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个人的抗日 作者:样样稀松 >

第176部分

一个人的抗日 作者:样样稀松-第176部分

小说: 一个人的抗日 作者:样样稀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善解人意地好姑娘。”郑苹如望着多萝西的背影。轻声说道。
  吴铭叹了口气,“郑二小姐,你这样搞是不对的,弄得我很被动。”
  “难道我这些日子就不被动了吗?”郑苹如白了吴铭一眼。“装什么神秘,把人玩弄于鼓掌之间的感觉很好吗?”
  “别激动。要冷静。”吴铭伸手示意郑苹如跟着他,两个人来到一个无人的角落。
  吴铭从兜里掏出小特务的证件,随便翻了翻,递给了郑苹如,“不管是不是丁默的意思,76号已经注意你了,你也该死了刺杀丁默地心。”
  郑苹如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抬起头问道:“为什么你话里话外总是让我放弃刺杀丁默呢?你到底是什么人?”
  “第一,刺杀丁默并不是一招好棋。”吴铭盯着郑苹如,很严肃地说道:“特别是在李士群还活着的时候,杀了条狼,却来了只虎,得不偿失的事情,反倒会结束丁、李的争斗。“还有。”吴铭伸出两个手指,继续说道:“于私来说,我不想让任黛黛的悲剧再发生在你地身上,即使你成功了,我想事后也会牵连到你的身上,你说呢!”
  “为国为民,殒身不恤。”郑苹如坚定地说道。
  “既然这样,那我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吴铭点了点头,“你可以跟你的上司说,刺杀丁默的事情由你一个人来就行了,我给你做件炸弹背心,你把丁默约出来,然后轰的一声,同归于尽,多干脆利落。”
  “你,在讽刺我是吗?”郑苹如瞪着眼睛问道。
  “没那个意思。”吴铭摆了摆手,“我只是认为,那些为虎作伥的汉奸都象狗一样,根本不值得优秀地人和他们一命抵一命,他们不配。特别是在76号已经注意你的情况下,你已经有了停止行动的借口,再实施什么刺丁的计划,那只能说明你地愚蠢。”
  郑苹如垂下眼睑,静静的思考起来。
  “我说地就是这些,如果你一意孤行,我不认为会有什么希望。”吴铭冷笑着,“最多不过是拉着个狗一样的汉奸陪葬而已,难道这样你甘心吗?”
  “能告诉我你是什么人吗?”郑苹如抬起了头,语气已经变得柔和。
  “我,算是军统的吧!”吴铭淡淡一笑。
  “算是军统的?”郑苹如突然狡黠地一笑,“言多必失,您露出了一个小破绽,同为国家民族效力,不知道我们有没有继续合作的机会呢?”
  吴铭疑惑地望着郑苹如,不知道哪里说错话了。
  “我非常想和您合作,不为别的,就是和您在一起,我比较有信心。”郑苹如解释道。
  吴铭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好吧,如果以后有机会,我不介意和美女在一起并肩做战。至于联络方法,我会通知你的。”
第二卷 飒沓千里不留行  八月第01章,月票的给。


