,脸色一变再变,猛地想到这的确是一扑灭匈奴的一个好办法,而扶苏他们干嘛要告诉自己呢?念头一转。立时明白扶苏他们的意图。笑道:“大泰有什么条件,太子请讲。”

第七卷 攘夷篇 第八章 进军西域(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伪山。羌笛何须怨扬恤  奋风不座玉门关。”这首王之涣的忍凉州词y朋友们都知道。诗中的玉门关设置于汉代,是霍去病两次出兵河西走廊,以三万精骑打败盘踞在这里的二十四万匈奴军队。彻底斩断了匈奴右臀之后才设置了玉门关。

玉门关之所以被称为玉门关,据说是因为西域盛产的和田美玉从这里运进内地。原本叫小方城地一座雄关就成了玉门关,为后人称道。

玉门关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是河西走廊上最具战略价值的雄关之一,唐代诗人岑参有诗“玉门关城迎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南邻犬戎北楼胡……”,很好地道出了玉门关地重要性。其实还应该加上一句“西去天山从此行”才能完全概括出玉门关的重要性,出了玉门关就到了西域,其重要性可想而知。著名地丝绸之路正是从里通向逞远地地方。

本书中还没有玉门关一说,但这地理位置是有的,现在地韩信已经统丰大军出了玉门关,进入了西域。

在我们代现人的印象中,新疆黄沙万里,有很多不毛之地的沙漠,事实土新疆是中国沙漠最多的省份。在泰代,这里还是绿洲遍地,随处可见人烟,并不是现在那样沙漠很多。是以韩信半领泰军行走在西域任没有后世进军新疆那么大的困难。他们的唯一困难就是语关有问题,和当地居民不太好沟通。

历史上华夏军队第一次出现在西域是霍去病攻打河西走廊时越过王、门关,直取西域。一路往西打到天山附近!他的攻击方才停止。而韩信半领地泰军进入西域,比起霍去病进军西域整整提前了一百年。

这是华夏军队第一次进入西域,语言方面自然是很成问题。好在周冲考虑到这个问题,给韩信支了一个妙招,要他把当地会说华夏语言的居民充当向导。在当时,华丑文明虽然没有象后世那样远播异域,但华夏文明已经成形,再加上中原富饶。为周边地区所羡慕,因而到内地经商的少数民族大有人在,他们会说华夏语言,要找向导其实不难,倒也省了不少事。

历史上。中国对西域第一次大规模用兵应该要算汉武大帝著名的远征二师城了,至于霍去病进军西域。一是因为他地军队规模不大,他两次出兵河西走廊才带了三万精骑。进入西域的不过几十人。二是他当时以打击匈奴军队为主,西域国家还不是他的打击目,在当时这些地方的国家是汉武大帝争取地抗击匈奴的盟友,当然不会用兵。

直到匈奴被击破,西域问题日趋严重,汉武大帝这才断然对西域用兵,攻打二师城。后人以为汉武大帝攻打二师城是为了宝马,其实大针而特错了。因为当时地汉朝使者在西域老是被杀。财物被抢!这有关一个民族的尊严,有关一个帝国的体面。不得不用兵。二师城一战之后,西域震恐。不敢再乱杀汉朝使者,同时也改变了一个时代,为以后汉宣帝把这片土地纳入版土,设立著名地“西域都护府”莫定了基础。

泰军在韩信的统率下一路西进,如入无人之境,根本就没有遇到象样的抵抗。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泰军人数众多,装备精良。能征善战。西域国家想打也打不过。只有认燕,称臣纳贡了。

二是西域国家小。不堪一击。当时西域就有几十个国家,大者不过几万人口,小的就很不好说了,不过干把人口。这在内地根本连一斤,亭都不如。一个小小的亭长管辖地也比这多。要这些国家组织起有力的抵抗根本就不可能。

韩信驻马道旁。冲策马前行的骑兵吆喝道:“保持队形,全速前进,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停下。就是要拉屎,也得拉在裤裆里。”

章邯和屠雕策马而来,屏雕有点担忧地道:“大将军,这样行军行冯兰根本就没有休息时间,会把弟兄们累坏的。”

“是啊,大将军是不是应该给弟兄一点时间休息一下,就是睡个觉也是好的。”章邯也是附和。

韩信不动声色,道:“你们是怕太过疲累了,遇到敌人不好对付是吧?我们进入西域的情形与我们以往遇到的大不相同。周先生说过了西域的国家小,没有实力与我们抗衡,只要我们亮出堂堂之阵。吓也要把他们吓住。这一切不是得到很好地验证了吗?我们进入西域之后,遇至过象样的抵抗吗?没有。全是望风而降。”

这是事实,谁也没法否认。屠雌还是有点担心。道:“万一有不测,这么疲惫不好应付啊。末将一点浅见,还请大将军斟酌。”

韩信笑道:“你不用担心,只要我们的速度够快,西域的国家组织不起象样的兵力。要是我们地速度慢了,那么西域就会组织起抵抗,象乌孙大宛这些大园就会出兵口所以,我们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他甘组织起有效地抵抗之前,尽可能地摊毁西域的有生力量。尽最大可能地灭掉这些小国,每灭一个他们地力量就弱一分。差不多了,我自会下爷休息,整军准备与乌孙大宛这些图家打一仗,让他们知道大泰的威风。”

看来韩信是考虑得很成熟了,章邯和屠雕只好不再说了。道:“既然将军成竹在胸,末将自当努力。”

二人正要离开,亲兵队长飞驰而来,把扶苏苏地手价递给韩信,韩信打开看了一遍又看一遍,很是惋惜。道:“你们看看,太可惜了,太可惜了!”