第二卷 飒沓千里不留行  第107章 上海的初冬
  “你这个老同学挺厉害呀!”多萝西笑着对吴铭说道:“你打扮成这样,她都能把你给认出来。”
  “嘿嘿,她是恨之入骨啊!”吴铭干笑着摇了摇头,“得罪女人真是得不偿失,我现在是知道厉害了。”
  “始乱终弃?负心薄幸?”多萝西坏笑着问道。
  “饭能乱吃,话可不能乱说啊!”吴铭翻了翻白眼,“我可不是那种人。”
  “Sorry,Sorry”多萝西笑嘻嘻地道歉。
  “算了,看你是外国人,对中国话理解不透,我大人大量,不怪你。”吴铭很大度地摆了摆手,倒惹来多萝西一阵欢笑。
  经过这一次交谈,郑苹如在心中认定了吴铭便是那个听宣不听调的神秘高手,由此给了她很大的自信。再加上她本身对为了某种上层的争斗,便不顾实际情况刺杀丁默有反感情绪,如今有了很好的理由躲避,自然听从了吴铭的话。
  郑苹如将自己已经受到76号特务的监视,并把特务证件作为证据交了上去,中统见事情出了岔子,也不敢轻举妄动,甚至为了以防万一,与郑苹如的联系也少了起来。
  76号在日本人的帮助下舔着自己的伤口,休息养伤。而军统也在戴笠的指挥下吸取了以往一个人叛变就被一锅端的教训,重新编织着在孤岛地组织。吸收着新鲜的血液,壮大自己的力量。虹口区的戒备依旧森严,与租界相通的几座桥梁都有重兵守卫,盘查得异常仔细,装甲车沿着苏州河来往巡逻。经过一番厮杀。几方面好象都达到了一种平衡,暗杀事件也大幅度减少。可是在这种看似平静地气氛中,几方势力都在暗中寻找着对手的破绽,这种诡异的微妙的平静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腥风血雨所打破。
  就是在这样一种气氛下。吴铭迎来了在上海地第一个冬天。
  上海的冬天,又湿又冷,很少见下雪。每年冬天的来临,都有经历几场淅淅沥沥的小雨。一路看中文网树上的黄叶,好象凋落的特别快。前些天还是绿黄绿黄的,突然间寒风来袭,经过几场小雨,和寒风的凛冽,然后就只看到光脱的枝桠直指着天空。一切变得那么静谧,萧瑟。
  阴雨连绵月余。整个世界都是湿湿的,这种阴冷好象是上海地冬天特有的,似乎只有逃离这个城市才能找到阳光,找到干燥的感觉。
  “上海的冬天竟然是这个样子。”吴铭望着窗外的小雨,很是不爽地说道:“让人觉得压抑,沉重,就象现在中国的形势。”快晴天了。”韩寒趴在桌子上,无精打采地嘟囔着,“今年的雨特别长。也不知道老天爷是怎么了?”
  “也许晴天以后又是一番血雨腥风。”吴铭淡淡地说道:“等把高宗武的事情搞完,我要去趟北平,你留在上海吧!”
  “等等再说吧!”韩寒歪头瞅了吴铭一眼,“李士群在南京活动,躲过了南京行动组的一次暗杀,没准上面还要你出手呢?”
  “我又不是神仙。。W。”吴铭冷笑一声,“南京不比上海,李士群是搞特务地,谨慎多疑。哪有那么容易下手。”
  “随你的便。”韩寒无奈地低下头,枕着胳膊微微闭上了眼睛。
  “我该走了。”吴铭拿起了雨伞,“今天是和郑苹如联络的日子,总不好爽约啊!”
  “联络?打情骂俏去吧!”韩寒头也不抬地说道:“把门关好啊,我可不想动弹。”
  郑苹如今天很高兴,这段日子她一直按照正常的生活习惯。根本不把门外的盯梢当回事。按吴铭所说,就当他们不存在。该干什么干什么,才会让人不起疑。三天了,门口的盯梢没了,因为这个,她还特意多出了几次门,大商场,大世界地逛了逛,最后确认了一下。
  “叮铃铃”电话按时响了起来,郑苹如精神一振,跳起来,抓起了电话。
  “这几天过得怎么样?”吴铭很随意地问道。
  “挺好啊!”郑苹如笑嘻嘻地回答道:“我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好消息?不错啊,是不是要请我喝喜酒了。”吴铭打趣道。
  “呵呵,猜错了。”郑苹如笑道:“门口的尾巴没了,这都第三天了。”
  吴铭愣了一下,思索着没有回答。
  “我确认过了,真的没了。”郑苹如强调道。
  “真是的,一点耐性都没有。”吴铭调笑道:“追美女就得要锲而不舍,哪能这么放弃呢?”
  “请我吃饭吧!”郑苹如高兴地说道:“有个情报要当面告诉你。”
  “电话里说不是一样。”吴铭推脱道:“先别得意忘形,没准76号是故意让你放松警惕呢?”
  “这不才要你这个行家给确定一下吗?”郑苹如不依不饶地说道。
  “那好吧!”吴铭有些无奈地答应下来,“你先走到梦幽咖啡馆坐上十分钟,然后到”
  “我想吃粤菜,听说大世界旁边新开了一家饭店。”郑苹如说道。
  “那好,就去那吧!”吴铭轻轻笑了一声,挂断了电话。一个小时后,吴铭和郑苹如坐进了粤菜馆地雅间内,郑苹如简单地化了装,脸有些发黄,嘴角还点了颗痣,弄得吴铭一直在抿嘴笑。
  “别笑了,我知道有点丑。”郑苹如白了吴铭一眼,不满地说道。
  “这样挺好。”吴铭收起笑容,一本正经地说道:“衣服里面再塞点东西就更好了。”
  “12月13日庆祝占领南京两周年,日本军官俱乐部要举行活动。”郑苹如抿了口茶水,轻声说道:“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南京大屠杀”,吴铭的脑海里蓦然浮现这几个字,眼睛不由得眯了起来。
  今天第二更,重做电脑系统,看还来不来及更一章。


第二卷 飒沓千里不留行  第108章 弃戎从笔
  吴铭摆了摆手,略有些奇怪地看了郑苹如一眼,说出南京被占领既南京大屠杀,她的表情是不是有点轻松,怎么没有痛心疾首,恨之入骨的意思。
  其实,吴铭有点想当然了。南京大屠杀在当时甚至到抗日结束,都并不象他想象的那样,每个人都知道,提起来便是恨得咬牙。对此件中国人的巨大灾难,宣传上竟然没有轰轰烈烈,也难怪吴铭有点奇怪了。
  当然,象郑苹如那样知道些情况的也不少,但事实的残忍程度却出乎了他们的想象和预料。
  关于南京的暴行,世界并非一无所知;在事态发展的同时,全球公众就不断地得到大屠杀的消息。南京沦陷前的几个月,大批住在这座都城的外国记者报道了日本飞行员对南京的空中轰炸。12月初日本逼近这座在劫难逃的都城时,记者几乎每天都提供有关战争进行情况、最后时刻的撤离和建立国际安全区的清晰的报道。令人惊愕的是,大屠杀开始的时候,日本报章刊载了把中国人驱拢起来枪决、成堆成堆的尸首在河边等候销毁、日本士兵之间进行杀戮竞赛的照片,甚至还有记者对日本人屠杀骇人听闻的评述。
  “南京大屠杀”的消息首先传到外界,是由《纽约时报》驻南京记者窦奠安所发的电稿。《纽约时报》年月日封面大标题为“南京**事件”,其小标题为“日军陷南京。屠杀两万人”,世界舆论为之大哗。
  尽管如此,国府虽然也表示了愤怒,但远不如后世那样,广泛地搜集证据。系统地整理关于大屠杀的资料。甚至把这件事情宣传得家喻户晓,让百姓、士兵们都知道。在吴铭想来,如果好好地利用这件事情,起码士兵们在投降日军地时候会想到严重的后果。
  而且。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南京大屠杀一般英译为NaninMassacre(南京屠杀)或RapeofNanin(南京的洗劫、南京的**)等字眼,但总体上人民对其的认知往往远不如对纳粹地种族灭绝过程的认知。
  “遗憾,真是遗憾。”吴铭在谨慎地询问了郑苹如之后,不由得感慨万千。
  “怎么了?”郑苹如还不太清楚是怎么回事。
  “先吃饭,呆会儿出去细说。”吴铭勉强笑了笑,提起南京大屠杀,只要是有良心的中国人,都不会舒服。
  细雨如织,雨巷中。一个年轻女子,穿着淡雅的旗袍,走在上海老街地石库门里,撑着一把油纸伞,轻轻的走过,偶尔回眸莞尔一笑。。。。。。似乎应该是这样很富有诗意,很浪漫让人冥想的情景,现在却象这乌沉沉的天,两个人的心情都不是太好。
  “竟然是这么残忍。”郑苹如喃喃自语。“三十多万,三十多万条生命。”虽然吴铭只是按照后世的记忆简单地讲述了一下南京大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