章邯一看完,根根一跺脚,埋怨道:“这个太子,一向精明,怎么只要了东胡一半土地,却不把冒顿给杀了。杀了冒顿再调集大军把在才胡的匈奴军队全歼了,我们马上就可以出兵大草原了,这多好地事啊,他却只要一半东胡土地。真是地。真是地。”

屏雕看完,也是惋惜不已,道:“是啊,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干载难逢地机会,就这么白白错过了。”

韩信很是理解二人地心情,道:“你们想的,也正是我想的,我也觉得很可惜。只是,以太子的精明,周先生的老练,陈平的圆滑,蒙忙将军的善战,要是真的可行的话,他们肯定会打一仗,把冒顿给杀了。他们之所以没有这样做。应该有他们的考虑。我想了一下这主要有几个方面地原因,促使他们不得不放过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

章邯和屏雕来了兴趣,问道:“请问大将军,太子是怎么考虑的?”

韩信分析道:“太子精明,周先生老练,他们也是人,不是神仙,没有未卜先知的本事。按照我们以前的设想,先攻取了匈奴的外围,再去攻打匈奴本部,是以我们并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准备。我粗略计算了一下,就算想把冒顿以及他地军队全歼在东胡之地。我们不投入二十万军队是不可能完成的。而我们在东胡边境的军队不过十万之众,真地打起来也只能是击溃或者重创,全歼地可能性极小。

“二是即使是杀了冒顿,匈奴还可以再立一个单于,或许没有冒顿那样有才情胆识。但至少可以稳定匈奴。再说了,我们真要这么做的话。那是不义,会激起匈奴人地仇恨,给以后进军大草原带来很大的困难。

“三是对于匈奴大泰是要恩威并济。要是真做了那样的事情,何来的恩?只有仇恨,不利于大草原地稳定。”

顿了顿,韩信才道:“要说这第四嘛,问题不在太子也不太周先生,而是在皇上。”

章邯和屠雕很是奇怪地问道:“这怎么和皇上有关系?”

第七卷 攘夷篇 第八章 进军西域(二)

朝阳初上。一片宁静。这宁静实在太短暂,很快就给H醉备促的饼声,还有飞鹰走狗的鸣叫声。人喊声所打破。这些声音发自一群打猎匙人,准确地说应该是打猎的军队,因为是大宛王半领他地侍卫在打猎。

大宛王骑在一匹火一样地宝马身土,身着戎装,倒也威风凛凛。弯弓搭箭,对准一只兔子射去。大宛王是目中有名的射手,这一箭去势女电,直奔受惊地免子飞去,眼看著快射中了。没想到免子猛地一跃,跳出老远,这一箭射空了。

他的射苛之术极精。很少有射不中地时候,这一来激起了他的好胜之心,一拍马背,风也似地追了上去,再次弯弓搭苛,准备再给免子来上一箭,就在这时一阵风起,一只斑娴猛虎怒吼一声,冲他啡牙裂嘴。作势欲扑口

大宛王的骑射之术虽精,也是不敢惹老虎,心里吃了一惊,忙一拉马疆,宝马立时停下来,再一拍马背,宝马转身就逃。猛虎怒吼一声!飞跃而起。直朝大宛王追去。

猛虎来势如电,却赶不上他的宝马快速,没过多久距离就拉开了一大段。一群侍卫赶来护驾,大宛王冲到侍卫后面这才拉住马疆停了下来。人多了,胆气也壮了,大宛王给猛虎追得象丧家之犬,自觉很丢人,欲找猛虎出气。手一挥,道:“杀了它。”带着侍卫迎上去。

这头猛虎好象具有灵性,知道情况不妙,停了下来,虎吼几声。转身跑走了。

就此罢手,大宛王无纶如何不甘心。一拍马背,半先追了上去,侍卫忙跟上去。没跑多远口就听后面远远传来一声:“报。”

大宛王知道有大事发生,拉疆停了下来,果不其然不一会儿一骑飞驰而至,跳下马向大宛王施礼道:“启禀大王,乌孙使者求见大王。”

“知道了。”大宛王淡淡地道:“你去告诉他,让他等着。我打完猎就去见他。”

报信地人提醒道:“大王,乌孙使者说有十万火急的大事,越早见到大王越是好。”

大宛王不在乎地道:“他能有什么大事?再大也大不过我打猎。”

报信的人想了一下。道:“大王,乌孙使者说好象是为了阻击泰军的事,据他说泰军已经灭掉二十多个国家了,正向我们扑来。泰军来势凶猛,比猛虎还要凶猛,乌孙王派他煎来见大王就是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